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说,海汉与后金的军事实力差距并没有拉大到拥有绝对优势的程度,如果双方在平原上展开千人级别的战斗,那后金军的表现断然不会如此被动难堪,至少在机动力方面能够稳稳压住海汉军一头。但海汉为了打胜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经年累月的准备,做了许多针对性的部署,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才发动了突袭,而后金军仓促应战考虑不周,自然是种种战术都行不通,在交战过程中一直被压制得死死的。
眼见大部队压上去之后却连外围的第一层防御都无法攻破,额尔赫便知今天这个亏是吃定了。而已经快要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后金军因为海汉特战营援军的到来,终于也意识到事不可为,只能设法脱离战场保住性命再说。只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又被海汉军撵着屁股穷追猛打,扔下了近百具尸体之后才脱离了战场。
摩根没有下令让部队追出去,他知道后金军的骑兵并没有被消灭完,如果让部队离开防线太远,那风险也会随之大增。再说现在西路军的主要任务是守住滨海高地,因此主力部队是万万不能随意脱离阵地出击的。
摩根立刻下达了几道命令,让军医和医疗兵加紧救治己方伤员,让工程兵修复加固山脚村落的防御工事,由后勤军需部门统计这场战斗的战果和弹药消耗状况。在做完这番布置之后,摩根这才接见了刚才带兵过来救火的特战营军官。
“特战营少尉排长孙真率部报到!”
摩根向站在面前的大个子还以军礼,然后便开口问道:“刚才过来参战,是你老板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决定?”
他在芝罘岛的时候便与孙真见过面,知道此人是特战营的一员干将,他手下的狙击小队甚至还跟孙真所指挥的连队一同训练过一段时间,因此倒也不会见外。至于他所问及的老板,自然是指中路军指挥,特战营的是更为凄惨才对。额尔赫带出来的三千人马,在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就只剩下大约一半多点。逃回来的伤兵有很多都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而被永远留在了战场上的死者至少有近千人之多。作为强力部队的骑兵也损失惨重,战斗开始阶段派出的五百骑只逃回来一百多骑,这样的折损率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结果。
如果要继续发动攻势,额尔赫知道以现在的兵力和士气状况肯定是行不通的,要嘛调集更多的部队再尝试卷土重来,要嘛就得尽快让麾下部队重新振作起来。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他自认目前都没有办法完成。他知道海汉留有后手,只要自己这边增兵,对方也同样会加派部队参战,很有可能最后就会变成添油的局面,让对方得以一点一点地耗死自己。
与出发时的想法大相径庭,额尔赫此时已经没有信心能够拿下这处高地,而且他所担心的不仅仅是如何应付来势汹汹的海汉军,还有该怎样向坐镇后方的上司交代这个结果。
去年入冬前海汉突袭辽东,一举拿下旅顺,这个消息传回盛京,即大明所称的沈阳之后,此时尚未称帝的金国大汗皇太极颇为震怒,但旅顺守将甲喇额真穆特布已经率部战死疆场,就算想治罪也找不到人背锅了。而且他们很快发现海汉人这次来了就没打算走,竟然在旅顺驻扎下来,之后更是发动了针对金州地峡的攻势,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占据一个旅顺口而已。
此时后金对外战争的重心主要放在大明与朝鲜两国,但辽东半岛地理位置紧要,皇太极也不敢放任海汉在这地方落脚生根,便让原本准备带兵攻打皮岛和朝鲜的阿济格和扬古利二人调集盖州、复州、金州等地兵马,待开春之后南下收复旅顺。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十二子,穿越众抵达这个时空的同一年,阿济格便曾率军攻打朝鲜,并连克五城。而后这几年中,阿济格多次率军伐明,立下了许多战功,是一个让大明九边守军颇为头疼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正是阿济格率军攻陷皮岛,并处死了东江总兵沈世魁。而其侄子沈志祥后来降清,隶属于正白旗下,跟着另一名大明叛将孔有德南下一直打到湖广。不过沈氏叔侄如今有了海汉这个大靠山,自然已经摆脱了被后金剿灭的命运。
而另一员大将舒穆禄·扬古利的身份也不一般,他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参与征伐辉发、乌喇、哈达、渥集等部落的战役,后率军伐明期间攻打过沈阳、辽阳、通州、蓟州、大同、宣府等地,也是一员惯于冲锋陷阵的武将。
皇太极本来想将这两员猛将安排去解决朝鲜这个隐患,但辽东事发之后,金国高层都认为需得先将立足未稳的海汉逐出旅顺,才能放心动兵去打朝鲜,于是便将这二人派到金州督战。不过他们的驻地在金州地峡以北的金州城内,额尔赫带兵从金州地峡要塞出发的时候,这二人都还没有接到海汉突然发动攻势的消息。
额尔赫带兵出击,算是自作主张,这仗打赢了倒也罢了,额尔赫大可以用战机稍纵即逝之类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而只要结果够好,过程如何并不重要。但此时的状况却是恰好相反,擅自出击的额尔赫部被海汉军重创,这个消息传回去之后,额尔赫只怕是活罪难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