凤栖人有过七巧节的习惯,凤栖人把七巧节叫做《巧姑》节,各家商铺门前都摆一张方桌,方桌上供奉着形态各异的巧姑,有的憨态十足、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浓眉大眼,有的酷似天仙。巧姑面前摆放的不是香炉,而是各种各样的鲜花、麦芽、豆芽、以及几乎所有的五谷杂粮生长出来的嫩芽。当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面花,面花代表了家庭主妇们的工艺水平,各家的面花争相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凤栖人还有七巧节闹社火的习惯,闹社火预示着五谷丰登。一辆牛车拉一面大鼓,四个小伙子抡起鼓槌整齐划一地敲击,鼓点子钹点子交相辉映,踩高跷、扎稍子,人们扮演成各种不同的魔鬼怪兽,带着各种面具不停地扭动,父亲脖子上架着儿子,小媳妇拽着新郎的衣角,窄窄的街道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有些人爬上了屋你呀,别瞎忙活了行不?姜秉公肯定有吃饭的地方,不需要你去张罗。”
李明秋一拍脑袋,想想也是。于是坐下来,看岳父的卧榻上放一本书,翻开一看,笑了,原来是线装的《石头记》(红楼梦),岳父一辈子活得正派,从不看这些“烂书”。看样子八十岁了,想开了,可惜这阵子风流是不是有点太晚?
停一会儿满香把饭做熟,岳父也从屋话,回到自己的上房。
七巧节的夜晚,一声凄厉的哭喊从李明秋家的老宅院传出,回旋在凤栖城的上空:“叔,你日慢些,我疼,妈妈呀疼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