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19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198(1 / 1)

d得到了加强,貌似已经不亚于边军。方正化和李若琏等等尤其关心下一步,自认为兵马已经小有所成,迫不及待要立功让提携他们的皇帝陛下看看练兵成效。方正化胸有大志,属于身残志坚的楷模,这半年和京营将士们一起摸爬滚打活得充实精神头十足,今天跟好友欢聚一堂基本上是酒倒杯干,此时面孔煞白,脸上汗水淋漓。李若琏跟方正化截然相反,他已经喝得满面红光,仿佛喷出的酒气都能够点得着。见几位大人有事商谈,海棠笑着敬了一杯,给在座的满上酒,留下几瓶开好的烈酒,带着姐妹们退下了。现在黄氏酒业的烈酒推出了高、中、低档三大系列,高档白酒名曰“阳春白酒”寓意棉柔得如阳春白雪般高雅,饮前香气幽雅怡人,入口绵柔顺喉,饮中畅快淋漓,饮后轻松舒适。用雕花木盒加描山绘水的玻璃瓶包装,精美得如同艺术品,一瓶酒的价钱普通老百姓半年的生活费。这种白酒的广告语很坦白“送礼就送阳春白酒”,现在真的被许多人追捧了,礼尚往来不拎两瓶阳春白酒太没面子。抵挡白酒名字通俗易懂叫做“醉不死”,寓意这酒虽然劲儿大但是比较安全喝醉了屡见不鲜,喝死了基本上不可能。“醉不死”度数高价格便宜,是升斗小民的最爱,比一斤精米贵一点点,当下精米价格虚高,一瓶“醉不死”十五文还要比精米一斤便宜三文钱。中档白酒名曰“将军凯旋”寓意适合在庆功宴上使用,每瓶一明市斤相当于近六百毫升,六个品种三个酒精度价格在二钱到五钱银子一瓶。这种白酒在楼堂馆所最是畅销,黄汉和一众锦衣卫和京营官佐已经干掉了高度酒一百瓶。方正化见身边没有了闲杂人等问道:“平辽将军,黄老弟咱家真的是虚心求教,以咱们过命的交情还请指点一二。老弟你也经常说训练场上只能练兵,要让兵丁成为战士一定要上战场杀人,咱家知道这六千京营人马不足以拉去辽东挑衅建奴,实在想不出带着他们去哪里见血才好。”此时的大明到处用兵,真的主动请缨还会没地儿可取黄汉没有出声依旧等下文。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李若琏大着舌头道:“山陕河南天灾人祸不间断,据说粮食斗米一两银子,到处都是饿殍前去剿寇的官军苦不堪言,每天不是琢磨着如何打流寇,而是盘算着如何搞到吃的不至于饿死。”方正化道:“这些咱家也听说了,因此陕西是断然去不得,京营这些人马平时养尊处优惯了,训练苦一些还能够忍受,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恐怕溃散都有可能。”李若琏笑道:“在饿肚子的情况下谁能保证自己的队伍不溃散打家劫舍祸害老百姓恐怕也在所难免,因此陕西真的不能去,队伍去了恐怕就会沾染了匪气,从今往后更加难带了。”原来山陕的情况已经糟糕得连方正化和李若琏都不敢带兵进入,不是怕饿死了,而是怕麾下变成了杀人、抢劫成性的强盗。黄汉道:“带兵就是为了保境安民,为了抵御外敌,纵兵劫掠境内的老百姓于心何忍兵丁们一旦出现劫掠的苗头,从此以后就会坏了良心,指望他们忠君爱国就不可能了。”方正化道:“饶是如此,咱家辛辛苦苦训练人马就是为了有一番作为,千万不能第一次参战就是为了不会饿死到处杀人、抢劫。老弟啊你点子多,给老哥我指条明路吧”黄汉笑道:“路是现成的,陕西那么远还那么穷,你们干嘛要去那里山东近在咫尺为何不主动请令去干李九成、孔有德的叛军那里有关宁军顶在前面,你们京营人马加上锦衣卫兄弟在后面督战,发现有便宜可沾扑上去猛打猛冲,得到军功不成问题。”李若琏道:“我们知道山东的情况,那里现在也是遍地流民刀兵四起。春天新官上任的登莱巡抚谢琏和山东巡抚徐从治请求朝廷调粮的折子一个接着一个,现在由于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战死换了原天津兵备道朱大典巡抚山东。但是情况根本没有改观,每个月请求调粮的折子不少于几十封,可是如今秋粮还没有收上来,不知道多少人在忍饥挨饿,哪有粮食调运山东”怪不得他们没有看好登莱平乱,有可能是有两种担心,第一原因当然是怕将士们因为饿肚子导致军纪涣散一发不可收,使得他们的心血付之东流。第二原因有可能也是畏惧叛军那目前排大明前列的炮火总量。叛军炮兵得到了孙元化亲自指导和训练,并且得到了葡萄牙雇佣军的规范操作,技术真的非同小可。连新官上任的山东巡抚这个级别的高官都能够被叛军炮火打死就可见一斑。历史上徐从治的死确实给不少文官武将留下了心理阴影。方正化道:“咱家请旨带着人马去山东岂不是一样要让兄弟们饿肚子,要避免饿肚子唯有抢劫,这跟去陕西有什么不同”“哈哈哈”黄汉大笑道:“完全不同、截然不同,陕西太远了红旗军鞭长莫及,登莱近在咫尺还有靠海的便利条件。其他人是不是饿肚子本官管不着,但是你们二位带兵出征,本官能够保证供应一大半军粮,哪怕朝廷一点点粮食都不给也不要紧,大不了本官包了你们麾下的伙食。”方正化阴恻恻笑了,他道:“咱家带着人马出征乃是天子亲派的监军,短了谁的粮草也不可能短了咱家的嫡系,再有了红旗军从海上贴补一些,咱家的人马肯定饿不着了。”李若琏傲然道:“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还从来没听说过外出办差会饿肚子,有粮食敢不给咱们肯定是活腻了。”确实如此,沿途各州府有粮食肯定少不了他们的,就怕真的没有。黄汉道:“方公公带着人马去了登莱肯定是最大的监军,李大人带着一两千锦衣卫去了肯定是督战队。你们要看准时机逼着关宁军跟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拼命,别傻兮兮让嫡系人马往前冲去挨炮弹,一旦发现明军能够打进登州城之时就要拿出所有的兵力穷追猛打。”在座的都知道平辽将军跟关宁军势如水火,见他出主意之时还不忘宁军一把,争取让关宁军当炮灰,人人相视而笑。李若琏有些不能理解问道:“黄大人,城市巷战更加容易折损人手,咱们在巷战时竭尽全力岂不是无端增加伤亡”黄汉老神在在道:“登莱不起刀兵久矣殷实人家不知凡几,李九成、孔有德叛军席卷半个山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粮食、猪羊有可能被他们吃光了,但是抢劫到手的金银财宝能够吃进肚子里吗”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方正化瞪大眼睛问道:“平辽将军的意思是叛军把抢劫的金银财宝都运进了登州城。”黄汉肯定道:“然也,根据本官估计,叛军席卷小半个山东还夺了大城登州,估摸着抢劫了金银财宝以白银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两。”此时山东人娄允插话道:“黄大人此言不假,山东一个县城总要有几十上百土财主,家里有一万两银子的大财主不会少于几十。被叛军攻破县城之时抢去几十万两银子大有可能,诸位要知道,叛军已经破了山东十几座县城州府了。”艾国栋咋舌道:“叛军破一个县城能够抢几十万两银子,抢了十几座城池岂不是能够搞大几百万两,乖乖还是抢劫来钱快啊”娄允没好气道:“你以为呢你随随便便冲进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家看看,哪家没有几十两现银,哪家没有金银器皿几件那帮叛军当然积攒了太多金银运进了坚城登州,黄大人分析登州有不低于三百万两银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下官是信了。”陈皋、林大业这两个京营参将跟黄汉乃是初次见面还有些拘谨,但是他们早就知道每一次跟着黄汉打仗都能够混到军功分得银子。此时二人听了黄汉指点迷津,顿时明白了去登莱打仗有可能发财。俩人对视一眼,都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升官发财我所愿也奈何机会难寻,这一次一点要去登莱大展拳脚。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黄汉不是无中生有,李九成和孔有德的叛军确实抢了太多财物,真的以白银计多达几百万两。可是历史上平定登莱叛军后朝廷却没有得到什么缴获这是何故原因很简单,被各军头私分了。在登莱平乱期间高起潜担任监军,给了吴三桂拍马屁的大好机会,最后吴三桂做了这个死太监的干儿子。后来吴三桂的实力就一发而不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在登莱之战中吞了百万两以上的缴获。太监高起潜也由于平定登莱的军功简在帝心而一飞冲天,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宁锦监军,从此以后跟关宁军狼狈为奸,私吞不少辽饷。这年头没有家丁就没有强军,没有银子就养不起家丁,吴三桂在登莱收获巨大这才增加了大发展的本钱。毕竟靠他老子做生意赚银子舍得花在军队上的不会太多,有了抢劫来的便宜银子,吴三桂手上宽裕多了,因此吴家铁甲家丁也翻了倍,吴三桂渐渐地超越吴襄崭露头角。高起潜现在担任登莱平叛明军的监军,属于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又有以吴襄、吴三桂、祖大乐、祖宽为首的关宁军大力支持很牛掰。四月初,兵部侍郎刘宇烈以督理的身份带兵来登莱平叛,这里还有朱大典和谢琏两个巡抚和几个知府。可是当高起潜监护军饷,总兵金国奇为主将,下辖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及故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等名将的六七千关宁军加入战场之时,所有的文官现在只能靠边站。明朝按理说是文官统兵又如何那是指在没有太监掣肘的情况下。登莱有个大太监,而且是个比较奸诈油滑的阉人,他跟袁崇焕如出一辙,擅长忽悠,很会左右逢源。年轻的皇帝认为他知兵予以重任,不知怎的关宁军众将如当年支持袁崇焕那样大力支持高起潜。有可能是关宁军在代言人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后有了危机感,他们急需一个有分量的新代言人,捧高起潜这个天子近臣正当其时,以后得到的好处不言而喻。再加上在高起潜带着人马来参战之前,明军的仗打得一团糟,连巡抚都能够被人家干掉了可见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以刘宇烈为首的文官自然就没有了颐指气使的底气。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高起潜玩阴的,几次分拥有兵部尚书虚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的正二品重臣卢象升的兵,最后导致卢象升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战死疆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黄汉没办法不让吴三桂出头,毕竟这小子连认太监做干爹的事都做得出,完全属于不要脸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本领再不管道德、不要脸皮,神仙也挡不住他发迹。黄汉来个四两拨千斤,鼓动方正化带领他训练的京营六千人马和李若琏带上一些锦衣卫参与登莱战局,目的就是争功。这绝对不是挖坑让方、李二人跳,而是真的给他们创造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因为历史上的登莱叛乱是被以关宁军为首的明军平定。现在历史不同了,李九成、孔有德等等的叛军人马少了毛承禄、陈有时等等带兵加盟实力少了许多,而明军会多出方正化和李若琏训练的七八千新军参战实力强了不少。本来历史注定的获胜方增强了实力,失败方削弱了力量,结局当然不可能出现戏剧性转变,只要方正化和李若琏运气不会差到被炮弹打了,获得大功必不可少。以方正化和李若琏现在朝中的威望和皇帝的信任,去了登莱,高起潜立刻会摆正位置屈居老三。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二人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七八千,加上神机营三四千火器部队,实力非同小可,跟高起潜与关宁军乃是互相利用的虚情假意没有可比性。方、李的人马还会得到“红旗军”从海上补给粮草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他们跟着黄汉打仗参与把缴获收入囊中好几回,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冲进登州城抢好处之时一定能够跑赢大多数明军。以锦衣卫的凶狠、京营人马的跋扈恐怕关宁军也得退让三分,这一次登莱的金银财宝轮不到吴襄、吴三桂、祖大弼为首的关宁军拿大头了。吴家少了几十万上百万两银子,当然会被制约了发展,入关的关宁军得不到大量银子也会少了增兵的资金。这完全是权宜之计,因为黄汉父子驻守对抗建奴的前线肩负重任,此时主动要求入关参与登莱平叛过犹不及,朝廷会认为他们玩忽职守。“红旗军”只能眼看着登莱打得一团糟没有办法偷偷的来干一票,唯有等孔有德、耿仲明放弃登州准备渡海投奔建奴之时才能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能够让登莱叛军放心大胆的使用海路逃跑,“红旗军”水师根本不出现在登莱近海,但是用作哨探只有十一人操作的快船有十几艘密切注视着登莱。这种长度十五米、宽度五米,拥有一层甲板的快船只有船头船尾各装备了一门弗朗机一磅炮,两侧都有飞轮,满帆全速前进时可以达到七节。需要加速之时,小旗官也就是哨船船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