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9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955(1 / 1)

d州学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学校的建筑面积已经翻了几倍,上千人的学舍,超级大食堂,一座座大讲堂,无一不彰显着黄州州学的软硬实力。但接下来,黄州州学的实力还会暴涨,究其原因,就是“考试选拔”。这涉及到一个问题:读书,对于莘莘学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若只是为了解惑,那么这样的动力不足以让那么多人对黄州州学趋之若鹜,所以,关键的原因就是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多年寒窗苦读,可以凭着学问参加考试做官,这种诱惑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最强的兴奋剂。在教学水平极高的黄州州学读书,然后参加考试,凭借满腹学问脱颖而出,中选当官,这种公平的入仕机会,足以让无数家族供子弟到黄州求学,废寝忘食读书,以期改变家族命运。在门阀政治大行其道的时代,寒门子弟要当官基本接近于登天那样难,而现在,接连举行的考试选拔,让欲做官而无门的无数寒门子弟看见了希望。无论是山南还是关中,无论是西边的蜀地还是东边的青齐之地,无数寒门子弟想当官却无门可入,看着那些世家门阀以及权贵子弟只是幼童就能当官,心中的不甘和怒火,可想而知有多大。当天下太平,朝廷治下不再有战乱时,寒门子弟想要通过从军以命搏军功入仕会变得越来越难,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好办啊,去给世家门阀权贵当狗,求主人赏个一官半职嘛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便自己能卑躬屈膝,但就连当狗的机会都没有,那该怎么办现在,宇文温通过多方运作,给了天下寒门子弟一个选择,那就是朝廷举办尽可能公平的考试,尽可能不把门槛设得那么高不需要权贵推荐,推行一个新的选才制度,让寒门子弟有当官的机会。那么当这种考试变得越来越常态化,可以在高水平学校接受教育的寒族子弟,就能有更大的当官机会,如此一来,寒族小地主势力迟早会登上政治舞台。这股力量一旦汇聚起来,再加以妥善引导,足以让天地变色。世家门阀的时代,就可以宇文温想到这里,干咳数声将思绪收回现实,看着这熟悉的校园,颇有些恋恋不舍。他已经卸任黄州总管一职,转任波州总管,坐镇河南,近几年回西阳的次数不会太多,而黄州州学,已由当年那只嗷嗷待哺的雏鹰,变成即将搏击长空的雄鹰,不再需要他寸步不离的小心呵护。想着想着,宇文温的思路又开始发散,身处校园之中的他,宛若回到了当年的校园,而身份,是从血腥战场归隐的特种兵,也就是喜闻乐见的兵王。没错,这都是套路,喜闻乐见的套路为国效力、立下无数大功的超级兵王,回归平静生活,在美女如云的大学校园里扮猪吃老虎。各类型极品美女都和兵王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挥之不去不说,还争着和兵王约会,哭喊着要为兵王生儿子,即便不结婚也没关系。而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一个接一个把脸凑过来,排队等着兵王抽。想着想着,宇文温有些尴尬,随后收回思绪,继续向前走,他如今进位国王爵,受封豳王,“豳”的读音同“彬”,和“兵”的读音相近,以至于宇文温总有错觉,以为自己是“兵王”。豳王封爵,当然有来头,宇文温这两年四处征战,立下战功无数,有资格进位国王爵,若按着惯例,他应该受封“邾国王”,因为先前他曾是邾国公。简称“邾公温”。然而尉迟氏的邺城伪朝廷封他做“邾王”,所以如今朝廷当然不能这么封,于是经过一番“研究”,封宇文温为“豳王”。豳的封号,来源于宇文温的祖父、豳国公宇文导,而本来,宇文温受封邾国公而不是豳国公时,应该过继一个儿子给已遇害的堂兄、宇文导的长孙宇文洽做嗣子,继承豳国公爵位,延续香火。关系有些复杂,这没办法,这是大家族要面临的问题,若再往上溯源,宗族关系更复杂当年武川镇的宇文四兄弟,大郎宇文颢为邵国公追封,二郎宇文连为杞国公追封,三郎宇文洛生为莒国公追封,四郎宇文泰为周太祖,此为宇文宗室四系。如今,帝系宇文泰仅剩天子宇文乾铿,莒国公一系绝嗣,杞国公一系剩杞王宇文亮父子,至于邵国公一系邵国公宇文颢一系的主支,为长子宇文什肥,长孙宇文胄,当大象二年宇文胄阵亡后,主支就断了。宇文颢的第三子宇文护,这一支也断了。只剩下次子、豳国公宇文导这一支,而豳国公一系如今只剩下宇文温和儿子们,宇文亮、宇文明父子,从宗法上来说,不是豳国公的后代。换句话说,宇文宗室四系之一、邵国公宇文颢的后代,就只剩下宇文温及其儿子们。按说身为旁支的宇文温,应该继承主支,成为邵国公,若进位国王爵,应该是邵王。但这样做不行。宇文温如今在宗法和事实上是宇文翼的唯一嗣子、宇文广的唯一孙子,没理由跳过豳国公一系,给主枝邵国公一系的宇文胄当嗣子,变成邵王。如此做法,等同于让豳国公宇文广绝嗣,说不过去。那么邵国公一系绝嗣该怎办可以兼祧,但没必要,更别说还有另一个办法。末代邵国公宇文胄,和如今的杞王宇文亮是堂兄弟关系,只要宇文亮努力些再生个儿子,过继给宇文胄做嗣子就行。邵国公一系有无嗣子继承香火,责任在宇文亮,这和下一代的宇文明、宇文温无关。所以,宇文温就有了豳王的封爵。所以,对于宇文温来说,他还是和豕猪有缘分,无论是邾猪王还是豳王,都和豕猪能扯上关系,宇文温觉得这莫非是黄州养猪业发达造成的影响。当然,这种联想也就是宇文温自己庸人自扰,他为了避免影响情绪,就把豳王强行和“兵王”联系在一起,这么一想,念头通达许多。作为兵王豳王,按照套路,宇文温应该左拥右抱,而现在,原配女主尉迟炽繁、美女总裁杨丽华、绝色校花白领萧九娘、小姨子白富美尉迟明月不都齐了么后院充实,宇文温觉得自己在另一个方面也要继续努力。最发达的河北轮不到他去镇守,但镇守河南也不错,接下来,他必须在事业上大踏步前进了。第五章 缘分续午后,西阳城内安宁寺,钟声回荡、香客如织,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见着如此盛况,不由得眉头紧皱。贵贱有别,虽然在佛祖面前众生平等,独孤氏觉得自己是堂堂太夫人,却和平民挤在一起拜佛,太有失体统了。在长安,城内有许多佛寺,其中又有尼寺,不同的佛寺适合不同身份的人去烧香拜佛,但在西阳,佛寺就一座,没得选,对此,她有些心烦。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前年独孤氏跟着儿子李渊在西阳寓居,到过安宁寺,那时在寺里烧香的人虽然多,却没有如今的盛况,独孤氏见着许多衣着寒酸的人进出安宁寺,哪里愿意走进去。跟在一旁的窦氏见着独孤氏如此表情,知道老夫人怕是要发脾气,赶紧解释:“母亲,安宁寺里大有乾坤呢。”“什么乾坤莫非还有尼庵不成”“正是。”窦氏事前已经将安宁寺的情况打听清楚,如今一五一十将安宁寺的变化告诉独孤氏,以便让对方放心。据说总管府署为了避免百姓佞佛,规定下辖各州城内只许有一座佛寺,尤其治所西阳城里,必须严格执行只有一座佛寺的命令。头几年倒没什么,但到后来,随着黄州人口急剧增加,原本的安宁寺有些显得小了。到安宁寺上香的人越来越多,官民混杂、贵贱混杂、男女混杂,即便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现世的情况无法改变,一味地强调“平等”是不现实的,故而安宁寺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安宁寺,能接纳的香客数比之前多了几倍,能住下更多的出家人,能收养更多的孤儿,当然,也能容纳女尼在寺内出家。安宁寺内有尼庵,以方便女子出家,当然,尼庵的管理很严,免得被人造谣生事。而安宁寺内有尼庵,也方便了女施主礼佛,一般来说,不禁男施主和女施主一起入庵,但无女施主随行的男施主,是不能进去的,男施主带侍女也不行。如今的安宁寺,考虑到贵贱有别,但又不想表现得太过势利,于是取了个两全之法。安宁寺内设了许多小院禅房,这些禅房必须“预约”方可入内,而预约实际上就是隐性筛选的一种手段,根据施主地位、身份,为其安排不同区域的禅房。窦氏已经预约了一处小院,能够安安静静的礼佛,又有法师陪着说佛法,寺庙对此考虑得十分周到。不仅如此,寺内还供应斋饭,这斋饭的食材并不名贵,但吃起来相当可口,有许多以假乱真的“素肉”,别有一番风味。听到这里,独孤氏面色放缓,在知客僧的带领下,入寺礼佛。扩建过后的安宁寺,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比起独孤氏之前来过的时候要气派得多,不是说用料多么名贵,而是大殿的结构和布置十分巧妙,让佛像显得庄严神圣。身处大殿之内,看着安详庄严的佛像,听着耳边传来的呢喃诵经声,独孤氏那一瞬间百感交集,差点就想跪下。独孤家多灾多难,她的父亲独孤信被逼死,她的姊姊明敬皇后死于难产,她的另一个姊姊和姊夫杨坚死于宫中,随着隋国灭亡,独孤家再受重击,族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窦氏见着独孤氏伤感不已,赶紧搀着对方转去“预约”的小院礼佛,她也好安慰安慰独孤氏。转过一处回廊,独孤氏见着一处小院门口的几名侍女,不由得愣了一下:其中一人,很眼熟。但那怎么可能呢独孤氏若有所思,随后摇了摇头,随着女尼和窦氏,转入另一个小院里。院门后,柳叶靠墙而立,心脏扑通扑通跳着,方才她在院门处正吩咐侍女一些事情,突然见着回廊里走来一名妇人,那妇人她认得,是唐国太夫人独孤氏。这位是女郎杨丽华的姨母,当年柳叶陪着杨丽华到唐国公府玩耍时,就经常见到这位独孤氏。唐国公李渊,是杨丽华的表弟,柳叶知道李渊如今到鄂州当刺史,明日就要到豳王府做客,所以届时她和女郎杨丽华是绝对不能出现的。未曾料她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唐国太夫人独孤氏,柳叶不知道对方方才是不是看见、认出了她。应该不要紧的,都十年了。柳叶如是想,看看院内房门紧闭的禅房,不由得心里叹了口气:唉,还要折腾多久啊禅房内,一场罪恶正在上演,一位风情万种的美妇,今日到安宁寺上香礼佛,要为夫君祈福,为儿女祈福,未曾料为一权贵看见面容,其人顿生邪念。那权贵不顾妇人的哀求,将其逼入禅房,喝退婢女,以妇人的子女安全为要挟,强迫对方就范。辣手摧花,折腾了许久,真是宇文温如是想,搂着杨丽华温存着,方才两人重温了十年多前的那一幕,玩了许多花样,如今虽然衣衫不整,却都心满意足。把脸埋进宇文温怀中的杨丽华,此时有些无奈,她是虔诚的信徒,没想到却在这佛门圣地,半推半就下和夫君又来一次“情景再现”。如今她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因此怪罪,也不知日后要烧多少香才能赎罪。杨丽华知道宇文温不信佛,还喜欢在禅房和她“重温旧梦”,在安陆时是这样,在西阳也是这样,所以杨丽华尽可能不和夫君一起去寺庙,今日本来也如此。一早,杨丽华见着宇文温去州学看放榜,赶紧出门到安宁寺烧香,结果宇文温来得好快,她想跑都来不及,对方把门一关,她就只能半推半就。因为时局,宇文温在外征战两年有余,中途只是短暂回府几次,杨丽华这两年未曾和夫君有肌肤之亲,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才盼回来了夫君。随后的干柴烈火就不说了,杨丽华以为自己和萧九娘、尉迟明月这段时间轮番上阵,能让宇文温的“火气”消散,未曾料今日对方依旧生猛,折腾得她够呛。“丽华。”宇文温忽然说话,杨丽华看向夫君:“嗯”“还不够呢。”“啊妾还是等回府再”杨丽华的声音越来越小,宇文温笑了笑:“为夫是说,两个还不够,丽华得多生几个呢,到老了,儿孙满堂,多热闹。”“嗯。”杨丽华偎依在宇文温怀中,幸福非常,宇文温搂着佳人,只觉当年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的缘分,真是奇妙无比。他要到亳州任职,如无意外的话任期至少数年,当然要把家眷接到亳州,共叙天伦,这两年亏欠儿女以及妻妾的时光,他要好好弥补回来。当然,另外一位“丽华”,也该有个处置不是第六章 风声房间内,黄稻悠悠醒来,只觉得脑袋发胀,疼得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不对,他记得自己失去知觉前是和钱东家饮酒,那酒初一入口不觉得如何,可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