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2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247(1 / 1)

d桐油阴干后的牛皮纸和厚布自作,浪漫的江南许多油纸伞还描山绘水成为雨中一景。涂桐油的帆布问世使得“红旗军”体系内的战船、商船软帆升级了,增加了风帆的防水性、防腐性自然使得风帆使用寿命倍增,这会节约太多成本,以后涂油帆布会成为销往欧洲的拳头产品。大明的纺织物原本就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具备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类似于珍妮纺纱机的那种多转子纺纱技术江南民间早就有了。诸多能工巧匠跟新学科研办少年合作,他们收集各家多转子纺纱机集思广益,定型了四转、八转甚至于多达十六转的黄氏纺纱机。现在虎穴城的妇女普遍使用八个锭子的纺纱机纺羊毛线和棉线、麻丝,这些纺纱机无一例外都是钢铁厂设备制造分厂的产品。在新学科技班导师、学员牵头下,体系内的工匠们和几个孙元化家的大师傅潜心研究,他们经常拆开孙家搞来的织布机重新组装。没多久用钢材和弹簧钢替代了许多易损件的黄氏织布机研制成功,增加了幅宽以钢铁、铜材为主要零部件的先进织布机通过实际操作已经量产。现在虎穴城的织布厂采取近现代管理生产出的帆布宽度大于西夷产品,密度加强了,质量本来就上了一个台阶。再使用了汉人传统的涂桐油防腐、防水技术,更加领先世界,推向国际市场后畅销欧洲不在话下。明朝其实是个很开放的时代,搞科技研究的士大夫多不胜数,如徐光启、张燮、毕懋康、赵士祯、宋应星、方以智等等都留下了研究成果。诸多大明科学家还不故步自封,如徐光启、王徵这样的高官都潜心研究西学就可见一斑,如果不是被邪恶的满清殖民接近三百年,汉人不会沦落成为东亚病夫。为了让被特赦后回乡闲住的王徵能够发挥余热,也是担心他被流寇祸害,去年底“四方快运”的镖师就前往西安府泾阳县王徵的老家请他前往虎穴城新学教课。他不可能拒绝,因为黄汉知道这位历史名人,知道他的著作远西奇器图说,前去邀请的旗卫只不过说了一句话,这位科学家就毫不犹豫答应了。王徵不仅仅是一位才高八斗的士大夫,还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旗卫告诉他可以在虎穴城自由传教,自然就水到渠成。徐光启多次跟黄汉长谈,流露出厌烦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他想急流勇退前往虎穴城教授新学,教那些孩子们几何和数学。黄汉当然不想徐师傅如历史般死在任上,传授太极拳、安排吴有性和李中梓几个老徒弟定期登门检查身体、处心积虑营救孙元化免得老人家伤心等等,都是为了徐光启能够多活几年。现在情况不错,徐光启身子骨硬朗,他准备今年底告老后前往虎穴城教书,“南徐北王”这两位研究西学的权位科学家,以后全部成为“红旗军”体系的人才。这二人乃是大明泰斗般的存在,有了他们参与体系内的教育事业,以后要挖张燮、毕懋康、宋应星等等来新学教书搞科研会容易许多。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率领人马西进毫不迟疑,因为追得快打得猛意味着缴获的粮食和金银财宝不会少。一千架四轮马车携带麦子、粉丝、粉条、黑豆等等粮食马料足一万二千石,两千架独轮车也运了七千石粮食。再次给予表现突出的卫所军转正后正兵人数已经达到七千,卫所军的缺额自然会从随军劳役之中挑选积极分子补上依旧保持五千。出发之时选拔了足八千杂役随军,大部杂役分都有伺候战马、赶马车、推独轮车的任务。留在侯家庄的骑兵指挥官是刚刚被提拔为实授把总拥有游击虚衘的马福临,他拥有的三百六十骑兵有一百余人是从关外带来的老兵,其余人都是刚刚转正不久的卫所军。宣传队小旗官何守歆被提拔为总旗官留守,他手下有罗名士等等小旗官和几十家乡离侯家庄不算远的宣传队员,他们不仅仅要宣传鼓动,还要协助管理民事。谷如山由于经营孙刘庄很有章法得到了提拔成为了代理把总,麾下的正兵刀盾手、长枪手、步弓手和铳手也有三百六十,大多数也是刚刚转正的卫所军,他还有开始完成常规训练的乡勇武装足一千人。出现紧急情况,马福临和谷如山、何守歆可以调用使用白蜡杆长枪三天一练的青壮年足五千参与根据地保卫战。第五百四十六章:洛阳这段时间北直隶流寇基本上被剿灭,孙刘庄由于更加靠近京城,有侯家庄挡在前面,又有“红旗军”以工代赈,这段时间能够接受到的流民越来越少。明年的运输将要尽可能走水路,孙刘庄这里已经不太重要,因此只留下一个小旗正兵和一个总旗卫所军留守。管事的是拥有猛士军衔的骑兵小旗官沈思孝,他们也会训练不少于两个百总乡勇武装,这里同样归驻扎侯家庄以马福临、谷如山、何守歆组建的三人团指挥。“忠义堡”内金凤负责的“四方钱庄”已经开业,她代管的“红旗大粮行”也在营业之中。工地上给劳役发放的工钱和粮食都是少年学兵凭借手续来钱庄、粮行领取,以后这块根据地的钱粮往来自然是这位忠心耿耿的大丫鬟负责。“忠义堡”内还有裴大能的河南军情处情报站,有兵马钱粮,有情报来源,守住并且经营好这片区域谷如山几个应该能够做到。“红旗军”南下的人马足两万,携带了接近两万石粮食、马料还有大量海鱼、猪肉、鸡肉罐头。不是担心“红旗军”会饿着而携带如此多的粮食,一路上抢流寇到手的粮食都能够让“红旗军”饱食,而是能够预见被在寒冬破了家的老百姓该是如何难熬。这两年鸭血粉丝、烤鸭大卖,不仅仅体系内大量发展养鸭产业,顺天府、永平府、真定府等等北直隶州府养鸭子的老百姓多不胜数。“红旗军”的冬装鸳鸯战袄已经全部填充鸭绒,足以能够满足十二月份在塞外跟鞑子野战,进入河南作战出现冻伤减员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这里足比塞外的气温高了十几度。由于重点收留有骑术特长的会家子从军,因此五千卫所军中出现了五个把总骑兵,其中三个把总使用自生铳的热兵器两个把总使用冷兵器。骑兵正兵需要派人留守侯家庄出现的缺额已经补足,现如今还选拔卫所军见习骑兵扩充了一个把总。出动的骑兵有五个把总连军官足一千八百人,加上已经能够进行实战练兵的卫所军骑兵,集中使用之时人数达到三千六百整。所有的冷兵器骑兵都拥有铁臂手、护肩、护膝、带钢铁面甲的头盔和全钢胸甲装备,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冷兵器骑兵还会内穿一件棉甲。如此的装备跟建奴对冲之时都大占便宜,冲击流寇队伍肯定是虎入羊群。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热兵器骑兵依旧是只有内衬棉布、棉花带面甲达到保暖效果的全钢头盔,身穿棉甲,这样的防护力也不是远程武器少得可怜,根本没有火炮装备的流寇能够能够大规模杀伤。崇祯十三年前的流寇基本上是被官军打得到处流窜,他们即便在攻打州城府县之时获得弗朗机炮和红夷大炮也不得不丢弃。不仅仅是因为炮手少,主要原因还是流寇唯有不间断流窜才能够活命,实在没有能力运输笨重的火炮打游击。黄汉知道流寇基本上没有重武器,因此也没有携带大量火炮随行,军中数量最多的是发射散弹有效距杀伤离二百步的一磅弗朗机炮,只有三门六磅、九门三磅有效射程到达二里的全钢红夷大炮。张凤仪如今有了人马一千八百余,她终于从伤筋动骨的侯家庄血战中缓过来具备了一定实力。这段时间她得到了黄汉礼遇,所有的军需和粮食都由黄汉提供,待遇跟“红旗军”的卫所军如出一辙,也在“四方钱庄”、“红旗大粮行”领取粮饷。一千八百川娃子、川妹子从来没有穿戴得如此精神,也从来没有拥有过一天三餐,经常有荤腥的待遇,都觉得因祸得福。血战后幸存的白杆兵最起码都是伍长,兵丁绝大多数是收容的那些被打散的川军。现在这支新组建的白杆兵根本不肯再跟随任何人作战,他们认准了东平侯,死心塌地想追随“红旗军”作战。介于张凤仪的人马损失惨重,当时给节制这一路人马的河南巡抚玄默和兵部送去的搪报实话实说,侯家庄血战过后,白杆兵伤亡殆尽,只有不足二百人可堪再战。二百人而已,杯水车薪,无济无事,因此这路人马被遗忘了。只不过由于“红旗军”拥有专业医务兵,有随军野战医院,治疗外伤的水平与日俱增。受伤后由于细菌感染而死亡的白杆兵不过一成左右,三百多白杆兵奇迹般的伤愈归队了,接下来又收拢了邓玘的溃兵一千二百多,新组建的白杆兵又发展到了一千八百。由于拥有“红旗军”提供的强大后勤保障,张凤仪现有的人马在五百几十经历过恶战死里逃生的老兵严格训练下,纪律性和战斗力直线飙升。现有兵丁绝大多数是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有三百多基层军官都是经历过血战伤愈归队,忠诚度和凝聚力截然不同,恐怕这一千八百人的整体战斗力还要好于侯家庄血战前的两千余白杆兵。皇帝的圣旨中没有提到这支白杆兵,有可能兵部和皇帝都不知道张凤仪的人马已经可堪一战。黄汉本意是让张凤仪乐得被大家忘了,就驻扎在侯家庄谋发展,毕竟送到这里的流寇、流民很多,大可以再留下四川口音的青壮年扩充队伍。可是张凤仪不肯在朝廷用人之时置身事外,她竭力要求跟随“红旗军”行动。秦妡怡这半年多又跟嫂子朝夕相处欢乐开怀,她当然喜欢嫂子和自己并肩作战,也请求黄汉带上这彪白杆兵。黄汉没有吞了张凤仪人马的意图,可是照此发展下去,这些白杆兵有可能超过八成认可了“红旗军”。他们得到了尊重,参与听课后开拓了视野,又享受到了足额按时发放的军饷,以后恐怕秦良玉亲自来,这些人马也不好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大多数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毕竟秦家、马家的钱粮有限,不可能如黄汉这般发粮饷和装备。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修因此黄汉率领“红旗军”两万人马南下之时还多了一千八百主动追随的白杆兵。张凤仪还有一个百总以幸存的女亲卫为军官班底的女兵卫队,这些人没有算在一千八百人之内。她的卫队中有八十几个不是四川人,而是前几个月收留的被流寇祸害过的女子,由于使用热兵器,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体能和战斗技能都可堪一战。大军先一直往西杀奔修武、沁阳、济源,一路上自然是摧枯拉朽,少量流寇被斩杀,大量流民押往侯家庄甄别后运去关外。南下渡过黄河之时,为大军送行顺带着送抓到的俘虏去侯家庄的马福临带着几十骑兵再次押送一千余流民、流寇俘虏东归。连续打了七八天,基本上还是骑兵干活儿,步兵收拾残局。几乎每一天都在杀人,当然是杀流寇,平均一天行军五十里,走到洛阳之时已经过去了十二天,收集了斩获三千余,其中没有三十六营的知名大头目,只有中等头目十几个。洛阳知府是新官上任的郑孝文,得知黄汉率领“红旗军”到来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迎候在十里长亭。郑孝文来到洛阳上任才三个多月,曾经在“红旗军”中博得军功得到了朝廷正四品签事虚衘的郑学武、郑学伟俩人现在跟随少主人。郑家的两个家生子武官郑学武、郑学伟来到洛阳带兵很不适应,总认为手底下那些当兵的必须时时刻刻由他们带来的家丁打着、骂着才不得不装样子应付日常操练。郑孝文这个知府与众不同,他自己在军中历练多年苦练自生铳,如今也养成了随身携带短铳的习惯,是拥有武力值的存在。郑家有钱有人才,郑学武、郑学伟接触了那些营兵后意识训练出这些人效死恐怕很困难,他们不得不抛弃“红旗军”的带兵方法走大明武将的路子。他们挑选猛人收做家丁,重点装备家丁强化训练,给予他们普通营兵双倍待遇,如今拥有一支二百人的铁甲家丁队,现在这些家丁都隶属于守备营拿军饷。郑学武、郑学伟都是实授千总,名下有小两千洛阳驻军,他们也只留了一小半人装样子,吃了一大半空额养家丁,这段时间他们依仗二百家丁经常出击流寇,得到了几百斩获。黄汉根本不在意剿寇的斩首功,把这十几天得到的首级都留给郑孝文报功,“红旗军”留下的首级质量杠杠的,都是积年老匪。郑孝文得到三千流寇首级乐坏了,这些战功足以让他在河南诸多知府中拔个头筹,得到提拔不见得,因为今年他刚刚高升正四品知府,得到嘉奖十之八九。客兵过境基本上都是驻扎城外,根本没有哪一位父母官敢放军队入城,可是郑孝文刻意要让妹夫率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驻扎。郑孝文初来乍到,正赶上流寇南下洗劫河南,地方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洛阳城里还有一位应该是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藩王福王。郑家如今在京畿之地甚至于辽西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