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已经到达罗家寨的明军见城门楼子塌了发出呐喊:“杀奴奔前程啊”一个个横冲直撞往城里杀去。紧随其后明军都大叫大嚷道:“兄弟们快快快,城破了去晚了恐怕捞不着斩首功”还在后面的明军听到了这个消息更加不要命的狂奔,生怕失去了唾手可得的搏军功最佳时机。八营将领也全速奔驰了半个多时辰,见所有的骑兵用不着督战人人奋勇个个当先,他们意识到此战大胜已是必然,人人拿出了身先士卒的表率。第一百一十八章:横冲直撞驻守罗家寨的后金军有一个建奴上等牛录,有两个鞑子百人队,披甲人总计四百六十人而已。但是实际兵力不止这些,因为有往来的鞑子和建奴会来这个据点休息、补给,或者是把劫掠收获暂时存放。因此罗家寨后金军披甲人的数量是一直在变化中,理论上是夜晚人数最多。三月十八日下午,在“红旗军”破城之时,罗家寨的人马恰好是最低值。那是因为后金军都是强盗,大白天他们不可能在罗家寨虚度时光,他们认为在大明京畿劫掠之时真的属于一寸光阴一寸金,因此有一半驻守的后金军带着二三百旗丁和包衣出门打劫去了。“红旗军”突袭,速度足够快,即便路上遇到的后金军拼命往罗家寨跑也只有一百余建奴和鞑子得以进城。罗家寨留守的主将名字叫做鄂齐礼,他闻报大股明军奔袭而至,即刻传达命令紧闭城门,自己匆忙带着人马准备上城墙防御。谁知就在他们快要到达之时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过后,罗家寨的西门不见了,明军骑兵踏着夯土和瓦砾直接冲进了城池。明军都不傻,执法队明确了战场纪律,任何人不得抢夺金银财宝,人人都要奋勇杀敌,出来的目的就是干建奴,当然要竭尽所能,但是割下敌人的首级收入囊中却是一个也不能少。所有的明军都知道建奴、鞑子的脑袋瓜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执法队又没有明令禁止不得收割斩首功,诸多行动迅速的明军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发现建奴和鞑子是如此好打,他们驱马横冲直撞,有几个猛兵已经在马脖子下挂了两三级不断滴血的后金军头颅。渴望得到斩首功被正式吸纳为“红旗军”战士的白四驱马挥舞马槊冲杀在第一线,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得到了两级真奴斩获乐得怪笑不已。建奴、鞑子擅长弓马,一大半守军一窝蜂上了城墙还没有展开攻击就被明军炸塌了城门口一段城墙,此时他们都在玩命的奔跑,目的地应该是栓战马的地方。明军是直接策马入城,当然占尽先机,骑在战马上的明军投枪、射箭或者自己驱动战马撞击奔跑的后金军,这一顿掩杀果然酣畅淋漓,动作快的明军自然收获不小。也有许多明军完全是占了便宜,那些被炸得晕乎乎的后金军哪里有战斗力,只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已,有些明军干脆把被炸死的后金军脑袋瓜占为己有。后金军越打人数越少,而明军人马却是越聚越多,实力悬殊高下立判,区区半个时辰而已罗家寨就失去了抵抗,鄂齐礼见势不妙带着三十几个人出北门往三屯营方向逃窜。这小子其实还算命不该绝,他带着几十人还没有来得及上城墙那边就炸了,因此他们这帮人都骑着战马,见明军人马从坍塌的西门涌入绵绵不绝,知道这城没法守了,只能打马逃跑。见主将溜了后金军更加没有了斗志,他们纷纷开始夺路而逃,及时找到战马的后金军还有逃出生天的机会,没了马匹的恐怕只有死路一条。此战斩获真的不多,计袭杀建奴八十几级,砍下了足一百鞑子脑袋,留在罗家寨的旗丁和包衣基本上没有得到逃跑的机会。他们有一小半死于明军斩杀,一大半被暴动的一万余汉民打死了,明军一共收集到了二百几十颗留着金钱鼠尾的头颅。罗家寨不是很大,在一万多汉民的注视下,后金军无处藏身,残敌很快就被肃清。一个时辰过后,经过马世龙统计一共得到斩获四百余级。明军阵亡三十二人,重伤不到六十,还有一百多人轻伤。如此轻松愉快的战斗、如此小的伤亡让马世龙、吴自勉以及参加突袭的将领弹冠相庆,这已经是仅次于遵化大捷的斩首数了。明军很忙,当然是忙着收缴战利品,这里囤积了不低于三五万石粮食,还有犍牛、骡子、驴子一千余,有猪羊几大百只。黄汉知道仅仅靠四千余明军搬运,太多东西肯定带不走。有了在双鱼村发动群众的经验,他让“红旗军”战士进行宣传,让一万几千老百姓来把牛和粮食分了,让所有人竭尽所能扛上粮食躲入大山。眼看着夕阳西斜,今天已经不可能赶回遵化,与其在荒郊野岭露营还不如就在罗家寨宿营,这里毕竟还有城池可凭,明天起大早回师。晚上在这里驻扎一宿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可以让躲在附近山里的老百姓能够拿走更多的粮食。大获全胜的明军士气高昂,现在大多数人帮着执法队收缴金银财宝忙得不亦悦乎,人心不足十之八九,被获准扛粮食离开的汉民会被明军搜身,因为明军发现了偷拿金银财宝的宵小。“红旗军”此时已经不干预明军的行动,他们放倒了猪羊蒸起了炊饼,罗家寨里所有汉人包括老百姓都可以来吃肉、吃炊饼喝肉汤。一万几千老百姓见到了红旗飘舞,看到了和颜悦色的“红旗军”战士给大家吃肉、吃炊饼,人人都记住了这支叫做“红旗军”的队伍。老百姓们无比珍惜粮食,他们得知明军撤退之时罗家寨里带不走的粮食和物资都会被烧掉,人人竭尽所能往返几趟往山里搬运。黄汉吩咐麾下尽可能多的燃起篝火、打起火把,争取把整个罗家寨照亮为老百姓搬运粮食提供方便。这里山峦起伏,有些地方骑兵根本上不去,躲藏了许多老百姓,很快就有壮丁和健妇赶来罗家寨搬粮,如此这般居然忙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一大早黄汉命令撤退之时发现居然没有什么物资值得刻意放火焚毁。把这个寨子烧了很明显不可取,后金军没多久就会退兵,寨子里留下的房屋都是老百姓的私产,一把火烧毁太简单,要重建谈何容易。大军撤离之时没有放火焚城。黄汉也没有进行特殊安排。四千人马原路返回,执法队已经完成了使命,现在得到了新任务,探报大军行进路线,侦查线放宽到方圆二十里。好处已经到手,人人都不愿意竹篮打水一场空,黄汉如此谨慎所有的将领都支持,各路主将都自觉轮换参与探报。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从罗家寨败逃的后金军有一百几十人跑去了北面的三屯营城,也有些人逃去了南面的马家坡、迁安。但是这三处后金军的驻守主将都无一例外没有敢在三更半夜派兵救援罗家寨。闻报明军袭击罗家寨,马家坡守将自顾不暇,他连夜派遣信使赶去迁安告急,紧急发动旗丁和包衣奴才加固城寨,仅有的两个大门被石头和粮袋堵的严严实实,不可能往外派遣一兵一卒。第一百一十九章:龙颜大悦后金军迁安主将接到罗家寨被袭的消息已经是后半夜,他能够调动的披甲人不过一千左右。得知明军人马来了几千,只能采取拖字决消极对待,驻守迁安的鞑子、建奴出动之时居然比明军从罗家寨撤退时间还晚了半个时辰。他们同样需要放出斥候探报路况,一路上小心翼翼行军估计根本看不到明军的人马。瓦克达在将近二更天时才见到了败逃到三屯营城的鄂齐礼,问明白了情况后大怒,立刻绑了这个牛录额真,等待鄂齐礼的下场一定不会太好。鄂齐礼何尝不知自己的结局,他在往三屯营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脱罪,可是损失一半人马丢了诸多物资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甚至想过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着跑着他身边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在罗家寨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窝被明军端了都无一例外往三屯营方向而来。鄂齐礼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被麾下簇拥着来到了三屯营城下。瓦克达头疼欲裂,简直是怕啥来啥,自己明明已经在戒备遵化明军采取行动,也有了布置,谁知道那些奸诈的明军居然选择越过三屯营城奔袭离得不太远的罗家寨。他一直在怒骂鄂齐礼这个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设防的按理说他有几百人马在手,还有运输物资的队伍协防,怎么着也能够坚守一两天才对。现如今罗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三屯营城离出事的罗家寨几十里而已,瓦克达已经从鄂齐礼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袭的明军骑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时他当然不敢火速驰援。瓦克达赶紧派遣信使连夜给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时才点齐一千人马小心翼翼接近罗家寨。这小子明明有机会连夜带领人马从西边插上,只要行动迅速,截住完成突袭走回头路明军的可能性十之八九。可是这小子懂得归师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带着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给明军送军功锦上添花。这就是因为罗家寨被明军一鼓而下震慑了几个麾下人马不多的建奴守将,他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消极对待。黄汉带着人马居然一路顺畅,四千余明军在日落之时跑回了遵化,害得诸多将领后悔担心影响行军速度把几大百头犍牛都送给了老百姓牵入莽莽群山。刘之纶早就得到了斥候的报告,得知奇袭战完美收官,我军损失小收获巨大,他已经杀猪宰羊等着犒赏三军。打了胜仗又发了财的明军虽然一天行军长达七个时辰也不觉得累,大军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顿后就开始坐地分赃。承诺给每一位出击战士的二十两雪花银当场兑现,有斩首功劳的战士朝廷还得有人头赏给予。“红旗军”按照六百人马的比例分润好处,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黄汉得到了价值三万余两银子的贵金属,拿到丝绸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战马一百四十匹、挽马一百二十匹,铁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鸟铳、刀枪等等也不少。这一次刘之纶和黄汉都学精了,俩人都不出头私分缴获,延绥总兵官做了出头鸟。吴自勉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正一品总兵官已经干了四五年,其实官位已经到头了,他没想过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虚荣,只想着养好他的延绥军。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约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弹劾他纵兵劫掠的奏疏没有一百也有几大十,可是然并卵。吴自勉认为只要有雄兵在手,谁都会给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弹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赃。按照出兵人数分好处,马世龙和吴自勉分到手的金银和布帛等等好东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勋部队“红旗军”的双倍。这俩人难得不好意思了,主动让“红旗军”优先挑选战马,宋鹏飞、张扬等等会相马的几人当然不会客气,一匹挽马都没牵,带回二百六十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其余营头的将佐全当做没看见,再次跟黄汉合作一回,他们更加服气了,人人都愿意跟“红旗军”结个善缘。这段时间黄汉又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他物资黄汉还不太重视,他最看中的就是战马和铁甲,上几次缴获的铠甲已经由遵化城里的铁匠修理完成。现在“红旗军”骑兵人人能够保证有铁甲和棉甲装备,有二百骑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组合,拥有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还有挽马、驮马八百余。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在京师外招募的人马大部分已经被“红旗军”同化,他们爱上了这支伙食好天天有荤腥、按时发饷且经常能够搏到军功赏的队伍。他们最感同身受的还不是这支队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乐融融的官兵关系,由主将黄汉以下所有的军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亲如一家。这份尊重就足以让本来就是挑选出来的纯朴战士铭记在心,“红旗军”真的做到了戚继光凯歌所唱:“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红旗军”这个集体让大头兵们有了归属感,凝聚力当然每天都在增强,估计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泽都会跟着黄汉慷慨赴死不皱眉头。当夜遵化城里闹翻了天,诸多得到斩首功的明军骑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羡慕嫉妒不已。不间断的胜利鼓舞了士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貌似还做不到,但此时的遵化城有这些不畏敌如虎的明军坚守应该是固若金汤。刘之纶亲自带着心腹家丁一一验看了斩获后即刻写了报捷文书,他派遣刘福、刘安两个从老家带来的长随跟着一百骑兵连夜往京师。四百五十余级后金军的脑袋一个个都在保鲜期,其中有真奴、鞑子接近二百,想必这样的战果又会让圣天子龙颜大悦。第一百二十章:虚晃一枪在京师附近耀武扬威高调祭祖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自命不凡,在大明十数万军队的环视之下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也确实值得让野蛮人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