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尊混元教主亲自出面,又有一场震撼此界的交锋,但那么大事情,落在朝歌中,却没激起半点浪花。
仙与人的差距,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哪怕双方共处一世,并且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大商的贵族老爷们,依旧没把那破落学舍当一回事,真正关心的,还是各大诸侯的到来。
朝歌群臣,除了闻仲、比干、商容、黄飞虎等寥寥几位外,都与八百诸侯有着关联。
诸侯送礼给臣子,让他们在帝王面前说说好话,这是常态了。
因此每每新帝登基,收红包的好时机又来了。
虽然还在帝乙的服丧期,但大家已是喜气洋洋,满面红光,口袋鼓鼓,好似过春节一般,还没有人催婚问工资,美滋滋。
就这般过了整整几个多月的春节,帝乙的服丧期已过,闻仲入宫禀告:“殿下,八百诸侯已齐至。”
黄尚放下书册:“四大诸侯,谁最快来?”
闻仲道:“西伯侯姬昌。”
黄尚其实早就见过,不过站在纣王的角度,还是要再详细询问一下的:“听说姬昌生了八十多个儿子了,这回带来多少?”
闻仲道:“以长子姬考为首,带了三十多个。”
姬考就是伯邑考,伯是排行,邑表明世子身份,但正规叫法还是姬考。
好家伙,一下子就三十多个,儿子多就是牛逼。
不过封神世界姬昌的儿子们,年纪有些问题,伯邑考与姬昌年龄相差很大,有点老来得子的意思,但他有一百个儿子啊,这长子是老来得子,剩下的年龄就很迷惑了,关键是老腰也得吃得住。
黄尚笑笑:“传唤姬昌父子入宫!”
很快,姬昌带着伯邑考入宫拜下,正是那时听黄裳讲课的父子中的两位。
姬昌演化周易,与黄裳是同类人,只是他服务于贵族百姓,而黄裳则教化底层。
由于黄裳行走诸天,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倒也不能单纯比较高下,姬昌在这个年代,已是当之无愧的智者,也是一位好的领导者,真要为奴隶平凡,反倒是不明智的举动。
因此落在黄尚眼中,这对父子的头了些讨好的话,绕开话题后,问及了最关心的问题:“不知子郊与子洪近来可好?”
子郊与子洪就是殷郊和殷洪,即将成为皇后的姜氏,所生的两位嫡子。
他们可没有微子启那种尴尬的庶出身份,未来的天子,必在这两位之中。
虽然现在寿王还没登基,就考虑下一代未免太早,但姜桓楚作为东伯侯,自然是要未雨绸缪的。
一位老人想看看外孙子,总不能拒绝吧?
黄尚唤了内侍过来:“两位公子现在何处?”
内侍禀告:“禀告殿下,两位公子正在学舍,还未回宫。”
姜桓楚脸色微变,明知故问:“学舍?莫非是那黄裳先生?”
黄尚点头,不吝盛赞:“先生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两位公子能在他座下听讲,乃是幸事!”
姜桓楚这下坐不住了,赶忙道:“殿下,那黄裳来历神秘,不可轻信啊!”
黄尚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东伯侯言重了,孤欲拜先生为上大夫,被其婉拒,朝中各大夫与其论学,皆甘拜下风,这等学究天人,博古通今之辈,乃是真正的道德之士!”
姜桓楚苦劝无果,顿时觉得食不知味。
那黄裳的讲学,如今已成为朝歌一景。
姜桓楚都去偷偷听过,一时间惊为天人,方知卦象还有那样的演绎之法。
商朝时期是没有春秋左传,更无四书五经的,贵族所学的学问,都与卜卦有关,且都是人族三位圣皇留下。
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即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即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即归藏八卦。
至于后世所言的《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等,并非黄帝和神农所著,而是代代口耳相传,再由后人归纳总结所成。
因此现在能选择的课程很少,翻来覆去都是卦象,但在有限的条件中,黄裳的易经道藏衍万物,问天地,因材施教,开窍明智,借着八百诸侯聚朝歌的时刻,不仅每日都有大量的听讲者,座下已有三百弟子,为其宣扬学问,在诸侯百姓中游说。
大诸侯对其十分排斥,即便是姬昌也是视之不见,但小诸侯却有不少敬若神明,更为其弟子赐姓,笼络人才。
在这个年代,有姓氏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八百诸侯,又称为百姓。
是的,百姓并非日后的庶民大众,而是指商王宗室之外的贵族阶层,即各地姓族的族长。
他们是统治集团的基石,所谓百姓千官,百姓的位置还在千官之前。
由此可见,这些诸侯居然为了收拢黄裳座下的弟子,主动赐予其姓氏,这是多么看重的一件事。
没办法,在这个诸子百家还未诞生,诸侯里面也有许多文盲的时期,黄裳所传授的学问,真的太宝贵了。
越是如此,姜桓楚越是极力反对,乃是保守贵族里的中坚,他甚至已经与朝中不少贵族官员窜连,要对这群弟子下毒手,没想到现在连殷郊和殷洪都被“毒害”了。
万一他们也成了开明改革党,后果不堪设想!
姜桓楚再无宴饮的兴致,身体也马上不舒服起来,匆匆找了个借口告退后,立刻唤来儿子姜文焕:“你今日去了哪里?”
姜文焕满身尘土,脸上也是黑不溜丢的,却是笑得很灿烂:“我与苏全忠比武,各有胜负!”
苏全忠是冀州侯苏护的儿子,也是天生神力的猛将,此次随着苏护入朝歌,与姜文焕不打不相识,整日厮混在一起,摔跤为乐。
姜桓楚本来对于儿子的勇武是很赞赏的,但一想到那些平民都有了高超的文化,姜文焕身为东鲁小侯爷,笑得还像个文盲,就气不打一处来:“整日就知逞凶斗勇,成什么气候,从明日起,你去那黄裳的学舍,好好学习八卦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