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一秒记住 造化图小说网 (zaohuatu.com) )
没有在天海多做停留,和剧组人员分开后,呼啸立刻去了火车站,坐上最近的一趟高铁。
返程的路上,呼啸把剧本从头翻到尾,大致揣摩了一下“秦珏”的经历和性格,直到最后一页,“咦?不对,这故事没完呢啊?”
好歹是主要角色之一,比主角差一点,比配角稍好一点,呼啸手里的剧本基本就是完整版,但明明和几位主角的对手戏还没结束,女一号情归何处也没有讲明,就仿佛后面还有几集的剧本被人为撕掉了一样。
想到这里,呼啸忽然“哦”了出来,他依稀记得晏颖跟他说过,除了男女主角——有时候连男女主角都不例外——其他演员在开拍前拿到的剧本都不是完整的。
除了有原著小说且改变幅度不大的,就像绝大多数金庸剧。
在三四十年前的香港,电视剧的制作和现如今的韩剧一样,都是边拍边播的,好处是可以及时收到观众反馈的意见,实时修改剧本,增删人物戏份,变换原本预设的剧情,甚至如果出现收视率持续低点的情况,还能直接腰斩。
在这种情况下,演员手里的剧本自然不可能是完整的,甚至整个剧组没有一个人能有完整版,编剧都是临时现编一场戏,分成若干台词条交到各自的手上。
内地电视剧就不一样了,拍摄、制作、排挡、播出,这中间需要很长时间,如果再加上前面的动议、立项、编剧、过审,一部电视剧从无到有,从一个想法到呈现在观众面前,两三年都算快的。
但如果这个想法被人偷了呢?
想法被偷没关系,毕竟在这个时代,很多作品难免有其他作品的影子或气味,或有意或无意,行者孙的出现不意味者行孙就卖不了好价钱,但如果出现纳米级复刻的作品,譬如真假孙悟空,那就难说了。
舆论骂战,对簿公堂……
为了避免这个麻烦,每位演员手里的剧本就少了一部分。
对剧组来说,这种操作简单易行,对演员,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人物性格的描摹,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程度的影响不大。
拿着手上的剧本,呼啸开始拼凑秦珏的思维性格。
秦珏从小学习名列前茅,考上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放弃出国留学的计划,用大学四年赚的零花钱开了一家花店,就开在女主角薛妍小区的对面。
他之所以放弃远大前程,也是因为薛妍,他们两个小学的时候是同班同学,从一年级开始,秦珏就喜欢上了她。
初一时,薛妍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到了另一个城市,自此失去联系,直到十年后,她大学毕业,回到这座城市定居找工作,和秦珏在街上不期而遇,两人才恢复联系。
再次见到她,秦珏终于可以确定,自己确确实实爱着她,但她身边已经有人了,还不止一个。
“不止一个?”想到这里,呼啸就觉得头大,又是一个《无上红颜》,女主角身边围着好几个风格
各异的男人,每个人的条件都不错,却偏偏对她痴心绝对。
知道她有追求者,眉眼间,话语里也没有流露出对他有男女方面的想法,秦珏将自己的心意藏了起来,以一个花店老板的身份,踏踏实实当起薛妍的男闺蜜,为她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出谋划策,为她感情上发生的问题剖析原因。
按照呼啸的估计,手上的剧本缺少了大概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至少在他手里的这些,薛妍的感情线还没有十分明确,可能是出于保密的原因,除了薛妍是女主角,秦珏是男四号是确定的以外,其他角色的地位没有标出来,他能看出来“肖倾岩”“张泽”“李南天”这三人的戏份比他多,但他们三个的次序比重就不清楚了。
“如果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律,八成几率是肖倾岩,”呼啸自己填上一个结局,他上网搜过了,这个剧本是原创的,没有原著小说。
看了两眼微信群,群里始终是静悄悄的,“无趣。”
这种无趣持续了好几天,剧组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呼啸对秦珏的研究也搞了好几套方案,有感于之前扮演云中鹤,脑补半天却是不合格,反而是误打误撞表现出来的僵硬符合导演的判断,他这次准备plan b、plan d,哪个行就上哪个。
一个星期后,呼啸憋不住了,他的性格实在耐不住当宅男,起个大早继续混剧组去了,接连几天龙套之后,他又捞到一个大活。
“九华山大弟子独孤一江”,这是他接到一位副导电话而接到的角色。
短暂的欣喜过后,呼啸赶紧询问电视剧啥时候拍,怎么着也得有点契约精神,已经签了小一个月后的剧组,他就不能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