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那几个迟疑的,此刻也面露惊喜。看着一双双火热的眼睛,韩邈笑着拱了拱手:“那就有劳诸位,为韩家扬名了。”※“最近真是奇了怪了。”守在柜台边,一个小伙计抱怨道,“也不知哪儿来的歪风,稳婆接生,都要人洗床单,衣裳了。还非要用滚水煮了,太阳地里晒干才行。听闻还人说,接生需得备着韩家的肥皂呢。”旁边那伙计惊讶的:“怎么还要肥皂?韩家的肥皂,可不便宜啊。”“可不是嘛!”那伙计一拍大腿,“哪有制出肥皂,说是生孩子专用的?这不是胡扯吗……”他的话还没说完,一旁慢吞吞审着账本的掌柜,突然抬起了头:“韩家出了生产用的肥皂?”这话吓了两个小伙计一跳,那个嘴碎的赶忙点头:“是有这事,听闻韩家香水铺里,还上了一款酒精,比蒸酒还要性烈。说是生孩子时擦上一擦,能避除外邪,保全母子。”他说的浑不在意,掌柜却猛地站了起来:“此法大妙啊!”“啊?”那伙计傻了,这算什么妙法?不是奸商捞钱的法子吗?“这肥皂、酒精可用于助产,不正是《日新报》上所载的嘛。韩大官人当真是个奇才,这等商机都能抓住!”那掌柜已经面露激动神色,“有待产用的肥皂,就不能有待产用的白麻了吗?快去把库里的粗白麻都翻出来,就说此物浆洗方便,最益给产妇铺垫!”粗白麻的销量,一直不好。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卖出一匹。这次进的多了,正愁没处销呢。这可不就是瞌睡送枕头吗?小小布铺,立时忙碌了起来。然而似这掌柜一般的聪明人,还不知有多少。卖澡豆的铺子,挂出了可用于待产的新款澡豆,还有浆洗床单的灰水、皂液。还有匠人打造了刃锋更长,用火灼烧也不会烫手的剪刀。乃至专门蒸煮床单、衣衫的大锅,也有人贩卖。一时间,整个东京城都沸沸扬扬。生孩子须得备上的东西,转眼就翻了一倍,不知多少人都开始打起了孕产的念头。人生两大事,不过生死尔。生孩子这等关乎人命的事情,岂会有人不在乎?若能保住妻儿的性命,这些小钱,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一个月后,还没研究出显微镜的程颐,愕然发现满城都是待产用的物事,连稳婆都开口肥皂,闭口酒精,再不济也要说些须得净手,用盐水擦身的话了。而源头,正是那个办了《日新报》的韩家小子。“刊那篇文,莫不是只为了赚钱?”程颐哪想过这发展,一时间也生出了气恼。如此唯利是图,岂是君子行径?程颢则轻叹一声:“商贾逐利,如蝇逐臭。长此以往,天下必然失德。”面对这等无德的行径,不叱责一番怎行?《明德报》立刻发文,针对此事大肆驳斥。可惜这次,连士林中也没多少人响应。《京报》已经刊文,太医院下欲设“生息局”,专管生殖蕃息。助产术,正是朝廷最先推行的法子。用此法,能减少伤痉、产褥风,保住产妇性命,让婴孩更易存活。这关乎的,可是子嗣大事,谁胆敢轻慢?没看《日新报》上所言,用这法子助产,一个月内,十二位产妇无一患病吗?赚钱便赚吧,能让妻儿保住性命?花些钱又算得了什么。※“怎么只是卖了肥皂、酒精,就把事情办成了?”今天钱乙兴冲冲来道谢,甄琼才知道,那助产术竟然已经推开了。可是邈哥不是只找人卖了些货吗?也没见他推广什么啊。看着甄琼茫然的表情,韩邈微微一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前朝七夕,还只是女儿节,各家仅仅拜月乞巧。到了本朝,着新衣,摆宴席,还要买磨喝乐这等泥偶。自七月初,潘楼集市就堵的车马不通,至夜方散。这是因为习俗吗?不过有利可图罢了。但凡让商家觉得能够谋利,自会潜移默化,移风易俗。节礼都能改了,何况区区助产之法?”甄琼简直听得目瞪口呆。半晌后,才喃喃道:“邈哥真是厉害。”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又发了财,又办了事,简直两全其美啊!他家邈哥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也太聪明了吧?见甄琼一副眼睛闪亮,五体投地的崇拜模样,韩邈唇角微翘:“若无琼儿制出镜片,我也无用武之地啊。”这话甄琼最爱听了,喜滋滋道:“还是我眼光最好!”制玻璃又有什么难的,还是他慧眼识英才,收拢了那么多人才,才能顺顺当当把事儿办下来。最重要的是,若不是他眼光好,又怎会寻到邈哥这样的夫婿呢!韩邈不由大笑,把这炫耀的小东西,揽在了怀中。第119章连赵顼也没想到, “生息局”颁布的几道政令, 如此顺当就推展了开来。转眼间, 东京城的百姓就熟知了肥皂、酒精的用途,以及外邪入体的危害,连产后伤痉的妇孺都少了许多。钱乙还潜心钻研, 说能找出替代酒精之物。将来此法完善,后宫嫔妃生产,必能安稳不少。还有那“酒精”, 朝廷也要管控。想要酿制酒精, 都需再交一份赋税,还得经过“生息局”的测试, 确定调配得当,药效堪用, 方能在市井销售。如此一来,可想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这助产术, 当真是利国利民,百利而无一害啊!然而好事不止一件。之前督办水利锻锤的苏颂,终于拿出了新式盔甲。跟寻常的鱼鳞甲、明光铠不同, 这新式甲胄, 是由大块的板材锤炼而成。大体可以分成胸甲、肩甲、护裙,看起来就像个大号的罐子,模样当真有些丑陋。更别说,它的分量,还比寻常盔甲轻了不少。敲了敲那略显单薄的甲胄, 赵顼忍不住道:“此甲当真能防箭矢?”“新甲用了冷锻法,比寻常热锻更为坚固,五十步外强弩不能入。且甲身都用弧面,能弹开不少箭矢,更是稳妥。”苏颂立刻答道。生产出新式铠甲后,他就做过测试,效果比想象中的还要好。要知道不论是对西夏还是对辽国,抵御骑射都是最重要的。强弩都无法穿透的铠甲,阵前足够用了。赵顼两眼一亮:“那造价呢?”“比寻常鱼鳞甲便宜了一半有余。而且大半工序可用水利锻锤,匠人只需打磨粗坯即可。如此一来,三人十日就能制出一副!”这也是苏颂最为得意的地方。水利锻锤的效率,可比人力要高多了。而且制成机械后,只需要寻常维护,就能日夜不停的运转,简直是一劳永逸!“大善!”赵顼不由喜上眉梢。这新式甲如此便宜耐用,制起来还快,丑点就丑点吧。等到来年开春,秦凤路的城池修缮好了,铠甲和火炮也能一同运往王韶处,收复河湟的大计,不就更近了一步?“苏卿这一年来屡立奇功,当重赏才是!”这一年来,军器监制出了神威、神武两款火炮,研制出了掌心雷、信号弹,更别提水利锻锤和新式铠甲了。对于这等能臣,赵顼又岂会吝啬?苏颂却荣辱不惊,微微躬身道:“臣也是得凌霄子提点,方有如此成就。官家当赏凌霄子才是。”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这话,顿时又让赵顼一阵感慨。可不是嘛,仔细想想,这一年来的种种新奇物事,都跟那小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说军器监这些产物了,就连那“助产术”,也是宝应观呈上的。而功勋如此卓著,甄琼要了什么?不过是些拨款罢了。还未曾浪费,都投入了炼丹中。赵顼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更多的嘉奖。然而随驾南郊祭天的恩典,他都婉拒了。想来也是不愿让自己背上“道君皇帝”的恶名。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可不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祥瑞吗?等到正旦大朝时,一定要给他加封加赏。他那夫婿,也是个为国不惜身的,也可酌情赏个出身,还有家中的长辈,赐个诰命总是少不了的。这等才华卓绝的神人,自当好好笼络,万不能寒了他的心!赵顼心中千回百转,对于冬至祭天,更是满怀期待。今年虽说地震频频,又有水患,但是他的种种举措,皆是为了天下万民!这等功绩,也当仔细柴燎,告知上苍,求个风调雨顺才是。天子兴冲冲的准备祭天大典。甄琼在家,也过上了节前放假的好日子。“还是邈哥想的周全。能不去祭天,可是太好了!”日上三竿才起床,边吃早午饭,甄琼边喜滋滋跟韩邈抱怨,“你都不知郊祭有多麻烦。一大早就要跟着御驾出城,冷的要死不说,规矩还多,光是站都要站几个时辰呢……”听他喋喋不休,韩邈亲手夹了个三丁包,才堵了他的嘴,笑着道:“琼儿都忙了一年了,亚岁自然要在家过才好。太婆吩咐过了,这次家宴要吃火锅。”甄琼眼都亮了:“海鲜的还是羊肉的?”“羊肉的。还有一头跌死的小牛,味道应当不差。”韩邈笑的一派淡然。甄琼口水都要下来了。大宋可是很难吃到牛肉的,一般只有病死、老死的牛,才会拉到集市贩卖。能碰上跌死的,还是小牛,可太不容易了!见他如此开心,韩邈也笑了出来。随驾祭天,当然是荣宠。但是如今琼儿折腾出的事情也太多了,再跟着郊祭,难免惹上是非。不如在家里好好呆着,避开风头。天子已经答应了琼儿,连他都能带跟着进宫参加大朝了,届时还会少了赏赐吗?※冬至可是堪比年节的重要日子,亦有“亚岁”之称。马三娘嫁到韩府,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的大节呢。如今韩府只有两位女眷,韩老夫人更是早早把主持中馈的重任交给了她,眼看大伯家的那位凌霄子,也不像要管事的样子。冬至祭祖、馈送等要务,自然就落在了她肩头。就算再怎么聪慧干练,马三娘也不由生出了忐忑,只怕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盼,丢了夫君的颜面。提心吊胆,不知准备了多久,谁料真正到了这一日,却比她料想的还要简单。圆桌正中,炭盆烧的正旺,上面架着的铜锅,咕噜噜响着,冒出白烟一片。几个丫鬟站在桌边,夹菜捞菜。切成如纸薄片的羊肉、牛肉投入锅中,在热气腾腾的汤里一涮,就被银勺捞起,摆在了面前的碟上。“腐乳莫放多了,太咸。可以少加些韭花,添些辣味……”韩遐手脚麻利的帮妻子调酱料,还叮嘱道,“肉不能久放,在酱汁中一沾就好。趁热吃才好。”来韩府已经几个月了,马三娘怎会没吃过火锅?但是全家人一起吃,却是头一次。这种时候,夫君还如此小意,只把马三娘的脸都羞红了,忍不住低声道:“良人,长辈还在呢……”“嗯?长辈怎么了?”韩遐有些茫然的抬头。就见对面,他家兄长神情自若的帮甄琼布菜,运筷极稳,连鹌鹑蛋都能夹起来。祖母则坐在上手,笑眯眯的吃着煮好的豆腐,还让丫鬟给他们添饮子。马三娘:“……”是她想多了,这韩府就没有在乎虚礼的人。既没有官宦人家的规矩,也没有大富之家的穷讲究,一家人围着个锅子吃得尽兴,倒是其乐融融。压下心底的羞窘,马三娘拿起了筷子,也夹了片羊肉,在调料中蘸了,送入口中。顿时,羊肉的鲜香,芝麻酱的醇润,韭花的咸辣,一起涌入,让人唇齿生津。在夹一片肥嫩嫩的小牛肉,嚼上两嚼,谁还在乎这牛的来历呢?韩老夫人吃得也极为畅快,豆腐是琼儿亲自点的,说是用了特制的卤水。还有那红艳艳的豆腐乳,也是甄琼亲手制的,整个东京城,怕只有这独一份。她年纪大了,不爱韭花,也不爱蒜蓉,倒是这豆腐乳,吃着顺口啊。吃完豆腐,再吃鸭血,还能用些软软的虾滑、肉丸。韩老夫人也不忘让丫鬟们招呼着锅子,别煮老了牛羊肉片。看着甄琼吃的满嘴流油,她心里就高兴,倒是新妇脸嫩,得让遐儿好好照顾着才是。有条不紊的吃到了八分饱,韩老夫人就吩咐丫鬟,取了馄饨煮来。所谓“冬馄饨,年馎饦”,过冬至,怎能少了这么一样吃食?那馄饨包的细小,不多时就煮好了,配上熬了许久,入了浓郁滋味的汤汁,可不就是美美的一顿吗?待到酒足饭饱,韩老夫人打发三个小子去一边下棋,拉过了孙媳妇的手,笑着问道:“三娘可吃饱了?咱家没那么多规矩,得吃好了才行。”马三娘低声道:“当真是吃饱了。”夫君时不时就要替她夹菜,她都快吃撑了,哪有不饱的道理?韩老夫人微微颌首,又道:“这些天,跟遐儿出门逛逛吧。邈儿那边的节礼,自有他安排,你也不必操心。”这话让马三娘微微松了口气,大伯那边都是商贾达官往来,节礼准备可是相当麻烦的。现在也没分家,她一个人主持中馈,哪能不紧张?听韩老夫人吩咐,让她出门逛街,马三娘迟疑了一下,突然道:“孙媳想跟夫君一起去天圣寺拜拜,不知可否?”韩老夫人闻言,不由笑道:“可是想去求子?”马三娘一下涨红了脸,却还是点了点头。她嫁过来大半年了,腹内还没动静,哪有不心急的?韩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才多大,急个什么。遐儿整日在太学读书,等回头住家了,自然就好了。”这话说的体贴,马三娘却放不下心。如今韩府就她一个媳妇,大伯一看就不想娶妻,更是让她颇有压力。说不定将来还要多生一个,过继给大伯家呢。若是总怀不上,岂不糟糕?见她神色,韩老夫人就知她心中所想,笑了起来:“邈儿那边,你不必操心。去旁枝寻一个孩儿,也无甚关紧。”马三娘愣住了,没想到大伯如此看得开。也是,都娶了个男人,哪还在乎是过继谁的孩儿呢?然而这想法,也让她微微松了口气。毕竟膝下连一个孩子都没,过继这想法,确实让她倍感压力。韩老夫人笑了:“再说了,求子还不如去拜琼儿呢。他那个宝应观,如今可是兴旺着呢。备产的,都要过去买瓶酒精,求个平安呢。”都传闻那助产术,是从宝应观里传出来的。虽然宝应观不受香火,但是酒精还是能买的嘛,谁不想求个平安呢?然而这是保佑平安生产的,怎连求子也管了?知道祖母是在调笑,马三娘不由嗔了一声:“太婆又戏弄我!”这难得的小女儿娇态,逗得韩老夫人哈哈大笑。韩遐趁机抛下了甄琼那个臭棋篓子,凑到祖母面前彩衣娱亲。韩邈则看了眼那边,偷偷勾住了甄琼的小指,低声道:“琼儿想养孩儿吗?”“不想!徒弟多好!”甄琼头都没抬,盯着一片残局的棋盘,苦思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