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在下不才
徐邈说的声情并茂,曹昂听的一脸懵逼。
瞧瞧,读书人说话就是有水平,哪像自己,只会动拳头喊卧槽!
“既如此,老夫就却之不恭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洪被拍的飘飘然,想也没想便答应下来,沿着通道走上高台,对着转过身的学生喊道:“诸位学子,老夫刘洪,圣人云……”
刘洪引经据典,一通子曰诗云将曹昂说的有些懵,他无聊的对徐邈竖起大拇指,夸赞道:“景山兄,高……”
“全赖少主栽培!”徐邈谦虚一句,又严肃的说道:“少主,学校虽然建起来了,可咱们这群人名望太低,没有大儒坐镇,徐州大学怎么看都像个草台班子,在颖川书院面前就是个笑话,想与颖川书院争雄,必须将刘公留下!”
曹昂为难的说:“刘老头毕竟是山阳太守,我爹要是知道我偷挖他的墙角,会不会打死我?”
徐邈:“……”
很有可能,刘洪乃是与蔡邕齐名的大儒,曹操花了很大力气才请他出仕,要是知道被人撬走,铁定不会甘休,哪怕这个人是自己亲儿子。
不过儿子偷爹不算贼,曹操再生气也不至于虎毒食子,道:“刘公若能留在学校,今后的茶叶晚辈包了。”
刘洪看智障似的看着他说:“老夫再不济也是一郡太守,放着高官不做跑到学校当老师,你可真看得起自己。”
曹昂自动过滤了他的嘲讽,说道:“晚辈没记错的话,刘公今年已六十有九,人生七十古来稀,说句不中听的,您老还能活几年?”
刘洪的脸当场拉了下来。
古人对死字最是忌讳,当着人家的面说这话,换个人非跟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不可。
徐邈脸色大变,紧张的看着刘洪,生怕他忍不住甩袖走人。
曹昂却不以为意,自顾自的说道:“仕途一道您老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再想升不太可能,其他方面却是未必!”
“晚辈不才,有幸拜读了您老的《乾象历》,《七曜术》和《九章算术注》,昂以为,这些巨著丝毫不亚于《论语》,《春秋》,足以流传后世,成为后来人口中的经典。”
“刘公之才足以与张衡蔡伦媲美,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在案牍劳形之中,何不静下心来,为后世留下一两部巨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