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肯相信相国了,这是他的一贯手法,卑职非常了解,择其中弱者先击之。”王黼忍不住一阵大笑,他心中着实得意,现在连张邦昌都投靠了自己,蔡京老贼众叛亲离,看他还有什么能耐王黼从桌上拾起一本名册,稍稍翻开了几页,这是张邦昌给他的投名状,是蔡京这些年在京城和地方提拔的官员名册,足足有两百余名,这让王黼暗暗心惊,他没有想到蔡京的势力居然如此强大,难怪官家对他如此忌惮王黼忽然意识到自己太小看蔡京了,如果自己真把蔡京激怒,让他全力反扑,自己未必能抵挡得住,不行不能太急于求成,得慢慢来,一步一步将蔡京挖空。想到这,王黼淡淡道:“既然蔡京让你弹劾王安中,你就正常弹劾”“可是,这样会”不等他说完下去,王黼便打断了他的话头,“你弹劾归你弹劾,我捞人是我的事,你依旧是蔡京的心腹,懂我的意思吗”“这”王黼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想接任余深的太宰之职,放心吧只要我推荐的蔡攸出任尚书右丞,拜为副相,天子为了平衡政事堂,一定会把你提拔上去,他是不会让我独占三相的,有的事情,只要你我两人明白就行”张邦昌不由暗暗叹息一声,他已经上了王黼的贼船,恐怕很难再下来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被王安中调去监视余深和蔡京的府宅的御史都是察院的监察御史,和李延庆所在的台院并没有什么关系。官房内,李延庆用食指关节敲打着桌上的卷宗,对主事陶烨怒道:“这个案子你竟然拖了三个月,你做不了就早点说,我让别人去做”“卑职已经尽力,可是这个案子牵涉面太广,已经有人威胁卑职的家人,李御史,这个案子只能”“只能什么”李延庆目光锐利地盯着他,“你把话说清楚”“只能只能不了了之。”李延庆冷笑一声,“御史台的案子可以不了了之吗”“当然可以”陶烨连忙解释道:“实际上,御史台至少有三成的案子都是不了了之,象李御史之前经手的林灵素刺杀案,最后不就不了了之了吗”李延庆脸色微变,冷冷看了他一眼,半晌道:“你刚才说这桩私酒案已经有人威胁你的家人,你是在危言耸听吧”“卑职不敢,确实有人威胁卑职家人了,昨天晚上院子里发现一只剥了皮的猫,上面还插着一把匕首。”“那你为什么不报官”“卑职不敢,私酒案不光牵连三司,还牵连到内宫,开封府实际上就是查不下去,才把这个案子转给御史台,李御史当时就不该接下这个案子。”“你的意思是说,责任在我啰”“卑职不敢,只是说李御史经验还不足,不太懂官场上的推卸扯皮,其实把这个案子打回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去查就是了。”李延庆点点头,“既然已经有人威胁你的人身安全,那这个案子你就先放一放,自己要当心点,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官。”“卑职明白了”“天色已经不早,回家去吧”“卑职告退。”陶烨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李延庆望着他退出自己官房,目光顿时变得阴冷起来。陶烨的家位于外城东南靠城墙处的古松巷,陶烨是开封府人,太学出身,他父亲年轻时去南方开矿,赚了一大笔钱,回京城后便在外城靠城墙处买了一座占地两亩的大院子,修建二十几间屋子,然后租赁出去,一个月也能收租金十几贯钱。陶烨从府学出来后,他父亲又花钱找关系把儿子送进了太学,当陶烨三年前结束太学生涯,他父亲又花了一大笔钱,走通了吏部的关系,陶烨便得了御史台的实缺,出任从九品的御史台主事。这几天陶烨的日子着实难过,他的上司李延庆逼他重查私酒案,这个案子本来被前任刘霖推给了开封府,结果李延庆上任不久,开封府又将这个案子打回来,李延庆竟然傻乎乎地接受了,却让自己负责调查,让陶烨心中恨极。这个案子陶烨心里很清楚,涉及到宫中几个掌权宦官以及京城几家酿酒大户,他们在酿官酒的同时,也私下和内宦勾结酿私酒,大发其利,这几个大户手下养了不少亡命之徒,自己去查他们,岂不是找死想到昨晚出现院子里那只剥了皮的猫,以及那把血淋淋的匕首,陶烨双股便一阵战栗,他知道这是有人在威胁自己,如果再查下去,恐怕自己小命就没了。今天陶烨终于鼓足勇气,将案子卷宗还给李延庆,这个案子他不敢再查下去了。古松巷比较窄,牛车驶不进去,陶烨给了车钱,便快步向巷子里走去,但他刚走了没几步,忽然从暗处窜出两名黑衣人,挥拳将他打翻在地,陶烨被打得天昏地转,不等他反应过来,头发便一阵剧痛,黑衣人将头发扯起,在他耳边恶狠狠道:“已经警告过你,那桩案子不准再查了,你偏不信”陶烨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大喊道:“我不敢查了,饶命啊”“我家主人最后再警告你一次,下次就要你的小命”说完,只听咔嚓一声,陶烨只觉右腿一阵剧痛,他顿时痛得昏死过去。陶烨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家中,父亲坐在一旁垂泪,他的右腿已经绑上夹板,稍微动一下就钻心疼痛。“我的腿我的腿怎么了”陶烨惊恐地问道。“刚才刘名医给你看过了,你大腿骨折,断成三截,别的地方还好,没有问题,烨儿,倒底是怎么回事你招惹到谁了”陶烨一把抓住父亲的手,急声问道:“有没有报官”“还没有报官,只是让你弟弟去御史台请假了,你明天肯定去不了。”听说没有报官,陶烨顿时长长松了口气,对父亲道:“我最近办一个案子,案子背后是我惹不起的人,他们心狠手辣,会杀人的,昨天死猫和今天的挨打只是警告,我再敢查下去,他们就会下死手了。”“啊那可怎么办”“这个案子我已经推掉了,打死我也不查了。”就在这时,他兄弟陶炯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竟然是上司李延庆,陶烨顿时吓了一跳,“李御史来了”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李延庆上前按住他,“你不要动,我心里明白,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不该让你去查这个案子,你没有后台背景,他们才敢下手,算了,你好好休息养伤吧”说着,李延庆将一份批假书和一锭银子放在他床前,“听你兄弟说,你是大腿骨断成三截,这个比较严重了,至少要养半年,这是半年的休假书,还有十两银子给你补补身体,放心吧你的俸禄照发,位子也给你留着,你就安心在家养腿。”李延庆又对他父亲道:“伯父应该有经验,腿骨折断最关键就是腿骨彻底长好之前不准动,否则很容易会变成瘸子。”陶父连连点头,他在矿山有经验,“李御史说得一点没错,腿骨稍微错位就会变成瘸子,我从前见得多了。”“你安心休养吧我先走了,那个案子我也不查了,还给开封府,让他们自己查去”“多谢李御史前来探望,卑职感激不尽”李延庆拍拍他肩膀,起身走了,陶父一直将李延庆送出了巷口,李延庆坐上牛车,便冷冷问张虎道:“我让你把他两条腿都打断,怎么只断了一条”“当时正好有几个后生来了,我们怕被堵住巷子里,只好匆匆撤退”“算了,他腿断成三截,至少也要养半年,他听出你的声音吗”“卑职嘴里含着铜舌,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而且巷子口比较黑,我们没有和他打照面,还蒙了脸,应该万无一失。”李延庆点了点头,高声吩咐车夫,“去虹桥宝妍斋”在宝妍斋内堂,李延庆微微欠身对莫俊道:“先生的计策果然很高明,主事之位已经空出来,请先生明天就来上任吧”莫俊淡淡一笑,“其实我是为他好,以官人的性格,他充当王黼的耳目,不死也要终身残疾,我只让他休假半年,他应该感激我才对。”李延庆沉吟一下,“假如王黼又要给我安排一个主事呢”“很简单,再弄一个案子,把他打发去外地一年,事情怎么安排是你说了算,王黼除非把你调走,他在具体事务上还真拿你没办法。”李延庆点点头,“其实我觉得,王黼可能会收买先生。”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好事情啊我又可以意外发一笔财了。”两人对望一眼,一起大笑起来。就在这时,门外一名伙计跑来禀报:“启禀官人,有人来给官人送一封信。”“人在哪里”“就在大门外”李延庆起身出去了,只见门外站着一名中年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梁师成的管家。“刘管家给我送信吗”刘管家点点头,将一张纸条递给李延庆,转身便坐上牛车走了。李延庆借着光打开纸条,里面只有一句话,开审林灵素刺杀案,正是梁师成的手笔。李延庆心中顿悟,一定是梁师成和蔡京达成了同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次日一早,李延庆便将令使王教和书令史刘方召集到房间内,对他们二人道:“陶主事昨天不幸摔断了腿,不得不请假半年,以后半年就由莫先生暂时替代他的位子。”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旁边的莫俊,“莫先生是我从前在军队时的幕僚,曾经主管数万人的后勤,这次以幕僚的身份参与御史台之事,希望两位同僚大力支持”王教和刘方只是文吏,收入微薄,李延庆每月补贴给他们十贯茶水钱,比从前刘霖给他们的补贴高了三倍,也是御史台所有文吏中最高的补贴,着实令他们心怀感激。两人连忙向莫俊行礼道:“莫先生经验丰富,还望先生多多指点。”莫俊微微一笑,“我们彼此彼此”就在这时,大门轰地推开了,张洵有些气急败坏地冲进来,他打量一眼陶烨的位子,急冲冲问李延庆道:“陶主事是怎么回事”李延庆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张主簿是在和我说话吗”张洵是从七品官,而李延庆是正六品,而且有御史头衔,张洵是因为心中焦急万分才略显失礼,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不应该那么推门,连忙解释,“刚才没有抓住门把,稍显失礼,请李御史不要见怪。”“我知道张主簿心急,开门轻重我不会在意,只是主簿有什么事”“我刚听说陶主事好像出事了,着实有点担心,便过来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主事的腿摔坏了,要休息几个月。”李延庆又给他介绍莫俊,“这位是我的幕僚莫先生,陶主事不在,暂时过来帮我一段时间。”“如果陶主事生病,我可以给李御史另外安排一位临时主事。”“多谢张主簿的好意,我暂时没有这个需要,如果我有需要,我会提出来。”张洵只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运作,但他并没有人事任免权,只是侍御史自己提出来更换主事,并得到御史中丞批准后,主簿才能安排新的人选,由侍御史挑选。所以这里的人事更换权在侍御史手中,而批准权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李延庆不想更换,御史中丞也不能强行换人。至于幕僚,基本上每个侍御史都有自己的幕僚,李延庆把莫俊安插进来,张洵也无话可说,除非他能抓到莫俊的把柄,是朝廷通缉犯之类,否则他也不能干涉。张洵又看了看莫俊,只得悻悻道:“既然李御史已经决定用幕僚,我也无话可说,请尽快过来登记一下,我会安排必要的物品。”“一切有劳张主簿了。”张洵无奈地走了,这时,李延庆让众人在议事桌前坐下,对三人道:“从今天开始,我要正式启动去年林灵素刺杀案的调查,各位都参与过此案,比较了解案情,大家都说一说吧”王教和刘方虽然没有官职,只是文吏,但他们对这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主事陶烨,就连莫俊也仔细研究过李延庆带给他的卷宗。刘方是最早接触这个案子的人,他欠身道:“这个案子的关键是当事人林灵素已经离去了,而且林灵素就从来没有过任何证词,争论了一年,就是需要确定到底是三个士兵擅自刺杀,而是受指挥使潘岳指使蓄谋刺杀,案情也很简单,其实三个士兵最初已经招供,这件事是他们憎恨林灵素的厌胜祭祀,临时起意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