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大唐风华路> 分节阅读 2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4(1 / 1)

抽了十几巴掌,不但脸蛋肿的像个猪头,而且连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他吃力抬头盯着李靖,肿胀的眼缝闪过一丝阴毒,分明蕴含着愤怒和杀机。“李药师,本王决不让你好过”这货咬牙便想站起来,他现在破罐子破摔,准备直接翻脸揭穿,当众说出李靖儿子给李渊戴绿帽之事。也就在这时,忽见韩跃对李靖淡淡一笑,语带深意道:“本王对你的封赏只有这些,国公三代不削,赏赐黄金白银,至于天策府大帅之位,想来卫国公是不需要的。”这话才一说出,满殿之人都是一怔。武士彟反应很快,他伸手一把按住李承乾,小声道:“王爷稍安勿躁,李药师似乎并没有投靠”李靖目光直直看着韩跃,好半天之后才缓缓点头,郑重道:“多谢王爷成全。”韩跃哈哈大笑,忽然把天子剑抽离李靖肩头,道:“君子不强人所难,本王虽然算不上君子,但我也不是无耻小人。卫国公已然身有所属,本王绝不会强行征召,江湖上有句话说的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李靖面色纠结一闪,猛然对旁边的李世民躬身一礼,然后一句话不说转身就走,他回到自己的宴桌盘膝坐下,抓起酒壶仰头一阵猛灌。韩跃也不去管他,目光继续扫视大殿,忽然连续大喝道:“柴国公何在程知节何在牛进达,刘宏基,秦琼何在”他一路点名,凡是参与草原之争的将领,个个被他点了一遍。大殿之内轰然站起一大群人,前面国公领头,后面跟着军中的大将、偏将,一群人呼啦啦走到大殿中央,忽然单膝跪地,对着李世民高呼道:“陛下万安,臣等敬拜。”拜完李世民之后,这些人才转向韩跃。铿锵韩跃直接抽出天子剑,扬声高喝道:“北伐之战,功盖千秋,诸位于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大战之时个个争先,此战扫平草原突厥,一雪汉家儿郎千年耻辱。大功不可不赏,今陛下授我封赐之权,麾下众将听真”轰隆几十个人同时单脚跺地,齐声喝道:“吾等在此,洗耳恭听”声音隆隆,宛如鼓响,震的宴会大殿簇簇晃动。“真威风啊”殿中一群皇子满脸羡慕,恨不能自己变成韩跃,然后也手持天子剑分封奖赏,享受国公大将们献上的恭敬。魏王李泰目光闪烁,眼中藏着浓浓的嫉恨和渴望,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暗暗道:“若有一天我腾云而起,必要抢夺天子之剑,斩此人于天牢,然后取而代之”这个小小十四岁的孩童,心中竟然有着成人才有的杀念。韩跃持剑而立,目光在众将身上扫过,眼见所有人全都目光热切,他哈哈一笑,开口进行封赏。“此战之功臣者,计有国公十二人,各许家门传承三代,爵位不予削减。”果然又是三代不削爵位,这似乎已经成了韩跃的惯例,满堂之人面面相觑,受封之人却个个狂喜。韩跃继续道:“另有大将、偏将共计五十九人,全体官升一级,俸禄加赐五百贯,另赏黄金百两,白银千两,丝帛一车,调任天策府听用”他说到这里一停,忽然回头看了一眼李世民,然后再回头看着众将士,面上有些犹豫不决。就在大家以为他封赏完毕,却见韩跃猛然一咬牙,口中缓缓吐出一句话:“将军百战死,尚无万兜鍪ou,我持天子剑,许尔皆封侯”哇满堂无不震惊,大殿一阵哗然整整五十九人全部封侯,这手笔实在太大了,大唐立国以来还属首次。然而不管众人如何震惊,受封之人个个是满意的,几十人相互看了一眼,忽然跪地对李世民道:“感谢陛下隆恩,我等在此向天发誓,此生忠诚大唐,永世不会反叛,若违誓言天诛地灭,天下万民同唾之”封赏是韩跃给的封赏,但是众人致谢却对着李世民致谢,这是应有的礼仪,也是给皇帝戴高帽。李世民哈哈一笑,挥手道:“大家都退下去吧,这臭小子出口太快,朕想拦都来不及拦不过封赏既然已经发出,那就没有收回的书法,尔等从此为爵,万望精忠报国。”“喏”几十人同声齐喝,再次对皇帝恭敬一礼。老程眉飞色舞哈哈大笑,临下去之前对皇帝嘿嘿一声,得意道:“陛下以前恁的小气,欠俺救命之恩从来不偿,还是您儿子做事大气,一下就给了三代公爵”李世民脸色一黑,指着老程厉喝道:“你这无耻之徒,整日就知道张口讨要,救命之恩朕足足还了你十几次,匹夫安敢欺我”老程掉头就跑,边跑边道:“天子一命抵万命,陛下还了十几次就心疼,俺老程吃亏吃大了”“你这匹夫”李世民恨恨出声,似乎气的身体都在发抖。偏偏他只在原地生气,但却迟迟没有下文,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父皇”韩跃突然开口,一脸郑重道:“国公大将已然封完,接下来便是军中士卒的赏赐,以前士卒立功只给赏钱,这一次儿臣想换换花样,我给他们特殊的封赏”“唔”李世民微微一怔。皇帝还没说话,大殿之中忽然站起一个大臣,大声道:“陛下,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您纵容西府赵王胡闹,就等于是自己在胡闹”此人好大的胆量,竟然敢直接说皇帝胡闹,李世民哼了一声,韩跃却有些好奇。他扭头看向那人,耳畔却响起李世民低声的告诫:“此人名叫张玄素,乃是铁骨铮铮的谏臣,脾气跟魏征一样又臭又硬,所以朕一向很不喜欢他。不过这家伙乃是朝堂忠臣,心中并无蝇营狗苟,等会他若是指责于你,我儿不可恼羞成怒。”李世民说话之间,张玄素已经走了上来。他躬身对皇帝一礼,随即转头看向韩跃,大声道:“西府赵王在上,臣张玄素曾任东宫少詹事,你可以认为我是别有用心,也可以认为我是故意找茬,不管王爷怎么想,我张玄素今晚必要谏个痛痛快快,问个清楚明白”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韩跃目光与他直视,发现此人一脸正气昂扬,眼中没有丝毫躲闪之色,显然正如李世民所说,这张玄素乃是个直臣。既然是直臣,那就得有直臣的待遇,韩跃哈哈一笑,温声道:“张大人无须解释,你说要谏个痛痛快快,可惜我只是个亲王,进谏你得去找陛下。至于你想问个清楚明白,却不知所问又是何事”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臣要问的事情很简单,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王爷你为什么要私改士卒的封赏大唐律例写的很明白,府兵作战无饷,募兵作战无赏,府兵均田给地,募兵免除徭役,若有斩首军功,按例只能折算赏钱。”他目光凶狠盯着韩跃,一脸强硬道:“这是大唐的国律,王爷为什么要私改,王爷凭什么要私改你若仗着陛下宠爱胡来,臣宁死也要喷你一口唾沫”“哈哈哈”韩跃仰天大笑。“王爷因何发笑臣的问话很可笑吗”韩跃缓缓摇头,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反而开口反问道:“张大人可否知道,本王乃是加急赶回长安,我率领大军紧急拔营,从北地到中原不敢有丝毫停歇,半个月走了三千里路”张玄素一怔,点头道:“此事臣知道,陛下急招王爷回归,导致您攻克西突厥的打算落空。唉,一统草原乃是汉家儿郎千年的夙愿,结果现在只完成一半,臣心中也很惋惜。”“那你知不知道,陛下为什么急招我回来”张玄素又是一怔,沉声道:“此事臣也知道,只因世家之臣辞官逼宫,天下州府有八成官员效仿”“那么你告诉本王,你是世家之臣么”韩跃目光有些凌厉,眼中闪着幽幽森森的光。第394章 这就是我的大招张玄素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突然愤怒道:“王爷何出此言臣乃河北布衣,自幼苦读,清正廉洁,一房妻一房妾,每月禄米可吃喝,我出门有一辆牛车驱使,家中也有财货三百贯,虽是小富之家,绝非累世豪门。”韩跃哈哈一笑,伸手拍拍他肩膀道:“张大人勿须激动,本王也只是问问”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大有深意看着张玄素,淡笑道:“你刚才说自己是河北出身本王记起我朝有个出了名的投降张,听说还是我父王亲自劝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大人吧,你以前跟的是刘黑闼”张玄素昂首挺胸,大声道:“王爷说的不错,臣确实做过刘黑闼的户曹,您若以此攻奸,下臣接着便是。我做人堂堂正正,不惧雨打风吹”韩跃哈哈又笑,他收回张玄素肩膀的手臂,缓缓一指宴会大殿,忽然问再道:“张大人你是朝中重臣,想来也参加过皇家宴会,那么本王现在问问你,你觉得今晚的宴会有何不同”张玄素茫然起来,他跳出来质问韩跃,结果却被韩跃连续反问,偏偏问题个个离奇,让他左右猜不透含义。“张大人看出不同了吗”韩跃目光幽深,在他耳边轻轻叹息。张玄素目光环视宴会大殿,沉吟道:“若说今晚有何不同,也就是人数有些不同,以前陛下举办宴会,此殿最少坐满八百人”他还没有说完,韩跃突然双掌一拍,哈哈笑道:“那么你现在看看,大殿之中有多少人”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这话一出,满殿哗然。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