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不一样。
曹慈太纯粹。尤其当他心气一起,此后练拳气象,就会很吓人。刘十六不会因为自己是陈平安的师兄,就对曹慈这个年轻人有任何成见,恰恰相反,刘十六很欣赏曹慈身上的那种气势,就像在与数座天下说个道理,我必然拳法无敌,
既不会妄自菲薄,也绝不得意忘形,这就是一件很天经地义的事情,旁人认与不认,都是事实。
反观小师弟回了家乡,却要分心太多。只说练气士身份,尤其是身为剑修的几把本命飞剑,就会是个不小的累赘。
老秀才一瞪眼。
刘十六立即与先生歉意道:“算我乌鸦嘴。”
经生熹平一闪而逝,出现在了文庙台阶过曹慈,也是个在两洲战场杀妖如麻的家伙。
郑又乾都不忍心去看小师叔了,与刘十六颤声问道:“师父,小师叔不疼吗?”
刘十六笑道:“那份伤势落在别人身上,早就可以满地打滚了,你小师叔,就还好。”
说完这句话,刘十六就立即抬起双手,果不其然,刚好接住了先生的巴掌。左右神色淡然道:“简单来说,曹慈在追求问拳只是一拳的武学境界。你们小师叔,则需要找出一种熟悉、适应继而破解曹慈这种无敌之境雏形的方法。如果说得再悬乎一
点……”
李宝瓶好像从左师伯这边接了话,自言自语道:“小师叔和曹慈他们……还是身前无人。”
左右眼神欣慰,有了些笑意,“宝瓶此言极准,一语中的。”
故而问拳双方,两人身前真正所站之人,其实是一个未来的曹慈,一个以后的陈平安。
看在小宝瓶的份上,老秀才抬起的手,又落下,轻轻拍了拍左右的肩膀。
文庙广场上。
郦先生在内的一拨夫子先生,都纷纷现身,因为都听了消息,赶过来喝酒观战,当是事务繁重,找个机会散心了。
结果那两小子年纪不大,架子恁大,好像不愿被太多人旁观,竟是同时拔地而起,直接去往天幕处问拳了。一抹青色一抹白,联袂远游天幕,期间换拳不停,各自撤退,再瞬间撞在一起,文庙地界,雷声震动,不少老百姓都纷纷惊醒,陆陆续续披衣推窗一看,明月高悬,没有
任何下雨的迹象啊。莫不是又有仙师斗法,只不过听声音,刚好是在文庙上空那边,甚至不是几个神仙扎堆的渡口,咋回事,文庙这都不管管?
经生熹平没有立即逆流光阴长河,修缮文庙广场,只是收起了酒壶,抬头望向天幕。
一位老夫子蹲在白玉地面上,伸出手指,抹了抹裂缝,再环顾四周,遍地痕迹,忍不住惊叹道:“武夫打架都这么凶?那个年轻隐官递剑了不成?”
熹平摇头笑道:“不曾出剑,只是问拳。”
郦老先生以心声问道:“熹平先生,如果那小子出剑,不拘泥于武夫身份,那么这场架胜负如何?”
熹平说道:“还是曹慈赢,不过代价很大。”
极有可能,人间再无剑仙隐官,与此同时,浩然天下未来也会少掉一个武神曹慈。郦老先生喝了口酒,笑道:“先前碰到过这小子,聊了几句,挺和气礼数一孩子,真是人不可貌相。年纪轻轻就当隐官的人,结果挨了一路冷眼闭门羹,也没见他生气半点
。”
年轻人与老人言语时,坐在台阶上,双手虚握轻放膝盖,还会微微侧身,始终与人直视。
老人看待年轻人,后者意气风发、豪言壮语什么的,见过、听过就算,谁都是年轻人过来的,不稀奇。反而是有些细节,却会让老人牢牢记住。
所以文庙之外,都会觉得那位青衫剑仙,跋扈至极。
文庙之内不少陪祀圣贤和夫子先生,可能就会看得更多。
勉强还算一袭青衫的年轻人,好像挨了一记重拳,头朝地,从天幕笔直一线摔在地上,临近文庙屋话都有些含糊不清。
左右让李宝瓶三个先离开凉亭。
问拳结束后,陈平安除了伤势,一身血气、剑气和杀气太重。
尤其是郑又乾,在小师叔现身凉亭后,小精怪就立即脸色惨白。
君倩这才取出一只瓷瓶,递给陈平安,“每天三颗,大致跟着三餐走,一个月后,每天再减少一两颗,你自己看身体恢复的情况,酌情而论。”
陈平安右手下垂,整个人颓然坐在长椅上,立即用左手打开瓷瓶,倒出一颗,轻轻拍入嘴中。
老秀才坐在一旁,笑容灿烂,与这个关门弟子竖起大拇指。
学拳,练剑,治学,吟诗刻章,做买卖,找媳妇,为文脉开枝散叶,样样是强手。
陈平安与先生咧嘴一笑。
其实对于疗伤、养伤一事,陈平安更是行家里手。
所以当晚回了住处,熟门熟路,按部就班。
后半夜,陈平安睁开眼睛,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话。
先生好像大半夜独自一人,散步路过,只是停步片刻,却没有久留。
陈平安就继续屏气凝神,手掐剑诀,坐在蒲团上。
这天清晨时分,陈平安走出屋门,发现只有师兄左右坐在院子里,正在翻书看。
看了眼陈平安,左右说道:“我让宝瓶他们几个不着急过来,下午再说。”
左右继续看书。
陈平安坐在一旁,欲言又止。
左右头也不抬,“有话就说。”
陈平安硬着头皮说道:“师兄知道蒋龙骧大致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但是师兄很难真正与蒋龙骧为敌。”
左右放下手中书籍,转过身,问道:“怎么讲?”陈平安给出心中的答案,“因为师兄是读书人,剑术再高,出剑还是会讲规矩,恪守礼仪。加上师兄不知道蒋龙骧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坏事,好事,都不清楚,至于蒋龙骧
哪些事情是有心行善,是在朝野沽名钓誉,哪些事情是无心行善,师兄只会更加不知道。既然不知道,师兄面对这些人和事,其实就会束手束脚。”
左右面无表情,不过没有拦着这个小师弟教训自己这个师兄。
“我知道。”陈平安自顾自说道:“我就像是蒋龙骧的账房先生,会帮他记账,不收钱的那种。蒋龙骧给钱让我不当,都不行的那种。所以对付蒋龙骧这种人,我比师兄擅长很多。我知
道怎么让他们真正吃痛,在我这边哪怕只吃过一次苦头,就可以让他们后怕一辈子。
想着恶人自有恶人磨,不对,如果恶人只有恶人磨,也不对,用恶事磨恶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说出这番话,陈平安是做好了师兄恼火的心理准备。
毕竟有些不敬。
只是不吐不快,早就想说了。
左右说道:“继续说。”
远处,老秀才和君倩正躲起来掌观山河,先生与学生俩人屏气凝神、目不转睛……看热闹。
这边,陈平安战战兢兢说道:“师兄,我的心里话讲完了,算不算道理,师兄说了算。”
左右看着陈平安,竟然突然笑了起来。
陈平安从没有在师兄这边,看到那种眼神。
印象中,左师兄只有在几个晚辈那边,才会有这样的表情。
左右笑着点头道:“书没白看,都能与大师兄讲道理了。”
陈平安还是有些习惯性的惴惴不安,“师兄是说真心话,还是在心里边偷偷记账了?”
要知道自家文脉的账房先生,一早就是这个师兄。
左右摇头说道:“你这个当师弟的,不能总觉得事事不如师兄。如果在我这边,只会唯唯诺诺,先生收你这么个关门弟子,意义何在?”
远处,老秀才看着君倩手心画卷,忍不住训道:“就你话多,架子恁大。”
刘十六在一旁点头附和道:“左师兄是得改改,总这么欺负小师弟,我都要看不下去了。”
老秀才咦了一声,“在左右身边,怎么没这话?”
刘十六答道:“既然有先生在,就轮不到学生仗义执言了。”
老秀才点点头,很满意。
这傻大个,其实是最不吃亏的一个,一向是什么热闹都看着了,就是不挨骂不挨揍。
老秀才站起身,大手一挥,“走,给你小师弟撑腰去。”
刘十六跟在后头。
师兄弟两人,陈平安犹豫了一下,“之所以说这个,是希望师兄以后如果在剑气长城,听到了某些事情,不要生气。”
左右说道:“比如宝瓶洲,桐叶洲?”
陈平安点点头,“可能会有很多事情,会做得不那么讲究读书人身份。”
左右说道:“你打得过大骊的宋长镜,还有那个玉圭宗的韦滢了?”
陈平安一头雾水,摇头道:“目前肯定不行。”
左右懒得再说话,继续看书。
陈平安想了半天,才明白师兄的言下之意。
在剑气长城或是蛮荒天下,他这个师兄,如果听见了某些事情,一般情况,不会理睬,只会置若罔闻。
所以左右在意的,不是陈平安想象的那些传闻、说法,而是小师弟在浩然天下,与谁起了争执,又打不过。那么他这个当师兄的,就去问剑。
老秀才来的路上,刚好错过了最后这几句,所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欺负师弟算什么本事,当先生的,都没开口,轮得到你?
左右不敢与先生咱们去功德林最高的地方聊天?
李宝瓶眼睛一亮。
功德林最高处,不是下棋的凉亭,不是书楼,是棵古柏。
李宝瓶带的路。
郑又乾觉得这个师姐的学问,很驳杂,这都知道。
于是陈平安,李宝瓶,李槐,郑又乾,都坐在了那棵古柏枝头上,就只是闲聊。
作为小师叔的陈平安,想到了什么,就随便聊什么。
他说我没有想过要成为现在这样的一个人。
没办法先想过,也不是特别想这样,如果可以的话,愿意拿很多珍贵的东西,去换一两个最珍贵的。但是看到你们,就会觉得很值得,没什么好抱怨的,已经很好了。
摊开手掌,陈平安开着玩笑,说手中有阳光,月光,秋风,春风。
还说人情世故事上练,破我心中犹豫贼。
……
这天黄昏,除了老秀才,学生和再传弟子们,都各自收拾好了行李包裹,准备离开文庙,各自远游。
左右问道:“先生,学生能做什么?”
“问这个做什么,不需要。”
老秀才笑道:“不过可以问一问自己,当师兄的,能做什么。”
左右沉默片刻,“小师弟总能照顾好自己,我很放心。”
陈平安有些受宠若惊,憋了半天,只能说道:“师兄过奖了。”
左右说道:“收下。”
陈平安说道:“好的。”
有聚就有散。
人生好像处处是渡口折柳离别处。
左右会重返剑气长城。
刘十六说自己会带着郑又乾,先去趟西方佛国,已经帮这个开山大弟子找好了修行地,再单独去那青冥天下,找好友白也。
茅小冬会留在礼记学宫,为儒生传道授业解惑。
陈平安需要立即返回夜航船。
李宝瓶和李槐会一起返回大隋京城的山崖书院。
每一位嫡传弟子和再传,都各有各的最好,在老人眼中,都是最好的。
所以老秀才最后的一句临别赠言,只是笑道:“都好好的,平平安安。”
等到所有人都离去。
老秀才独自坐在凉亭内,只是这一次,老人没有太多的离别伤感,反而期待下一场重逢。
只是想起了关门弟子之前坐在高枝上,喝着酒,与小宝瓶他们随口胡诌的一首小诗。
极美。
“一棵山中幽兰。
它从不曾见过世人,世人也不曾见过它。便不开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