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教九流,用得着他周府的人动手吗再说周承允这一走,还洗脱了身上的嫌疑,真是好算计啊。”“别管是谁做的,”王姓老者闭目说道,“我就知道,这闫修诚一死啊,那些以往不安分的主儿,特别是和范家眉来眼去的那些,这下估计能老实不少了,这鸡杀得好啊。”现在还无人知道,晋北大粮商范家的庶长子也在这场火灾中毙命,否则的话,引发的轰动会更大。正文 第178章 活下去志文他们和来时一样,又是后半夜,天快亮之时出发,向着伏击闫家护卫们的山谷赶去。一路上只有吃饭时短暂停歇一下,终于在天黑之前,顺利到达山谷。他们这队人,从追击那只商队开始,历经设伏,伏击,再赶到闫家村反攻,已经有三天两夜没有好好休息了,个个都累得不轻。好在定国、李智他们已经搭好了窝棚,八十多个人匆匆吃了点东西,倒头就睡。这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陆续醒来。志文睡得正香,却觉得鼻子痒得厉害,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从睡梦中醒来。囡囡躺在他旁边,手中一根草棍,刚从他鼻子上拿开,“哥,你不饿吗”不说还好,这一问,志文的肚子立即“咕咕”地叫了起来,昨晚睡前累得厉害,根本没怎么吃。“吃饭吃饭”,志文从毡袋里钻出来,在囡囡的笑声中,向最近的一个火堆走去,那里暖意融融,香气扑鼻,小英娘带着小英和妞妞,正笑意盈盈地看着他,而可旺和小捷早就开吃了。志文一只手接过小英娘递给他的汤碗,一只手抓起一块饼就啃。吃得正香之际,旁边“噗通”一声响,宋献策已经跪在了他的面前,等志文放下碗去扶他的时候,已经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别拉我,志哥。”宋献策拼命想要挣开志文的手。“你叫我什么”志文一下子有点接受不了,这宋献策自从身份暴露之后,有些孤傲,不太合群,叫志文为“郑兄”,一副读书人的派头,现在这口改得有些猝不及防。宋献策正色道:“你年纪虽然比我小,但替我报了父母好友的大仇,今后我以你为兄,有何不可”一番话说得义正辞严,竟让志文无法反驳,管他的,反正现在已经有不少年纪比他大的人叫他志哥了。不等志文开口,宋献策又接着说道:“这等大恩,我只磕三个头,已经算是便宜我了,志哥,你要是不受我这三拜,那你就是看不起我,就是不把我当兄弟。”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志文还能怎么做,只得放开他,又受了他剩下的两拜。拜完他也不走,就守在志文身边,志文有些不太自在,问道,“我说老宋”,念头稍微转了一下,还是觉得这样称呼宋献策好一些,“你吃了吗”。“吃了,志哥。”宋献策彬彬有礼地回答。“哦呃,老宋,要不你去其他地方转转你在这儿盯着我,我吃东西都没胃口了。”志文终于忍不住开始撵人了。“好,志哥,我一会儿再来找你。”见他走远了,志文才擦了把额头上的汗,不理一旁小捷他们揶揄的笑容,低头开始狂吃。“呼”,志文长长舒了口气,终于吃饱了,舒坦啊,一扭头,宋献策已经站在了他旁边。“老宋,你这功夫可以啊,走路都不带声儿的。”宋献策却不接他的话茬儿,而是一本正经地问道:“志哥,吃完了吃完了的话,要不咱们召集人手商讨一下”“行”志文见他脸色严肃,也就不再开玩笑,现在的确到了一个关口,需要好好讨论一下,今后该怎么办了。“志哥,不知你带着这么多人,到底意欲何为”等志文把核心的人手都召集在一起时,宋献策问出他的第一个问题。其他人,包括新加入的老言和老三,都看着志文,想知道他的答案。而志文却是被问住了。造反吗志文摇摇头,以前和现在都没有想过,还有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自己力量弱小的前提下,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那自己带着这么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志文想起了自己刚穿越而来的时候,被饿得浑身无力的情景,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的模样,想起了那时候的囡囡,一脸营养不良的样子。想起了逃难路上那一个个饿死、病死的各色人等,想起了那些因为饥饿,变得比野兽还要凶残、冷漠、无情的眼神,想起了那些埋在河西之地,黄土之下的皑皑白骨。“活下去,我只想带着大家活下去,靠自己的努力,饿了能吃饱,冷了能穿暖,人不欺我,我不欺人。”志文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出了他的答案。“现在咱们难道还有谁吃不饱穿不暖的”可旺疑惑了,这些不都已经做到了么大家没有理可旺这个夯货,都明白这话里隐藏的意思,不仅现在吃饱穿暖,以后也要能做到,还要不被人欺负,这就不简单了。没看见才弄了几件毛衣出来,就被人杀上门来了么。“这个目标,说高不高,但要做到,也不简单呐。”宋献策说道,“吃饱,要有粮食,穿暖,要有布匹,而要有粮食和布匹,那得有地,有很多很多地,才养得起这两千人。”“以国朝目前的状况,想要买地,特别是大规模地买地,没指望,买了也守不住,各种赋税能让你破产,然后不得不卖给豪门大户。”宋献策接着说道。“这个,宋先生,”可旺迟疑了一下,觉得宋献策说的这些很有学问的样子,还是对他客气些,“豪门大户为什么不会破产呢”“因为他们不用缴纳赋税,可笑啊,权势越大的占地越多,也越不用缴税。”宋献策摇摇头,“好了,这个咱们就不说了,而且山、陕两地连年大旱,总之,种地就不要想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不种地,那怎么活下去呢志哥,我想你是有想法的,对吧给大家说说”宋献策问道。“这个,我只有个大概的想法,那就是行商,组织跟着我们的这些人织毛衣,咱们想办法把毛衣卖出去,这利润可不低,老宋,你应该知道的。”志文把他的想法大致描述了一下,毛布的事儿他没有说,事儿要一步一步地做。“不错,志哥,如果真能把毛衣这个行当做起来,别说养两千人,就是上万人也没问题。”宋献策把话接了过去,“怎么卖你想好了吗志哥。”“这个,我想还是像在蒲州那样,去几个规模大点的城,找那些小点的衣铺帮我们代销。”“那要是再有像范永斗那样野心很大的人呢”志文愣了,这次是动用了武力,成功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总不能次次都这样做吧,那就不是做生意了。“咱们多找些衣铺帮着代销,再有野心,势力再大的人,恐怕也不敢杀这么多人吧”定国开口了。“还有,我觉得咱们可以找那些心地不错的,本身也很有势力的人来代销,我看解州那周公子就不错。”这是小捷。“嗯,”宋献策想了想,“这两个建议还过得去吧,咱们以后可以试试。”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志哥,今天我其实最想问的是,你就打算一直带着大家伙儿这样四处漂流,到处游荡吗”正文 第179章 目标太行“这,当然不是,”志文也很苦恼,“说实话,我现在还没有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容纳我们这两千人,让我们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要不大家都说说”说是问大家,其实志文更多的是把希望寄托在孙氏父子以及小捷身上,毕竟读过书,其他人纯粹就是打酱油了。孙大夫、八千和小捷都是为难地摇了摇头,虽然对天下山川地理有一定认识,可要他们说个子丑寅卯出来,还真办不到。“要不我来说说”宋献策微笑道。说完,也不待大家回答,径自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来,在地上徐徐展开,看上去是一幅水墨山水图。不过等志文凑近些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幅大明的舆图,只不过是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来的,比例上估计有些问题,不过几字形的黄河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里是晋西南部,咱们现在就在这儿。”宋献策指了指几字竖折的右侧,“晋南虽然田地不多,但是素来产盐和芒硝,普通民众的日子还过得去,所以如果留在此地卖毛衣的话,销路应该不错。”“那咱们就继续留在这儿,不用走了”小林问道。在外逃难大半年,大家其实都很累了,这种累不仅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心理上也有些倦怠了,所以如果能就此不走,留下来的话,大部分人心里是乐意的。只有定国、小捷等少数几人皱着眉头,看来并不愿意留下。果然,宋献策接着讲他的观点,“只是咱们才做下了这么大件事,手脚虽然干净,可大家不怕被官府或者其他什么人顺藤摸瓜查到咱们头上吗”“最需要担心的,其实是就算没有什么证据,官府也可以把这件事栽在咱们身上,只要抓获了咱们这些人,他们对上面有了交待,自身的罪责也能减轻些。”大家伙听得悚然动容,官府还能这样随心所欲地栽赃人么“老宋说得没错。”志文说话了,“大家要是不想被官府冠上土匪、反贼的名头,被官军剿杀的话,晋南再好,咱们也不能呆了。”“官府凭什么抓咱们”可旺愤愤不平,好像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似的。“就凭咱们人多,还抱成了团,用来背黑锅最好不过。”宋献策平静地说。“那咱们出了晋南,官府还会派人来追么”定国问道。“一般不会,除非是山西巡抚要清剿咱们,不过一个小小的闫氏,还请不动这位大神,”宋献策面露讥笑,“只要咱们出了平阳府的地界,就与他们无关了,他们要么找其他人顶包,要么就说已将土匪击溃,斩获多少等等,还要上报大捷呢,呵呵。”啊众人一时不能接受,真要是土匪的话,官府就这么处理“不用怀疑,官府就是如此无耻。”志文说道,“老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目标了”“原本咱们如果向东,绕开运城,可以到达泽州,这是最快离开平阳府的路线,”宋献策开始讲解逃亡线路,“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向北走了这么远,那就不用再走回头路了。”“咱们继续北上,到达平阳府治之后,转而向东,过潞安府,抵达晋、冀之交的太行山,这是第一个目标。”“太行山山势险峻,又是两省之交,只要到了这里,哪怕是山西巡抚要对付咱们,也不容易了。”志文看着宋献策手指着的舆图位置,那里勾勒的是一小片群山,忽然有点明白了他的想法,“老宋,你是打算让咱们在太行山落脚”“正是,志哥。”宋献策说道,“不过这里还不是最理想的落脚之处。”“咱们要沿着太行山麓继续北行,”宋献策的手指继续上移,最后在群山将尽的地方停住了,“这里,太行山的最北端,才是咱们的目的地。”“老宋,你让我们到太行山是要避开晋西官军,可问什么还要跑到最北边去呢那里已经是边镇了。”八千代大家主要是定国和小捷等人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宋献策摇摇头,“这么多人要养,到太行山可不仅仅为了躲避官军,更要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这里虽然靠近边镇,但我以为,却是最理想的场地。”“刚才志哥说过了,咱们要靠毛衣来赚钱,所以我认为应该找一个紧邻牧区的地方,这样毛衣的原料羊毛,才不会有问题。”“说得好。”志文忍不住抚掌赞叹,“这里向北,可以很快出塞,收取羊毛,向东,离京师也不远,不论是在京师售卖毛衣,还是通过大运河贩到江南都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现在志文拥有的芒硝数量,可以说至少在好几年内都不用发愁,石灰就更简单了,只要有石灰岩就能烧制,只有羊毛反而成了一个短板,如今存量虽然还不少,可死水不经瓢舀,找个稳定的原料来源是必须的。“志哥说得没错,”宋献策见终于有人明白了他的意图,得意中带着高兴,“这就是我选择这里做为咱们落脚点的真正原因。”“老宋,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