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科幻灵异>大穿越时代> 729.第729章 、蘑菇云下的地球(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29.第729章 、蘑菇云下的地球(上)(1 / 2)

第八十六章、蘑菇云下的地球(上)

越南北部,河内郊外,红河三角洲

随着日本帝国的突然崩溃和日军的仓促撤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整个越南都处于极度的混乱之中——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更加老牌的反抗组织越南国民♂党、越南革命同盟会,在越南乡下势力庞大的高台教(非常逗比的一个越南邪教组织,可以想象成中国的义和团)和天主教会,各路山贼土匪和土司酋长蜕变成的的军阀,还有被释放出战俘营的原法国殖民军队和官员,都在趁乱抓枪杆抢地盘。就连阮朝的“保大皇帝”阮福永瑞,这个纯属花瓶的傀儡,也趁机蠢蠢欲动(法国征服越南之后,并未直接废除阮朝皇室,而是保留其作为傀儡,大致类似于满洲国的溥仪皇帝),妄想着要玩什么“王政复古”。

一时之间,各式各样的“圣战军”,“护教军”,“义勇军”,“自由联盟”,“保皇党”都在越南这片狭长的土地上粉墨登场……在这些群雄逐鹿的势力和组织之中,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显然是最强大的一个。

——因为背靠着中国和苏联红军的支援,早在日军撤出之前,长袖善舞的胡志明同志就已经在越南北部的边境地区,成功占据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并且拉起了一万多人的起义军。等到日军撤退的时候,胡志明领导的越盟顿时成功占了先手优势,抢在其它势力反应过来之前,就迅速冲进河内,接收了大量日军和法国殖民地军队遗留的军火物资,使得越盟的势力进一步膨胀,整个越南北部已是无人能敌。

接下来,胡志明更是在河内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自任最高领袖,公开表示出统一全国的决心。

当日历翻到一九四六年春天的时候,越盟军队已经成功地镇压了北部地区的天主教徒和高台教徒叛乱,又南下征服旧王都顺化,把“保大皇帝”阮福永瑞和他的亲信贵族赶出皇宫,逃到新加坡去避难。并且还派遣精锐部队进一步南下,配合南方的越盟游击队发动了岘港战役,几乎就要吹响了统一全国的胜利号角。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英国人来搅局了——于是越南内战的局势一下子陡然逆转……

——为了执行丘吉尔“收复东方”的疯狂计划,皇家东方舰队在炮击中国红军的海南岛根据地,救出日本人遗留在三亚战俘营的美英战俘之后,就转而投入了对越南的干涉战争之中。

不得不说,正所谓烂船犹有三斤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曾经吊打全球、统治七海的世界霸主,即便此时的大英帝国已经是垂死挣扎,但仅仅是凭着昔年积攒的余威,就足以在那些殖民地国家搅动起一番狂风暴雨——英国舰队带着一批戴高乐的“自由法国”组织成员刚到越南,被胡志明揍得抱头鼠窜的各路败将就纷纷来投。刚刚被苏联红军再次赶出法国、一时间无处落脚的戴高乐,闻讯之后顿时大喜,居然亲自带着一大票人飞赴香港,随即转乘英国驱逐舰前往越南,在越南南部的第一大城市西贡主持重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政府。而丘吉尔也下令皇家东方舰队联合少量驻华美军北上炮击海防港,与风头正盛的越盟开战。

在经历了一番短暂的滩头防御战之后,严重缺乏海空军的越盟军队不得不放弃海防港,逐步退往内陆。而英法美三国联军和各路越南“伪军”则随即跟进,沿着红河溯流而上,继续向着越盟首都河内进发。

然后,他们就在红河三角洲的淤泥、滩头和热带树林之中,整整被阻击了四个月之久。

此时,在越盟首都河内城郊外的热带雨林之中,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依然在激烈进行之中。

所谓的热带雨林,可不仅仅是经常下雨的树林而已,对于贸然踏入其中的陌生旅人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会让人做恶梦的绿色地狱——红树、榕树的繁复根系,与从上方垂下的大量的气生根纠缠起来。树木间到处密布着一脚踩下能陷进去膝盖深的沼泽,还有冒出一股股臭水的低洼地。各种色彩斑斓的蛇虫在腐朽的树干和藤条上聚拢,有毒蜘蛛的网缠绕在干枯的枝叶之间,遮挡住流动的空气,而密密层层的树叶让光线难以透入,明明天空中骄阳似火,雨林深处却依旧一直处于昏暗之中。

整个越南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这样的热带雨林夹杂水稻田的地理环境。即使是在旱季,雨林中的空气也总是那么的闷热潮湿,让人动一动就浑身汗湿,简直透不过气来。此外还弥漫着腐烂的,足以叫人掩鼻绕行的酸臭气味。一旦到了绵长而沉闷的雨季,无休无止的大雨更是足以浇熄任何勇士的斗志。

很不幸的是,当登陆海防港的英法美三国联军,开始出兵进攻红河三角洲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越南的雨季……于是,潮湿的热带雨林变成了泥泞的沼泽地,在离开了海岸线之后,诸位英国、法国和美国大兵们,不得不真的,这样的船队放在十九世纪末,或许还有点儿耀武扬威的感觉,但放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哪怕是在远离欧美“文明世界”的越南,也已经是让人笑话的老古董了。但干涉军方面也是无可奈何,红河支流的水深不够,远洋海军的舰艇根本不敢冒险深入,否则就有搁浅的风险。而他们手里又没有适合深入内河的浅水炮艇——十年之前,英国在中国的长江和珠江上倒是有过一支规模不小的内河炮艇,可惜到了如今这会儿,早已在中日战争的烽火之中灰飞烟灭。而战前的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地当局为了镇压越南人反抗,同样也有过一些吃水浅、火力猛的武装小艇,但如今却先是被日本人收缴,然而又全部转到了越盟的手里……

结果,这支东拼西凑到处捡垃圾的穷逼干涉军,只得临时改装了一批缴获的内河民船,焊上各种乱七八糟的机关炮和重机枪凑合着用,相比接收了日军遗留舰艇的越盟,反倒是干涉军这边显得更加落魄。

很显然,这么破烂杂牌的水上力量,肯定是打不过越盟的。雨季里在红河流域的几次水上交锋,都是以干涉军的一边倒惨败而告终。被逼急了的英国水兵,甚至不管不顾地把一艘驱逐舰开了进来,然后在红河上正面遭遇了几百艘越盟小舢板布设的漂雷大阵,由于河道狭窄无处挪腾,最终被炸得坐沉河床报废……

于是,手里已经没剩下多少舰艇的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司令官布鲁斯.弗雷泽上将,对此心疼得要死,严令舰队不得再进入内河作战。而红河三角洲前线的干涉军,也只得硬着头皮继续用武装民船来凑合——对于如此不负责任的危险作死行径,友情助战的美国大兵表示绝不参加,只能苦了英国人和法国人挑大梁。

又过了片刻,这支由三艘明轮蒸汽船组成的干涉军船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个废弃的小村庄,准备在这里跟从陆路过来的越南天主教徒民兵会合。然而,岸边码头的栈桥却已经被雨季的洪水冲垮,只剩下几根残缺不全的桥墩。无奈的英法水兵只能放下小艇,让蒸汽船上运载的步兵乘坐小艇上岸——很遗憾,事实证明这似乎是个馊主意。刚刚结束的雨季洪水,让河道两边积满了黏稠的河泥。这些淤泥浅的也能淹没膝盖,深的更是直及臀部。士兵们刚刚跳下小艇,就发现自己陷进了宽达数十米的淤泥滩中,那稀浆一般的淤泥象胶水一样粘性十足,能把人牢牢地陷在里面。当你想要把脚从泥泞里拔出来时,会明显地感到有一股力要把你拽回去。而泥泞中那些缠绕在一起的红树林根系,则给登岸的士兵造成了更大的麻烦。

接下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正当英法两军的士兵还在泥浆里扑腾,奋力穿过这片该死的泥泞地时,前方的河岸上突然“咻”地升起一颗红色信号弹,然后就有成百上千身穿草绿色伪装服的越盟士兵跃出树丛,从岸边冲了过来:虽然岸边的地面也不比淤泥滩干燥多少,但它至少能让人站稳和走路。

接下来,瓢泼大雨一般的子弹就迎面横扫而来,在英法两军士兵的身上绽开出一朵朵血花……

“……该死的!有埋伏!我们中了陷阱啦!”

“……反击!反击!快开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