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碑子山奔袭明军,营地里即便有男人也是老的老小的小。从仓皇逃回的三百多族人口中得知两个台吉被明军打败不知去向,族里的老少爷们儿立刻选择上马逃窜,因为草原法则不会留下他们的性命。合兵一处的明军骑兵杀入营地范围后只留下两个百总人马监视这片区域,等待步兵前来接管。其余人马一刻也不耽搁继续追击逃敌,因为追杀一骑最少能够缴获一匹战马,说不定这些鞑子还匆匆忙忙揣了金银财宝呢。五路人马,仅仅是一营和二营像模像样打了一场会战,其他三营基本上都是一路势如破竹一路掩杀,超过五百鞑子的有规模反击都没有出现。喀喇沁左翼的主力被打掉后,方圆三百里的部落都成为了待宰的羔羊。成建制的鞑子骑兵已经不存在,小部落的酋长得知两个大台吉战败,色愣战死,苏布地下落不明,他们只有几十、百十控弦人哪敢造次。能够逃跑的立刻迁徙,跑不了的发现明军出现在营地附近,纷纷带着族中青壮年跪求准许他们投降。这些有奶便是娘的鞑子根本杀不完,接受小部落投降是必由之路,只要投降的部落就必须选择一半十六到三十岁的控弦人来明军中效力。这个条件很仁慈,因为年龄的限制,十六岁以下三十岁以上的鞑子男子能够全部留在自己的部落,加上一半青壮年,部落的战斗力和生产力不会遭受巨大损失。况且明军今年根本不索要牛羊马匹进贡,只不过规定死了,被击溃的色愣和苏布地的人马投奔宣告投降的部落之时,部落酋长必须抓捕或者斩杀他们后送明军检验。送来一颗首级或者一个俘虏,明军会给予一石麦子的奖励。如果不要麦子可以换三十瓶“醉不死”高度白酒,如果敢隐匿逃来的败兵,灭族逃亡的败兵确实需要寻找遇到的部落投靠,因为没有粮食没有蒙古包过夜谁都坚持不了几天,最后出现了内讧。败兵未必都是三三两两,也有百十人一起逃窜的团伙,小部落遇上这些败兵当然不敢接受,不仅仅是畏惧“红旗军”的军令,还担心这些人喧宾夺主。最后居然有些已经投降“红旗军”的小部落被败兵打了主动去寻找明军为他们报仇雪恨。接下来在吃了亏的小部落轻骑兵带领下,追逐喀喇沁左翼败兵更加有了效率。下手强抢了族人小部落后得到了战马、粮食、肉类等物资的补充后自认为能够逃过追杀的败兵,往往被熟悉环境和习性的族人跟踪追击根本无法摆脱。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慑“红旗军”的管理跟建奴没有可比性,接受鞑子小部落投降后,少年火枪手就开始给小部落做人口普查,建立人事档案。为了震慑迫于大明军威而投诚的酋长们少生歪心思。接下来“红旗军”会采取忽然包围已经投降的小部落重新核查人口的办法鉴别这个部落的头领是不是阳奉阴违,是不是收留败兵妄图增加自己的实力。不告而诛不人道,“红旗军”少年火枪手在记录户口之时就告诉部落酋长和一些长者这样做的用处,吓得部落酋长立刻派出不少人去寻找躲出去的族人。酋长是担心明军不接受投降,故而派一些年轻族人躲入大山,目的是给族里留下一些种子,免得被灭族,也是为了隐藏一部分实力,以前他们对付建奴之时就是这样。谁知道明军太厉害了,随随便便拉出一个人都能写会算,队伍里还有不少蒙古人,这些人对蒙古部落无比熟悉,他们带着年轻的汉族军人分别找人谈话记录,用不着半天时间就能把情况了解个大概。部落里一家一户的情况都被汉人少年记载在一个个本子上,可惜鞑子没文化,根本不知道明军究竟写了什么。但是他们都明白了,这是记录下了整个部落的人口,以后想撒谎就不是那么容易,要是忽然多出青壮年就会被认为是收留了苏布地和色愣的败兵。酋长们主动坦白隐匿的人口数量“红旗军”予以承认,给予时间让跑出去躲藏的青壮年回家,但是过了时限后再发现部落里平白无故增加青壮年就会被讨伐。恩威并施才会有效果,“红旗军”先是举起屠刀杀戮,不仅仅喀喇沁左翼被灭,许多中小部落也被抹掉了。就在选择投降接受“红旗军”管理的小部落酋长战战兢兢之时,施恩行动开始了。粮食不够过冬的部落会获得勉强让他们不挨饿的一些杂粮,不仅如此他们还获得了不少羊羔和牛犊、马驹。这一次出击大草原和两年前截然不同,那时是烧光、杀光、抢光,尽可能破坏鞑子恢复生产的能力。今日是要经营这片土地,被留下性命的鞑子将要成为牧民为“红旗军”生产牛羊、马匹和皮毛。因此黄汉在出发前就下达命令,不可以把种羊杀光,羊羔一只也不许杀,牛犊、马驹更加不能损失。今年秋冬这片大草原损失人口几万,损失牛羊马匹二十几万头,幸存下来的人明年日子会好过许多。人少了需要的粮食和肉类就相应的减少,一户人家的资源占比自然就高了。牛羊、驴马少了对草场的破坏就小了,草场会得到了宝贵的恢复时间。要治理大草原控制鞑子就得使得他们永远是一盘散沙,现在就必须有远见,约束鞑子部落的发展很重要,保持每个鞑子部落的控弦不超过二百,人口不超过一千最是合适。人大多数是选择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留下的几十小部落,实力最强的都不超过二百控弦,他们想要欺负或者统治其他小部落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酋长们实力相差无几,就不能完成兼并,也就不能完成大发展,就不可能拥有控弦成千上万导致尾大不掉成为汉民族的心腹大患。当然,要得大草原长治久安还需接纳一部分愿意为大明效力的蒙古人,让“亲明派”头领获得好处,让阳奉阴违的酋长失去权力。有了“亲明派”通风报信,使得“红旗军”能够及时把握动态,再有对于铁器、粮食、贸易的控制,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住燕山不成问题。在燕山横行足一百天,秋季攻势宣告落幕,“红旗军”伤亡将士不到三百人。这个数量跟行军之时翻山越岭发生事故出现的伤亡数量差不多,由于衣服厚实,短兵相接的战士都顶盔掼甲,因此死亡率不高,目前损失不超过二百人。大军回师之时带上了许多前来服役的各部落控弦人,这些人情绪还不错,因为黄汉不让他们白忙,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待遇,并且预发了半年粮饷让这些人留给了家小。这些来服役的鞑子从十二月开始计算月饷,每个月给六钱银子五斗杂粮,现在三两六钱银子和三石杂粮已经预付。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如此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为明军效力,他们的家眷会立刻得到温饱。劫掠喀喇沁左翼的过冬聚居区,把三四万鞑子的口粮和生活必需品都缴获了,足够发放跟随服役的鞑子几千石杂粮。缴获的粮食总量超过两万石,给予一些部落补贴几千石粮食后还有一万石结余。就地处理了一万几千石粮食和几大千羊羔、种羊、马驹、牛犊、幼驴大大减少了运输量,省得解救的汉民和俘获的鞑子妇女套上所有的大车也满足不了运力。还好“红旗军”带来的独轮车很多,回师之时一辆辆都是满载。一千余青壮年鞑子没想到被逼无奈跟着明军还会领到粮饷,更加没想到明军大大方方预发半年,本来被明军看上不得已离开家人的青壮年简直是因祸得福。鞑子很贫穷,粮食从来都是不够吃,他们的小部落被大部落欺负和剥削更加穷,饿肚子的不知凡几。明军要求十六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服役不是由得酋长委派,而是根据记录的户口档案再让他们列队接受现场选拔。鞑子不知道明军是何用意,被选中的青壮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选中的一半人暗叫侥幸。谁知明军太坏了,接下来才宣告跟着服役的控弦人有粮饷还预发半年,白花花的银子拿到手上,六麻袋三石杂粮堆在面前,大悲大喜的鞑子有一半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不仅如此,“红旗军”宣传队和镇抚官还广而告之,六个月后会从服役的青壮年之中再次选拔态度端正弓马娴熟之人成为实习正兵,届时军饷翻倍会拥有钢铁盔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宣传队广而告之鞑子们,别以为跟着队伍以后理所当然会成为正兵。“红旗军”只会看中战斗技能出众、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真心实意为大明效力之人,选拔比例不会高于四选一,希望大家拿出表现努力争取。成为实习正兵的蒙古人六个月后会再次面临选拔,成为真正“红旗军”骑兵的那一天,如果家小们愿意,可以进入高台堡居住生活。“红旗军”当然会大力宣传成为真正明军后的待遇和福利,告诉鞑子们届时会种地、愿意种地的蒙古家庭可以给予五十亩麦田每一户,愿意做工、养马的家庭会安排工作挣月饷。瓦解、拉拢双管齐下,给予愿意跟着“红旗军”的蒙古人实实在在的好处,当鞑子发现投靠“红旗军”的那些家庭日子好过许多之时,就再也不愁得不到他们的拥戴。定期巡视燕山将要成为制度,以后每半个月都会有以把总为单位的明军骑兵在这片区域进行巡视,时时刻刻提醒各部落头人,他们是有人管理的。“红旗军”骑兵本来就经常拉练,现在只不过在拉练之时顺带着检查蒙古部落而已。为了杜绝长期以往这种管理会变味,变成蒙古小部落的沉重负担,黄汉防患于未然,严格规定巡视人马自带伙食,发现吃拿卡要现象,带队的把总、百总、镇抚官就地免职。当然,军人带上烈酒、白面换取牧民的牛羊杀了吃肉,只要是公平交易不会禁止。警钟长鸣才能够震慑宵小,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的“红旗军”骑兵把总一个月来鞑子部落刷存在感两次,鞑子们自然懂今后如何做人。十二月初,西征大军陆续回师,还带回了一千五百鞑子回来服役,与此同时捷报也由高有谋发往山海关。老高第虽然是几任辽东经略中最没有出息的存在,他的军令基本上出不了山海关,但是架不住他运气好。其他辽东经略任上都是损兵折将,唯独他这一任不但没有吃败仗还取得了“燕北大捷”,计斩杀控弦鞑子五千余,缴获无算。现在有了平辽将军在,鞑子难以窥视燕山有了绵延几百里的燕山作为缓冲区,山海关甚至蓟镇防区都应该是坚如磐石。在辽西走廊屯垦的卫所军这段时间幸福感倍增,因为许多超过三十岁的光棍将要得到婆姨。缴获的蒙古女人“红旗军”没有留给那些投诚的小部落,目的是尽可能不让鞑子拥有更多女人,娶妻纳妾的机会只能给汉人。大战过后往往都是女多男人少,把女人丢给小部落,会变成一个鞑子青壮年拥有几个女人太正常。小部落得到了种羊,马驹、牛犊等等,还得到了不少粮食,还少了大部落的剥削,明年的日子立刻会大为改观。再给吃饱穿暖的鞑子青壮年留下几个女人,岂不是会让他们整日“啪啪啪”用不了二十年人口激增数倍也有可能。增加人口这样的好事必须留给汉人,今年冬天,不知多少辽西走廊屯民中的光棍会娶上老婆,想纳妾也不是没有机会。鞑子女人没有贞操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给屯民后能够获得温饱,能够摆脱兵荒马乱,她们少有怨言。高第出任辽东经略完全是为了子孙发挥余热,他放权给黄沂州父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现在很得意自己眼光独到。他验看了鞑子首级后开始写捷报,老人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写文章的水平很高,写奏疏的水平更加高明,洋洋洒洒一千余言的“燕北大捷”战报写得精彩纷呈。十二月中旬,获知“燕北大捷”的消息,京师再次轰动了,为何用再次这个词因为在十一月初八,京师已经开始轰动,现在还方兴未艾。那是皇帝亲笔御书的不夜城开张大吉,顿时有太多公子王孙觉得自己活了小半辈子都算白活了,回到家中连便便都不愿意拉,总想着去不夜城,吃喝拉撒睡全在那儿得了。这很正常,如果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的现代人,再去用古老的马桶,粪水溅得满臀都是,谁受得了在数九寒冬去室外蹲坑,凛冽的寒风刮在屁股蛋上,这种滋味当然会让公子王孙怀恋温暖干净的卫生间,想起那个抽水马桶。许多不差钱的显贵们都在打听能否在自己家搞出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得到的答复是暂时不行,因为要拥有卫生间必须在春天先搞自来水系统。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哪里见识过自来水系统,不夜城的客房内都有近现代的卫生间。只要拧开用镍白铜精工细作的叫做水龙头的玩意儿就会有清澈的水哗哗流淌,浴缸里还有热水龙头,还会有冒着腾腾热气的洗澡水随时使用。更加享受的是那个别出心裁的桑拿浴,一个个炙热的鹅卵石装在木筐里由两个小厮抬着送进来,一木勺清水浇上去顿时升腾起一阵阵热气。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