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文人兼大吃货袁枚对“油爆双脆”给予了极高评价,在《随园食单》中记载:“将猪肚洗净,取极厚处,去上下皮,单用中心,切骰子块,滚油爆炒,加佐料起锅,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
唐墨在全力处理草鱼的时候,攻擂团里的一人说:“这小子可以啊,西湖醋鱼七刀半的传统刀法他老练至极,看他这手法,比起做了十几年西湖醋鱼的老厨师也不遑多让。”
“西湖醋鱼我知道,七刀半又是什么?”攻擂团里的领一个厨师问道。
那个厨师便解释道:“西湖醋鱼闻名于世,想必你们都听过,但西湖醋鱼传统的七刀半这一刀法却不一定谁都知道。很多苏菜厨师会,但是使用起来却并不高明。
西湖醋鱼传统改刀方法必然是七刀半,将鱼对开成雌雄两片为第一刀,在雄片(即带骨片)每间隔三厘米斜切五刀且在第三刀处切断成前后两段为第二至第六刀,将雌片鱼皮朝下竖向45度切入鱼肉两厘米为第七刀, 最后将鱼头上的两边腥味最大的牙齿去掉算半刀,总计七刀半。这是正宗的西湖醋鱼必然做法。”
“照你这么说,这小子以前肯定学过正宗的西湖醋鱼的做法?你们看他和苏福元的对比,这小子看起来竟然比苏福元还要娴熟,速度快上不少。”旁边有厨师问道。
“那倒未必,听闻这小子极其善于学习,且雕工刀工天赋极高,可能是专门练过各个菜谱的刀法也不一定。”
苏福元已经使尽浑身解数在处理草鱼,但看到唐墨的速度还是吃惊不小。
唐墨的菜刀在他手里就如削铁如泥一般,对半开鱼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改刀的过程就像是手提着刀在鱼身上晃了一下,整条鱼就已经被他改刀结束了。这哪是在切菜,分明是在玩魔术嘛。
但令苏福元和其他人大跌眼镜的还在后头。为了节约时间,唐墨左手拿盆,右手持刀,开启了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
只见唐墨左手拿盆,放入改刀的鱼、加入食盐和料酒揉搓,右手持菜刀撩起一片牛腱子肉抛入空中,菜刀贴着手掌飞速旋转起来,牛腱子肉擦着刀光不断掉落又不断被弹起,快速地由一大块牛肉变成一片片飞入空中的肉片。于此同时他左手一点也不停歇,抓揉、冲水、清洗,沥干这些工序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等到鱼肉洗净沥水,整块牛腱子也变成了在他头虽然比不上前三道菜严苛,但也是需要耗费巨大心力制作的菜,考验的就是厨师对食材的理解和火候的驾驭,他们都是各自菜系的十大代表菜之一。
这三道菜都需要相当多时间的制作,因此也令观众们等候出锅的时间更久。唐墨做好前期工作,把锅里的菜品交给时间之后,开始把目光转向评审桌上的六份菜品。
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唐墨取来筷子依次品尝自己的三道菜品和三位打擂大师的菜品,稍微皱了一下眉头。在征得三位大师的同意之后,唐墨安排工作人员随机抽选十五位观众,每五人一组分别品尝一组两道相同的菜并进行投票输赢。他们并不是直接将答案公布出来,而是写在各自手里的纸片上交给工作人员。
终于剩下的三道菜品出锅,唐墨又一次品尝了对手的三道菜品。可能是对唐墨先前三道菜品心怀疑惑,这一次六位打擂的厨师则全都品尝了唐墨的菜品。
但尝过之后,他们先前的怀疑消失了。在唐墨让工作人员再次随机挑选十五人当大众评审的时候,六位厨艺宗师也在低头耳语,像是在讨论一个艰难的决定。
年纪最长的洪啸天站出来,面对擂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面对记者们一根根黑洞洞的“炮口”,用他一如既往的沉稳语气说:“在打擂之前,我们攻擂团的十九个自诩为宗师级别的人,都一致认为能够很轻松赢下唐墨,毕竟他才刚满十八岁!”
洪啸天见下面的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像是很满意他们的反应,继续道:“但天赋这种东西,唐墨或许真的是与生俱来。我哦们大半辈子与厨房为伍的人,全都输给了他!换言之,今天的擂台赛,唐墨以一敌六,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