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马蒂尔达ii型坦克被称为步兵坦克,任务是伴随步兵行动,给予步兵机动火力支援,同时担负突破敌军阵地和反坦克的任务,在这种作战需求下,给这种坦克定下的指标并不高,速度只要能够跟得上步兵的冲锋速度就行了,关键是装甲要足够的厚,可以抵挡住对方常规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以及坦克的攻击,火力方面的需求也很简单,只要能够穿透当时世界各国常规坦克装甲就足够了……
在战争初期,马蒂尔达确实达到了英国陆军需要的指标,在战场上的表现也算是合格,基本上只要出场,通常都能够完成陆军赋予它的任务。
总体来说,英国陆军对其在法国战场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相比远征军带过去的其他几款坦克,马蒂尔达ii带给德国人的麻烦是最多的,而损失也是最小的。大部分的战损都不是发生在正面作战时,一般都是遭到了步兵的近距离突袭或者压到了反坦克地雷,还有就是无法继续作战后被坦克手自毁的,原因有弹药用光、燃料耗尽、机械故障等等,这占了总损失数中的很大一部分。
最终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全军覆灭,全军九成以上的坦克都扔在了那片海滩上,包括所有的马蒂尔达坦克,全都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不过在英国陆军眼里,那是一场战略失误,德国人过于狡猾凶狠,只能说非战之罪,和马蒂尔达的性能无关。
所以直到现在,英国依然还把这种不合时宜的坦克作为主力装备投入生产,甚至还因为德军新型中型坦克的威胁,特意扩大了这种步兵坦克的生产规模,哪里还能凑出什么援军来。
除非伦敦愿意调动它的守备兵力,那倒是有一个步兵师和一个坦克旅,但是伦敦怎么可能冒着失去最后保障的危险,把这些部队调到多佛尔来呢。
对于与德国人的交战,菲利普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他到这里就是为了干掉德国人。作为帝国子爵,菲利普家族已经历经十二代,在漫长的家族历史中,不乏抛头颅洒热血慷慨悲歌为国捐躯的好汉,从滑铁卢到凡尔登,每一处战场都留下过菲利普家族成员的鲜血,现在轮到他来为家族纹章再添加一份荣耀了。
“我们应该从这边绕过去,少校。”
连副布兰奇上尉的声音把他从思索中唤醒,少校稍稍愣了一下,随后转过头向着四周看了看。
“长官,我们可能要迟到了,阵地就在那个坡顶上,那片树林后面。”上尉继续在耳机里叫喊着。
“啊?!啊……你带着一排试试看,能不能找出一条上山的路。”菲利普拿起了挂在胸前的胶木话筒,大声的回答到。
英军在坦克通讯方面的努力从某些方面已经跟上了德军,比如这些步兵坦克,每一辆都装有11型车载电台,能够很方便的相互通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