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春秋狼烟> 分节阅读 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4(1 / 1)

知,是知也。”“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孩子摇摇头。“这句话是孔子问他的学生子路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赵娣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虽然快要过年了,但是娘两却没有一点过年的意思,一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无恤似乎把这娘两给忘了,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派人给他们送日常用品了,更不要说是过年的物资。一切全凭娘两自己打理。平常,娘两就去周边的山里打些柴火,孩子现在也懂事多了,能够帮她干不少的活,这令赵娣很是欣慰。二则这娘两身份特殊周围的邻居也少有与他们往来。这样一来就没有人关注到他们的生活困难了,但是这样也好,赵娣倒是觉着没有人关注她们,这样正好给了娘两一个安静的生活,她也好给孩子教习一些知识。“屋里有人吗”就在赵娣正在给孩子教习时,屋外有人向屋内喊话。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人关注到这里,外面的喊话早就被赵娣忽略了。虽然赵娣不想搭话,但是外面的人也并没有要走的意思,继续向屋内喊道:“屋里有人吗。”“娘,外面有人喊你。”智珏提醒道。在确信有人找自己,赵娣这才搭话道:“什么事情”说着向屋外走去。走出屋子,赵娣这才看见,不知道什么时候院外已经站了好几个当差的。赵娣稍稍有些吃惊,“你们这是干什么来了”当差的没有说话,这时尹铎从门外走了进来,上前拜道:“小姐,快过年了,我来给你送些东西。第五十二章 北山小镇二尹铎走后不久,一个人出现在小镇上。只见他蓬乱、干裂的头发粘在癞蛤蟆一样的头上,头皮红一块、紫一块、黑一块,坑坑洼洼的;扭曲变形的脸上,一大一小两只眼睛镶嵌在上面,发出怕的光芒。天已经很冷了,但此人却穿着单薄的夹衣,腰间系着一根绳子,佝偻着腰,走起路来,似乎不是很灵便。拄着一根木棍,靠着赵娣家对门的墙上,眼睛斜视望着尹铎一行远去,难看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表情。此人正是豫让,此时他刚刚从绛都赶过来。原本他是一路向着晋阳去的,可是走到半路,他突然意识到在自己刺杀赵无恤之前,应该看望一下赵娣和智珏。因为在今天晋国,赵娣和智珏应该是智瑶最亲近的人了,在为主公报仇之前,不管怎么样也应该看望一下他们母子二人才是,最好能够在自己刺杀赵无恤之前能够照管一下这母子二人的生活情况,给他们留点钱物。在这里他却看见了尹铎带人给赵娣送过年物资的情形。这一下豫让放心了,如果这次刺杀失败,他就不用担心这母子二人的生活了。对于尹铎与赵娣的关系,豫让也是有所耳闻的,对于尹铎的人品,豫让也是认可的。既然有他来照顾着母子二人的生活,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一直看着尹铎带人走远,豫让这才来到赵娣家门前。临走前他真想看一看这母子,豫让顺着门望进去,里面空空荡荡,并没有见到有人出来。“娘,门口有个乞丐。”就在豫让准备离去的时候,智珏突然从屋里跑了出来。听见孩子的声音,豫让停下脚步,回头怜惜的望着孩子。“你这个臭乞丐,想偷我家东西吗”智珏来到豫让跟前,伸出小手准备打他。可是当他看见豫让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样子,伸出来的手又停在了半空。“臭乞丐,赶紧滚出去。”孩子虽然没有打他,但却很严厉的对着豫让呵斥道。这时,赵娣也从房间里出来,看得出来她的脸上是刚刚洗去了泪水。“孩子,别赶他。快过年了,乞丐也不容易。”赵娣一边走过来,一边对智珏说道。赵娣来到豫让跟前,问道:“你是饿极了吧。第五十三章 舍身取义一晋阳赵府。痛苦之后的赵嘉终于意识到了赵氏的太子之位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这也让赵嘉意识到应该改变了自己的处事方式。这天赵嘉来到父亲赵无恤的房间。“父亲大人,孩儿给您请安。”见到赵无恤后,赵嘉恭恭敬敬的说道。“哦,是嘉儿,快快起来。”赵嘉起身后对父亲说道:“父亲,年关马上就要到了,按照您的要求,赵氏族人将于近期赶来晋阳,我想今天就前往城外去迎接各地赶来的赵氏族人。”见赵嘉主动提出来要前往城外迎接族人,赵无恤稍稍有些吃惊,在他看来赵嘉对于赵浣当上赵氏太子耿耿于怀,现在不给自己惹事就已经很不错了,今天他竟然主动提出来要迎接赵氏的族人,这倒是超出了赵无恤的想象。“如此甚好,嘉儿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那你就去城西迎接从蔺、宅皋狼来的赵氏宗族来的老人,另外会我安排浣儿前往城东十里迎接从邯郸、邢城来的赵氏族人。”听完赵无恤的安排,赵嘉道:“父亲,我想与浣儿调换一下,我去城东迎接从邯郸、邢城来的赵氏族人,让浣儿前往城西迎接宗族的老人。”“这是为何”“既然浣儿现在已经是赵氏的太子,理应排在孩儿的前面才是,由他来迎接赵氏宗族的老人,更能够显示出我们对这些宗族老人的重视,父亲以为如何”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更是吃惊不已,难道赵嘉一夜之间想通了,不再与赵浣争夺太子之位了,而且还能够主动将自己的位置放在赵浣之后。这样的做法真是难能可贵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可真是赵氏之兴,晋国之兴了。就在赵无恤吃惊之际,赵嘉说出后面的话,更令他吃惊。“父亲,孩儿还有一事相求,请父亲答应。”赵嘉说道。“什么事,说吧”“这几天孩儿也想明白了,让赵氏重回大宗之中,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孩儿决定不再与浣儿争夺赵氏的太子之位了。为了便于浣儿的成长,我想把自己的府邸让出来给浣儿居住,这样一来更方便他跟着父亲学习治国理政的方略,还请父亲答应。”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赵嘉此言一出,赵无恤彻底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几天的时间,赵嘉竟然会转变的如此之大,不但不与赵浣竞争,反而还要把自己的府邸搬出来给赵浣住。第五十四章 舍身取义二得到赵无恤将要前往城西迎接从宅皋狼赶来参加赵氏祭祖大典族人的消息后,豫让欣喜若狂。随即翻身下了屋顶,回到客栈之后,豫让就休息了,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养好精神准备明天的刺杀行动。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休息,豫让养足了精神早早起床。出了城之后,豫让沿着晋阳的官道往西一直走去,寻找一处最佳的下手地点。严冬时节,北风呼啸,路上少有人来往。走出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豫让还是没有发现最佳的下手地点。毕竟大雪之后,大地白茫茫一片,那里还有藏身的地方。豫让有些丧气,经过一次刺杀失败的教训,此时的他早就意识到了如果不出奇制胜,单凭一时之勇气是很难刺杀成功的。毕竟赵无恤要出城迎接赵氏族人,肯定会有大批的将士保护他,自己难以近身进攻赵无恤。此刻的他也想到了偷袭,如果有可能的话,使用弓箭从远处射杀既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还利于自己逃跑。可是豫让是用剑出身,对于使用弓箭本就不是内行,更何况,弓箭乃是军队的武器,自己一个百姓能够随便背着弓箭出入晋阳城吗思来想去,豫让还是决定在赵无恤的必经之路上寻找一处藏身之处,出其不意的刺杀赵无恤。功夫不负有心人,走出大约二十里的时候,豫让的眼前出现了一座桥。这令豫让欣喜了一阵子。桥这岂不是最好的藏身之所,桥面之下、桥墩之侧都是藏身的好地方。豫让加快脚步来到桥跟前,定睛一看,只见桥的一侧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两个大字“赤桥”。“好,此处便是我最好的藏身之所。”豫让心中想到。随后他摸了一下藏在腰间的短刀,又把自己手中的棍子掂量了掂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根棍子可不一般,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一次成功,再来晋阳的路上,豫让把自己的天残剑进行了处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根木棍。就在豫让得意之时,一位老人冒着凛冽的风雪,从西面往晋阳方向走来。“这位老哥,这座桥是去晋阳的必经之路吗”见到老者,豫让问道。第五十五章 英雄末路随着豫让的一声长叹,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想我豫让空怀一身武功,却苦于报国无门,悲哀啊;偌大的晋国却只能给我养马护院的活路。”豫让的声音是低沉的、空远的,听起来更像是从地狱发出来的一样,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随着豫让开口说话,众人也都不像刚才那样激烈了,静静的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抱负。“年轻时,谁不想成就一番功名,可现实就是这样,当你的一腔热血遭遇到冷水的时候,我也是失望的、悲观的、甚至是绝望的,对人生、对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度产生过深深的怀疑。要不是后来智氏收留我、重用我,视我为国士,也许我的一生都要在养马护院中度过,也有可能走上弯路、邪路。”“你们也知道,智氏对我来说有着再造之恩,使用我、重用我,任用我为上军司马,实现了我想当一名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卫国出力的人生机会,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我一个贫苦人家出生的人吗,能够当上这样的高位。这样的恩惠,何人会有”豫让的话勾起了所有将士们的共鸣。在那个铁马冰河、血雨腥风,而又各自为政的春秋末年,智氏重视豫让的才能,启用他、重用他,确实是难能可贵。“你”豫让猛地站起身,愤怒的指着赵无恤。赵无恤倒退了两步。“晋阳之战,我家主公战败,你杀他也就得了,为何还要把他的头颅当做酒壶,还要把他的族人赶尽杀绝,这明明是欺人太甚,欺侮智氏无人吗”面对豫让的质问,赵无恤显然是无言以对,在这件事上,他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晋阳之战后,你确实没有杀我,可是你侮辱智氏、灭他满门的行径是每一个智氏的家臣都感到羞愧、深感难堪,就算我不杀你,还会有人来杀你的。”豫让越说越愤怒,嘶哑低沉的声音在大雪覆盖的旷野里飘得很远。“豫让,我爷爷敬你是一位义士,才不忍心杀你,可你也不要得寸进尺,今日就算爷爷不杀你,我也要杀了你。看谁今后还敢再来晋阳。”见赵无恤没有说话,赵浣提刀上前道。“哈哈哈哈,既然我敢来刺杀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来吧,你尽管来杀我就是了。”豫让向前欠了欠身。豫让越是这样,赵浣倒是没了主意。第五十六章 三家分晋大结局公元前553年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赵氏的宗族的祭祖仪式举办的很是成功,但作为宗主的赵无恤却没有当初的心劲,他平静的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之后,回到房间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心累了,已经不想多做任何一件事情。众人也看出了赵无恤低落的情绪,完成应有的活动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封地。从公元前553年到前425年,赵无恤又继续执政了长达18年的时间。在此后的这十八年里,赵无恤一边治理晋国,一边培养赵浣和他的孩子赵籍。而自己的长子赵嘉也似乎认识到了自己当宗主无望,基本上能够与赵浣相安无事。两年后,赵无恤将赵浣从代郡调回了晋阳,放在自己身边进行教育;同时为了稳定赵嘉的情绪,也为了自己的后人有一个稳定的封邑,他特地将赵嘉安排在了代郡,也算是对自己的后人一个交代。公元前425年秋,晋国执政、赵氏宗主赵无恤去世,结束了他长达30多年的执政生涯。纵观赵无恤的一生,不能不说当初赵鞅在选择他作为赵氏宗主的正确性,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末年,他的上台对于稳定赵氏政权、推动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无恤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死后,赵无恤与其父赵鞅并称为“简襄之烈”。赵氏乃至晋国为赵无恤举办了盛大的丧葬仪式。丧事办完之后,赵浣为了加强对赵氏南边领地的统治,顺利在中牟继位赵氏宗主。半年后,代郡的赵嘉还是忍耐不住想要当上赵氏宗主的野心,再没有了赵无恤阻挡的情况下发动了兵变,骑兵反对赵浣;由于赵嘉在赵氏乃至整个晋国有着极其大的影响,他发动兵变之后,原先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氏兵马纷纷倒戈,跟着赵嘉叛乱。于是赵嘉率领大军进攻中牟,离开代郡大本营的赵浣根本就不是赵嘉的对手,围城三月之后,赵浣只好让出赵氏宗主之位给赵嘉。随后赵嘉将赵浣降为中牟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