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紫英手按在窗框上不语。
据他所知原来义忠亲王是和江南以金陵新四大家为主的士绅商贾家族关系密切,尤其是甄家更是义忠亲王的主要伙伴,但是甄家在盐业上受到了林如海的政策制衡,未能达到他想要的结果,而海贸走私这一块又随着开海之略的推动,使得其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利益损失巨大。
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能恢复过来,这说明在江南他不仅仅有士绅的支持,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和商贾的暗中策应。
现在对方更是利用银庄的兴起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当然海通银庄还不至于惧怕挑战。
一个新行业不但要有新的观念理念,更重要的还要有足够的人才形成机制和体系,之前段喜贵在山东就开始通过分阶段的教育培养,通过新式算术、阿拉伯数字和复式记账法的培训,再通过到前期丰润祥和后期海通银庄各分号的实习,还有银庄放贷的风控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一系列的培养提升手段,逐渐建立起来的培训体系不是谁都能复制得了的。
义忠亲王他们那一伙人搞的无外乎也还是老式钱庄那一套,,这历练不就是在做好一件一件事情中熬出来的么?您做的这些事情就在朝廷眼皮子地下,我相信朝廷能看得见。”
汪文言倒是觉得这对冯紫英来说是好事,过多陷入朝廷军务中,对冯紫英成长并不利,兵部尚书进内阁的并不多,一般都是要动乱时节才有机会,但这种动荡不可能延续到冯紫英年龄资历都合适的时候。
汪文言离开之后,冯紫英又想了一想,说来说去还是履历资历和历练积累问题,自己才入仕不过几年,二十岁不到,难道还能出将入相?真以为还是甘罗十二拜相的时代不成?
越想还越有些时不我待的感觉,真想尽早回到永平府去,催促着内喀尔喀人赶紧撤兵走人,这边各种事业都得要迅速搞起来。
冯紫英已经准备尽可能的把水泥这个产业要做起来,尤其是从卢龙和迁安铁厂、炭场到两个县城,卢龙、迁安到榆关的水泥道路建起来,这样便不会受到雨季和冰雪季节的影响,充分将运输能力调动起来,这一点上也基本上获得了山陕商人们的支持,这也算是一个示范路线,可以极大的促进水泥用处展示和推广。
如汪文言所言,万一自己在永平府待不了多久,起码也要把这些产业的基础给打下来,让后边人不至于人走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