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以海汉的标准来衡量朝鲜的备战工作,那自然是离及格线还差了老远,按照海汉国防部所提出的要求,朝鲜人本该在舰队抵达之前就做好最基本的准备工作,比如提供完善的港口设施让舰队能够顺利停泊并获得补给,拿出像样的后勤保障方案与舰队指挥部进行探讨,提供一定数量的本地武装部队与海汉协同行动,但目前看来这些工作还没有哪一项做得比较到位,能让王汤姆感到满意。
金尚宪已经很真切地感受到了王汤姆的不满,所以在上岸之后,便提出要替王汤姆等将领安排晚宴接风洗尘。这吃喝享受与军国大事孰轻孰重,王汤姆当然很清楚,又岂会被这朝鲜老臣给忽悠住,对晚宴的安排不置可否,但还是坚持要先看看本地的备战情况。
无奈之下,金尚宪也只能领着王汤姆先去参观了岛上的粮仓。江华岛上有良田千顷,而且本地所产粮食都是作为战事储备,直接运进岛上的国有粮库,并不会在市面上流通,所以粮食储备倒是比较充足。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军需物资,如药材、被服、帆布等等,已经到位的数目就远远达不到海汉的要求了。
至于后勤保障的计划,金尚宪也拿不出什么具体的方案,只是声称会在战时召集一到两万民夫来负责后勤辎重,不会拖了海汉的后腿。但对于这样的承诺,王汤姆可不会轻易采信,毕竟朝鲜人早前所应允的那些准备工作,目前看来连一半都没有实现,天知道他们到战时能提供什么程度的后勤保障。
王汤姆心中暗暗叹息,以朝鲜这种对待战争的态度,也难怪在历史上会被清军一波流就给推下来了,最后国王和大臣们一同选择了投降,奉清为宗主国。所谓对大明的忠诚,没有真正的实力来做保障,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罢了。
但同时他也不免生出忧心,之前让朝鲜向辽东提供后勤支持倒也罢了,毕竟海汉在辽东的军事行动不会完全依赖朝鲜,偶尔有些拖沓误事,海汉一般也没有刻意去追究责任。但如果接下来要与朝鲜合作对抗清军入侵半岛,那以朝鲜人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备战状况,王汤姆实在不敢放心大胆地让自家部队给了钱天敦知晓。
钱天敦听完之后也是颇感诧异:“我怎么觉得朝鲜人这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知道打不过清军,就连备战都没精神了?既然没安心打仗,那花钱请我们来干嘛?”
王汤姆道:“我不管朝鲜人怎么想的,反正那两千两黄金我得先收回来。他们要是没安心打仗,那我们收了这笔订金就早点撤了,在这地方驻军还不如拉到辽东去再干几场大的!”
钱天敦道:“那金尚宪说没说我们要求的几处备选驻地怎么安排?”
“还能怎么安排?”王汤姆气鼓鼓地说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安排!听金尚宪的意思,朝鲜国内的主战主和两派还没有统一意见,所以备战工作会有一定的阻力。你说这清军都快要动手了,朝鲜人自己还在争论要不要打仗,这要能打得过清军才真是见鬼了!”
王汤姆的情绪如此激动,主要还是因为他之前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很可能会就此落空,军方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月,到头来恐怕全部都得推翻重新制定计划。
钱天敦道:“既然朝鲜人靠不住,那就不要把他们列入作战计划,让他们出钱出粮就是了。我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打,不用太顾及朝鲜人的想法。必要的时候,让朝鲜军队去当炮灰吸引火力也行。”
钱天敦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情绪远比王汤姆平静,他对于朝鲜的期望值本来就不高,从去年在辽东驻守期间与朝鲜人打交道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看法。朝鲜人的办事效率远远跟不上海汉的作战要求,在海上来去自如的海军可能体会还没那么深,但陆军受到的影响却是颇大。
朝鲜去年派遣到辽东助战的民夫约莫有两三千人之多,这些民夫除了完成劳役之外,其实是有一定的酬劳,但主管他们的官员克扣得十分厉害,以至于这些民夫怨气颇大,在做工期间不免就导致了效率低下,从旅顺运往金州前线的物资在路上迟个一两天都是常事。而海汉这边除了斥责一番之外,当时也没什么办法去惩罚朝鲜民夫和相关的官员,毕竟这种助战行动是由朝鲜国出钱出力,中途有什么懈怠的地方,海汉也只能忍了。
钱天敦当时作为辽东地区的陆军主官,对朝鲜的观感便不太好了,他在三亚的时候虽然没有公开反对出兵援朝,但对这种行动的前景并不看好。而朝鲜方面一塌糊涂的备战工作,也再一次印证了他的看法,从军事角度来说,朝鲜并不算是一个理想的盟友,反倒是有成为猪队友的风险。
这个时候其他几个国家的将领在考察了附近的环境之后也陆续回到了临时营地,西芒率先表示了对这里环境的失望:“朝鲜人竟然把一个没有经过彻底改造的渔村码头当作军事基地来使用,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请海汉派舰队到这里来,这里完全没办法给我们的舰队提供驻扎条件!”
“我注意到岛上似乎修建了一些宫殿,听说是专供朝鲜国的王族使用,但他们似乎忘了要在岛上建一个像样的港口。”郑廷也对这里糟糕的港口条件吐槽道:“他们至少得照着定海港的标准建一处军港吧?”
“你说那种标准的军港,估计还得等上几年才能看到,朝鲜要是能这么快营建出舟山定海港那样的港口,当年也就不需要大明出兵来帮他们抵御日本入侵了。”许裕拙对朝鲜的了解要较另外两人更多,不过也没有对其口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