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求生记> 分节阅读 1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3(1 / 1)

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俺答汗之后,就基本废了。”林远摇头道,“再说,又没个统一的政令,怎么管得住,我等普通牧民,除了那几匹马,还能卖什么”语气有些惆怅。“羊,你们不愿意卖吗”志文有些好奇,虽然他并不想收羊。“郑兄弟,这么和你说吧,马,是我们牧家的工具,没了它,我们出不了门,干不了活,狗,是我们牧家的伙伴,牧羊放哨都离不开它,羊,却是我们的粮袋啊,普通人家就那么几只羊,缺粮的时候,就全靠它过活了,怎舍得轻易卖了。”林远说道。“这马不是也有马奶么”志文想起了初识薛平的时候,他们三人就是靠马奶过活的。林远摇摇头,“马吃的比羊多,产的奶却比羊少,你觉得养什么更划算”而且还得是母马才有奶,公马就纯粹没有什么产出了,所以,一个蒙古部落,尤其是林远他们这种小部落,往往就只留几匹公马做种马。普通牧民家里的马匹数量,也就是人均一匹多一点,人均两匹马的人家,日子已经算得上小康了,多出来的马,都得想办法卖出去,无他,养不起,比如林远兄妹俩,现在有三匹马,林远就想卖一匹给志文。听了林远的解释,志文和小英这才明白,为何价定的那么高牧民们也不愿卖羊,而要卖马。“林兄放心,我不收羊了,只收马和”说到这里,“咦,林兄,怎不听你提起牛呢”“牛啊。”林远接着说,养的就更少了,就达林台首领养了些,主要用在祭典上,平常很少舍得杀,原因嘛,和马一样,养了不划算。“那个,郑兄弟,你还是收些羊吧。”说完,林远又吞吞吐吐地道,“只是价钱上,看能不能多给些。”有几户人家,没有多余的马,若不卖些羊,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就算是饮鸩止渴,也得先把渴止住再说。林远能做的,也就是帮这些人多争取些优惠。听了林远的解释,志文一时没有开口,林远以为他不同意,“郑兄弟,你若为难,那就算了。”“啊,林兄不要误会,我是在想,价钱给得再多,他们能坚持多久呢到时候卖羊的粮吃完了,羊又没了,他们如何是好。”林远无话可说。志文不是圣人,这会儿也不是对素不相识的蒙古牧民大发善心,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因为羊毛。零星地收几只羊,价给得高些,没问题,可这些羊历经千山万水,与他们一起回到涿鹿山,被杀了吃肉似乎就是它们最好的结局了,对志文他们没多大用。而卖羊的牧民,今后要面对的,却是生死存亡的危机。在志文眼里,这些人今后就是廉价向他提供羊毛的“员工”了,自己还是有必要关心一下,顺便卖个好。“林兄,羊我还是都不收了,但我要收药材,只要新鲜不沾土就行,也不分种类了,一斤药材换一斤半,不,两斤粮食如何”志文眼珠一转,随即想到上次京畿之行,孙大夫要的药材没弄到,不如在此地用粮食换上一些,等到张家口再买一些,这样牧民们不用卖羊,自己也能刷些好感。“这,多谢郑兄弟。”林远郑重行礼,说实话,志文的这个价不高,不过药材嘛,只要愿意出力,总能挖到些的,真正是给了那些贫苦牧民一线生机,就连他自己,也可凭此赚些粮食,不用指望达林台首领赏赐了。说着话的工夫,已经到了志文他们的营地,现场气氛有些杂乱,不过还好,没有发生冲突,柳才和薛平等人挡在囡囡和妞妞身前。“哥”囡囡冲志问喊道。志文将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示意她稍安勿躁。“林兄,刚才你我二人商讨的这些事,麻烦你和大家说一下吧。”志文向林远做了个请的动作。林远没有推脱,他知道志文与牧民们语言不通,走上前,大声地用蒙语,把刚刚志文决定的两件事宣布出来。现场一片欢呼。志文走到薛平三人旁,安排他们负责把控马的质量,自己这帮人中,没有人比他们三个更合适做这个的了。囡囡虽然不懂蒙语,也从周围各种人的行动中看出了端倪,“哥,咱们不收羊了”“傻丫头,咱们要的是羊毛,要羊做什么涿鹿山有养羊的地方吗再说了,谁会赶羊”“可咱们也不会赶马啊。”囡囡说道。已经有人牵着马在排队,薛平等人开始忙起来了。志文指指三人,“忘了他们以前是干什么的了”正文 第231章 毛衣大卖“郑兄弟,你真决定要这么做”林远问道。刚开始收马,志文就再次找上了他,请他按之前出的主意,帮忙把附近的部落都邀请过来。虽然佩服志文小小年纪就很大气,帮了自己和部落不少忙,但林远对志文携带的货物还是有些怀疑,和他们这么一个小部落交易没问题,可真要把周围百里的部落都找来,那最少都是上千人,他有那么多货应付吗“放心好了,林兄。”志文故弄玄虚地说道,“我已经传信回去了,过不了几天,就会有货抵达,到时候你自能看见。现在涿鹿山那里,志文最担心的不是粮食,他走前留下的粮食足够多,就算招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他担心的是羊毛,虽然在河西之时找到了不少羊毛,可纺线织布这种活儿,对这个时候的汉人女子来说,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几天就能上手,那些羊毛到底能消耗到什么时候,志文心里没谱。当然,要想大量地织毛衣、纺毛布,前提还得看洗羊毛的速度跟不跟得上,也不知道俘虏的那帮闫家村护卫,干活给不给力。志文这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尽管他已经知道牧民大部分没有积存羊毛的习惯,但还是抱着能收一点是一点的原则,这么多人,终归能捡到些漏吧。捡漏之余,还能在这些蒙古人面前混个脸熟,要是能在其他部落里找到类似林远这样的角色就更好了。等他忙完这回,先回趟山,把那如山的物资卸了,开春再出关,到时候人熟了,收羊毛就方便的多。林远点头,“行,我找人帮你安排。”“谢了,林兄。”志文说道,“部落里愿意出去送信的人,都可以先到我这儿预支些粮食,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哎呀,郑兄弟,你这一套一套的,弄得我都想帮你送信去了。”“林兄哪里话,你帮的可是大忙,稍后自有厚礼送上。”涿鹿山。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一座院落内,宋献策、李智、宋才捷小捷、孙可旺、李定国、孙八千等人团团乱转,正忙得焦头烂额。“老李,招了多少人,粮食够吗”宋献策问。“五千人,连上家属上万了,都安排在关隘外,粮食不用担心,再招一两万人,几个月内也够了。”李智答道。志文走前是这样安排的,文事,也就是经营和田地上的事,由宋献策主管,李智辅之。武事,练兵加护卫,李定国负责,孙可旺辅之。嗯,可旺有感于孙大夫对他的关怀,已经让孙大椿八千都有些嫉妒了,在志文他们离开前,正式向大家宣布,易胡姓孙,自此后,他的大名就是孙可旺。洗羊毛一事,由孙大椿单独掌管,洗羊毛的俘虏们,有专人负责看押。“毛衣呢毛衣织了多少件了”宋献策又问。李智擦擦汗,“交回来五千多件了,主要是羊毛有些跟不上。”“不够啊。”宋献策说道,“周公子那边已经又来催了,让我们最好能拿出一万件毛衣来,趁着融冰前,还能赚一笔。”毛衣生意能火,宋献策他们都有信心,但能火到爆,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的了。正月初八,周承允在山下的那个市集宴请了自张家口而来的各大掌柜后,涿鹿商社就向涿鹿工会发来了毛衣订单,只要有货,都是现银交易。对了,那个市集已经被涿鹿商社全部买下,还改造了一番,并命名为“涿鹿集”,做为商社招待客商、洽谈业务的地方,客商自行上门取货,也是在此,就不进山了,同时,工会招难民做工也是在此,涿鹿集比邻通往京师的官道,路上难民不少。先期交付的五千件毛衣,才露面就被各个掌柜哄抢一空,现在又要一万件,织毛衣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需求量了。“八千,羊毛还能洗得再快些吗”宋献策问道。孙大椿顶着两个黑眼圈说道,“不行啊,已经是白天黑夜连轴赶了,再逼他们,估计要出人命了。”宋献策咬咬牙,“多出些钱粮,招人来洗羊毛,行不行”“钱粮上没问题。”李智说道。“行是行,”孙大椿说道,“我就怕照这速度下去,羊毛不够啊。”“啊”宋献策急了,羊毛不够这可不行,急忙问道,“小捷,羊毛还有多少”库存的所有物资,都是宋才捷掌管。“还有几万斤吧。”宋才捷只说了个大概数字,实在是这数量变化频繁,每天都有人来领羊毛。“八千的担心有道理,照这消耗速度,怕是撑不到三月。”宋才捷说道。宋献策放下心来,“那就还好,这两天就是最后的疯狂了,进了二月,我估计量就会下来,能撑到春暖花开剪羊毛的时候。”“定国,”这里最忙的估计就是宋献策了,“周公子说,一万件毛衣一旦完成,要我们派出战队,护送到胶东港口,从海路下江南,你和可旺安排一下吧。”此时他们自然也都知道,京畿之围已解,可以通行了。“好的。”“没问题。”李定国与孙可旺双双应道。“干嘛走海路不是说从运河下江南么”宋才捷问道。“这不是运河还没开冻嘛,”宋献策解释道,“周公子说了,海运更快些。”“种子呢老李,都领的差不多了吧”宋献策又问。“嗯,差不多了,愿意种田的人家都开始翻地了,等天气再暖些,就能下种了。”“我们自己的地呢有没有人去伺弄一下”宋献策问道,志文走前再三交待,一定要留块地自己种,做那什么“试验”,不过这也算是合了孙可旺等人的意。“宋婶儿在弄呢,我偶而去帮下忙。”孙可旺有些惭愧,本来说好他要亲自上阵种地的,结果实在是忙不过来,现在基本都丢给小英娘了。不过现在田里事情不多,一个人还顾得过来,等忙的时候,他是肯定会去帮忙的。“哟,诸位都在呢。”一道声音从院外传过来,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院内,正是周承允与司茶主仆二人。“见过周公子。”众人一一行礼。“怎么样,毛衣数量够了吗”周承允还了礼后,也急切地问,他现在在江南把毛衣定位于中高端的档次,比普通棉衣还要贵些,但因为毛衣轻便、保暖、透气的特性,还是供不应求。春暖前卖得越多,名气自然越大,来年自然能卖得更好。“还差些,周公子,能否宽限几天”宋献策回道。“三天行不行”周承允问道,“咱们得多预留些时间在路上,毕竟有个什么事情耽误,谁都说不清。”“行”宋献策应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招不来洗羊毛的人。正文 第232章 黄台吉的犹豫辽东,盛京,后金皇宫内。黄台吉阴沉着脸,坐在御书房内,不住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刚从大明回来,满载而归的好心情,就这么被破坏了。晋北张家口的范轩使人来报,他们押送的巨量物资,在蒙古苏尼特部和科尔沁部交界的地方,被人尽数盗取。这种事本来他是不上心的,东西还没有运送到盛京,损失再大,也与大金无关,范轩来使也再三强调,不敢有丝毫怨言,只恳请宽限些时日,让范轩他们重新筹措物资。黄台吉没有为难范轩派来的人,这一趟大明京师之旅,收获颇丰,粮食也有不少,还是等得起的,和颜悦色地答复了来人,让他们尽快筹集就好,连时间都没有限定。只是随后递到他手中的损失清单,却让黄台吉瞬间就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