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1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108(1 / 1)

d能派遣步兵刀盾手出阵去追已经绝尘而去的恩师,如今只能选择观战,选择祈祷主将千万别出事,宋鹏飞其实迷信师傅的战斗力,不是太担心。几股鞑子都在附近监视明军,他们见明军阵列里忽然杀出了五骑根本不以为意,依旧不紧不慢在明军阵前游弋。他们哪里会知道这五骑的武力值是可以一对一对决建奴巴牙喇且能胜之的存在,他们装备的胸甲蒙古人的轻箭在二十步左右都无法穿透,他们胯下的战马也是从总数达到四百余匹的阿拉伯战马中精选。说黄汉和四个亲随是冷兵器骑兵中的兵王虽然有些过了,也不远矣一个三人组合的鞑子探马见明军五骑接近了,他们开始拨马往回跑,三人都不约而同取出骑弓回身射箭。这就是曼古歹战术的一种,蒙古骑兵一边利用马术跟追击之敌拉开距离,一边不时回头射杀进入射程的敌军骑兵。往往折腾到最后,疲于奔命的敌人会越来越少,这时蒙古骑兵不跑了,一个个挥舞蒙古刀回身冲杀,把已经疲惫而且乱了阵型的敌人杀得狼奔豕突。可是这一次鞑子未能如愿,追来的明军骑兵速度快得不可思议,他们刚刚回身射了一轮轻箭,就被黄汉几人接近到了三十步。四个亲随只有俩人有骑射技能,雷鸣春和顾奎惯使投枪和飞斧。黄汉根本不管射向胸口未能透甲滑落地上的轻箭,取出精钢滑轮弓箭发连珠,轻轻松松十支羽箭射出,三个鞑子纷纷落马。不过一刻而已,牛刀小试后的黄汉带着亲随回来了,严从优的马脖子上挂着三颗血淋淋的鞑子首级,雷鸣春牵着缴获的三匹蒙古马。主将出马去去就回,三骑鞑子成为斩获,立刻鼓舞了所有人,“红旗军”发出山呼:“万胜万胜将军威武”“红旗军”本来就不畏惧鞑子,现在只是担心他们不敢来,害得几千人马白准备一场。今天晌午,喀喇沁青城的一个巨大得能够容纳一百余人的蒙古包里,台吉布尔噶都、卓尔毕和其他几个大小台吉闻报明军在劫掠青城西南方向的小部落过冬营地大惊失色。他们问清楚了明军出动多少人马后又是满心狐疑。什么时候明军变得如此胆大妄为他们这一点点人马居然敢深入草原二三百里卓尔毕不莽撞,即刻再次派出几队哨骑,命令他们绕过明军探报这些明军后面是不是有浩浩荡荡的主力紧跟其后。他自始至终都不相信三千余明军会跑出关城这么远的距离,而且不全部是骑兵,推着小车的步兵居然占了大多数。卓尔毕百思不得其解,明军来了两千余步兵,还推着许多小车,他们是想干嘛卓尔毕请教布尔噶都道:“布尔噶都戴青见闻广博,明军队伍如此奇怪,可知他们有什么阴谋吗”“戴青”是个译音词,是蒙古人的一个封号,代表着尊贵和荣誉。建奴其实也使用蒙古语,前年多尔衮就获得“墨尔根戴青”这个封号。“卓尔毕台吉,我也觉得匪夷所思,明军这是准备干什么打我们的青城吗应该不会吧,他们才两三千人,难道是准备来城下送死”卓尔毕考虑片刻道:“这样吧,你留下守卫青城,我点齐三千儿郎赶去看看,如果这些明军后面没有千军万马跟着,说明他们不是先头部队,而是某个明军将领利令智昏想着来喀喇沁地盘抢牛羊、马匹夺人口。”布尔噶都点头道:“有道理,应该是这些明军运气不好选择错了方向,正好出现在离咱们青城不远的位置。”“哈哈,明军运气不好,我喀喇沁人就运气爆棚了,根据哨马探报,明军的衣甲鲜明,还带了大几百辆独轮车,估摸着车上应该有许多好东西呢”布尔噶都也是满脸兴奋,他道:“哪怕车上东西不值几何,我们能够得到几千明军的盔甲和武器也赚大发了。”“明军简直是来给咱们送礼啊这应该是长生天眷顾我喀喇沁人。”黄汉此次杀入草原其实也是一次赤裸裸的军事冒险,由于“红旗军”兵力太少,因此鞑子们不会联想到明军的攻击目标居然是喀喇沁青城。喀喇沁的台吉们分析后认为,如果探马没有找到其他明军大部队,就可以断定是某个明军将领率军劫掠,他们运气不好误打误撞来到青城附近。喀喇沁人兴奋莫名,认为在家门口能够捡到大便宜的好事被他们遇上了。黄汉运气不错,最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他一直在担心喀喇沁人发现明军来犯立刻做出安排,他们如果派出信使向附近的鞑子部落求援,再紧急集结青城几十里里方圆的所有控弦人。来攻击青城的“红旗军”保不准会面临上万鞑子的攻击,而且接到求援的其他鞑子部落会根据路途远近陆陆续续到达。这就变成了“红旗军”孤军奋战,而鞑子人马却越打越多,黄汉步汉将李陵的后尘大有可能。然而喀喇沁人误会了,他们判断明军是为了劫掠而来,应该一击就走不会逗留。第二百三十五章:鞑子应战喀喇沁台吉认为绝佳战机稍纵即逝,认为明军没多少人马,因此没有派遣信使请求支援。他们为了争取时间,连集结所有喀喇沁部落的人马都没空去做。卓尔毕带着三千人马急匆匆迎着明军的方向而去,鞑子们都得到了确切消息,知道有两三千明军劫掠蒙古包跑错了方向,他们居然来到了青城西南几十里处。大冬天鞑子们正无所事事,见居然有如此好事人人争先恐后,大明的盔甲和武器是鞑子们的最爱,他们都幻想缴获一副铁甲提升自己的防御力。鞑子跟明军打打停停二百余年,对早已经失去了进取心的明军战术和战斗力比较了解。明军无非守城比较厉害而已,近十几年来到了大草原基本上是被动挨打。己方骑兵数量超过明军骑兵两倍,打败明军得到缴获不成问题,大获全胜的关键就是要判断出不是明军多路人马齐头并进扫荡大草原只要能够确认不是明军大举进攻,而是一支部队来劫掠而已,喀喇沁人很自信地认为以自己的力量足以应对。慢慢走了二三十里,卓尔毕派遣出去绕道探查的十队斥候回来了两队。斥候们遇到了十几个被明军抢了蒙古包后出逃的族人,这些轻骑兵发现明军不追击纷纷停止逃窜,他们让几个年轻人疾驰青城报信,其他人都回头尾随监视明军。被袭击的鞑子当然仇恨明军,他们要报仇,要抢回自己的财物、牲口和女人。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因此他们都主动尾随窥视明军,等到台吉派遣的人马到来之时能够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可以立刻锁定明军的具体位置。斥候们发现了这些族人,当然了解到了明军近况,他们认为情报有价值足以回禀主将,立刻带着族人回来报告。十几个被夺了蒙古包的轻骑兵赌咒发誓明确告知台吉,他们在睡梦中遭遇突然袭击后没有放弃战斗。可是力量悬殊他们实在无法和明军大部队作战,只能选择跟着明军寻找机会,他们已经跟踪明军大半天,可以肯定即将跟台吉的勇士们遭遇的那一股明军后面几十里内不会有任何大队人马。卓尔毕将信将疑,他没有冒冒失失命令麾下加速,他要防止那些被破了家的族人为了报仇雪恨故意隐瞒明军的人数。喀喇沁骑兵此时都留有余地,他们继续慢跑,再次前进了二三十里,另外八队斥候陆续归队。他们不仅仅遇到了十几个被打散的族人,还把侦察范围扩大到了五六十里方圆,他们总结的情况和前两支斥候队得出的结论别无二致。十队斥候异口同声证明那支明军没有后续部队,卓尔毕选择了相信,他大喜,如今情况已然明了,前方即将出现的明军应该是孤军误入歧途。利令智昏的明军主将犯下如此致命的疏漏,带领两三千人马深入草原接近三百里,喀喇沁人怎么能够让他们离开冲上去杀光他们是不二选择。卓尔毕把最新探报传达全军,喀喇沁人顿时欢呼雷动,他们仿佛已经瞧见了明军在蒙古弯刀的寒光下瑟瑟发抖。喀喇沁骑兵已知明军人马也是三千左右,但是骑兵只有一千余,他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卓尔毕认为自己率领的三千儿郎和归队的二百余探马都是喀喇沁的战士,他们弓马娴熟对阵同样数量的明军具备心里优势。因为交战之时,应该是骑兵对决,步兵根本无法插手,只要打溃散了一千余明军骑兵,剩下的两千左右步兵就是待宰的羔羊,在蒙古轻骑兵的监视下他们根本无法逃脱。卓尔毕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他大声传令全军下马修整小半个时辰。喀喇沁人在家门口打仗没有带备用马,但是人人都带了几斤马料,此时下马的目的是让小跑了一两个时辰的战马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喀喇沁骑兵下了马,战马没有了负重,再吃几斤精料休息小半个时辰,虽然不足以恢复全部马力,恢复七八成应该没问题。两刻时辰后,再次上马的卓尔毕充满信心,他认为时间不早了,总要在太阳下山前收下明军送来的大礼。卓尔毕大笑着驱马开始小跑,因为算算时间明军应该就在七八里外。他的愿望很美好,可是接近明军之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点。明军步兵从容不迫,发现大股喀喇沁骑兵接近立刻展开了,他们一个个按部就班,一辆辆独轮车排出阵列,车上插着的长枪明晃晃炫人双目。卓尔毕终于知道了明军为何推着许多小车来到大草原,原来明军害怕蒙古骑兵冲阵,特意带着小推车挡在阵列前方。这个做法貌似不错,卓尔毕啧啧赞叹,汉人真的很聪明,为了安全起见不惜大老远推来了如此多的车子。这位台吉没有放弃杀明军夺车辆得盔甲、兵器的打算,他准备进行尝试性攻击。喀喇沁人不担心大败亏输,因为蒙古人马术一流,发现打不下来对手,大可以从容撤退,以后再寻战机即可。况且他们以知明军人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三千余,不知明军主将是何用意,有可能这支明军的主将是个无能之辈,就这么一点点人马居然还分兵了,一千余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大约在五六里的距离。卓尔毕久经战阵,懂兵法不是纸上谈兵的废材,他有太多实战经验,明白集中兵力才能够形成拳头,本来人马就少还分兵岂不是自断臂膀他认为如果喀喇沁骑兵能够瞬间突破明军步兵阵列,明军溃败立刻会形成。明军后续的骑兵赶到说不定会被败逃的步兵冲乱了阵脚,喀喇沁勇士随后掩杀会再次破了明军的骑兵队列,这一仗顺风顺水那是必然。卓尔毕下达命令,中军一千人马不动,一旦明军骑兵冲上来给予迎头痛击,左右翼各一千人马出击,发现明军阵列有破绽直接冲阵,如果没有机会绕着明军漫射扰敌再寻战机。第二百三十六章:巍然不动喀喇沁人的布置四平八稳,卓尔毕没有托大,还留有余地。他没有一上来就下令全军突击,他这样安排是蒙古人沿用了几百年的传统战术。如果时代不往热兵器发展,卓尔毕的这种打法基本上没有什么破绽,能胜则进攻,反之回马拉开距离即可。黄汉就是想着喀喇沁骑兵第一次冲击出动的人马不能太少,尽量争取火器部队的第一次打击能够多击毙一些敌人。没有人是傻瓜,打不着敌人,专门挨打哪个主将还会不管不顾往里填人马这是野战,没有必守之地,不需要寸土必争。鞑子一上来就吃了瘪马上就会选择逃之夭夭,引诱他们分兵造成大量杀伤的计划就会变成了半吊子。黄汉见喀喇沁人上当了,派出两千左右骑兵企图破阵,他大声下达命令道:“所有的抬枪手不得射击,等鸟铳手射击后才能开火。”中军立刻打出旗号,传达的命令所有的官佐都看明白了,主将的鸣笛是全军远程攻击的信号,这跟原定的抬枪利用射程远先开火截然不同。黄汉不肯抬枪先打一轮,是担心鞑子被大弹丸打得死相难看吓破了胆直接撤退,这虽然也算取得了胜利,可是只能打死打伤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太没意思。如此密集的骑兵冲锋,一百二十杆抬枪用不着瞄准只要平射都不会打空,留下一百左右鞑子人马其实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进入奔驰状态的战马被抬枪有效击中会立刻倒毙,巨大的惯性不仅仅会把骑士甩出去导致他们摔死或者被马群踩踏致死。还会冲撞到其他战马,还会导致后面奔腾的战马来不及反应直接撞上,接下来战场上就会发生如同高速公路上多车追尾发生连环事故是一个道理。杀气腾腾的喀喇沁人开始进攻,两千骑兵由小跑逐渐加速接近到明军阵列二三百步左右距离之时已经进入奔驰状态。冰冻三尺的大地在震颤,车载抬枪上夹着的火绳都在抖动,用不着枪手用嘴吹,火绳的灰烬已经掉落露出红通通的火点。宋鹏飞的三百鸟铳手和四个总旗学兵二百二十四人没有排开三段击的阵型,因为他们有足一千支鸟铳。赵坤和王根生等等军官在这五百余本来射击成绩就达标的鸟铳手中又精心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