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1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158(1 / 1)

d是能够预知。那一定是明军攻城取得优势眼看着就能够突入之时,主将都沉默了,人人都在动脑筋,都在想办法避免忽然出现的炮火齐射造成的巨大伤亡。宋鹏飞已经苦思冥想了三四天总是想不出好办法,他有些心神不宁。此时不仅仅是宋鹏飞感到焦躁,奴酋红歹是更加坐卧不安,他的嘴角已经烧起了大泡,很明显是急火攻心导致了严重的口角炎。辽南明军太可恶了,夺了复州围了金州还不知足,居然北上袭击大金国腹地连下岫岩堡、宽奠堡,逼近龙兴之地郝图阿拉,也不知凤凰堡还在不在大金军手中。接到了告急文书红歹是多次忍耐不住想亲自点齐一万精骑去围堵那一支北上的三四千明军骑兵,可是理智告诉他莫要乱了方寸。明军大张旗鼓北上杀戮,其目的昭然若揭,自己带着人马南下了应该是正中下怀,明军人马大可以停止北上往南退却,自己追还是不追追到明军已经设立的工事区,即便有一万铁骑也没有把握冲破明军的防守杀入金州。大凌河战场少了一万精骑会直接影响了突击能力,张春率领的四五万明军只需平推就极有可能撕破大金军的包围圈突入大凌河城。万一仗打成那个样子,大金军的秋季攻势就是以惨败收场,损失太大了。红歹是再次激励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免得两头摆开战局两头吃瘪,他还是下定决心打好大凌河城外的大仗。援辽的明军人马和辽镇人马已经集结完毕,由于黄汉事先就写奏疏阐明了救援某个被建奴围困的城池一定要慎重,万万不能逐次添兵。孙承宗早就知道黄汉奏疏的内容,现在大凌河形势被黄汉不幸言中,孙承宗心里其实也是懊恼不已,他没有如历史上命令松山和锦州驻军火速救援,而是下达命令各自坚守。因此原本历史上的三次派遣几千人马救援大凌河城导致被建奴轻轻松松吃掉的添油战术没有出现,现在这些兵力已经跟张春的援辽人马合兵一处,总兵力达到五万出头。大战在即,此时辽东的大明高层颇为怪异,督师辽东的太傅孙承宗远在山海关没有任何动作,辽东巡抚邱禾嘉呆在锦州不肯离开,统帅五万余大军的居然是一个兵备道。孙承宗是一代人杰,是个气节长存的民族英雄,人人敬仰但是历史上的大凌河城之战他理应承担责任,因为他是督师、是太傅、是辽东经略,而且名望高,在辽东乃是一言九鼎般的存在。骄兵悍将的辽镇人马他指挥得动,连如祖大寿那样的投机小人都服从孙承宗的命令修建大凌河城,驻防这个辽东最前沿的城池就可见一斑。可是当红歹是御驾亲征,大凌河城危在旦夕之时,孙承宗在干嘛历史上的记载含糊其辞。有可能是修史书的人讳莫如深,不愿意过多指责孙承宗黔驴技穷罢了。大凌河之战最后以援军全军覆没祖大寿吃光了一万几千民夫献城投降建奴告终。此战明军合计损失精锐边军六七万,损失民夫一万五千,损失战马、铠甲不计其数,丢了鸟铳、抬枪、大炮若干,本来就已经难以为继的国力遭受如此损失更加雪上加霜。大凌河城之战以事实证明孙承宗根本不是红歹是的对手,碉堡塔攻战术乃是一厢情愿劳民伤财。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张春此人有担当,孙督师不来指挥,邱巡抚也不露面,他不等不靠依旧稳打稳扎往大凌河靠拢,如今已经到达松山,没几天就会渡过小凌河东进。此时的明军跟历史上的情况截然不同,没有由于添油战术失败导致屡屡损兵折将,人马多了一万,一路上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兵丁们吃得饱休息的时间足,精神状态不错。张春进兵期间得到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朝廷邸报,得知明军在辽南的部署取得空前胜利夺了复州围了金州,他为了激励士气,组织将领们学习了邸报上的内容并且传达全军。现在所有奔赴辽东的将士们都知道八月中旬“红旗军”偷袭成功取得“复州大捷”斩获真奴超过三千级,缴获钱粮物资多不胜数,解救汉民四五万。张春的人马大部分都是来自京畿之地,张家湾、滦州、迁安的老百姓为了报仇从军的占比很高,他们绝大多数都有亲人在己巳之变遇难或者被后金军捉走了了无音信。现在听说了“红旗军”打了胜仗夺回几万汉民人人心底里流露出希望,他们是真心的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遇上好运,正好被掳去了复州。明军大营这几天谈论得最多的还不是亲人是否被解救,他们纷纷议论“红旗军”联合东江镇是否有这个实力拿下有建奴军民一万余坚守的金州卫。张春和诸位将领跟兵丁的想法截然不同,他们感到了压力,因为只有他们的兵力十分之一的偏师“红旗军”干得风生水起,几千建奴成为了斩获。而拥有五万余大明精锐的主力如同蜗牛般往大凌河城方向爬,至今一级斩获都没有,斥候战之时还被建奴干掉了几十骑兵抢去了马匹和盔甲。张春判断建奴此时应该是人心浮动,他率领五万余人马逼近未必不能战而胜之,召集总兵官吴襄、宋伟,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姜新等等将领议事。见诸将纷至沓来,一个个精神抖擞,张春很满意,开门见山道:“诸位将军,红旗军联合东江镇在辽南打得好啊不仅仅会牵制一部分建奴,还使得我军士气大振,本官认为军心可用之时完全可以跟建奴决一雌雄。”吴襄笑道:“将士们得知了复州大捷的消息士气是被鼓舞了,许多兵丁都在议论是不是能够打去辽南跟红旗军、东江镇人马合兵一处,他们想看看被解救的汉民里有没有他们失散的亲人。”张春道:“打去辽南很不现实,但是打破大凌河城外建奴的包围圈杀进大凌河城应该做得到。”宋伟道:“本官也认为应该不是很困难,建奴总共才多少人马四面围困大凌河城需要多少人我们攻其一点,祖少传和何太保他们率领大凌河城里的关宁军策应,建奴在两面夹击之下被打得崩溃了都大有可能。”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等等将领也以为然,纷纷赞同宋伟的观点,认为大凌河之战大有可为。吴襄知道大舅子祖大寿带兵的本事,大肆渲染了祖家铁甲家丁的战斗力,言辞凿凿这里一旦发动进攻,祖大寿率领万余关宁军杀出大凌河城,获得辽事以来第一大捷大有可能。张春见诸将都有战心更加欢喜,当即宣布适当加快进兵速度,争取在霜冻期来临之前杀入大凌河城,免得在野外扎营忍受寒风刺骨。明军一反常态加速逼近更加坚定了奴酋在大凌河战场干掉明军主力的信心,部署在这里的人马当然不能轻易调动。他派遣信使疾驰沈阳,命令留守盛京的大贝勒代善组织人马向郝图阿拉运动,如果明军骑兵敢去突袭大金国龙兴之地,就把那些忘乎所以的明军骑兵聚歼在那里。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代善也非泛泛之辈,他接到了太多告急文书早就在调集人马,他此时倒不是准备南下给予明军迎头痛击,他是担心那一支不要命的明军会做出惊人之举突袭盛京。哪怕明军骑兵没有破袭任何城镇,只要来到盛京郊外转一圈,起到的政治影响都不容小觑。届时蒙古人和汉人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会认为大金国不行了,已经开始被明军打上门,远超过女真人数量的汉人阿哈恐怕以后更加难以管束。接到了八弟的命令,代善立刻亲自带领集结的五千人马往郝图阿拉进发。已经是九月初七,黄汉北上超过了半个月,此时正在往郝图阿拉方向挺进。威逼沈阳暂时做不到,因为风险太大,到达辽沈平原万一被鞑子缠上都有可能走不脱。因此黄汉还是选择在山区搞破坏,准备逼近郝图阿拉虚晃一枪烧杀一番后再做计较。一千左右人马袭击到离郝图阿拉还有一百余里之时,小心谨慎的黄汉命令止步。他派出大量哨马和斥候占据制高点监视北方,把人马分成以李若琏、憨子和自己为首的三个劫掠团伙就近搜索。没多久十几个建奴的村庄被发现并且摧毁,明军完成了劫掠后,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天干物燥迎风放了一把火。熊熊大火瞬间就蔓延开来,有可能要吞噬附近十几里的山林和村庄,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完全能够阻断从北方而来的敌军,黄汉倒是没有担心建奴出动人马围追堵截,而是担心建奴人马南下得太快导致许多刚刚脱离苦海的阿哈死在建奴刀下。现在有燃烧成一片的森林大火,不想变成挂炉烤鸭的建奴尽管来吧他向映红了半边天的北方很潇洒地挥挥手走了。退兵的黄汉根本没有走直线,他为了能够使得更多汉人逃离建奴魔爪带着人马接近横着走,期间居然还能够发现一些建奴的小村庄。郝图阿拉对于建奴很重要,因为这里有精神寄托,在黄汉眼里那里就是一个很寻常的城寨而已,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代善带着五千骑兵来到郝图阿拉之时,已经有上千军民逃到这里,但是这些人众说纷纭,代善无法确认明军究竟来了多少骑兵。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这倒不是建奴糊涂,而是明军救下了许多汉民,许多会骑马的汉民一直跟着队伍转进,人数确实不好掌握。代善不等不靠出了郝图阿拉往南徐徐逼近明军,沿途景象触目惊心,明军所过之处居然一个活人都瞧不见,村子只剩下了焦土或者烧黑的断壁残垣。五千建奴习惯了在汉人、蒙古人、高丽人的地盘这样干,还真的不适应自己的家园也被如此祸害,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代善没有摸准明军有多少人马不敢快速逼近,他只能选择约束已经气炸了肺的将佐们,告诫大家不能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对手是狡猾狡猾的“红旗军”,说不定他们胆大妄为在某个山脚等着呢可惜代善把敌人想得过于强大,黄汉根本没有意图跟后金军在此时此地发生大战。他带着人马主动撤退了,只留下了张扬带着精选的两个总旗人马断后,他们发现建奴的斥候会竭尽所能主动发起攻击,目的就是造成明军很强大,如果跟得太紧会很危险。代善带着人马跟了四五天,在离郝图阿拉三百余里之时决定止步不追了。因为最后三天每天都有斥候失踪,沿途的村子、山林一片焦土,他们的补给告罄连狩猎都无法进行,再不回去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再追的必要性已经不存在,沿途已经没有了需要救援的大金国子民,追上了明军不能确保能战且能胜之也是枉然,还不如在没有产生大损失的情况下早早的回去。无可奈何的代善写奏疏禀告八弟,明军目的乃是骚扰和劫掠,我大金军人马出动后敌骑已然远遁,郝图阿拉安然无恙。介于五千骑不足以南下追击一直打到金州,他也担心盛京空虚恐有闪失,因此收兵。九月十三日,在大凌河城外大营的红歹是接到这份奏疏得知南边总算消停了终于略微心安,他巡视被围困的大凌河城,发现壁垒森严,明军将士们士气高昂。由于后金军主要动作就是围城,在工事没有完成之时屡屡被明军出城偷袭,一直是明军占了主动权、占了上风,后来壕堑体系逐渐完成发挥出防御作用明军才开始吃亏。祖大寿发现偷袭得不偿失之时果断停止了出城冒险,因此明军损失有限,手里还有三百多斩获,其中有一小半是建奴正兵,一大半是挖战壕的旗丁或者包衣。历史上大凌河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没几天城中就断粮,接下来就是杀马果腹,最后是杀人为食。现在截然不同,一万五千关宁军不认为会被围困到明年,连紧急状态都没有做,依旧正常吃喝。由于后金军根本没有开始尝试攻城,因此大凌河城的守军没有损失。他们吃得饱、睡得香、体力充沛,甚至认为后金军根本打不下这座有一万五千关宁军精锐驻守的坚城,因此士气旺盛。这是个大问题啊如果大金军跟来援的四五万明军人马打得胶着之时,大凌河城里的一万多关宁军精锐不失时机冲出,八旗人马岂不是两面受敌得想辙,一定要想办法震慑住祖大寿,让这小子乖乖地在大凌河城里呆着,不要在紧要关头出来添乱。夜里红歹是辗转反侧,一条妙计上了心头。狼来了的故事广为流传,何不给祖大寿来上演现实版一天后代善接到了八弟的手令,他要最少一万件明军的鸳鸯战袄,把盛京现存的明军八瓣明盔全部算上,大凌河前线需要这些物资打胜仗。代善也是打出来的大贝勒,当场就明白了八弟的意图,当天就把缴获的明军装备装车组队往大凌河送。九月十九日,大凌河城已被后金军围困了四十八天,祖大寿等等关宁军将领每天都会巡视、每天都会遥望锦州方向。这一天关宁军发现大凌河城西面的建奴营地乱作一团,还有隆隆地炮声响起,立刻报告主将。不到片刻,祖大寿、何可纲、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等关宁军将领都来到城头远眺。只见一彪明军人马旗帜鲜明,人数过万,他们呐喊着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