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乖。”小时候就会帮忙做家务,长大了那还得了!禹周和表示非常满意。等他们把背篓捡满,回山洞一看。好家伙,那蛋还没动静。幼龙孵化要这么慢?盘腿坐下,禹周和靠近听了听,里面一点声也没有。又等了二十来分钟,还是没有反应,他都觉得那裂缝是原来就有的,这颗蛋已经是个死蛋了……禹周和皱眉,决定不管怎样,还是先把它们搬回去再说。回去找了两三个空着的木箱,往里面堆稻草枯叶,铺得软绵绵的,当做龙蛋的新家。等把蛋放背篓里一个个背回小院,那龙蛋果然也还只是裂了一条缝。禹周和有些担心,想着是不是要再打电话给董必应,问问这情况正不正常。此时,小怪物利落跳上木箱。“小心!”禹周和伸手拦了一下,怕它笨手笨脚把蛋彻底弄坏了。小怪物稳稳当当站在箱的边缘,回头碰他的手,像是让他不要担心,接着又对箱里头的龙蛋小声吼了一嗓子。禹周和挑眉,发现那蛋听见它大哥的叫声,竟然自己晃了晃。没死就好,他放下心来。安顿好龙蛋,禹周和正要去外边的菜地瞄一眼,听见熟悉的突突声,是拖拉机来了。出门一看,发现是董明跃。他一开口,还是话痨的配方,“我听族长说你答应留下来了,真是太好了!要不是因为那只小黑龙不认可我,我真想和你一起留下来,特别拉风。”好像暂时没看出哪里拉风……禹周和问:“你怎么过来了,有事要跟我说?”董明跃拍了拍脑袋,“我给你送东西。”“什么?”“给你带了兔子,我养的。”他搬下来一个纸箱,只见里头趴着四只兔,耳朵很长,两只白毛,两只半白半黑,正紧张地动来动去。董明跃提起一只,骄傲道:“看,是不是很可爱?”兔子蹬腿,很有活力,眼睛圆溜溜特别清澈。“可爱。”禹周和配合地点头,以为他是怕在这里待得无聊,给自己送宠物。董明跃托起兔子的后背,让禹周和摸,试一下手感。毛很软,摸着很舒服。董明跃说:“怎么样,是不是很肉?做麻辣兔肉特别好吃!”“……”等他有空查查麻辣兔肉怎么做……禹周和接过那四只活泼可爱的肉兔,也接受了董明跃的安利。“对了,这也是给你的,”董明跃从拖拉机上掏出一个快递盒,“族长说要给你的双鹿电池,一共二十节。”真是说话算数。感动了。禹周和:“……替我谢谢董族长。”董明跃摆手,“嗯,那我先走了,赶回去喂猪。”应该是去原本他要上班的那个母猪配种和繁育基地吧。禹周和笑了笑,“要是忙也可以叫我。”“好,等你能下山的时候。”董明跃发动拖拉机,用下巴指了指他身后。禹周和回头,小怪物在不远的地方对董明跃龇牙咧嘴,显然不是很待见他。董明跃耸肩,“这小黑龙现在对除了你之外的人都有敌意,要是人太多,它暴躁起来会咬人的。”那把它留在家就行了,他以后要是有事请假,总不可能把小怪物也带走。就算他愿意,养龙族应该也不愿意吧。禹周和说得很自然:“我没想带着它去。”董明跃奇怪,“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新生期幼龙是不可能让你离开它感知范围外的,就算偷偷跑了,也会追着找。”以前族里有人在山上待烦了,下山去县里找朋友聚聚。饭吃到一半,回头就看见幼龙在一棵树上盯着他,表情不是很愉快。不过幸好那是晚上,烧烤摊又热闹,没人注意到树上有什么。也幸好那幼龙不是黑龙,攻击性不强,没忍不住出爪伤人。禹周和诧异,那么远的距离竟然也能找到,它是有追踪器吗?董明跃不以为然,“它在你们身上留印记了啊,去哪儿都找得到。”什么印记,他怎么一点没感觉,身上也没不对劲的地方?禹周和不明所以,看着董明跃。董明跃挠头,“别看我,我又不是龙,我也不知道,都是听族里人说的。”第10章 养龙10印记的事,董明跃只是听族里长辈说起过,并不是特别清楚。而且长辈们也大多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一旦被幼龙认可成为监护人,隔着百里都能被对方知道行踪。谈兴上来,董明跃嫌拖拉机轰隆声吵,又把车锁了,聊起养龙二三事。在这事上禹周和完全是一张白纸,因此听得认真。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成长周期,龙也不例外。它们从龙蛋到破壳是一个阶段,破壳后又是一个阶段。养龙族把刚破壳的幼龙称为新生期幼龙,它们情绪不稳,易怒易躁,只有面对喜欢的人才会像个普通幼崽,黏人、听话、爱撒娇。啪塔啪塔。像是在附和这话一样,本来在身后的小怪物迈着碎步跑到禹周和脚边,扒拉他的腿求抱抱。等禹周和把它抱到怀里,又蹭蹭蹭攀到他肩膀,不满地冲董明跃叫唤。董明跃后退一步,嘿嘿笑,“幸好有你在,要不然它张嘴就不是冲我叫,而是来咬我了。”禹周和把小怪物扶稳,说道:“可是我什么也没干。”董明跃指了指小怪物,“你看,你对我的态度决定了它对我的态度,你现在和我好好地说话,所以它就算再讨厌也没有攻击我。”小怪物凶狠恶煞蹲在他肩膀上,像个门神。禹周和摸着它的后背,触感冰凉,忍不住笑了下。没想到,他也是有龙罩着的人了。董明跃话还没讲完,继续说自己知道的养龙事项。幼龙过了新生期,对外界的基本认知已经形成,就不再需要长时间的陪伴来得到安全感,这个时候它就开始进入生长期了。生长期的幼龙基本都能够自己觅食,龍栖岩深处群山纵横、森林密布、物种丰富,它们在这里是天生的霸王,根本不需要操心。他语调轻松,“所以你不用担心印记的事,只有新生期的幼龙才会一刻也离不了人。新生期一般持续一到两个月,过了这段时间就清闲了,就算走个几天它也不会找你。”禹周和点头,又想到等幼龙过了新生期就不需要再操心,那是不是意味着这工作两个月左右就算完成,拿上实习证明他就可以回去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虽然一般毕业实习会做满三个月,但他们专业要求不高,只要一个月以上,所以就算只实习两个月也符合要求,能拿到学分。董明跃想了想,“不行,生长期幼龙对监护人依赖虽然减弱了,但不是没有。而且监护人还得看着幼龙,这时候它们好奇心重,没人勒着,能把龍栖岩这地方整个翻过来。”禹周和问:“那生长期要多久?”董明跃说:“时间长短不定,按以往的记录,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五年也有。”知道禹周和不可能在山里待上三五年,他说:“要是时间久,你只要偶尔过来看看就行,有事我们会打电话给你,而且族长说了,工资照付。”要是这群龙崽等他毕业工作了都还没过生长期,他岂不是要拿两份工资?“那多不好意思。”禹周和声音有点飘。董明跃把话说完:“一天一百二,加上车补一百五,来几天给几天,当场结算,绝不拖延,还行吧?”原来是这么个工资照付,禹周和恍然。很合理,他点了点头。董明跃接着说:“反正那时候你就当旅游散心呗,我们这里风景还是挺好的。等幼龙回龍窟了,你才算彻底解放。”上回董必应提到过龍窟,说那是成年龙居住的地方,在龍栖岩深处,没有人类进去过,也没有人类找到过。禹周和问:“以前你们养过的那些龙都在龍窟?”董明跃没有隐瞒,“应该吧,不过没人去过那里,所以它们现在到底怎样也没人知道。”幼龙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成年,只不过是能适应龍窟生活了。养龙族数百年前留下的记录里说,幼龙们接受来自远古的呼唤,自动回到龍窟,在那里迎来各自最终的蜕变。最终的蜕变……说法很文艺,实际上应该是指性成熟吧,这是衡量动物是否成年的最普遍标准。禹周和严谨地想。快到午饭时间,董明跃没想蹭饭,又聊两句就开上拖拉机走了。禹周和也没多留,回厨房看架子上有什么菜,思考中午的食谱。烧火煮饭,再弄个辣椒炒肉和西红柿炒蛋,一人一龙吃,足够。饭做完他照例拿小碗盛出半碗,再用菜填满,放在小怪物面前。新做的布兜已经结结实实挂在小怪物脖子上,禹周和就随它自己吃。小怪物不挑嘴,吃了口西红柿炒蛋,嚼吧嚼吧咽下去。低头,又吃了口辣椒炒肉,还是嚼吧嚼吧咽下去。没吐出来,也没吃得到处都是。禹周和放心了,自己也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放进嘴里。有点辣。他起身给自己倒水,用的是房间里白得发亮的那个烤瓷杯。小怪物见状,也把头凑过来,想跟他一块喝。禹周和用手蒙住杯口,“别动,我给你重新倒一杯。”这是他自己喝的杯子,不能混用。反正烤瓷杯屋里还有一个,跟手下的这个花纹不同,画的是大牡丹花,就给它好了。小怪物仰头,看过来。还是那双大得惊人、只会直勾勾盯人的眼睛,偏偏禹周和从里面看到了委屈巴巴。真是邪门了。又不是不给你。禹周和松开手,“行行,你萌你先喝。”小怪物呼噜呼噜就着他手喝了小半杯,特别惬意,末了歪头看他,眼神明明白白写着“你也来”。别客气。禹周和把印着主席像的烤瓷杯往它面前一放,“都是你的。”家里吃的不多,井水还不是管够。第11章 养龙11吃饱喝足,禹周和带上背篓和锄头,视察附近的菜地。那地方和山洞是同个方向,距离小院不远,沿山路走上十分钟就到。新生期的小怪物是个粘人精,自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出门。它似乎发现禹周和的肩膀是个好去处,一出门就攀到上面,安安稳稳立着。禹周和在南方是实打实的高个子,差两厘米突破一米八大关,身材比例极好,宽肩窄腰大长腿,看着更显高。算上尾巴长三十公分的小怪物,站在他肩上,机敏地观察四周,颇有种大王带我来巡山的架势。“也就是现在不重,才让你在身上待着,等长大了就自己好好走。”禹周和扶着小怪物的后背,小心不让它摔着,跟所有溺爱的家长一样口是心非。等发现它自己就能站稳,才放开手脚走快了。秋天收获季,远远就能看见一片郁郁葱葱,走近发现这菜地里有四季豆、辣椒,也有青菜、萝卜,分割成长方形的一小块一小块。山顶有泉水,淌下来在半山腰形成弯弯绕绕的溪流,离菜地不远,所以这里的土壤湿润,不需要过多灌溉,时间到了除个虫就行。有溪流就很可能有鱼,难怪储藏室里挂着渔网和竹篓子。溪鱼肉嫩,煮汤特别鲜,禹周和已经计划着什么时候过来捕鱼了。不过下午的主要任务是摘菜。他蹲下,把小怪物从肩头赶下去,自己沿着田埂,挑个头大、长成了的蔬菜摘。小怪物歪着脑袋在旁边看了会,抬脚要往田里走。“别过来。”禹周和喊住它。等会把菜都踩坏了。“哈呜。”小怪物低声叫了一句,听话地住脚,但也不闲着,在外边跟着移动。禹周和往菜田中央走,它就沿着边缘往中间跑,隔着三四排长势很好的辣椒藤,探头看他做什么。说是粘豆包还真没错。一刻也离不了人。禹周和也不管它,弯腰忙碌,没一会功夫就填满了背篓。他每样都摘了一些,青菜萝卜占大半,刚好可以拿回去喂兔子。那四只兔子暂时被安顿在院子里,禹周和每只都拎起来看过,刚好两公两母,白的一对,半灰不白的也一对。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秋天更适宜,一个多月就能生一胎。禹周和搞养殖搞习惯了,在“吃兔一时爽”和“一直吃兔一直爽”中果断选择后者,决定把这四只兔子圈养起来下崽。从菜地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竹林,他进去一瞧,发现是方竹。这种竹子能产秋笋,肉丰味美,现在正是出笋的时候。禹周和锄了俩方竹笋,看着有半臂长,剥开大概只有一半不到,但是够吃了。接着他又砍了几株粗细不同的成竹,回去劈了给兔子做笼。小怪物瞪着眼睛站在旁边,竹叶茂盛,倒下的时候差点压到它,幸好动作快跑开了。禹周和赶它,“离这里远点。”呆头呆脑也不知道躲,傻透了。小怪物跑回他身边,扒拉禹周和的运动裤往上爬,要站回肩膀。禹周和按着头不让它上来,“现在爪子这么脏,自己走,别碰我衣服。”今天穿的上衣色浅,脏爪沾了泥,一印一个准。而且看它走路的样子,后腿基本已经不碍事了,恢复特别快,根本不需要人抱着走。小怪物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细尾巴甩了甩,站边上继续等。做兔笼只需要竹竿,上头的叶子用不到,也不好拿,禹周和就拿锄头把分枝砍掉。早知道应该再带把镰刀,锄头不够锋利,砍枝费力得很。十六七度的天气,出了一身汗。风吹过竹林,哗啦啦作响。禹周和直起身,闭眼休息片刻,感受秋风的凉意。没过几秒,突然听见一声脆响,睁眼就见小怪物用爪子轻轻松松在竹竿上戳了个洞,再一划,竹子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