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5(1 / 1)

d后背没有传来撕裂般的疼痛,让他更加放心了,再看看射中后心的那两支羽箭,原来是透过了两层棉甲后再也无力穿透第三层。为了减小棉甲的破洞,黄汉折断了羽箭,免得拔羽箭时箭头部分会再次损伤棉甲,今天如果不是有三层棉甲在身,黄汉势必被建奴当场射死了,由此可见冷兵器战争中装备尤其重要。怪不得满清都一直叫嚣野猪皮十三副铠甲起兵反明,而不是强调努尔哈赤带着多少战士开始造反,一个装备精良的骑兵恐怕可以轻松杀死和他武力值相等,却没有披甲的多个战士。黄汉更加珍惜这三件救了性命的棉甲,可惜没有针线无法缝补被射出的箭孔,只能祈祷下一次被敌人射中之时万万不能碰巧再次射入这两个窟窿里。重新穿上棉甲的黄汉忽然哈哈大笑,貌似自己成功袭杀一位建奴马甲缴获一柄斩马刀,在六七个建奴骑兵追击下全身而退。由此可见采取埋伏的战术冷不丁蹿出来袭杀落单的敌人可行,只是遗憾没有抢到战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拿上战利品。这一次经验不足武器不趁手,计算的时间差也有失偏颇,下一次就不会了,手上有了斩马刀,总结了经验教训,遇上建奴巴牙喇也要让他变成死白甲兵。有了一次得手的经历,黄汉胆子又肥了许多,他懊恼计划执行得不够坚决,很不满意只缴获了一柄斩马刀,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还有机会,老子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第七章: 热血沸腾燕山余脉当然不缺树林山岗,黄汉继续往永平府方向潜行,夜晚依旧找了个破屋休息。离昨天袭击建奴的地点约莫着又往东南走了二十里,黄汉再次看好了有官道穿过的一片树林。有了经验,准备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刚刚熟悉了逃跑路径就听见西北方人喊马嘶嘈杂声一片,这一次敌人来得太快了,好像人数也不少。这根本不是自己的菜,黄汉在琢磨着是不是有机会袭杀落在后面的敌人,要具备这个条件首先得有敌人而且是一个敌人远远的落在大队伍后面才行。躲在大树后偷窥,发现敌人居然是一队鞑子,有可能是个十人队,此时正押着他们的抢劫成果通过树林。这些鞑子应该是洗劫了一座村庄,男女青壮抓了有一百余人,牛车有四辆,上面满当当不知装了些什么。女人哭哭啼啼好不悲苦,鞑子骂骂咧咧很是凶恶,他们还不时在马上探手摸瞧上眼的女人几把,惹得一阵阵女人尖叫,惹得同伴一阵阵淫笑。有几个汉人男丁怒不可遏,虽然被捆绑了双手还是一边叫骂一边用自己的身体阻挡鞑子为非作歹。“啪、啪”一顿马鞭落下,几人顿时被抽得满脸血痕。一个汉子趁乱挣脱了手上的捆绑扯开嗓子大叫道:“叔伯兄弟们,被鞑子掳去关外生不如死啊,此处林密大家赶紧分头跑啊”这一声大喊提醒了众人,一百余汉人也仅仅是二十几个青壮年男丁被捆了双手,鞑子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失去攻击力,没有反绑,不影响奔跑,手上捆绑的麻绳在牙齿配合下要挣脱也不算太难。女人、一眼看上去比较单薄的男人都没有被捆住手,他们大多数人扛着一部分鞑子抢劫的东西走在队伍里。一百多汉人的脚都是自由的,不乘着经过这片树林逃跑赌一把运气以后恐怕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这里没有老人,因为鞑子、建奴抢汉人的目的是奴役,要老人干什么,难道是准备为他们养老送终在野蛮人的劫掠下,老人的命运尤其凄惨,他们要不就是被这些兽类杀了,要不就是葬生火海。黄汉躲在暗处观察这支队伍,依次发现了十个驱使汉人押运抢劫物资的鞑子所在位置,他没有脑袋发昏到想要攻击鞑子们。一个步兵发动对十个骑兵的攻击,除非有武神附体才可能成功,黄汉认为自己突然冲出去拼掉一两个鞑子完全做得到。但是想要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小,鞑子的骑术比建奴还要好,箭术也不逊色,还是不要白白送死吧。至于那些被掳掠的老百姓,黄胜也爱莫能助,他知道历史上的这一次入寇,后金掳掠走了汉人高达二十八万,使得后金的国力有了一次飞跃式提升。他现在看到的这种场景时时刻刻在北直隶多地上演,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即便他豁出去性命又能救下几个汉人黄汉准备冷眼看着这支乱糟糟的队伍过去,看看是不是有运气等到一个掉队的鞑子来试试手中斩马刀。眼睁睁看着鞑子欺负自己的同胞心里真的不好受,黄汉的热血上涌,理智让他强行忍耐,可是胸中真是憋屈得太难受。就在这时一个汉人发出呐喊,百十人的队伍顿时大乱,胆子大一些的男男女女发足狂奔,胆小如鼠的人摊倒在地上瑟瑟发抖。“嗖、嗖、嗖”七八支羽箭破空,几个汉人口中冒血扑倒在地,怒目圆睁的双眼满是不甘。躲在不远处的黄汉看到自己手无寸铁的同胞就在眼前被鞑子屠杀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如同野兽般发出了嘶吼声。热血沸腾的大好汉儿从树后忽然杀出,他一个虎跳扬起斩马刀砍落,那个离黄汉隐藏地点只有不到十步的鞑子根本没想到会遭遇突然袭击。他正在弯弓搭箭准备再次射杀汉人老百姓,一瞬间,他的动作被定格,因为这个鞑子的脑袋已经飞出五步外,没有脑壳的身躯依旧直挺挺端坐马上保持射姿,躯干处的鲜血如喷泉般朝天挥洒黄汉根本不去看战果,双手持刀对准十几步外的另外一个鞑子极速冲锋,很明显那个鞑子也没有料到这里会有人胆敢袭击他们。看到没了脑袋的同伴在飚血,这个鞑子略微有些失神,当发现敌人的刀头对准自己而来之时,在慌不择法的情况下他没有来得及取弯刀,而是直接用手上准备射箭的弓背格挡。黄汉连人带刀全力刺杀的力量无与伦比,鞑子仓促间用弓背岂能抵挡弓背是砸在了刀上,可惜只是稍微带歪了一点点方向而已,那张弓“咔嚓”一声就断裂了,鞑子眼看着那刀头从自己的左肋插入了身体,那冰凉的感觉太可怕了。黄汉一击得手立刻抽刀,那鞑子明显的感到那冰凉又离开了自己的身体,然后他就再也没有了一丝力气,立刻软了下来。“扑通”一声,鞑子摔落马下,与此同时黄汉翻身上马,猛夹马腹对准一个鞑子的位置猛冲,可惜战马刚刚起步速度上不来。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那个鞑子反应不慢,他正开弓如满月准备射向四散奔逃的老百姓,此时立刻转移目标对准黄汉的面门就是一箭,黄汉斩马刀挽了一个刀花击落那支羽箭,直接驱马去撞击敌人。那个鞑子见势不妙调头就跑,这时所有的鞑子都知道被袭击了,大呼小叫杀了过来,几支羽箭“嗖嗖”飞到。黄汉成了众矢之的,许多汉人自然得到了逃生的机会,他们不仅仅跑了,有人还拿走了鞑子的劫掠成果。敌众我寡如何能够恋战逃跑是最明智的选择。黄汉顺手摘下鞑子装备的皮盾护着身体,匍匐在马背上往林子里蹿,吃了亏的鞑子哪里肯放弃穷追不舍,他们全部是用双腿控马双手挽弓搭箭玩极速射,还好黄汉趴在马背上又有皮盾掩体,不一会儿皮盾上就钉上了十几支羽箭,战马的屁股上当然未能幸免,也插了几支,导致吃痛的战马用不着驱使疯狂往前奔驰。黄汉很担心这匹不要命的傻马会不会撞死在一棵大树上,好在跟追兵渐渐的拉开了距离,马有可能是跑累了,又或者是一路流血没有了力气,渐渐的慢了下来,此处的林子渐密,骑马已经不会有速度优势。黄汉果断下马,摸到原骑手的褡裢背上急急忙忙往林子深处跑,他没有时间仔细收索战马上的物资,他也没觉得鞑子还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为他已经把鞑子装备的皮盾拿在手上并且发挥出了大作用,亲眼看到最想得到的弓磕在自己的斩马刀上变成了碎片。有盾、有刀、有不影响灵活度的三层棉甲,黄汉还真的不怕那几个鞑子追进密林深处,跟他们玩躲猫猫应该很有意思。这些鞑子也只不过装备了皮甲而已,这样的防护力不咋地,还不如三层棉甲,况且这些罗圈腿根本跑不快,在林子里的战斗力恐怕达不到他们平时战斗力的三成,被黄汉引诱得分散了再一一击杀大有可能。第八章:林子太大很明显鞑子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清楚自己的短板,追到了那匹受伤的战马时,发现袭击者已经了无踪影之时就果断选择撤退。他们很识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对说错了,林子太大不是他们八个鸟人能够完成搜索,与其徒劳无功还不如早点开溜。黄汉这一次忽然杀出奋力砍了两个鞑子,剩下的八个鞑子当然怒不可遏,抓捕来的汉民四散奔逃他们根本顾不上了,只想着把来犯之敌射成刺猬,都气势汹汹狂奔而来追杀黄汉。汉民们当然不傻,连忙抓紧机会往林子里奔逃,胆大的还忘不了扛上一包东西逃之夭夭。吓得腿软的老百姓发现一个如天神般的勇士连砍了两个鞑子受到了鼓舞,他们都鼓足勇气爬起身一哄而散。就这样,不到一刻的时间,从林子里折返回来的鞑子发现所有的汉人都跑得没影了,抢劫到的东西丢了七七八八,连四头牛也被牵入了密林,只剩下四架空牛车和遗留在地上的十几具尸体。北风吹过大地卷起落叶无数,树上的积雪纷纷落下又被风吹散,一片雪雾茫茫。一阵极速射过后流了一身汗的鞑子什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他伸长脖子往密林深处瞧瞧,只见雪地上到处都是脚印,他知道跟着这些踪迹追入密林,肯定能够射杀一些逃跑的汉人夺回一部分物资。可是他不敢这样做,天知道林子里会有什么危险在等着,万一逃跑的汉民躲在树后忽然蹿出来用木棍招呼,他们空有一身骑射的本领也只能徒呼奈何啊什长认为此处不宜久留,他的本能感觉到好像有人在周围窥视。再瞧着被砍飞脑袋的同伴,什长不由得一阵阵心悸,后背上汗毛耸立。万一那个天杀的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砍倒两个再跑,怎么得了性命要紧不能在此险地逗留,得赶紧通过这段林间官道,至于那些汉人跑了根本不算个事,在这里打猎兔子都比抓汉人容易。只不过死了两个手下不太好交代,总要给百夫长一些孝敬才能够说得过去,什长决定不急着回营,需要再抢一些财货好回营打点。这些鞑子是科尔沁的部落,他们不直接归八旗管束,属于随同建奴作案的同案犯,约等于仆从军。他们平时散漫得很,只要上交一部分打劫成果给后金军,他们就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机会向汉人施暴。什长吩咐手下收拾一些还看得上眼的物资带上,又把两具同伴的尸体放到马背上,就这样八个鞑子恨恨的上马溜了。鞑子们刚刚离开,树林里立刻蹿出一个少年,他扑倒在一具尸体上放声大哭,这个遇难的老百姓就是那个大叫大喊让乡亲们往林子里逃的大汉。他被一支箭矢射中后心,四支箭射中前心,没有能够成功逃跑。父爱如山,当这个汉子感觉到后心中箭渐渐失去力气之时,大声叮嘱儿子快跑,自己顽强地转过身张开双臂迎着鞑子的方向足跑了七步又中了四支羽箭才轰然倒下。很明显一直冒着风险躲在不远处看着鞑子动静的应该是他的儿子,这孩子不忍心自己父亲的遗体暴露在荒郊野外,想等敌人离去时为父亲收尸。果不其然,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少年很快就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开始捡散落在地上东西,他知道食物的重要性,尽可能收集干粮。然后他抱起父亲轻轻地放在牛车上,再次用袖口擦了擦流满泪的脸,拉起牛车深一脚浅一脚往林子里走去。发现追兵没有跟上来,喘息稍定的黄汉终于有时间看看自己的战利品。他其实心里有太多遗憾,久在辽东从军的本能反应作祟,还在为没有时间斩下那个建奴和两个鞑子的首级窝心不已。大明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办法简单粗暴也充满血腥。大明的敌人不外乎东奴、北虏、南倭、西寇。所谓的东奴当然是后金军也就是建奴,北虏就是跟大明打打停停持续了二百几十年的鞑子,南倭是海盗地球人都知道,西寇是指在陕西杀官造反的那些人,也包括云贵川叛乱的土司军。斩获西边的流寇和云贵川土司反贼的首级是军功的最次等,嘉靖年为祸南直隶、浙江、福建的倭寇如今基本上消停了,明军得到斩获的机会少之甚少。崇祯年最拿得出手的军功是斩杀东奴,朝廷除了给予将士们升职嘉奖还会直接以白银赏赐,斩首东奴普通甲兵一级就是四十两纹银,如果能够斩杀后金白甲兵赏银翻倍。斩杀一级鞑子壮丁赏银也有二十两。如果黄汉以关宁铁骑伍长的身份报上斩杀建奴马甲一级、控弦鞑子两级,除了有八十两银子好拿还极有可能被提拔为正七品总旗官。有了斩首功,黄汉就无需解释如何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独自生还,因为他毕竟是小兵一个不可能影响战局,斩获足以证明他是如何浴血奋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