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身万福回礼到:“内相如此赞誉,妾身感谢不尽,黄家的一切全是圣天子恩赐,自然为朝廷分忧不遗余力。”王承恩道:“夫人乃是当朝诰命,咱家以为最好经常去宫里走动,想必周皇后和懿安张皇后见到夫人一定喜出望外。”这是摆明了愿意撮合黄家跟天家多多交往联络感情,玲珑透彻的郑秀娥哪能不知,她万福谢到:“妾身早就寻了许多稀罕物想着献给皇后留着赏人,还请内相给妾身安排个机会。”王承恩和曹化淳对视一眼,见曹化淳笑着颔首,他放心了,应承道:“正月里咱家就瞅准了时机禀明周皇后,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夫人就会是紫禁城的常客了。”王承恩乃是曹化淳一手提携,虽然没有认干爹,但是两人超越了这虚头巴脑的关系,王承恩以曹化淳马首是瞻,如此大事当然要看曹化淳脸色。见曹化淳很明显愿意引荐黄家大妇入宫走动,他这才敢于应承。黄汉愿意给予崇祯帮助,甚至于想着改变他的宿命,也想改变天启皇帝的张嫣皇后、崇祯帝的周皇后、嫔妃们、子女们的悲惨结局。此时能够展开夫人外交,多多和崇祯的亲人相处,建立了信任度保不准就能够影响全局,实在难以改变历史也能想出办法让她们在崇祯十七年春天离开紫禁城躲过噩运。黄汉写信给郑秀娥要求她给内相送礼,没想到得到了曹、王两位崇祯最宠信的大太监引荐她进宫拜见皇后的承诺。世家出身毕竟不同寻常,郑秀娥有可能天生具备这样的潜质,相信给了她机会,一定能够跟周皇后和张嫣这个嫂皇后处出感情,跟嫔妃们也会打成一片。紫禁城的女人都是笼中鸟,她们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来了一个年纪相仿的诰命夫人拉家常、讲故事,被追捧不在话下。满朝文武都有正妻,有诰命的不知凡几,可是没有一个会如郑秀娥这么年轻就是当朝一品诰命,夫人外交也得考虑地位和年龄的差距。想必年纪轻轻的张嫣和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等等都不爱跟一个拘谨的诰命老太婆多费口舌,因此结交崇祯的后宫也只有黄家大妇才具备成功的条件。崇祯六年的大年初一,黄汉携手秦妡怡来到狼窝堡犒赏军民,在这个合家欢庆的日子见到了家主,所有人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与狂热。第四百六十三章:转向登莱虽然金州防线去年底刚刚增加了六七百蒙古轻骑兵,正兵总兵力也不足八千人马。但是主将宋鹏飞信心满满,他表态仅仅凭借这八千人马,保证能够应对建奴三万人马以上的大规模进攻。驻防金州一线的骑兵只留有三个把总,主将分别是张扬、袁思明、祝连山,现在骑兵得到了加强,每个把总都多了两个百总蒙古轻骑兵。有了炮火掩护、排枪袭击,再有一千六百多骑兵突击,打得敢贸然进入金州防线的后金军大败亏输没有问题。当然这有个极限,是指后金军出动的人马达不到守军五倍以上的情况下,当后金军出动的人马超过五万之时,要完成突袭就显得过于盲目进取。届时唯有依托坚城进行消耗战,把敌人耗得师老兵疲意图撤退之时,这才可以采取布置突袭的战术使得敌人做不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金州防线稳固,这里也有了屯田二十万亩,屯户五六千,预计明年不仅仅能够在保障粮食可以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还能够大量生产白酒、粉丝、粉条外销。才种植了三茬甘薯和马铃薯、玉蜀黍,热衷农事的汉民就熟悉了这些新农作物的特性。马铃薯由于比甘薯更加耐寒,玉蜀黍可以大量利用山地,因此在金州、旅顺之间这片山多地少不缺水资源的地方,这两样农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麦子。收获的马铃薯多了,当然导致酿酒、生产粉丝、粉条的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烈酒根本不愁销路,可以卖去蒙古、甚至于被吴家等等商贾卖去后金。东江镇的伤兵有一千多人痊愈后被选拔成为“红旗军”正兵,有两千人留下成为了屯户、匠户、渔民,不是这些人都留下了残疾,而是“红旗军”选兵条件比较严格。受伤东江兵的家小大多数已经被接到了旅顺口,黄龙不仅仅没有意见还由衷感激黄汉收留伤残兵丁给他们活路,给他们的家小田亩耕种。黄汉安排时间看望伤残军人和退役的东江兵,不仅仅给他们送上了温暖,还给他们带来了娶媳妇的美事。两千余人只有一小半有妻儿,其余都是光棍汉,这一次只要跟镇抚官下保证不得随意打骂汉语词不达意的女人,他们就可以参与相亲。再当面向女人作“爱你一辈子”“保证吃饱穿暖”“我会疼人”等等肉麻或者实际的坦白,镇抚官保证大家都会有女人娶回家。由于旅顺口、金州紧靠辽东湾传统渔场,有大量收购海鱼生产鱼干、罐头的商家,渔民们不愁销路因此捕捞业发展得很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原本是体系内独家生产鱼干和海鱼罐头被打破了垄断,现在这样的生产作坊已经超过了二十家,而且都有了各自的招牌。“红旗军”体系鼓励经商鼓励商贾投资实业,税收真的只有三十取一,而且保证没有官员、衙役、胥吏吃拿卡要。现在不少内地商贾都觉察出食品的重要性,能够保存一两年的海鱼罐头如果运达山陕获取几倍的利润都不成问题。因此在货源地投资建加工作坊的商贾不惧大海隔阻,来到了旅顺口安家立业,这也是由于这里的经营范围和治安良好,也是得益于海上运输形成了常态化,海上客运价格公道的缘故。黄汉来到旅顺口后还组织不是体系内的商贾会餐一次,他是用这样的行为向大众展示开放的旅顺口欢迎大家来置业一起发财。官居一品的平辽将军跟地位低下的商贾们把酒言欢,询问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还高调表态可以用抵押作坊和不动产的方式向“四方钱庄”借贷谋发展。商贾们本来受此礼遇就已经激动不已,见平辽将军还以优惠的条件给予资金支持,承诺借贷的利息每年只要一成,一个个都表态从今往后会以旅顺口为家,扩大生产。现如今许多淘汰下来的武装商船被渔民或者商贾购买或者租用,成为了渔船和现场加工海鱼罐头的工作船。为了鼓励更多人向海洋索取蛋白质,黄汉不仅仅给予船舶支持还给渔民、船主放贷,目的就是让他们早日形成规模化。黄汉这样做还是采取做加法的原则使得汉人食品总量得到增长,多捕鱼一斤大明相当于得到了五斤谷物。不遗余力获得食物早就不是局限于满足“红旗军”体系的温饱,而是为了接纳数以百万计嗷嗷待哺的灾民做好粮食储备。黄汉知道导致灾民如此之多的罪魁祸首不是天灾,乃是人为的兵灾,但是在大明当下的情况下,又有什么办法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唯有强大“红旗军”,增加体系内的粮食总量,随着时光推移,根据地会坚如磐石,届时就可以率领人马北击鞑虏、东灭建奴,西征流寇完成霸业。忙完了内政的黄汉把目光转向登莱,那里有一笔大买卖可做,如果获得成功恐怕这些年抢劫的贵金属总价值都没有这一次能够到手的多。这当然是要算计从登州乘船败逃的叛军,因为时候到了,叛军在登州根本撑不住,再不往海上跑全部都得饿死。“红旗军”不断给方正化和李若琏补贴粮食,黄汉年底还让黄勇亲自送去了大量海鱼罐头和一部分缴获的羊肉、牛肉。方正化和李若琏见是黄汉的弟弟水营游击将军黄勇亲自来登州送粮食和肉食当然满心欢喜,他们陪着黄勇带来的几十人把登州防线都细致看了一遍。黄勇带来的随从中就有刚刚来到水营见习的沈明和俞飞这两个黄汉亲自调教的少年军官,因此黄汉当然把登州围城大军的部署了解得很透彻。况且方正化和李若琏根本没有准备对“红旗军”隐瞒什么,基本上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求他们熟悉的沈明和俞飞回去禀告。并且嘱咐他们如果平辽将军有什么建议立刻派人来相告。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双雕黄汉根据明军在登莱的布防判断,叛军妄图突破几万平叛军民围绕登州构筑的那道长达三十里、高如城的围墙根本做不到。况且他们也不应该选择突破包围往山东腹地逃窜,因为这不合理,朝廷来了几万人马围剿,此时杀出去几千人马能撑几天时过境迁,山东的形势已经不是李九成刚刚造反之时,那时山东内地的军队少而且没有什么战斗力,也是因为孙元化傻掉了还在幻想招抚,直接导致明军攻击叛军并不坚决。如今朝廷几万人马就是为了剿杀叛军而来,见到了已经穷途末路的叛军哪里会客气估摸着没几天冲出去的有限人马就会被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朝廷大军围歼。孔有德和耿仲明唯有往海上跑是必由之路,这不仅仅是黄汉的判断,也是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故事。此时截住他们会缴获一百余艘战船、商船和几百门火炮,其中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历史上后金j就是因为得到了先进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炮兵外加弗朗机教官实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从那以后,坚城再也不是八旗子弟的障碍,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夺城不为伤亡患得患失,完全可以花费时间拉来红夷大炮攻坚。大海也不能阻隔建奴,拥有水师的后金军拥有了争夺岛屿的能力,没多久就灭了退守海岛的东江镇,从此以后山东沿海屡屡被袭击,使得经历登莱叛乱后的山东始终无法恢复元气。登州原本有水城拥有水营,许多大海商在登州安家落户,他们的商船自然以水城为母港,现在那些船舶完全便宜了叛军。前段时间,有一位没脑子的副将孙应龙向别人自夸与耿仲明关系友善如同兄弟,能够说服耿仲明捉拿李九成、孔有德归顺朝廷。孙应龙这位副将乃是闲职,隶属于天津巡抚郑宗周麾下,真的能够说服耿仲明擒拿李九成、孔有德投降功劳太大,巡抚当然大力支持,派出天津水师交于孙应龙带领前往登州水城试图联络耿仲明。孙副将率领天津水营两千余人出动了全部战船五六十艘赶赴登州联系耿仲明。耿仲明这小子其实是三顺王中最坏的一个,他跟孔有德和尚可喜完全不同,属于积极主动投降建奴的铁杆汉奸。孔有德根本没想过要造朝廷的反,而是在吴桥被李九成裹挟攻破县城杀戮成千上万军民、官吏造成事实后才不得不造反。尚可喜是跟接替战死的黄龙成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沈世魁水火不容,被逼无奈而选择投降建奴。而耿仲明早在崇祯三年就妄图勾结建奴谋反,崇祯四年由于谋事不密败露导致同胞兄弟耿仲裕死于非命。这个铁杆汉奸非泛泛之辈,他敢冒风险,毅然乘坐一艘小船登上孙应龙的旗舰叙旧,二人把酒言欢后当场定计如何诱杀李九成和孔有德。第二天,耿仲明的家丁就送来了两颗首级,家丁告诉孙应龙,一切顺利李、孔二人伏诛,现在耿仲明就在水城等着朝廷大军前去水城登陆接管登州。傻了吧唧的孙应龙不疑有他,乐滋滋带着船队一头扎进了水城,他立功心切也不进行探查就带着小两千部众登陆,简直是迫不及待。结果被耿仲明来了个关门打狗,孙应龙和十几个家丁被当场斩杀,其余水兵纷纷跪地乞降。不费吹灰之力,叛军约等于得到了整个天津水师,缴获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几十艘其中居然有比二号福船还要大的三桅炮船,使得叛军组建的水师拥有一次性能够运输一万多人几百门大炮的能力。三桅炮船一直是明军水师的主力战船,天津水师总共也没几艘。这种船型是借鉴了西夷甲板大战船结合东方船的多水密舱设计,装备有发射明朝计量单位十斤炮弹的红夷大炮三到五门不等,还装备有不少弗朗机小炮。只不过三桅炮船的航速不如二号福船,达到三四节也就是极限。现如今辽海除了“红旗军”刻意隐藏实力的水师,就应该是登莱叛军的水师一支独大,东江镇水师的船舶数量远远不及。也是由于叛军拥有水城、拥有大量船舶故而导致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判将的心腹人马觉得有退路故而军心安定。他们也知道运力有限,登州现在拥有军民七八万,真的坚守不住必须从海上撤退之时不可能全部带着,只能选择带领辽东籍人马上船逃之夭夭。只不过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确实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汉对登莱叛军真的很关心,明明知道历史上有天津水师自投罗网也不作为就是想叛军能够拥有更多战船、商船,这样就多带些大炮、金银财宝和人马来海上送死。一箭双雕的感觉真的很爽辽海原本有天津水师、登莱水师、龙武水师残部山海关水营、东江镇水营、在驻地觉华岛的龙武水师中营和左营残存船舶基础上建立的“红旗军”水营。东江镇水营战斗力和船舶数量不多又是友军不可能跟“红旗军”为敌,如果他们有了歪心思,黄汉会让他们被倭寇消灭。办法太简单,直接调用西夷甲板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