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木材、药材、山货、兽皮等等跟“红旗军”贸易而来。原本历史上旅顺口副将陈有时和广鹿岛副将毛承禄带着人马参与登莱叛乱,急了眼的黄龙一直不遗余力打击叛军的情况没有出现。现如今的东江镇以维稳为主,黄龙和金声集中了东江镇的船舶不断巡视诸岛施恩诸将,并且不许任何将领私自带领麾下下海,目的就是防备有人趁机去投奔叛军。瓜田李下,东江镇旧将也比较理解,选择了配合,在这段微妙的时刻尽可能不出军营。其实皇帝和黄龙、金声纯粹多虑,毛文龙被平反昭雪,毛承禄心里的疙瘩早就解开。他在几万军民面前大肆屠戮建奴战俘获得“百人斩”恶名的故事被传得家喻户晓,使得后金军欲擒拿他挫骨扬灰。在这种情况下,毛承禄根本没有动过造反投降建奴的念头。叛乱积极分子陈有时早在前年就已经为国捐躯,尚可喜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参与登莱叛乱,而是在黄龙战死后才投降了后金,因此东江镇其实目前是安定团结的。没有了黄龙带着东江镇水营出现,“红旗军”水营乐滋滋吃了独食,在哨船、小型战船搜寻盯梢下,在渔民自发跟踪下,跑散的叛军船只无一漏网,算计登莱叛军圆满收官。这一次在关键时刻出手又使得黄汉发了一笔横财,还使得“日月海运”多出八九十艘商船,多出五艘可以在辽海服役的三桅炮船。缴获的战船、商船都要维修,特别是那些冲滩和触礁的二号福船。还好中国船拥有抗沉的多密封舱设计,触礁的二号福船上的一部分叛军跳海逃生,再把一部分举手投降的兵丁撤离后,福船立刻空了不少。沈宪宜安排水手和俘虏登船把火炮和财物搬空,再进行简单的应急处理,触礁的船基本上能够驶入不太远的青泥洼船坞修理。以后青泥洼会发展成为船舶建造基地,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起码东江镇搞来的木材运输距离少了九成,这会节约太多成本和劳动力。还有一个原因很重要,虎穴城毕竟在山海关内,闹得动静太大上上下下不好交代,朝廷已经在猜忌,如果某些人出坏点子由朝廷来接管虎穴城船坞怎么办翻脸抗旨这就意味着是要造反的前奏,虎穴城会引得诸多大明军队来完成包围,就如同包围登州那般。这对于大发展中的“红旗军”体系肯定会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损失难以估计,首先京师不夜城的投入肯定会被充公,接下来是滦州的煤矿、工厂、作坊,紧接着就是永平府和抚宁卫的二百余万亩屯田还有今年几十万以后会发展到上百万两的辽饷份额,虽然辽饷不够养军,但是也能够达到一小半的水平,跟朝廷翻脸就会失去这个每年唾手可得的大笔收入。这样的损失太大了,因此如果朝廷真的要强行接管虎穴城船坞,黄汉只能采取拖字决,然后偷偷的赶紧转移设备搬家,最后留给朝廷一个一般般的船坞交差。金州和旅顺口之间一两千平方公里的半岛会被经营成为商贾云集的独立王国,把青泥洼建设成为一个大明最大的军港,在岸上建立水手学校,建立水师的大本营。第四百七十八章:杀光旅顺口、金州卫是前线,还需要渡海,朝廷只要派来了不利于黄汉的官员,他们无一例外会由于海上天气恶劣死于海难。不用担心会被谁钻了空子,旗卫的发展势头太生猛,京师的大事小情都打探的明明白白,发现不利于“红旗军”的消息,都会有专人负责深挖。黄汉很自信,“红旗军”已经发展壮大,而且每年都在大发展,在绝对是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个渣。金州防线建奴这辈子都不可能逾越,他们动手越晚,在这里丢掉的人马越多。先养寇自重三五年,等到“红旗军”具备了压倒性优势兵力的那一天会兵分几路完成对建奴的围歼,这样就能够做到避免打个半吊子,导致太多建奴主力骑兵跑得满草原都是的窘境。黄汉的理想是:要么不动手采取守势韬光养晦,一旦动手就必须确保建奴亡国灭种添油战术绝对要不得冲滩的二号福船总体来说要好于触礁的船舶,卸载一空后乘着涨潮用三艘带轮桨的战船全驱动拖拽,再有几十水手站在没过腰的海水里推一把,搁浅的船十有八九就能够自己航行。这次算计叛军完全是得了先知的大便宜,得到的好处是这几年之最洗劫了万户千家的叛军真的抢了有几百万两白银计的贵金属,一大半被送上了船。减去逃掉的两三千叛军随身携带了几十万两银子的财宝,在船上和投降的叛军身上收缴了接近三百万两银子的财货。还有战船、商船的价值和几百门火炮的价值,连那些兵丁身上的铁甲都值三五十两银子一副。叛军基本上不具备海战经验,在发现遭受二十几艘从来没见过的大战船攻击之时,大部分叛军都纷纷脱下铁甲,因为他们担心船被击沉需要跳海逃生。人人都明白无论拥有多好的水性,身穿几十斤的铁甲肯定会直接沉入海底。后来叛军发现“红旗军”散弹太厉害,貌似专门打人对船只的损伤及其有限,船一时半会儿沉不了,他们又七手八脚穿上铁甲增加防御力。叛军无法还手,唯有自己躲在船舱里折腾,“红旗军”几轮炮火过后他们的胆气就被打掉了。接下来的喊话效果杠杠的,“红旗军”明确告知叛军之所以没有发射实心弹就是为了缴获战船、俘获水兵,胆敢负隅顽抗,接下来就会用实弹射击。届时躲入底舱也是无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强大的炮火威胁下,陆战队交替掩护登船之时,绝大多数叛军选择了举手投降,包括许多火绳枪手和炮手。叛军在山东攻破了十几座城池,打垮了几万明军,缴获的武器、铠甲、良驹多不胜数,直接使得能够得到上船逃跑资格的叛军拥有铁甲,拥有高档山文甲、鱼鳞凯的都有好几百人。叛军缺粮,成千上万匹战马、挽马以及其他大牲口被吃掉了超过九成,缴获的中、小型马船上一共只有不到四百匹战马。这些战马无一例外属于叛军将领和地位高的少数家丁所有,其中肯定有孔有德、耿仲明、陈光福等等的坐骑。这些都是叛军破了十几座城池抢劫而来的阿拉伯战马一匹匹都很健硕,判将宁可忍饥挨饿也没舍得杀了吃肉就可见一斑。“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红旗军”人人爱马、连水兵都不例外,发现有受伤的战马立刻给予治疗包扎,这些战马会配发给骑兵士官和军官。这一次海上截杀不仅仅大发横财,还得到了大功劳,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功太多,再多出袭击叛军的功勋未必就是好事因为担心陈光福、王子登、李应元、苏有功等等被活捉的二十一员叛将乱说话,黄汉吩咐下去直接开刀问斩,采取不送俘虏送人头的最佳手段。黄汉这个决定其实是给了叛将一个痛快,历史上这些人被送交朝廷都是被凌迟处死的,而且是用足三千六百刀的极刑。甄别俘虏的工作由几千忠心耿耿有文化的少年兵完成,已经进行了几天,被俘的八千人中有两千水手、八百炮手被判充军五年。在这期间他们不会获得军饷,也被限制自由,只得到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军服。剩下的叛军甄别了两千多判处劳动改造十年,他们会被打散到煤矿挖煤,每天都会有定量,完不成会被饿肚子。还有足三千人一个个都是血债累累之徒,判处死刑立刻执行。不是黄汉好杀,而是这些渣渣把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等等大罪都犯遍了,一个个都有超过三条人命在手。这个数字根本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数,都是屠戮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亲自包括不少妇孺,此等凶徒罪不容赦,一个也不能留,杀光黄汉给汉人机会那是有底线的,以后只要有屠戮妇孺的任何人落到黄汉手上,都是如此对待,哪怕是朝廷官军也毫不容情加上海战之时击毙的叛军,最后统计一共斩杀叛将二十几员,叛军五千,如何向朝廷报功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很明显不能实话实说,宁远、金州防线固若金汤,还在染指燕山该需要多少人马在这些人马未见调动的情况下又在海上杀了叛军五千,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红旗军”现有的实力。别人又不知道黄汉是个先知,布置截杀之时讨巧了,他们无一例外会判断能够截杀叛军五千精锐,出击将领的人马一定不会低于两三万。况且“燕北大捷”的封赏朝廷还在扯皮,此时又来一个“辽海大捷”,恐怕带给皇帝的不会是惊喜,而是被“红旗军”的战斗力惊着了。没辙,为了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困境,“红旗军”这一次不能报功,只能选择闷声大发财。于是乎,高家子弟和郑孝章以及“日月海运”的临时负责人黄可造、杨坚、邵俊才开始联络九家商贾,意图面对登莱平叛的明军将领销售人头。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曾经是软骨头兵备道白养粹小厮的黄可造机灵有文化,被黄汉收留并且赐姓后获得了新生。他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事,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杨坚是九里台村的乡党忠诚度无可挑剔,邵俊才崇祯三年就主动追随“红旗军”,是宋鹏飞亲自带出来的火枪手百总,去年初调往水营服役后一直担任水师陆战队把总,经得起考验。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因此“日月海运”跟“四方快运”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领导层是三人团,黄汉的三弟黄义专门负责联络以便及时处理“日月海运”事宜。黄义自从崇祯二年就开始帮助哥哥做事,这四五年四书五经已经读不下去了。他喜欢新学不想通过科举入仕,因此黄汉留他在身边亲自调教,争取把他培养成“日月海运”的当家人。“日月海运”日后的发展之路类似于荷兰人具备国家性质的东印度公司,需要忠诚、可靠而且具备才能的人来掌舵。黄义精细脑子灵活,不仅仅会四书五经,而且把黄汉主编的新学教材都学遍了,甚至于还指出教材的不足之处,等他长大了委以重任理所当然。这件事还没有跟老爹商议,因为黄义八岁就送去县学开蒙,黄沂州是准备为黄家培养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开始,争取金榜题名。以黄汉的名望和黄家的实力,以黄义现在的水平过了院试得个秀才功名不难,只不过考举人中进士,那就是难于上青天。关键所在是黄义已经开始排斥四书五经,反而喜欢上了兵法和火器,更加渴望远渡重洋去那个干燥的大陆看看哥哥讲述的那足有一人高用后退蹦蹦跳跳走路的大老鼠。黄汉没有认为四书五经一无是处,最起码对道德养成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有一定好处的。只不过明末乱世扯这些没用的纯粹是自寻死路,黄义热衷于真正的知识做哥哥的当然大力支持,因此偷偷地留他在身边听用,找机会给予他军功上位。四月份,去年也就是崇祯五年已经过了县试的黄义将要去永平府参加府试,有郑国昌亲自安排人照应,府试、乡试难不倒黄义,年底就会到手士子功名。黄汉还有一个四弟黄昂乃是庶出,今年满十岁了,这孩子比较苦,那是因为黄家经济条件足以请私塾,崇祯三年秋天才六岁的黄昂就开蒙,现在永平府一个颇有名气的书院读书。这就是汉人的通病,也是汉人的美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真的深入人心,连已经是从一品总兵官的黄沂州这个赳赳武夫都希望儿子成为士大夫。大明科举对生员试的管控不是过于苛刻,一般情况可以走后门、托人情,但是考举人和进士就另当别论,科考弊案能够使阁老落马,高官掉脑袋。因此腐败透顶的大明王朝底线还在,苦读圣贤书的寒门学子依旧可以通过摧残身心的科举鲤鱼跃龙门,成为朝廷朱紫之一,完全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够买举人和进士的功名。黄可造无论黄汉给予什么官职都以家奴自居,他有可能是由于经历的关系,对两个主人有了比较,现在对黄汉产生了依赖,简直有些盲从。他得到命令根本不问原因立刻找郑孝章和高忠勇、高忠孝几人召集九大商家议事,他和高家、郑家等等出面联络的几人根本不说明这些首级的来路有意搞得神秘兮兮。赶来的商人都有眼力,得知有名有姓的叛将首级开价五百两银子,叛军兵丁要价七两,总旗官、百户官、把总等等十到八十两银子不等,货源有限过时不候,当场就把这些斩获分了。在做买卖的同时,黄汉也没忘了做人情,送给黄龙和金声五百斩获外加苏有功和陈光福这两个叛将的脑袋。方正化和李若琏用不着如此对待,他们手上的斩首数超过五千,斩杀的将佐也有几大十,再多也毫无用处,因为他们的升职空间也不大。叛军人头比货物还要抢手,没几天九家商贾就完成了交易,“红旗军”四万余两银子到手,出手截杀叛军这件事就此从历史上抹掉了。购买首级的将领们只能私下猜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