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道:“君上,臣以为不可从晋阳撤兵,四个月前君上就在殿前议事时曾要求范氏二卿发兵攻打赵鞅,目前战事还在进行之中,就下令从晋阳撤兵,那么殿前议事岂不成了儿戏”智跞反驳道:“四个月前的殿前议事要求二卿出兵也只是为了将赵鞅押解回绛都,但没有说道要杀掉赵鞅,灭掉赵氏;但是目前二卿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教训赵鞅吗这分明是要灭掉赵氏,甚至说是破坏晋国的六卿制度。”智跞话音刚落,魏侈附议道:“现在的晋阳已经成了晋国的战场,这分明不符合当时国君要求的安定晋国北部的初衷。长此以往不但晋国北部不能安定,也会大大消耗晋国的实力,以后我们凭什么立足于列国之间,若战争继续打下去,晋国还是晋国吗已经变成一个战场了。所以臣请君上下令二卿从晋阳撤兵,同时要求赵鞅回都城请罪。”“不可能,赵鞅乃是大罪,必须予以剿灭。”不一会儿,晋国大殿内分成两派,再次因为晋阳赵氏陷入一片争执之声中。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执政智跞突然说道:“臣有重要事情要当堂向君上禀报。”重要事情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样的重要事情呢吵吵闹闹的晋国朝堂立即安静下来。晋公姬午吃惊的问道:“现在还能有什么重要事情,执政大人说来听听。”智跞上前一步道:“君上,诸位大人,赵鞅其实并不是目无君上,更不愿意违背晋国的伦理纲常。赵鞅上次回绛都本来要就擅自杀死国家官员一事向国君请罪的,但是就在赵鞅准备前来王宫的路上,中行寅、范吉射二位大人却趁机带兵冲进赵府以国君的名义抓赵鞅,赵鞅因怕被人趁乱杀害,才不得不逃亡晋阳的。”啊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此言一出,国君和朝臣大惊,“竟然会有这等事情,这么说中行寅、范吉射是矫诏抓人了,简直是胆大妄为。”同样更为吃惊的便是晋公姬午,他愣愣的望着智跞道:“真有此事”“千真万确,臣已经调查过当时巡逻的护卫,确信二卿确实在赵鞅回绛都的当天晚上带人前往赵府,不过等二人到达的时候,赵鞅已经离开赵府,二卿虽然没有抓到人,但是矫诏一事难辞其咎。”“哦,竟然还有此等事情”晋公姬午听罢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说实话,对于范吉射、中行寅的一贯的做法,国君也是很不满意的,这两个人仗着自己的封邑在绛都周边,实力较大,一贯张狂。现在又听到二人矫诏抓人,逼跑赵鞅,晋公姬午终于忍不住了,“岂有此理,范吉射、中行寅竟然敢矫诏抓人,简直是无法无天。”韩不信趁机建议道:“君上,由此看来,赵鞅并不是狂妄自大之人,当时逃离绛都实属迫不得已,臣请国君下令二卿从晋阳撤兵。”晋公姬午沉思后说道:“赵鞅擅杀国家官员虽有不妥,但能够认识错误,愿意回到都城请罪,这就说明他有悔改之意。范吉射、中行寅等人在没有国君诏令的情况下,擅自带兵冲进赵府,此事有待调查。在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寡人决定先从晋阳撤兵,等事情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处理。”随后,晋公姬午对内侍道:“寡人心意已决,你即刻前往晋阳宣布诏令,要求范吉射、中行寅从晋阳撤兵,不得有误。”“诺”听到晋定公下令撤兵,士弥牟赶紧上前说道:“君上,不可呀”士弥牟乃是范吉射的兄弟,晋公姬午一见此人出列,脸上立即带怒色道:“寡人意已决,不必再议,中行寅、范吉射必须马上撤兵。退朝。”说罢,晋公姬午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大殿。士弥牟无奈只好走出大殿,路上对大臣刘阳说道:“看来智跞这个老东西这摆明是要和我们对着干了。”“不是智氏一家,是韩魏智三家,他们已经串通好了对付我们的。我们应即刻将此事禀报范大人,请求他们拿主意。”“我即刻修书给家兄禀报此事。”第三十一章 纯属意外不出韩不信等人的预料,当晋公姬午的诏令下达到晋阳时,范吉射、中行寅二卿拒绝执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是在当时的晋国六卿的实力远远在国君之上,而范氏、中行氏二卿合起来的实力又在其他四卿之上,国君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真正的行政权在六卿手里;二是范氏二卿认为四卿中实力最强的赵氏灭亡就在旦夕之间,如果此时撤兵无异给了赵氏喘息的机会,以后要想有这样的机会就难了。接到国君的诏令后,范吉射与中行寅商议后,决定给国君回信陈述情况,信中也并无新意和前面一样,在陈述完赵鞅一系列的罪错之后说道:“赵鞅生死在旦夕之间,如现在退兵无疑是自毁前程,臣等恳请君上再耐心等待几日,静候他们凯旋的佳音。”晋国绛都。“大胆,实在是太大胆了,寡人诏令他们竟然敢不执行,中行寅、范吉射的眼中还有寡人这个国君没有还有晋国这个国家没有”接到二卿的回信后,晋公姬午大怒。“来人啦,召智跞、韩不信、魏侈上殿。”“诺”不一会儿,智跞等人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了晋国大殿。“臣等拜见君上。”“起来吧。”见智跞等人到来,晋公姬午没好气的说道。智跞起身后,晋公姬午直接把二卿的回信交给了他,“你看看吧。”智跞看后,不由得吸了一口气,“这二人未免太大胆了,竟然敢拒绝执行君上的诏令。”“来,我看看。”魏侈性急,从智跞的手中接过二卿的回信看罢道:“君上,拒绝执行国君的诏令,乃是死罪,臣请君上下令由臣带兵前往晋阳,迫使二卿退兵。”嗯晋公姬午听罢,冷冷的望着魏侈,“晋国已经够乱的了,你难道还嫌国家不够乱吗”魏侈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君山,臣的本意当然不愿意晋国因此走向混乱,但若不发兵,二卿会自己退兵吗若二卿不主动退兵,君上的诏令岂不成了儿戏”魏侈的话虽不中听,但道理却很明了。晋公姬午和诸位大臣一听都明白了。国君铁青着脸望着智跞和韩不信,“面对当下的情况,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办”这一次韩不信没有先说,他知道国君此时最想听到的是执政智跞的意见。智跞想了想道:“君上,以当下的情况看,要想让二卿从晋阳退兵,也只有出兵干预这一条途径了。”“这么说,你也同意出兵晋阳,迫使二卿从晋阳退兵了”晋公姬午再次确信了一下。智跞微微的点点头。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随后,晋公姬午又转向韩不信,“你的意见呢”“臣同意执政大人的意见。”这一次韩不信没有说他同意魏侈的意见,而是先把执政大人摆在了前面。晋公姬午脸色铁青,随后狠狠的说道:“中行寅、范吉射,你等休怪寡人无情。”随后晋公姬午对智跞、韩不信、魏侈道:“寡人命你等三人带兵速速赶往晋阳,迫使范吉射、中行寅二人立即退兵,不得有误”“诺”晋公姬午之所以最后决定发兵进攻范吉射等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一旦赵鞅被灭,范氏二卿就失去了制约,今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架空他这个国君只是迟早的事情;另外一旦赵氏被灭将会破坏目前六卿执政的局面,对于晋国国君来说六卿执政虽然对国君是个威胁,但是不会影响到国君的地位,一旦六卿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就会出现一家活着两家独大的局面,那样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君的统治。再加上中行氏父子多年来在都城胡作非为已经引起了国君及都城人民的极大不满。智氏三卿接到国君的诏令后,立刻着手调集兵马出兵晋阳。晋国晋阳。当中行寅得知国君下诏让智氏三卿出兵晋阳的消息后当下就慌了手脚,连夜赶往范吉射的大营。“范大人呀范大人,大事不好了,国君已经下诏要求智氏等三卿派兵晋阳来进攻我们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听到消息的范吉射先是一愣,随后又镇定下来。既然已经与赵氏翻脸,那么与其他三卿迟早必有一战,既然战争已经来临,坦然面对就是了,“中行大人莫慌。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出兵晋阳,我们抵挡就对了,你慌什么先说说他们大概来了多少兵马”“韩魏各一万五千、智氏两万,总共有五万人。你想想一个赵鞅我们就围困了大半年都没有打下来,再加上个智氏等三卿,我们那里对付得了我怎能不慌。”范吉射稍作思考后说道:“智氏三卿要想出兵晋阳,必经悬瓮山一带,上次赵鞅就曾在悬瓮山一带伏击我们,现在我等也在此设下伏兵,当智氏三卿兵马到达之后,我们就出其不意进行伏击,力争重创三卿。”“我们一旦出兵悬瓮山,那赵鞅还不出城攻打我们”中行寅担心的说道。“我们出兵悬瓮山,他怎么会知道”随后范吉射对中行寅耳语道:“我们只需趁着夜色出兵但是不减营房,从城里往下看,我们的人马并没有减少。”“嗯”中行寅扭过头愣愣的望着范吉射,随后喜形于色的说道:“范大人高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范吉射随后道:“再说了晋阳城被我们围得铁桶一般,就算他知道了,我们也不怕,一则现在晋阳城的赵氏兵马不足为惧,经过半年多的围攻,现在晋阳的赵军不足两万,这些兵马缺吃少穿根本就不能打仗;二则悬瓮山距离晋阳较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我们也能够迅速赶到支援。”“范大人以为需要多少兵马伏击三卿”“你我一人各带两万,共计四万兵马足以对付智氏三卿。”“据我所知三卿的兵马大约两日后就会到达晋阳,要不我们就今夜调集兵马前往悬瓮山。”“也好,今夜你我就着手调集兵马,明天晚上天黑之后就能赶到悬瓮山。”“好的。”第三十二章 悬瓮山伏击悬瓮山地处晋阳以南,乃是绛都进入晋阳的毕竟之地。智韩魏三卿得到国君的诏令之后,即可带兵前往晋阳,两日后大军行至悬瓮山地界。“韩大人前面就是悬瓮山,过了前面这座山可就是晋阳地界了。”魏侈指着前面的山梁对韩不信说道。在带兵的将领中韩不信的职位最高,乃是上军佐,魏侈是下军将,由于执政智跞年事已高,再加上朝中事务较多,就委派自己的儿子智申协同带兵。毫无疑问这几个人中,韩不信自然就是此次带兵的主将了。悬瓮山韩不信望着前面的山梁,对手下将领道:“此乃一座小山,道路也算平坦,命令大军速速通过。”“诺”传令官得令,迅速向下传令道:“主将有令,大军速速通过前面的山岗。”于是大军加快脚步向前冲去。悬瓮山确实不高,也不险峻,但是山上树林茂密,杂草丛生,确实天然的藏兵之所。就在三卿的大军都快要通过悬瓮山地界的时候,左面的山梁上突然出现了一面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范”字。“啊”见到这杆大旗,韩不信大惊,难道范吉射的大军就在前面还没等他吃惊完毕,右边的山梁上又出现了另一杆大旗,不用说都知道乃是中行寅的大旗。“魏侈、韩不信你等听着,你们的大军已经完全被我军包围,识相的话就赶紧投降,如若不然,定让你们有去无回。”中行寅指着下面的韩不信等人说道。“哼,你二人假传国君之命,行灭赵氏之实,该当死罪;现在我三人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你等。若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乖乖的让我等带你回绛都面见国君谢罪。如若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中行寅的威胁,韩不信并不害怕。在他看来,在晋国的天下,不管谁多么嚣张,他也应该是晋国国君的臣子;所以当中行寅威胁自己的时候,韩不信立即搬出国君的诏令来压中行寅等二卿。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的中行寅等人岂能随便听从,“哼哼,你少拿国君来吓唬我等,谁都清楚你和赵鞅是亲戚;你害怕我等灭了赵鞅,你失去靠山,所以故意在国君面前搬弄是非,让国君下诏要求我等从晋阳撤兵。这等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我。”听完中行寅的话,韩不信说道:“这么说你二人是不愿意听从国君的诏令了”“听有咋样不听又咋样”中行寅不屑的说道,“说白了你等这样迫使君上做出来的诏令,我不听也罢”“大胆中行寅,你这是公然违抗君令,我岂能容你。众将士,给本将冲上去,斩杀此等不忠不义的小人。韩不信也被激怒了,下令将士们冲上山去。“哼,自找死路,休怪我不客气了。”中行寅手一挥,“射击”“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顷刻之间,悬瓮山两边的山上万箭齐发,射向山下的三卿军队。未来得及躲闪的将士们很快被射死了一大片。“快躲起来”魏侈见状立即命令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