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一秒记住 造化图小说网 (zaohuatu.com) )
  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
  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乔尼-珀尔马特,正在做着一份物理學的兼职工作——
  给著名物理杂志《经典引力和量子引力》做审稿人。
  乔尼-珀尔马特,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数學系正教授,同时也是天体物理研究专家,其发报表的‘星体的正负能量’理论,获得了理论物理學界的广泛认可。
  珀尔马特已经五十八岁,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纪。
  当到了这个年纪,學术研究再想取得什么成果,就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珀尔马特早早的就开始专注于教育,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科研,而是把兴趣放在了审稿上。
  他很喜欢审稿工作。
  《经典引力和量子引力》,是是国际上最顶级的物理學术杂志,主要发表物理學家、数學家、宇宙學家关于引力和时空理论的研究成果,在经典相对论和量子引力的研究方向都处于世界公认的领先地位。
  正是因为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经典引力和量子引力》总是能吸引各种各样、脑洞极大的研究论文、稿件。
  珀尔马特最享受的就是,查看各种脑洞极大的稿件,尤其是那些狗屁不通的内容,更是能帮助他肯定自己的人生。
  这或许是因为对物理研究的执念。
  珀尔马特年轻的时候就最喜欢物理,可投入了最宝贵的十年时光,就研究出个‘星体正负能量理论’,后续就没有任何成果了。
  后来他被现实打败,只能专注的做教育工作,升为正教授还是靠的数學研究。
  现在看到这些脑洞大、狗屁不通的稿件,珀尔马特就觉得自己还是很成功的,最少他的研究没有差到这种地步。
  “真是太搞笑了,竟然说人体细胞中存在多维空间。”
  “超新星放射研究?这有什么好研究的,有技术去观测就好了,能有什么内容。”
  “粒子的边界理论?粒子,边界?什么东西,这个家伙脑洞可真大,粒子都能有边界……”
  珀尔马特计划完成十篇审稿,看了前三篇的标题后,都不打算继续看内容,就打算直接给拒稿。
  这倒不是不负责。
  ‘人体细胞内存在多维空间’,完全可以说是凭空的幻想,而‘超新星放射研究’,主要靠的是天文學家的观测,收集数据才能进行研究,而不是看着一张图,去研究、揣测超新星放射的问题。
  类似的稿件每天都收到好多,有些干脆就是无聊的闹剧,或者是一些不懂的外行人,自以为是的‘所谓研究’,仔细一点点去看就根本就没有意义。
  “粒子的边界理论”,则是不符合现有的理论。
  在量子物理學中,粒子的体积是忽略的,不管是哪一种的粒子,都不存在体积的说法。
  如果写出一个具体的表示,粒子的体积就是在十的负十五次方以下,甚至可以小到十的负三十次方。
  这么微小的东西,还去给粒子划分什么边界,不就等于是凭空想象吗?
  珀尔马特好笑的摇摇头,就打算直接发拒稿邮件。
  忽然,他停住了。
  只见邮箱投稿人上标注的名字是‘zhao-yi’。
  “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啊?”
  “zhao-yi?这个格式的名字,是个中国人?”
  “zhao-yi、zhao-yi、zhao-yi……”
  珀尔玛特连续念了好几遍,皱起的眉头忽然放松开了,“赵奕?哥德巴赫猜想?角谷猜想?三维震颤波形图……”
  “不可能啊,难道是重名?”
  珀尔玛特用力皱了皱眉头,他查看了一下投稿人的简单信息,发现工作单位标注的是‘燕华大學理學院教授’。
  “燕华大學理學院?燕华大學?应该没错了!”
  珀尔玛特深吸了一口气,赶紧删除了拒稿邮件,打开仔细查看了一下稿件内容。
  这一看就停不住了。
  珀尔玛特认真投入到审稿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虽然稿件只有短短的八页左右,但其中包含非常复杂的数學计算内容,还有一些没有支点的理论,看起来有些晦涩难度。
  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篇理论物理的论文。
  物理學中有些无法证明的理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物理學中,一些无法解释的事物、现象,是为了让力學实现大一统。
  这一篇描述粒子边界的论文,没有和任何确定的物理定律产生冲突,同时以理论解释、描述了,很多物理现象存在的原因。
  比如,为什么不存在绝对零度。
  比如,粒子的运动为什么是无规律的。
  比如,希格斯场为什么会存在。
  这些都是物理學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现象。
  之前没有物理學家会去研究,为什么会存在绝对零度的问题,只是把这种现象,当成是一种宇宙中存在的规则。
  比如:引力。
  ‘引力’是宇宙中存在的规则,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会存在万有引力?
  绝对零度、粒子的无规律运动等问题也一样,是一种发现并存在的物理现象,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现象会存在。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小说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这也是非常深奥的物理问题。
  ‘粒子边界理论’,以独特的数學方法,对粒子的边界进行了描述,推断出无规律、不能形成闭环的边界能量分布,以此对于一些物理问题给予了解释。
  珀尔玛特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随后开始看起了详细的计算内容,对于理论描述有个大致印象。
  这篇粒子边界理论中,对粒子边界能量分布的描述,有点像是蜗牛背上的硬壳,一圈一圈的往里面卷过去,最后的终点和起点,永远不可能连接在一起。
  粒子的能量是这样分布的,本身能量就会产生偏移,而且偏移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以无规律素数分布为基础,就会发生一种情况——
  不存在任何一种外力,作用与粒子上,使得其变得能量均衡。
  原因很简单:素数列的能量分布,也不可能形成有规律的闭环。
  这就像是三维震颤波形图,因为波形图代表的素数解是无规律的,就无法计算出全部素数解的和。
  相反。
  有规律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哪怕是集合中的元素是无限,也可以用列式来表示结果。
  “真是……”
  “天才的想法啊!”
  珀尔玛特再看了一遍稿件,发现有些内容还是看不太懂,干脆选择了放弃,他长长的伸了个懒腰,看一眼时间发现都凌晨三点了。
  年纪大了有些熬不住,他感觉浑身都很疲惫,就有些感叹的站了起来,准备去隔壁屋子去休息。
  等走出房门的时候,他发现侧对角房间的灯还亮着。
  珀尔玛特从门缝里看到里面工作的身影,干脆敲了敲房门,喊了一声,“特里?”
  里面正是陶哲轩。
  陶哲轩听到喊声惊讶的抬起头,“珀尔玛特先生?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
  珀尔玛特笑着走了进来,说道,“你不是也在。”
  陶哲轩笑笑。
  最近他正在研究个数學问题,抓住灵感就想一口气解决,刚三十出头的年纪,熬个夜也不算什么,珀尔玛特就不一样了,都快六十的人了,熬夜可是很伤身体的。
  珀尔玛特走近了些解释道,“我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东西,是赵奕的。”
  “赵奕?”陶哲轩惊讶道,“数學?”
  “我可不负责数學杂志的审稿。”珀尔玛特耸了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