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岸,足足迟了一小时。对的,一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刘文静来西阳大半年,已经习惯了“小时”的时间制,今日他来巴口港接人,提前半个小时抵达却一直等到现在,足足等了一个半小时。船只晚点很正常,不过晚点了一个小时就有些过分了,从夏口到巴口的客船,都是在大江之中顺流而下,没道理会迟这么久。客船稳稳停靠在码头边,待得船员将跳板放好,乘客们带着行李依次走出船舱,刘文静站在栏杆外,仔细的看着下船的乘客,片刻后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一个年轻人,样貌依稀和他有些相似,刘文静奋力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五郎”“四兄”年轻人注意到了刘文静,也奋力的挥舞着手臂,从旅客出口处出来,与刘文静紧紧抱在一起。他身后还跟着数人,手里拿着大包小包,其中一位年长者,见着刘文静后行了一礼节:“四郎君。”刘文静向其点点头,这是家里的老仆,此次跟着五郎刘文起来西阳,是为了路上有个帮手,也是顺便处理另外的事情。“五郎,怎么耽搁了这么久客船出问题了”“嗨,在夏口出港时,有两艘货船擦碰,所以堵了一会。”“走,先到酒肆里吃饭,我已经订了两个厢房。”刘文起左顾右盼,见着四兄只身一人,不由得有些奇怪:“就兄长一人”“要不怎的,他们都去验货了,不然今日都验不完。”“这么麻烦”刘文起有些惊讶,刘文静见着弟弟这幅表情,微微一笑:“不然呢现在的鹅,和以前可不一样了。”第七十章 鹅鹅鹅续酒肆,厢房内刘文静兄弟俩正在用膳,菜色花样繁多,刘五郎刘文起吃得津津有味,黄州酒肆的烹饪技术因为出现了“炒”,所以做出来的菜与别处菜色风味完全不同。刘家家境算是不错,所以平日里也吃得起肉,可从没吃过如此美味的肉食,猪肉、鸭肉、鸡肉还有鱼肉,都是闻所未闻的做法。虽然都是一小碟一小碟送上来,但都被刘文起吃得精光,当然年轻人胃口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他也确实没见过这么多花样的肉食。什么东坡肉、酱肘子、红烧五花肉,什么烧鸭、醉鸭、烤鹅,什么烧鸡、火腿、肉松,刘文起吃到后面开始紧张起来:“兄长,这一席要多少钱”“你觉着呢”“怎么着都得三四贯钱吧”刘文静探出右手,握拳之后伸出食指,对着弟弟晃了晃。“十贯钱”刘文起大惊失色,兄长给他接风洗尘,破费破费倒也情有可原,可未成想居然破费到了十贯钱吃顿饭的地步,那可就太奢侈了。十贯钱,也就是一万钱,晋时,重臣何曾生活奢侈,尤其对饮食特别讲究,相传这位曾经说过“日食万钱,犹无下箸之处”,后人以其为生活奢侈的典型,结果“是一贯钱罢了。”刘文静笑道,弟弟误会实属正常,任谁见着两人面前满满的肉食,都会以为价值不菲,但这是在黄州西阳,所以有所不同。“此处肉食如此便宜”刘文起有些不可置信,虽然一贯钱一餐饭也不能说便宜,但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刘文静示意弟弟继续用膳:“物以稀为贵,黄州的养殖场多,鸡鸭鹅猪都很便宜,所以酒肆的消费也就便宜了。”他们家境还算富裕,所以能吃得起肉,但也知道天下间许多百姓十分困苦,一年到头怕是吃不到多少肉,肉食做起来费柴费佐料,吃一顿好肉林林总总加起来的费用不低。而黄州就不同了,因为家禽家畜养殖数量巨大的缘故,肉价很便宜,当然也没便宜到人人每餐都能吃上肉,但比其他地方好得多,所以才养出虎林军将士那种彪悍身材来。眼见着吃得差不多,两人言归正传,刘文起此次来黄州,是奔着经学大家刘焯刘士元来的,也就是来黄州求学,而随行的那几位家仆,则是经办另一件事情。正如方才刘文静所说,黄州养殖场多,所以鸡鸭鹅也很多,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东西也多了起来:羽绒。把鸡鸭鹅的羽绒收集起来,洗干净晒干之后,填进衣物或者被褥里,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这种做法如今已流行开,导致平日不名一文的羽绒身价倍增。用羽绒来御寒的做法,据说在岭表一带并不罕见,但大规模用羽绒缝制御寒衣物,这种做法为山南创,前年爆的周隋大战,山南周军就是用羽绒衣作为寒衣,从此广为人知。这年头富贵人家的御寒衣物,是以丝绵作为填充物,寻常人家根本消费不起,更别说家境贫寒的百姓,而自从羽绒广泛用于御寒之后,对于百姓来说可是一大福音。鸡鸭鹅的羽绒很容易就能取到,不过每只家禽身上的羽绒,也就能取到几两,想要凑够足以御寒的羽绒,就需要好几只家禽,而要是用来填充一张被褥,其消耗量更是惊人。所以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黄州羽绒,成了许多人的选,这里所说的黄州,其实包含了黄州总管府下辖各州,这些州郡都已经有规模不等的养殖场,所以羽绒的价格十分低廉。其中又以黄州的羽绒产量最多,价格便宜的羽绒,让寻常人家都能置办暖和的过冬衣物和被褥,所以羽绒的买卖愈火爆,是黄州除了布匹、书籍、茶叶、白瓷之外又一热销商品。羽绒源于鸡鸭鹅,分为鸡绒、鸭绒、鹅绒三种,这三种羽绒的保暖效果有差别,而气味也有差别。鸡和鸭因为荤素杂食,所以羽绒总有些腥骚味,鹅吃的是水草等素食,所以鹅绒没有味道,是最好的羽绒,保暖效果最好但价格也更高。一斤鹅绒的价格,至少是一斤鸭绒价格的两到三倍,而鸭绒的价格,又比鸡绒高些,所以三种羽绒有三种档次的价格,丰俭由人。能接受羽绒制品的富贵人家,自然是选用鹅绒;家境尚可的人家,可以选用经过暴晒等除臭措施的鸭绒;而稍有气味的鸭绒、鸡绒,则是家境拮据人家的选。即便衣物、被褥有淡淡的腥骚味,连带着人身上也会沾上这种气味,但寻常百姓哪里会在乎,只要能有效御寒保暖就好,没那么多讲究。更何况鸡绒的价格极其低廉,只要在黄州或邻近州郡任何一个工坊做事,工钱省吃俭用攒上一两个月,就能买到足够一家人用的鸡绒,让裁缝缝制衣物和被褥后安然过冬,又有谁会消费不起呢所以无论是鸡绒、鸭绒、鹅绒,其需求量都在日益增长,当然也有人自己饲养家禽取羽绒,尤其以那些家大业大的世家大族为多。其中以养鹅取绒为甚,但更多的人家没有这种条件,养鹅得在水边,与其花功夫饲养,还不如直接买来得划算。眼见着秋天临近,冬天也不会太远,各地商贩来到黄州收购羽绒,贩卖到各地销售,其获利也很可观,所以即便黄州及附近州郡的羽绒产量很大,但仍旧是供不应求。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鹅绒的价格最高,但容易和鸭绒混淆,所以有不法商贩用鸭绒冒充鹅绒,昧着良心赚钱。此次随着刘文起来西阳的几个家仆,是来西阳收购鹅绒带回关中的,借着便利的汇兑业务,刘文静已经提前收到货款,在西阳城订了大量鹅绒等待运。而他方才在码头等刘文起的时候,已经派了家仆去验货,防的就是被人用鸭绒顶替鹅绒以次充好,这可是刘家在西阳的第一笔大额买卖,刘文静不敢掉以轻心。刘文起闻言了兴趣:“兄长,这鹅绒和鸭绒果真是真假难辨”“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还是有差别的,看多了有经验就能分清。”“兄长,方才同船来巴口的人中有许多客商,有些也来收购鹅绒的,西阳果真有许多鹅”“你猜猜光是黄州的养殖场有多少只鹅”“呃,莫非一万只”“十万起。”“这么多鹅去哪里找来草料喂鹅”“谁知道呢不过黄州总管府各州郡都不缺湖泊河沟,想来是不缺场地和浮萍之类草料的吧。”刘文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法理解十万只鹅是何种场景,耳边不由得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鹅叫声:嘎嘎嘎嘎嘎寻常可见的鹅,其身上居然能有如此商机,刘文起愈对黄州感兴趣,他开始问题不断:“兄长,西阳的书肆果真什么书都有”“当然,一家一家逛,够你逛上几日了。”“州学图书馆果真有通宵阅览室”“当然,去晚了没位置。”“阅览室果真有长明灯”“嗯。”“刘士元授课很严厉么”刘文静闻言反问:“你觉得自己是榆木脑袋么”“不是。”“反正别让刘士元觉得你是榆木脑袋就行。”结完账,刘文静带着弟弟离开,在隔壁房间用膳的家仆紧随其后,一行人向着码头另一端的货栈区走去,码头上有人在神采飞扬的说着什么,引来旁人议论纷纷。刘文静走上去问道:“有劳,是何好消息让大家如此高兴”“这位兄台不知道么”“鄙人孤陋寡闻。”“嗨,你看我,这是刚到的消息。”那人拍了拍脑袋,笑眯眯的补充道:“官军平定蜀地,隋国完蛋了”第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官军平定蜀地,隋国灭亡,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西阳城,虽然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听到这个消息,人们还是唏嘘不已。大象二年,天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周国随后燃起战火,掐指一算,到现在也刚好八年。当年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安州总管、杞国公宇文亮,率军奇袭当时的黄州总管府治所黄城,随后集结安、黄两总管府的兵力,对抗辅政丞相杨坚派来的大军。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于邺城起兵反杨,益州总管、庸国公王谦,于成都起兵反杨,战火一烧就烧到现在,八年时间,终于熄灭了。益州总管王谦,兵败身亡;幼帝宇文阐,禅让之后忽然病死;以外戚身份夺权登基的杨坚,也于前年年底周军入长安时死亡。收复大周江山,为国之栋梁的尉迟迥,已于今年去世,当年的安州总管宇文亮,如今已是大冢宰、雍州牧,人生如戏,当年戏台上的几位主角,如今就剩下宇文亮一人。而他的儿子宇文温,来到黄州巴州上任,也差不多七年了。作为父母官,当年的巴州刺史,如今的黄州总管宇文温,在黄州巴州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很强,风评也很好。独脚铜人宇文使君变成宇文总管,巴州也变成黄州,农田面积翻了几番,黄州户数也翻了几番,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任谁说到宇文总管,都要说声“好”。自从官军收复关中,有点头脑的人就知道隋国如冢中枯骨,蹦哒不了多久,而如今隋国寿终正寝,算是尘埃落定。听得这个消息,许多人都是感叹一会后便继续为生计奔波,而对于许多办有产业的人来说,心中却有了隐隐的期待:隋国完蛋了,接下来该陈国了吧官军平定蜀地与黄州无关,但是对陈用兵,黄州总管府却是在第一线,那么会不会前年周隋大战,官府为山南周军将士下了大订单,让黄州地界的养殖场以及各类作坊赚得盆满钵满,有了这个先例,许多人都在琢磨着,是不是要搏一把。朝廷迟早要对陈国用兵,无非是早是晚,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届时官军会不会再下大订单,如果能早作准备,就能大赚特赚,但若是没有,就会折本。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对宇文总管有信心:宇文总管肯定会照应自己人的所以关键问题是第二个:朝廷何时会对陈国用兵今年朝廷事情多,刚收复失地平定隋国,正常来说是要休养生息,恢复恢复后再对陈国用兵,时间在周国这边,完全没必要急。刚继任不久的小尉迟丞相,想来会等位置坐稳了,才会大举用兵,所以很多人倾向认为,朝廷最快得到明年才动平陈之战。不过也有人认为,小尉迟丞相继任,急需一场灭国之战来提升威望,陈国本就日薄西山,如果能在上任伊始便平定江南,那么其功绩及声望便能紧随其父之后。无论今年还是明年或者过几年,反正仗是肯定要打的,而且必然是在秋天。灭国之战规模小不了,需要征大量青壮随军,为了不影响农时,一般都得等到秋天秋收之后。届时雨季也过了,正是对江南用兵的好时节,如果是今年用兵,那么正好可以提前做准备,到时官军的订单一下来,就可以张着口袋装钱。万一今年不打呢那就折本呗其实也折不了多少本,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可以靠着羽绒回本,养猪场的猪,都得一年多两年才长成,今年的小猪仔,到了明年不就长大了所以对于养猪场的东家来说,巴不得官军明年或者后年再动手,而今年正是收购小猪仔的最佳时节。,中午刚传到西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阶层人们不同的思考,只是这消息却没能传到最关键一人的耳朵里,那就是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此时的宇文温,吃完午饭没多久,带着儿女在巴口港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