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邸也就住上这么几日,下一次回来,也不知何时了。”尉迟炽繁没说话,她觉得只要能和宇文温在一起,子女也在一起,一家人平平安安,那么在哪里住,其实都无所谓的。宇文温忽然换了个话题,没见王妃搭话,却不着恼,因为他只是有感而发。成日里换地方住,就不知道下一次回长安,能不能正聆听夫君心跳的尉迟炽繁,忽然听到心跳急促起来。第一百三十一章 际遇“听说了么,吴地出事了”“出什么事了”“哎哟你还没听说么江南有刁民闹事,眼见着再这么下去,就要出大事了”“真的假的,这不大军刚班师没几个月,怎么就闹起来了”“真,比珍珠还要真”“珍珠哎,马掌柜,岭表的合浦珍珠到货了没有,我这急着要呢”窃窃私语中,郑善果目不斜视,经过几位闲谈的商贾身边,径直走进镖行大门。君子耻于言利,出身荥阳郑氏的郑善果,可不想和这些市侩商贾扯上任何关系,也不想让人误会他和这些人交谈,坏了名声。荥阳郑氏子弟,当然要清高些。刚进大厅,镖行掌柜见着这位年轻人气度不凡,赶紧迎上来,却为郑善果的随从挡住:“这位掌柜,我等来办理业务。”“不知贵客要办理何种业务”掌柜当然有眼色,既然这位年轻人带着跑腿来,他就不能直接和对方交谈,于是引到一旁厢房,开始谈“业务”。身份尊卑有别,郑善果不需要亲自和对方谈,只是默默听着,听到后面,却忍不住开口亲自说。镖行的业务分几种,押货、送信、送人等,而此次郑善果带人来镖行“洽谈业务”,是要委托镖行送人,也就是派镖师护送他前往淮南扬州广陵。掌柜看了名帖,赶紧行礼:“原来是郑参军,失敬失敬,小的方才失礼了。”郑善果如今为豳王府记室参军,且不说郡望,他是官,镖行掌柜是民,尊卑有别,即便是谈买卖,掌柜的没资格和郑善果平起平坐。本来这种事不需要郑善果来处理,但事关重大,郑善果对此很重视,所以不惜亲自到市侩混迹的镖行,亲自办理业务。先前,豳王宇文温自长安前往广陵,就任扬州总管坐镇江南,但江南局势不稳,于是豳王先行南下,王妃及世子、庶长子稍后出发。就在这时,本来要随豳王府车队出行的郑善果却因故请假了。他的母亲崔氏患病,卧榻不起,孝顺的郑善果哪里能抛下寡母不管,自己离家远行,于是请了假。所幸,崔氏的病很快痊愈,结果豳王的庶长子却生病了,豳王妃身为嫡母,不好让患病的庶子长途跋涉以免病情加重,自然要等庶子病好才启程。现在,豳王妃陪着儿子在长安,那么郑善果想要前往广陵上任,就只能自己上路。虽然他也有随从,虽然他也支付得起路费,但从长安到广陵,数千里路程,光靠自家的护卫,郑善果觉得不保险。要是遇到危险,他倒是可以策马突围,但母亲怎么办如果是当年,郑善果的爵位还在,靠着食邑虚封,他完全可以养得起一支队伍,护送自己和母亲平安抵达广陵,但现在不行了,所以得另外想办法。那就是按着时下流行的做法,到镖行雇佣镖师,护送自己一家出行。源自山南黄州的镖行,在长安都有分号,各家都实力雄厚,声誉颇佳,郑善果仔细打听了许久,权衡利弊,才下定决心走一趟。然而看着“价目表”,他原本坚定的信心瞬间动摇:好贵。按着报价,若要在镖行雇佣镖师护送他一行人前往广陵,所需费用抵得上他一年的俸禄折价铜钱了。虽然郑善果手头还算充裕,但一下子花掉这么多钱,还真有点心痛。确切的说,是母亲会心痛,他倒无所谓,毕竟又不是出不起,但可想而知母亲会唠叨。“贵客的忧虑有道理,只是呢,贵客随行人员较多,又是要走完全程,那么费用自然就上去了。”掌柜开始给郑善果提建议,那就是先自己出发,毕竟从长安经武关道至山南荆襄,一路上都很安全,待得抵达黄州,在西阳总号雇镖师,乘船走水路东进去广陵就可以了。郑善果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这样做确实不错,他自己有随从,而山南荆襄地界确实太平,到了西阳后再雇佣镖师,确保水上安全即可。见着掌柜如此为客人着想,郑善果决定雇佣几名镖师,随他一起上路,沿途也好指点指点。此即所谓“识途”,对沿途各处情况都很熟悉,知道沿途哪家邸店可靠,还可以帮忙雇船、雇车,能够帮助雇主避开一些黑店,避开危险的地段。最主要的是,这些“识途”认得“江湖中人”,还可以随时和沿途镖行分号联系,应对一些突发事件。镖行的这种服务,正好合适郑善果这类“高不成低不就”的出行者,所以他很快便作出决定,让随从办好相关手续,缴纳费用之后,立下契约。刚出镖行大门,郑善果迎面碰到一人,却是陈国降官徐德言。徐德言为“一代文宗”徐陵之孙,在陈国时任太子舍人,此次随着陈国天子、宗室、文武百官入关中,接受处置。徐德言有才学,郑善果因为偶然的机会和这位江南才子接触,印象深刻,随后打了几次交道,算是相熟。陈国降官无论文武,如今大多得朝廷任用,徐德言不在其列,但他的名字却广为人知,源自一段佳话。陈国灭亡,宗室、后宫嫔妃入关中,执政的丞相,循例将后妃、公主们进行处置,大多将其赏赐给有功将帅,陈叔宝之妹乐昌公主据说容貌甚美,亦在其列。不过赏赐名单尚未确定,平陈主帅、豳王宇文温上表,称乐昌公主已有佳偶,丞相知道后决定成人之美,让乐昌公主与其夫团聚。乐昌公主的夫君,就是徐德言,此事被人传为佳话。此时,郑善果得知徐德言想来镖行雇佣镖师,护送他和陈氏去黄州,不由得好奇:“徐兄要去黄州么”“是的,不才得刘博士推荐,到黄州州学做助教,只是千里跋涉须得有人护送,故而到此看看”徐德言所说“刘博士”,是指信都刘焯刘士元,如今已闻名天下的黄州州学便是其一手创办,而刘焯一直都在为州学招揽人才。郑善果闻言大喜:“徐兄我不日要去扬州广陵,途经黄州西阳,你便与我一同出行,如何”“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啊这这”徐德言不知该如何回答,说实话,他囊中羞涩,实际上今日来镖行只是询价,若价钱太贵,他就只能等着有相识的人去山南,他就来个“顺路”。陈国灭亡,徐家家境一落千丈,徐德言去年携乐昌公主去广陵,半路遇贼,随从几乎损失殆尽,所以如今身边没几个仆人,想要长途跋涉,总觉得不安全。郑善果他认得,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为人不错,对方相邀,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只是“没有什么只是,我与徐兄一见如故,这一路上,正好做个伴”郑善果热情非常,当然他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纯粹是见徐德言品行不错,正是母亲让他多亲近的那一类人,所以才热情相邀。徐陵,是有名的南朝人物,和另一位文学名家庾信齐名,并称“徐庾”,能和如此名家子孙来往,郑善果觉得母亲肯定很高兴。如此盛情邀请,徐德言却之不恭,只叹人生际遇,真的是说不清楚。陈国灭亡,他以为国破之后就是家亡,从此和妻子天涯相隔,再难见面,结果却是那日偶遇的豳王宇文温,让他夫妻团聚。如今,又得荥阳郑氏出身的郑善果相助,徐德言觉得自己能顺顺利利,果然是佛祖保佑。有空,还得去庙里多烧烧香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际遇续“欢迎光临,朋友,主神马自达与你同在”“喔,同在同在。”周法明向着门口两名迎宾的波斯胡人点点头,大踏步往邸店里走,其妻及随从紧随其后,俱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行人风尘仆仆,似乎刚入城不久。炎炎夏日,南昌又特别闷热,不过店里倒是较为凉爽,毕竟硕大的冰块放在厅内,光是看着就觉得凉快。闻讯赶来的掌柜,将周法明夫妇引入后院,周法明对邸店的装潢很满意,笑道:“我说老李,你这门面不错嘛,有模有样的,若不是牌匾上写着南昌分号,我还以为如今是在番禹分号呢。”“啊,二东家说笑了,南昌分号哪里敢和番禹分号比。”“那不一定,南昌,如今势头也是不错的。”周法明翻看着掌柜交上来的账簿,只看了一下便交给妻子。对于周法明来说,管账这种事,当然要媳妇负责,男人,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正道,当然指的是官场、战场。周法明是这家邸店总号的东家之一,如今携家眷从岭表回中原,路过南昌,就来分号看看,顺便让妻子熟悉一下南昌分号,日后也好管账。或者说是“理财”,毕竟中原和岭表不同,日常开支要大很多。自当年朝廷平定岭表,随军出征的周法明就留在广州当官,这一当就是五年,经历了许多风雨,周法明成长不少,已经历练得老成许多。带兵平叛、剿匪,钻山沟、密林,处理民政,劝课农桑、促进商贸,周法明什么都做过。别人都说岭表烟瘴之地,视岭表当官为畏途,他不这么认为,虽然岭表气候确实异于中原,但实际上只要身强体健,注意饮食、注意防蚊虫,也没那么难捱。更别说官署有大量冰块供应,使得大小官吏们得以从容渡过岭表的炎炎夏日。一想到冰,周法明就想到钱,他以前从没想到,往岭表卖冰居然能如此暴利。冰,冬天的中原寻常可见,可从没有人想过往岭表交广大规模贩卖冰块,豳王却想到了,然后就是一条利润丰厚的财路。市舶司大力开展“北冰南售”贸易,如今的岭表沿海各州郡,对于冰块的需求与日剧增,可以用无底洞来形容。参加市舶司“北冰南售”船队的海船数量逐年递增,连带着日兴昌柜坊的“理财项目”也炙手可热,周法明一想到自家的“理财”分红,就觉得是在做梦。别的产业不说,光靠在日兴昌柜坊“理财”所得收益,周法明觉得自己要多傻才去贪污受贿。李掌柜让人送上几份报纸,周法明仔细一看,最近一期报纸的日期,居然是前日,随后颇为感慨:在番禹,他看到的西阳报纸,基本都是一个月以前发行的。西阳城里有报纸,上面有很多内容,政令、民生、商事面面俱到,其发行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一新事物,而报纸的“流通”范围,由西阳向四周扩散开来。洪州南昌,和黄州西阳联系紧密,所以西阳城刊发的报纸,在南昌同样流行,而往返于中原和岭表广州的商队,会把西阳的报纸带到广州。所以,在广州当官的周法明等官员,就靠着报纸了解黄州乃至山南地区发生的事情。从一个侧面间接了解到黄州、洪州、鄂州乃至荆襄、淮西各地蓬勃发展的情况,看着商队带来的一份份报纸,周法明就觉得自己身在西阳。现在,他就看到了一个“大新闻”:修了数年的光黄铁路,全线贯通。时光飞逝,当光黄铁路在筹建时,身处广州的周法明就通过报纸知道了,如今仿佛一眨眼,光黄铁路已修好,真是让人感慨。想到这里,周法明有些期待:“如今正好路过黄州,怎么着都得见识见识光黄铁路。”李掌柜闻言回答:“二东家,恐怕如今也就暂时只能见识见识了。““此话怎讲”“呃铁路刚开通,据报纸说得先试运行,看看线路是否通畅,而沿途站点还在完善,那什么列车时刻表还在编制,所以铁路暂时不对外开放。”“是么那日后再说吧。”周法明如是说,他此次卸任入京,要往长安去,不是翻越大别山去河南、两淮,虽然经过黄州,若想要感受一下光黄铁路,实际上不算“顺路”。在岭表的五年时间,中原大变,尉迟氏覆灭,陈国灭亡,如今天下一统,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一件件大事,身处岭表的周法明却成为旁观者。不过现在他回京另有任用,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周法明之兄周法尚,在湘州总管任上表现不错,如今也回京述职、另有任用,兄弟俩的际遇,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法尚由当年的陈国叛将,成了周国执政、杞王宇文明赏识的人才,而周法明得豳王宇文温的赏识,历练多年,即将另有任用。而陈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建康,据说刚被夷为平地。想到建康,周法明有些唏嘘,他自幼在建康长大,如今这六朝京城被夷为平地,自然有些伤感。台城、边淮列肆、清溪府邸、瓦官寺、朱雀航、长干里,全都没了,只剩下秦淮河依旧流淌。说到建康,说到江南,李掌柜向周法明透露了刚传到洪州的传言,那就是江南局势不稳,许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