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在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刘丽特意留意了一下新闻后边的天气预报。
她发觉果然有文字注释数据来源于盛世科技的字样。而且她发觉锡都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已经是分区域预报什么地方几点几分下雨,下多大的雨。
刘丽很久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了,因为她觉得手机上的就已经足够详细,根本不用再去关注什么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了。
没想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里,关于雨的部分也能详细到这种程度了。
回到她自己的小房间,她突然想起盛世终端发布会上梅梅演示的像与各种专业人士交流一样的画面。
刘丽拿出盛世终端,和被她取名为小雅的盛世终端聊起了天气预报的问题。
一聊之下,刘丽才知道,如果她提前告知小雅她的行程,小雅可以告诉她途经的哪些地方会在经过时有雨。
再问得仔细一些,小雅甚至把为什么盛世科技能精确预计什么时候降雨的原理都讲得清清楚楚。
原来,盛世科技能准确预报,气象学的新进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得益于盛世科技发明的被称为‘云丝’的物质。
这种云丝,是一种很轻很细的聚合物,它能比空气轻,能调整高度。还能在空中自由的漂浮并与正常云团中的水气结合,能够按照需要控制水气组成的云滴的大小。控制变成雨降下的时间和地点。
每一个单位的云丝,有一套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不仅控制云滴的大小及云丝的形状,还能为动力系统导航。云丝不仅依靠空气流动产生的风力推动,还能依靠太阳光的光能作为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抗衡风力。
自然的云,只要有足够多的水气,就会一直收集水气,直至凝结成足够重的雨滴,降到地面上为止。
而一个单位的云丝,能携带的水气是一定的,达到最大水气值后,则不再收集水气。仅在空中飘浮着,直至到收到需要降雨的信号为止。
在不需要下雨的时候,云丝是伸展开来的,需要下雨时,云丝内部会进行收缩,使挂在上面的云滴聚集成较大的雨滴,然后形成降雨。
云丝的动力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云丝不同部位进行收缩、伸展,调整为不同形状,像风帆一样依靠风力推动它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另一方面,云丝还有一套独立的动力系统,云丝的动力系统是由无数个同一种特殊的分子结构组成的,每包含一滴大雨滴的水气的云丝,就有一个这种特殊的动力分子结构体。
每一个动力分子结构体,一次能接收一个光子的能量,然后把光子的能量转换成动力。这种分子结构体,能够全方位旋转,把任意方向射来的阳光,转换成任意方向的推动力。
所以在有阳光的时候,只要风不是太大,风速小于39公里每小时,即小于五级风时,云丝都能够逆风而动。如果风力大于五级风,云丝则根据需要,飘离风带或者帮大风进行一定程度的减速。
这云丝还有一个特性,能很轻易的断开或重新连接。当只是被风吹的时候,无论多大的风力,都不足以使云丝断开,而如果有实体通过的话,比如飞鸟、飞行器等,则很容易的就能使云丝断开。
断开后的云丝,如果不是被吹离得太远,则很轻易的就能连接到一起。如果某一部分云丝远离了控制器,则就一直飘浮在空中,直到碰到有控制器的云丝为止。碰到一起时,有控制器的云丝会把没有控制器的云丝捕获,形成一个整体。两个大小不一致的云丝碰到一起,会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云丝。
刘丽听小雅解释完了,躺在床上想着天上的云聚云散,竟然也有了盛世科技的人为因素。
云丝很奇妙,就像是有生命一样的。
盛世科技,不知道还要创造多少奇迹。
刘丽只希望这些奇迹,不要再让她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