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一秒记住 造化图小说网 (zaohuatu.com) )
王诩听得不无唏嘘,他常记得一句话叫做弱国无外交,现在看来弱小连生存的权利都有限,“即便是这样,无论是我大宋还是西夏都不可能为他的部族划出一片疆土,更何况剧夏淮来信,河湟乃是水丰草肥之地,正是放牧养马的好地方。”来到北宋已经很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前世之时,王诩也了解到了,北宋的战马缺乏到令人咋舌的程度,根本不能说拥有了完整意义上的骑兵,西夏一人两马甚至三马,而宋朝一人一马都做不到,而且一度推行保马法,要求耕田种地的农户养马,猪能养在圈里,马岂能也养在圈里,这样养出来的战马上了战场,不仅不能作战还要连带着把士兵的性命也一同葬送了。根据夏淮写来的信件,王诩发现,宋人所说的河湟之地,就是如今的是指青藏高原大坂山与积石山之间,黄河与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带,作为文科生的王诩,这些地理知识还是有的,这河湟地区莫说是在眼下的宋朝,即便是千年后的中国,也是青海省重要的农区,三百里丰腴的谷地,是牧马放羊的天然场所,若是此地收入了囊中,宋朝就能很容易地获得战马了。
马华知道夏淮去了西北边境,但是不知道还为王诩担负勘察地理的任务,他为王诩能拥有如此长远的目光感到甚是欣慰,“如今河湟之地还处于吐蕃诸部的控制之下,大宋没有能力收复,西贼也没有能力做到。而虫草先生当年所在的部族即是依附了我大宋的部族之一,所以……”马华将后面的话留给了王诩。
王诩细细想了想,猛然明白过来,即便是为虫草先生的族人复族,甚至是为更多的吐蕃小部族复族,给他们一片丰饶的土地都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他们能奉大宋的正朔,接受大宋的管理和教化。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只要他们捧起了书本。接受了儒家思想,学习汉语汉字,久而久之的同化之后,他们和宋人又有什么差别,回想起千年之后的政府的民族政策,王诩似乎有了些感悟。
“邵牧明白马先生的意思,只是问题有二。”
马华好整以暇地坐直道。“公子请问。”
“虫草先生的族人尚在与否?”王诩在想,若是部族只有不足百人,那么能利用的价值就相当小了,若是一个大部族,能够依附北宋,并且获得北宋的支持。获得土地,那么无论是作为前哨兵还是作为宣传民族政策的榜样,都是较小部族有更大的功效和影响。
“马某离开秦州之时,其部族足有三千余人,很多青壮都成为了我大宋的蕃兵。想来现在在我朝的庇护之下,繁衍生息人口应该是有所增加了。”
看来这部族也还算是个较为不错的部族,王诩重重地叹了口气,看着门外欲来还去的春色。“西北边境情况纷繁复杂。风云多变,不知何时我王诩才能登上朝堂一展我心中之愿。”
“这个问题只能由公子自己回答。不过想来省试阅卷已经快要有结果了,以公子之才,定然能高中,即便不能留京为官,外放地方,不出年余,有一番作为也能很快入登入庙堂,一展心中之宏图。”马华对王诩的信心随着王诩创造出的种种奇迹倍增。
而王诩自己也明白,此次科举定然高中,他在进京的途中也同过陈卯等人了解到,进士科一途,乃是为官升迁最快的途径。
哎,资历经历都需慢慢磨砺,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王诩安定下浮躁的心。
一直坐在一旁莫不啃声的匡尚听完马华和王诩二人的毫不避讳的对话,心里的惊诧更胜一筹,他被马华选中跟王诩之前,就从马华那里知道了王诩的大致经历,以及他所拥有的堪称富可敌国的财富,但是他却没想到王诩还有意于仕途,而且志不在小,二人所谈论之事皆是关乎社稷兴亡的天大事,如果不是之前对王诩的实力有所了解,匡尚一定认为二人是在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本来,他从报社出来,马华就许给他十倍月钱,如今他看到了王诩不可限量的未来,更加地笃定了跟定此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