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生和张政民喝酒,每一次也都是他凑过去的,或许在他心里认为他和张政民都是杨冲锋出售修理的对象,不说应该是同一阵营里的,至少是同病相怜者。张政民虽说从那次市委常委会后慢慢有一种喝小酒的习惯,别人也看得出他心里苦闷的感受,但对何宁生只是没有将他赶走而已,每一次喝酒后,何宁生都主动地去埋单。张政民却一直都不怎么搭理他,任由他在身边出现没有刻意去回避罢了。nbsp;
时间稍长,市里的人心里也明白,何宁生想靠近张政民而来反对杨冲锋的,可张政民就算给杨冲锋敲打了后,也没有将心里的那份怨气表露出来。当然,也没有像杨冲锋屈服认输,完全是之前他那种墙头草的倔强个性又犯了。之前,望江县的大案里引发出平通市的官场地震,多少人都给拉下马来,但张政民这个常务副市长却没有,过程中张政民就表现出这种个性,此时再一次有这样的个性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也都不会觉得太突然。nbsp;
市里不少的人对张政民这样的表现也就找到了缘由,陈雨苏到长岭县后,由于市里将何宁生调走,长岭县虽说他留下大量的人脉,而这些人对杨冲锋不好感,对陈雨苏到来更不欢迎,只是市里上下都处于建设的高速时段,组织部和纪检部门、市政府的监督部门,对下面工作不力的人都是很认真做查处工作的,而这些查处工作,在平通市里都是有依据可凭,不是谁就能够躲避得了的。之前有何宁生在县里,“老领导,平通市几十万人民托付我向老领导问好,至于感谢和祝福。”nbsp;
“惭愧惭愧,感谢杨市长。杨市长和振中市长一路上辛苦了。”两人握手显得有力,时间也不比施竹荣短,其他人自然能够看到这一点。赵振华上次陪林佳伦一起到过平通市,也对大江流域经济圈有了实际的考察学习,这时来迎接杨冲锋和刘振中等人,也是很有些情感的。到大江流域转一圈之后,回到江市做了汇报,给省里也做了汇报,使得江市和省里对能不能与大江流域进行两市共建就有了明确的认识,也有了明确的需要性。而后,北省的建奉市与平通市进行两市共建的宣传,让江市这一行动也就更加重视。这些动作中,不仅仅是让林佳伦在江市里的处境有所改变,也使得赵振华在市里的处境得以改变。另外,林佳伦和赵振华的政治利益同盟也因此而建立起来,两人就在市委书记和市长的阵营之外,形成一个新的阵营。这样的阵营形成之后,自然是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要争取的对象。nbsp;
“杨市长,辛苦了。”赵振华握住杨冲锋的手有些激动,回家时后,虽不能够从林佳伦口中掏出多少关于杨冲锋的信息来,但在体制里能够混到副厅一级,也是极有领悟力的,自然能够分析出杨冲锋的来历不凡,一般的人不说没有这样的大手笔,更不可能占住大江流域经济圈主导地位上。对这样的年轻而又有着非凡来历的人,有这样的好机会,那会不多加亲近?今后能够巴结上,对自己的进步也就不必多担心了。赵振华之前在省里虽说有点人脉,但实力不足,否则也不至于在江市里会受到书记与市长的夹击,也不至于在市政府里不时地受到敲打一下。对于林佳伦,之前赵振华也没有看好,那次肯虽林佳伦到大江流域去,也只是看在两人在江市的弱势,必然要进行联合才有可能自保的趋势才决定的。到平通市里见到那边的景象,也见到杨冲锋和其他人对林佳伦的热情,回江市后就打听林佳伦的往事,知道不少事情。nbsp;
对于赵振华的态度,杨冲锋也热情回应。林佳伦在江市今后要站起来,也得要有人支持才是。两市共建在江市这边也要选出一个人来做代表,林佳伦的职位是市委副书记,不在经济建设口子上,那另找一个人自然要找到与林佳伦靠近的人。赵振华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人选。nbsp;
随即,杨冲锋与江市其他领导也都握手相见,将双方的热情也都表示到位了,杨冲锋回过头来再跟江市市长施竹荣表示感谢之意。施竹荣邀请杨冲锋共车进市里,杨冲锋却推辞了,说很就没有见到老领导,得听一听老领导的教育。这也是人之常情,施竹荣倒是不好多说什么。杨冲锋这样表示之后,也就避免了大江流域这边的态度,那是会无条件地支持林佳伦,其他人的面子都不好用。nbsp;
杨冲锋上到林佳伦的车上,林佳伦脸上自然灿烂,车门一关,说,“杨少,感谢的话就不说了,我们看今后的行动。”“你看你,说这话俗不俗?”杨冲锋说,这话对于林佳伦说来自然要表示的,对于立场的事就是大事,特别是在政治立场上就更是如此。杨冲锋之所以选择江市,对林佳伦说来就是第二次机会。他目前就算是市委副书记,不能够抓两市共建工作,但参与其中是必然的。说不定省里就会在他的位子问题进行调整,将施竹荣调离也都是可以做到的。或者,调林佳伦到省里去,出任副省长也不是就不够资历。nbsp;
“俗不俗那要怎么看,老话说过,亲兄弟,明算账。这是不是也很俗?”林佳伦说着就笑起来,很开心。他的秘书坐在前排,见领导这样开心,不由地从车的反光镜要想往后看,可却没有好的角度,但也不敢有大的动作,只得忍着听领导们说话。nbsp;
刘振中也被邀请到这边来坐,他本来想与赵振华坐一坐,但施竹荣没有邀请到杨冲锋,再次开口邀请刘振中,赵振华也会做人,也就带着刘振中到施竹荣车边,上车去坐。
杨冲锋等人在来之前对江市做了不少的工作,江市的主要领导也对大江流域里的人做了很多的工作。刘振中在大江流域经济圈里是怎么样的存在,与杨冲锋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在经济圈里决策能力、性格爱好等等,也都有齐备的资料。江市与平通市在不同的省份,地域上也有一定的间距,按说是不容易了解得到的,但在国内说来,很多事都没有隐秘可言。刻意要查一个人,纵使有途径的。nbsp;
这一次大江流域过来的人,也就是两个主要人物,刘振中给人查得清楚那也是必然。像杨冲锋江市这边有不少的事就无法查到,可体制里的人都知道一些规则,这种查不到全部资料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群体。nbsp;
刘振中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决策权,这也是大江流域经济圈里的行政制度所规定的,施竹荣知道这一点,无法邀请到杨冲锋同车的情况下,和刘振中表明的自己的意向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在与平通市进行两市共建的经济合作中,施竹荣作为江市的市长,自然想将这一引起全国都瞩目的经济大事件揽过来,仅仅其中的政治资本都足够自己受益无尽的了,更不要说其中蕴含的经济利益有多大的空间。参与其中,不仅有足够的资历,今后江市的经济前进所带来的政绩都会归功与自己的,要往前进步,那就很容易的事了。nbsp;
这些未来远景如此之美好,施竹荣就算让杨冲锋以来就无形中削了下面子,但还是放下身架来邀请刘振中。刘振中才是大江流域此行的主要决策人,从这个角度看,自己请他同车也是说得过的。虽说施竹荣和刘振中是第一次见面,但两人相互都知道对方的情况。上了车,施竹荣偏着头说,“刘市长,江市这边的条件比江北省要低两三个层次,这次能够请到刘市长,是江市的荣耀,我们工作有不到之处,还要请刘市长多多包涵。有任何要求,都尽管直接提出来,不感受事事都做到做好,我代表江市给刘市长做一个保证,我们对大江流域那边所提出的要求都会尽全力去做的。”nbsp;
“施市长客气了,不说江市这些年在施市长的工作下有了很大的变化,就凭江市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矿产,要发展起来都是指日可待的事啊。我们过来之前也是做了一些工作的,江市的优势很多,相信实地调查之后,大江流域那边会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就我个人看来,两市合作肯定能够找到切合点的,至于具体的两市共建合作方案,也要施市长多支持啊。”刘振中没有将话说死,但施竹荣也知道大江流域那边实际上是看在林佳伦的面子上,对两市共建这个框架没有多大变化的,只是看要怎么样地合作。nbsp;
不过,对杨冲锋这个人大家都觉得很棘手,他在大江流域里的表现虽说耀眼,光芒逼人,但江市这边更看到他在江北省的表现。这些表现更让他们有种琢磨不透的东西,一般而言,哪有地区级的市长与省委shu记和省长叫板而不落下风?就算是车里的少爷,也不至于有这样的底气。这个市长是个什么状况,对江市这边会有多大的影响力,施竹荣也不得不考虑。特别是他与林佳伦直之间的关系,让林佳伦从平通市回市里后,处境在短时间里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施竹荣也看到林佳伦的处境变化,市委书记态度的改变,使得他不得不也调整对待林佳伦的策略。nbsp;
今后,林佳伦对施竹荣有着很强的威胁,可这是大江流域从江北省那边早就的势,要怎么样来调整自己的政治方向,才会适应新的形势,对施竹荣说就不得不多努力了。nbsp;
“刘市长,我可是说真心话,江市与平通市完全是两个天地的差别,就算我们省会的经济情况,也不足以和目前的平通市相比,更不要说等大江流域经济圈见到成效后的经济新形势了。刘市长,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在江市里,多停留两天,给我们市的干部们都讲一讲经济建设方面的东西,让我们也改变改变就的思想,接受新的事物跟上新的形势。”施竹荣说得真诚,“这个想法虽说还没有在市委常委里提案讨论,但在江市市政府这边,是完全有必要的。刘市长,这个讲课的稿费我们市政府不会让您白辛苦的。”nbsp;
施竹荣这样说也是表态,同时也知道刘振中肯定不会来做这个事,但说着这种程度后,也就表现了他施竹荣对刘振中等人到来,确实是足以重视了。只要有这样一个印象形成,对今后也就会多一些可能性。大江流域那边对林佳伦肯定不会放手,自己过后再找林佳伦做工作,总比跟刘振中等人做工作机会要多得多。nbsp;
从边界到市里公路很不错,修得宽而平坦,每遇到山也都是挖出隧道,使得整个公路的质量等级就高了起来。杨冲锋之前在香兰县早就见过大西部的公路网,见到江市里的公路,也不以为然。这边没有高速路,这种高等级公路跑起来虽说也很不错,但速度上自然就会慢不少。nbsp;
这一车队也不可能快,前来迎接杨冲锋等人的规格高,前面也就有两辆警车开道压路,将车速都控制着。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