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寒门枭士>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6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624(1 / 1)

d他们,一旦西夏中断对他们的钱财支持,而宋朝再利用贸易和粮食及时补上这个缺口,他们极可能就会变成宋朝的边民。张叔夜和徐徽言在这次北征中的任务就是这个,他们负责收服夏州以东的各个小部落,用武力和粮食来收服他们。此时,夏州城内的混乱已经得到了控制,家家户户被要求闭门不出,大街上到处可见尸体,刘錡在一旁解释道:“这些人却不是宋军所杀,而是被当地居民杀死,据说昨晚西夏军强征壮丁,同时奸淫抢掠,使城中居民对他们恨之入骨,所以这些士兵逃进居民区时,无一例外被愤怒的居民杀死,并把尸体扔出来,一共被杀九百余人。”李延庆忽然发现这些被杀的士兵几乎都是汉人面孔,不由一怔,“他们都是汉人”“应该说他们祖上是汉人,在西夏他们的身份是奴隶,在西夏从军就叫奴军,都统别以为他们是汉人就心怀怜悯,他们可不认为自己的宋民,也不会说汉话,杀起宋民来比党项人还狠,这样他们就能转为西夏平民。”李延庆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他们之前已经遇到了,上次他们从韦州和西平府将数十万汉人带回陕西路和秦凤路,就发现里面有不少人不会说汉语,只会说党项语,后来有不少人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难以适应,又携家带口返回了西夏,李延庆也不阻拦,任凭他们回去。其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隋朝在地理上统一中国,但南北人民的巨大隔阂依然存在,为了弥合这种隔阂,隋朝开掘了大运河,在经济上和交通上沟通南北,为了笼络南方读书人而开创了科举制,使南方士人也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辽宋金西夏也是一样,这四个国家内都生活着大量的汉人,民族血脉相同,国家的认同却不一样。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有两个,一个办法是将居民置换,将西夏人打散后迁居到内地,让他们慢慢融为宋民,而西夏则迁入内地居民。另一个办法就是时间来遗忘,用宋朝官员来管理,百年后他们就会逐渐忘记他们曾属于西夏国,前提是必须将西夏皇族斩尽杀绝,斩草除根,否则就会像慕容父子一样,燕国消失了几百年,他们还念念不忘要复国。第九百五十一章 灭国之战四正想着,曹猛率领一队骑兵从西门奔来,在马上向李延庆行礼道:“启禀都统,城外围剿已经结束,俘虏一千三百余人,其他逃兵皆被杀死,只有极少数逃脱。”“敌军主将呢”李延庆目光一挑,锐利地注视着曹猛。曹猛的脸顿时胀得通红,半晌道:“敌军副都督被乱箭射死,都督被抓获后发现只是一名小兵,敌军都督化装成小兵逃掉了,卑职无能,请都统责罚”李延庆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敌军主将脱逃很正常,我不会怪你,但我要提醒你,以后汇报军情,要先报将,再报兵,主次不能颠倒了。”曹猛满脸羞愧,“卑职知错”李延庆点点头,又对随军司马韩向林道:“收集敌军昨晚抢掠的财物,把它们还给城内居民,抓获的战俘凡是昨晚参与奸淫抢掠的,不管他是不是西夏汉人,都一律处斩”“遵令”韩向林匆匆去了,王贵却在一旁嘟囔道:“抢掠的财物不如赏给弟兄们”李延庆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们此次征西夏的目标是灭国,是灭掉西夏之国,而党项人你是杀不光的,既然杀不光他们,那就转换思路,把他们变成宋民,你只要把他们视为宋民,那么所有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把他们视为宋民,可能吗”王贵头脑还是没有反应过来。“现在或许不可能,但十年二十年后呢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情形迷惑,必须考虑二十年后的情况,战争只有数年,但仇恨却会记一辈子,记住我这句话。”王贵挠挠头,还是苦笑道:“卑职会坚决服从都统的命令。”李延庆也没有勉强他理解自己的话,毕竟政治的东西让他们这些大将去理解还是太难了一点,正如王贵所言,只要他们坚决服从自己的命令就行了。在宋军攻占夏州两天后,李察哥率领三万西夏援军抵达了距离夏州约三百五十里的铁门关,大军没有停留,又继续向夏州城方向疾速前进,李察哥在途中已经得知宋军主力过了横山大峡谷的消息,他心急如焚,必须赶在宋军攻打夏州之前抢先进入夏州,只要保住夏州城,他就有五成的把握守住西夏。可如果一旦夏州城失守,宋军就能以夏州为根基,长驱西进,西夏所有的战略防御都会统统消失,将无险可守,以西夏的国力根本就支撑不了几年。李察哥不准军队休息,一路向东疾奔,他同时也一路破口大骂濮王李安仁,西夏的情报营原本一直由焦彦坚掌控,做得非常严密,也能时时掌握宋军的动向,可自从三年前,李安仁从焦彦坚手中夺走情报大权后,西夏的情报探子就开始迅速走下坡路。这次居然在宋军开始延安府集结之后才匆忙向兴庆府发送情报,之前李延庆备战几个月,他们做什么去了李延庆在半个月前大规模征集民夫,他们为什么不汇报这就是李安仁做的好事,不断将自己亲信安插进宋朝的重要位子,而这些亲信更主要敛财而不是情报,这就彻底毁了西夏耗费百年建立的情报网,这次西夏军队如此被动,就是因为京兆府夫人情报没有及时跟上,如果情报能提前五到十天预警,结果就大不相同了。在离开铁门关约一百五十里后,队伍停了下来,前面来了一支百余人的败兵,由都督撒金率领,这个消息让李察哥如坠深渊,撒金出现在自己眼前,不久意味着夏州失守了吗片刻,士兵将撒金带到李察哥战马前,撒金匍匐在地上痛哭流涕,“卑职已经从城内征兵一万人,但宋军太强大了,他们的投石机比夏州城还高,直接用震天雷炸塌的城墙,一万新兵率先逃跑,使军心崩溃了,卑职已经全力以赴,但真的抵挡不住啊”李察哥缓缓摇头,“我带兵从来不问过程,只管结果,朝廷把夏州城交给你,你却把它丢了,你说该当何罪”撒金嘴唇动了动,还要争辩,李察哥却厉声大喊:“来人把他拖下去斩了。”冲过来几名如狼似虎般的士兵,架住撒金就向下拖去,撒金大喊:“我无罪,谁都守不住夏州,你也守不住,你不能杀我”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李察哥冷冷一挥手,“斩”撒金拼命大骂,片刻,声音嘎然停止,士兵很快送上一只托盘,上面正是撒金的人头。李察哥心中一口恶气稍稍消了一点,其实他也知道夏州失守不能全怪撒金,但不杀撒金他怎么向天子交代,夏州失守,天子不知该暴怒成什么样子李察哥随即下令道:“大军就地休息”三万大军原地休息,李察哥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他率领的三万军队包括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另外还有三千头骆驼携带给养,现在是春天,图拉河两岸有足够的青草,战马的草料一时不用考虑,而三千头骆驼携带的粮食能支持士兵半个月左右,即使攻不下夏州,他们大军能横穿北部的戈壁荒漠返回兴庆府。李察哥又令人将几名逃兵带上来,仔细询问了他们宋军攻打夏州的情况,结果也让李察哥暗暗心惊,宋军居然是用震天雷直接炸塌了夏州城,要知道他也做过实验,西夏制造的震天雷根本炸不塌城池,除非是在城墙内五个同爆,但这种同步爆炸的技术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只要一枚先爆,其他四枚立刻会被炸飞,成为哑炮。而且西夏的震天雷十分不可靠,十枚震天雷也最多只有四枚能成功爆炸,其他六枚都是哑雷,弄得军方信心全无,他们也知道是火药配方问题,军器监三年前就说马上就要成功了,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天子连换三任军器监都管都没有用。李察哥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这一战该怎么打,对方有十万大军,而他们只有三万军,当然用三万军击败宋军不是不可能,他三万军中有两万骑兵,而且是铁鹞子骑兵,当然不是真正的铁鹞子骑兵,真正的铁鹞子骑兵是重甲步兵,而这支骑兵是骑射军,又叫做泼喜军,仅仅稍逊铁鹞子骑兵一筹而已,但也是一支很强悍的军队。可问题是,宋军肯不肯与自己正面作战,在李察哥的记忆中,似乎李延庆从未和敌军正面大规模作战,至少和金兵没有,都是靠守城把对方耗走,难道这一次李延庆又要死守夏州城,把自己的军粮耗光,逼自己撤退吗可是思来想去,李察哥发现自己还真没有选择,主动权不在他手上,他只能跟着李延庆对峙,为朝廷整合各部落联合出兵争取时间。次日一早,休息了一夜的西夏军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出发了,就在这时,后方斥候传来消息,铁门关被一支宋军袭取,这个消息令李察哥吃了一惊,他立刻便明白过来。铁门关其实是三条路的交叉口,一条沿着横山北麓过来,另外两条则是夏州前往兴庆府的主干道,不用说,这支宋军一定是沿着横山北麓过来,攻下了龙州、洪州和盐州三地,最后占领兵力空虚的铁门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察哥当然清楚宋军攻占铁门关的用意,李延庆想把自己全军歼灭在夏州和铁门关之间,当然横穿隔壁回去,那就是意味着他攻打夏州最多只能七天,否则以他剩下的军粮就无法穿过千里无人的戈壁区。李察哥心中暗暗佩服,这个李延庆确实擅长抓住敌军的弱点,他的弱点就是补给不足。他现在要么立刻撤军,要么就去夏州寻找机会。李察哥没有选择余地了,只得振作精神,率领三万军队向夏州方向杀去。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五入夜,夏州城内已经十分安静了,大街小巷一片漆黑,宋军依旧实行严格的白天戒严和晚上宵禁,只有中午时分才会允许城中百姓出门接受赈济,城中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被撒金的手下抢掠一空,只能靠宋军的赈济来维持生存。宋军的戒严和宵禁不是没有效果,就在昨天,宋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暗中集结,便通知了斥候营,张顺率领千余士兵端了这个准备配合西夏军夺城的死士组织,杀死西夏亡命之徒一百二十余人。李延庆站在城头着注视着西方,西夏援军已经出现一百五十里外,三万大军,这对李延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考验。“文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军队拉出去,和西夏军痛痛快快打一战”李延庆注视着西方沉声问道。文晋就是刘錡,此时刘錡就站在李延庆身旁,他跟随李延庆已经很多年,对李延庆的性格已经了如指掌,他知道李延庆问这个问题绝不是心血来潮,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一定是经过利弊权衡。刘錡想了想笑道:“都统对这支援军了解多少”“我知道两万骑兵是西夏军精锐,被编入铁鹞子军中,擅长骑射,另外一万步兵也是跟随拓跋部的部族军,长驻兴庆府,装备精锐,作战勇猛,可以说这三万军队是西夏军的看家本钱了。”“那都统认为我们能击败他们吗”李延庆缓缓点头,“我们也有英勇善战的士兵,还有远远超过敌军的火器,何况我们军队三倍于彼,我觉得可以和敌军一战。”停一下,李延庆又沉声道:“我们要灭西夏,这一关必须跨过去,必须要堂堂正正地击败他们。”“既然都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战吧”李延庆的目光骤然间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道:“就让京兆军在这一战彻底崛起吧”乌云低垂,一阵阵大风刮过,沙尘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旷野里,十万宋军扎下阵脚,耐心地等候着西夏军的到来。三万西夏军早已在七里之外,远远可以看见宋军的战线,李察哥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会列阵迎战,这也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他根本没有带攻城武器,无法攻城,他只是来碰碰运气,如果宋军愿意和他大战一场,那当然最好,可如果宋军不愿交战,他也只能迅速从戈壁撤回兴庆府,不会在这里耽误时间。看来他的运气不错,李延庆居然愿意摆阵和自己一战,这可是宋军很少见的战略决策,一般宋军都是用谋略或者出奇兵,这种硬碰硬的大战,自从狄青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李察哥对身边十几员大将道:“宋军有十万大军,三倍于我们,这是他们的优势,我们必须避开他们优势,不能和他们一对一作战。”李察哥用战刀一指宋军,继续道:“京兆宋军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改变,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十万大军应该是龙骧卫和虎贲卫为两翼,李延庆的直属卫居中,而我们的三万军队不能分三路和他们迎战,必须集中兵力打击李延庆的中军,只要把李延庆的中军击垮,两翼也将不战而退,所以我的战术是一万步兵驻旗,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