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肃穆气氛中,众人诚惶诚恐地站在码头上听完了颜楚杰的临别训诫。对于他们这些归化籍官员来说,执委会中这几位大首长一向被奉若神明,他们所说的话,便可以等同于白纸黑字加盖红印的政令,绝对不可违抗。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脑子精明如刘尚这般的人,从颜楚杰的发言中体会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山东那边的占领区在此之前有一多半事务是军方在进行代管,而颜楚杰的发言多少是有维护自家人的意思在里面。这抑或是在告诫众人,在交接工作的过程中不要试图去找军方的麻烦。至于这个过程中到底会有什么样的麻烦,颜楚杰没有细说,刘尚对于这类事务还不太熟悉,自然也猜想不出来。不过此去山东路途漫漫,有的是时间去向同行的其他民政官员请教其中奥妙,刘尚倒也不急在这一时了。
颜楚杰讲完之后,侧过头看了一下站在旁边的于小宝,意思是让他也来说几句。于小宝点点头,上前一步,大声对众人道:“此去山东路途遥远,当地环境也比不得三亚,生活必然会艰苦一些。各位工作之余,也莫忘照顾好自己身体。我海汉今后在北方还有诸多发展规划,诸君若是有心,今后留在北方独当一面也未尝不可。时辰已到,各位请登船吧!”
于小宝的话言简意赅,初听似乎都是客套话,但刘尚何许人也,专长就是从细枝末节的地方收集情报,自然留意到了于小宝话里所提及的信息。
海汉在北方还有诸多发展规划,这一句当中所蕴涵的信息量就很大了。海汉目前在山东登州占领的一部分地区已经成了事实,但从于小宝的表述来看,登州还并不是海汉北上活动的终点站,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动作。刘尚并不清楚当地状况,在三亚这边也没有接触到太多跟山东相关的信息,很难凭空推断出海汉在北方的下一步发展方向究竟为何。
这一刻他又不禁开始担心起大明的安危,毕竟登州离京畿要地仅仅就隔着一个渤海湾,这对于善于跨海作战的海汉军来说,简直就跟白给没什么两样。而大明在渤海湾内存留的水师部队,一多半在当年的登莱之乱中已经被叛军裹挟去了东北投靠后金,另有一部分去了皮岛,剩下的散兵游勇分散在山东半岛各个沿海州县,的话,前几天也说得差不多了。我就再强调一点……”于小宝说话的口气有着与年龄强烈不符的成熟:“……到了山东之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如果工作中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地方,一切以军方的态度为准,明白了吗?”
众人皆立刻应声。他们在出发前这几日都被安排了突击培训,其中一项内容便是大致了解海汉在当地的管理机构和人事安排状况。
目前在山东当地驻守的军方高层将领,有王汤姆、钱天敦、摩根、哈鲁恭、陈一鑫五人之多,而勉强可以划到文官群体的,仅仅只有安全部的二把手郝万清,以及在当地负责福山铜矿运作的勘探专家田叶友两个人。严格的说,这两人与军方的交往一向甚密,平时又不怎么管理与自己工作领域不相干的俗务,其立场也未必会站在文官阵营一边。
而这次北上援建的团队,并没有级别更高的“首长”加入其中,山东那边的文武官员比例不会出现特别的变化。因此于小宝不得不特别提醒自己这几名下属,到了当地之后做事分清轻重缓急,不要跟主理当地政务的军方发生矛盾。否则惹恼了军方的几位大佬,在那边吃瘪受苦可不会有人救得了他们。
刘尚在得知这个人员配置之后也是暗暗感叹,他已经随于小宝巡视过海南岛各州县,知道海汉在一个地区一般也只安排一两名“首长”级别的官员负责地方政务军情,而海汉在山东的占领区竟然集中了如此之多的高级官员,又是以武官为主,仅此就能看出海汉这心思大概也不单纯。
于小宝叮嘱完之后,便示意他们赶紧登船了。刘尚提着行李上船之后,便有水手接过去,替他们送入客舱中。当下有首长在码头相送,他们也不可能上船后就径直进舱去休息,现在还得伫立在船舷处,等开船后待首长先行离开方可自由活动。
但颜楚杰和于小宝要送走的并不止刘尚这一批人,还有另外十多条装载了各种物资的货船要与他们一同北上。这些船上的物资大多只能在三亚生产,其中也不乏补给到北方前沿的军火装备,价值颇为不菲。而这些货船的船长,也将集体得到颜楚杰的接见。所以刘尚等人还必须得在船上等着,颜楚杰见完货运船队的人员之后,整个船队才会一起出发。
好在颜楚杰办事一向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他们刚到船舷边站定没一会儿,颜楚杰便已经结束了对船长们的践行讲话。码头上开始响起了尖利的铜哨声,示意各船离港出发,水手们在船长的指挥下熟练地解缆升帆,缓缓驶离海岸。
刘尚看到于小宝站在码头上朝自己这边挥手,他也学着旁人模样,抬起手臂朝着于小宝的方向用力挥动,,以示告别。如果仅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而论,他觉得于小宝还算是一个不错的上司,精明而不刻薄,甚至可以说比较友善,相较于他以前当差时那位阴狠狡诈的上司,与于小宝作为上下级相处可算是十分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