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了,你要去京兆府任职”“孙儿已经知道了,就是具体不知道出任什么职务。”曹评倒一时没法回答,具体什么职务,官家还真没说。这时,旁边高深笑道:“延庆为何不问问我”曹评呵呵大笑,“我居然把枢密院的三掌柜忘记了。”高深任同枢密院事,是枢密院的三号人物,仅次于梁师成和高俅,但他却管实务,职权最大。高深笑了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推断”“那小舅就说一说吧我们都想听听呢。”旁边曹百川笑道。“小舅,说一说吧”众人纷纷笑道。“看来我不说,今天这一关就过不去了,好吧我就随便聊聊。”高深喝了口茶,缓缓道:“京兆知府杨绪舟是去年才从成都府调去,他至少还有三年才任期届满,目前看不出他有任何调动的迹象,京兆府通判马宁虽然已经做了四年,明年任期届满,但延庆调去京兆府,应该是管军不管政,所以通判这个职务应该不会给延庆,相反,前任同知刘延庆在第一次北伐失利,承担了主要责任,他这个同知京兆府也做到头了,这样推断下来,延庆只能是出任京兆府同知,接任刘延庆的职务。”这时,曹评忽然问长子道:“京兆府留守是谁”曹评问这件事,其实就是在提醒李延庆,如果真是出任京兆府同知,别忘记去拜谒这位留守王爷。曹俨想了想道:“京兆留守好像是康王殿下”李延庆心中一跳,居然是他,这么巧,曹评笑着对李延庆道:“延庆,你应该明白我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吧”李延庆连忙欠身道:“孙儿明白”众人又聊了几句,这才散了,这时,高深走到李延庆面前,微微笑道:“刚才人太多,有些话不好深入多说,只能泛泛而谈”李延庆知道他指的是曹百川,高深和曹百川不和,这曹家公开的秘密,年轻时,高深和曹百川同时喜欢上王家的一个女儿,曹百川因为辈分问题没有机会,但他使坏让那个女子嫁去了石家,高深也没有得到,最后不得不娶潘家之女为妻。后来又因为枢密院的官职,两人又成了竞争对手,最终高深赢得到了枢密院之职,看在曹评面子上,两人表面上虽然和和气气,但私下里却势同水火。李延庆也知道,有些话高深不能在曹百川面前随便说。他便点点头,“我理解”高深笑了笑又道:“知府杨绪舟是王黼的人,而通判马宁却是蔡京的人,马宁想在京兆再任一届,蔡京同意了,但王黼就是不批,他想让自己族弟王淄出任这个职务,把京兆牢牢控制在他手中,你这个节骨眼去任职要当心点,暂时不要卷入双方内斗之中。”“多谢世叔提醒,我尽量避免”高深又淡淡道:“另外把高宠也带去吧我不想让他跟高俅。”“只要他愿意,我没有问题。”“他当然愿意,你是他的老上司嘛”这时,李延庆又道:“我还有几个老下属在太原府,能不能麻烦世叔把他们也调来京兆。”高深眉头一挑,“你说的是王贵和牛皋他们吧”李延庆点了点头,高深笑道:“我调他们去京兆当然可以,不过我建议他们还是留在河东,把他们调去京兆府,刘錡可就势单力孤了。”高深一句话提醒了李延庆,他忽然有点担忧起来,种师道退仕了,姚平仲会不会趁机收拾种师道的旧部,如果是那样,刘錡日子就难过了。高深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徐徐道:“只要太子不废,姚平仲就不敢做得太过分,何况还有种师中在河东坐镇,种家的百年势力也不是姚家能轻易动摇的。”“可我是孤家寡人啊”孤家寡人这个词可不是随便可以说,但高深显然并不在意,他拍了拍李延庆肩膀笑道:“有曹氏兄弟和高宠跟随左右,你绝不会势单力孤。”下午,李延庆又通过曹晟帮忙请到了康王赵构。在潘楼街曹家的清风茶楼内,李延庆见到了康王赵构,李延庆对赵构其实并不反感,在历史上,赵构确实是个很能干的明君,能够在覆巢之下重新撑起一片天地,保住了大宋半壁江山。虽然在金国实力不支,无法再继续南侵而不得不向南宋发出求和信号的情况下,赵构选择了妥协而不是反击,确实令人遗憾。但至少在前面三十年,赵构确实做得不错,重用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保住了淮河一线不被金人突破,也保住了南宋一亿多汉人不被异族奴役。二楼的一间雅室内,李延庆诚恳地对赵构道:“范党一案,若不是殿下求情,恐怕延庆早已死在狱卒的乱棍之下了,殿下救命之恩,延庆铭记于心。”赵构笑着摆了摆手,“王黼陷害忠良,想借机杀人,我岂能容他尽毁忠良一脉,这是我份内之事,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赵构给李延庆的杯子倒满了茶,又笑道:“我也听说你要去京兆府,我还想约你出来,没想到你先找我了,京兆府的情况你了解吗”“大概知道一点,好像知政堂内有两人在暗斗。”赵构点点头,“既然你连这个都知道了,那别的我也不用说了。”李延庆沉吟一下道:“其实我更关心军队那边。”赵构心里明白,李延庆在请自己帮他呢可自己这个留守只是虚有其职,怎么帮他呢赵构沉吟好一会儿,才展颜笑道:“或许是做了京兆留守的缘故,我对京兆的军方颇感兴趣,也打听到了一些比较隐秘的消息。”李延庆知道,这是赵构在帮自己了,他微微欠身笑道:“愿闻其详”“京兆府兵马都指挥使杨麟虽然传闻是种帅一手提拔,但西夏战役后,他和刘延庆都成了高太尉的人,不过据我所知,他私下里和童太尉走得很近。”李延庆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赵构这个消息太重要了,杨麟将是他的副将,他一直以为杨麟是高俅的人,没想到杨麟竟然是童贯的人,真是出人意料啊赵构又道:“知府和通判的斗争虽然很激烈,但新通判至少要到明年年初才定下来,这段时间我建议你先在官方站稳脚跟,着力于军队,听说羌人暴乱,这其实是个抓握军权好机会,李同知不觉得吗”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李延庆没想到赵构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政治素质,不愧是历史上的宋高宗,相比于赵构,赵楷还是显得太嫩了一点。他苦笑一声道:“现在任命还没有下来,殿下叫我同知还稍微早了一点。”赵构笑了笑,喝了口茶道:“这次北伐,你觉得最失意的人是谁”李延庆立刻明白了赵构的意思,他笑道:“这要分宫里宫外,至少我知道宫外最失意的人是童贯,谋算了十年的郡王最终没有得到。”“那宫内呢”“宫内最失意的人其实和童贯一样,期待越高,失落越大。”虽然李延庆没说宫内人是谁,但赵构知道李延庆明白自己所指,他也笑道:“是啊有的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保持平常心其实最好。”说完,赵构站起身道:“我先回府了,今天多谢请客”他微微一笑,转身便走了,李延庆望着赵构的背影,有时候太期待了反而得不到,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李延庆忽然看到了赵构背影中隐隐透出的野心,他也明白了赵构对自己的期待。当天下午,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不出高深所料,李延庆被任命为同知京兆府兼陕西路弓箭手提举,统制京兆府一万五千驻军。由于他兼任陕西路弓箭手提举,实际上就是陕西路沿边各州的十二万乡兵都由他一并统管。任命虽然让他很满意,但也有让他心中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要求他三天后离京上任,李延庆希望能等到妻子生产后再离京。为此,他专门找过高深,希望能月底再离京上任,但高深也没有办法,庆州一带羌人暴乱,各州雪片般的求救信飞来京城,天子赵佶责令京兆府出兵平定羌人暴乱,李延庆不得不告别妻儿,带领百余名亲兵离开京城西进。卷八完,请看第九卷旱江蛟龙入深渊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宋朝的府分为五级,开封府是京畿重地,尽管只是东京,却以天子脚下的身份俯视群雄,故而高高在上。而洛阳府、应天府和大名府分别对应西南北三京,名份仅比开封差了半级,他们属于一级府。而京兆府和太原府虽然不是四京之一,但由于它们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使它们的地位不亚于三京,只在名份上稍微差了一点,他们属于一级半府。至于成都府和江宁府,它们是地域中心,但在战略上稍逊,所以与真定府、河间府等其他大府同属于二级府。至于其他小府,诸如河中府、延安府、凤翔府、兴仁府、江陵府等等,他们则属于三级府。京兆府有一万两千驻军,由于它历史地位特殊,更高过太原府,所以它和其他三京一样,也有留守一职,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一般由亲王担任,在京城遥任,不管实务。按照大宋文官为主将的惯例,京兆军的主将是京兆府同知,副将为都兵马使,四天后,李延庆抵达京兆府,正式走马上任。京兆府就是汉唐的都城长安,尽管它曾辉煌一时,但最终在唐末时毁于战乱,今天的京兆城已经看不到隋唐时的盛景。不过尽管经过宋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京兆府又渐渐从极度疲弱中恢复了元气,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户,成为不折不扣的大府。但也是因为气候的变迁,今天的京兆府已经没有汉唐时湿润多雨,渐渐变得干燥起来,就像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失去了青春时的灵气。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自从北宋建国以来,东北方向的威胁始终贯穿着大宋始终。而西北方向,吐蕃已经没落,西夏虽强势,但毕竟国力不足,对宋朝的威胁远不如辽金,所以政治上的弱势,也使西北的京兆府比不上河北的大名府。李延庆上任的第一天便得到了知府杨绪舟的热烈欢迎,他甚至当着一众官员的面给了李延庆一个重重的熊抱,仿佛一下子给李延庆贴上了王系的标签,不过这个熊抱也是有效果的,使通判马善脸色顿难看之极,哼了一声就走了。“李同知,这就是您的官房”主薄孟遂将李延庆领到府衙后堂的西院,这是一座很宽广的大院,光房舍就有七十多间,足以容纳数百人,而且还有一座单独朝西的侧门,出入府衙非常方便。李延庆走进正中的一间大房间,这就是他的官房了,不过也只是暂时的,李延庆更希望自己将来能到军营中去当同知。“孟主薄,院子里怎么没有人”李延庆一路见西院里安安静静,不由有些奇怪。“今天是旬休,底层官员和小吏都休息了,明天才能见到。”“那就更不好意思了,耽误了孟主薄的休息。”“哪里哪里能为李同知尽一点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李延庆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若不是他已知道这个孟主薄是杨绪舟的心腹,他说不定会曲解绵薄之力的含义。今天确实有趣,杨绪舟夸张的欢迎仪式,还有马善铁青着脸,小媳妇吃醋般的负气而走,让李延庆亲眼看到了这两人的激烈内斗。“对了孟主薄,我晚上住哪里”“我已经给李同知准备好了官宅,离府衙不到一里,向西走两三百步都到了,但好像李同知没有带家眷”“她们可能会晚一两个月过来,主要是我的亲兵随从需要住处。”“没问题,我都安排好了,要不我这就领同知去看看”“你先领我的随从过去吧他们需要安放行李。”李延庆给莫俊和刘方使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便跟随孟主薄走了。就在孟主薄刚走,便进来一个小茶童给李延庆上了一杯茶,行一礼退下去了,李延庆端起茶碗,却发现盘子里有一张小纸条。李延庆连忙放下茶碗,拾起纸条看了看,里面只有一句话,黄昏时,长安酒楼春雪房见。李延庆轻轻笑了笑,自己的椅子还没有坐热,第一道菜就端上来了。长安酒楼位于城南曲江池旁,是一座占地五亩的大酒楼,在京兆排名第三,到了傍晚时,这里车水马龙,生意极为兴隆。李延庆带着张豹和张鹰来到了酒楼前,他已经换了一件白色襕衫,腰束革带,头戴纱帽,手执一柄金丝折扇,看起来就是府学的一名学子,只是他俊朗的脸上多了几分杀气,使他的儒雅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