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子。宁远、山海关驻扎大军五六万,每天需要的蔬菜、肉类、禽蛋何其多也,辽西走廊的屯户只要有农副产品都不愁销路。因此屯户家中的妇女和老人、孩子一大半在放养鸡鸭鹅,有这些家禽吃虫子,有了大量粪便作为有机肥,使得农田丰收多了一份保障。从锦州一线回归宁远的明军也有一部是分拖家带口的辽东人,更多的都是光棍汉,能够摊上娶媳妇的好事,使得太多人犹恐是梦中。接下来,宣传队找了十几个原关宁军老兵典型专门进行喊话跟驻防塔山北堡的明军聊天,他们还带上新娶的媳妇跟原伍的弟兄们说上几句话。第五百六十八章:孔闻诗同是明军,祖大寿没有公开叛变,劝降他们还不至于。这十几个关宁军老兵只不过是讲述他们如今娶上了媳妇,分了多少亩屯田,以后的日子多么有奔头而已。仅此而已,效果已经超预期,更多明军偷偷地跑过防线投奔宁远,连祖家军都有些人心浮动。长期以往,用不着打仗,祖大寿每天都会产生人马损失,“红旗军”的辅兵、杂役人数明天都会增加,也有少量弓马娴熟的原关宁军被吸纳为预备正兵。祖大寿经常得到麾下投奔宁远的消息,他不得不派遣家丁队重点防控,高压之下祖家已经渐渐地失去军心,离心离德已经不远。憋屈啊祖大寿多次被“红旗军”玩阴的气得咆哮,高起潜多次写奏折告状都如同石沉大海。因为他们派遣的信使必须过辽西走廊,一般情况下这里准进不准出,信使如今都被扣下在矿区做苦力。进入崇祯七年,祖大寿日子愈发艰难,因为快半年了,该锦州方面的粮饷没有瞧见一两银子、一粒黍米,还好去年的屯田没有被后金军截了,几万人马还不至于饿死。再次接到高鸿中的劝降信之后,祖大寿长吁短叹,如今高起潜也认清了形势,知道自己揣摩错了圣意,不应该处处为祖大寿挣利益而是应该监视、遏制祖家军。现在才想明白晚了,很明显皇帝再也不会信任自己,现在只能选择跟着祖大寿走。高起潜早就发现祖大寿跟建奴有联系,而且来往频繁,祖大寿也不刻意隐瞒什么,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无赖精神。正在借酒浇愁的祖大寿发现高起潜这个阉货又来了,干脆把高鸿中的劝降信扔给他,咆哮道:“老子的人马小半年不见粮饷,朝廷这是准备逼老子献锦州投奔大金国吗别以为老子干不出来这样的事,再有一个月不见粮饷,老子立马投降。”高起潜无所谓祖大寿是否投降,他也没有能力干预祖大寿的选择,他只是气不过被人家当猴耍,很明显那东平侯黄汉在拿祖大寿和自己耍猴玩。他尖声道:“祖太保,为了活下去,你怎么干都不过分,咱家反正跟祖家同进退。咱们投了后金日子也不会差了,无所谓,只不过咱们走到这一步,都是拜东平侯所赐,咱家要报复”本来就进入暴怒模式的祖大寿听见东平侯三个字简直被点燃了,他一脚踢翻桌子,拔出腰刀狂砍,一边砍一边大骂不已。见祖大寿是这个德行,高起潜心里叹气,怪不得这厮玩不过东平侯,智商值差了等级啊他道:“即便咱们被逼无奈投降后金,也得把这段时间的来龙去脉上奏朝廷,告知满朝文武,因为东平侯把咱们逼得走投无路,才会导致咱们投降。”祖大寿哈哈大笑,连眼泪都笑了出来,他道:“高公公太幼稚了,红旗军依旧在为国杀敌,我等成为了卖国贼,说了这些有一个人肯信吗自取其辱罢了”“三人成虎,现在不信,当皇帝要对付东平侯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做文章,那东平侯实力如此之强,日后必然成为朝廷眼中钉肉中刺,他的结局未必好过咱们。”太监果然阴毒,原来他是留下伏笔准备害人。高起潜毕竟是皇宫里的太监,如何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祖大寿如果投降建奴肯定跟黄汉有直接关系,稍微动动脑筋的大臣都能想明白。到了朝廷卸磨杀驴之时,恐怕就是黄汉的死期到了,这个罪证足以抄家杀头。任何君主都不可能容忍臣强主弱,玩莫须有杀功臣都会做,拿住证据确凿的把柄更加不会心慈手软。历史上的祖大寿把大明往死里玩,如今遭报应了,被黄汉玩得无计可施,唯有在家里喝酒砸东西泄愤,再如此下去这老汉奸就要变成神经病。黄汉不介意祖大寿的投降,该来的总要来,早七八年逼反祖大寿有利于大明,最起码这些年会省出不下于数百万辽饷。驻扎在宁远的最高文官是正五品宁前兵备道孔闻诗,这个读书人本质不坏,只不过做事死板一些,遇上了同样规规矩矩做事的黄沂州简直是绝配。孔闻诗来到宁远就坚持按照实际兵额点验人马发饷,黄沂州二话不说主动陪着兵备道点验。宁远驻军效率很高,只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点验,马步军两万二千余而且一个个都是少年郎或者青壮与兵册记载完全相符。孔闻诗也为官多年,就从来没有发现过一支人马齐装满员的军队,他不相信看到的都是正经八百的战兵,对黄沂州提出质疑。黄沂州也不耍嘴皮子辩驳,直接让孔闻诗任意调遣哪个他认为不是战兵的把总进行考察,昂然表态如果在册的正兵完不成应该掌握的科目直接斩杀。孔闻诗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不傻,步弓手在五十步外射箭该命中多少,鸟铳手在八十步外射击该是什么速度,骑兵的战马应该达到什么体魄等等都有教条。他任意选了两个把总验看了操演后激动不已,他终于知道“红旗军”不是浪得虚名,那些瞧上去一脸稚嫩的少年兵,他们的战斗力在大明应该首屈一指。最后龙精虎猛的“红旗军”感染了孔闻诗,黄沂州和几十位从三品以上的将领跟基层兵丁们同吃同住共同训练让他看到了大明的希望所在。结果变成了孔闻诗不断写公文替黄沂州催饷,多次上奏朝廷言明宁远有这位总兵官驻守应该是固若金汤。黄沂州不是阴谋家,他坦坦荡荡和孔闻诗相处,没多久就赢得了这位士大夫的尊敬。人人知道黄家巨富,经过相处,孔闻诗发现四十几岁的黄沂州吃穿都和一般将佐别无二致,成天在军营里和基层士卒一起操练。现如今孔闻诗已经爱上了整洁的宁远城写下了不少戎边诗篇,只不过他模仿范仲淹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他还有些无颜面对数万军民,因为朝廷屡次拖欠粮饷、贪腐漂没,使得他这个兵备道面上无光。第五百六十九章:吴襄父子“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红旗军”水营总部已经搬到了青泥洼口,这个位置在后世大连市中心。这里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经过三年的建设,条砖或者条石铺就的街道两侧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常住人口高达八万。军港、船坞是这里的特色,支柱产业乃是造船业,“红旗大学堂”的主要校区已经搬迁到此,现在拥有莘莘学子超过一万。这一年水营主将黄勇的战列舰又增加了二十余艘,四月底他再次出海跑倭国,大学堂毕业生两千余人和新下水的战舰都会前往。新毕业的水手、炮手得到远航的锻炼机会提高很快,黄勇每一次出海都尽可能多的带上战船和将士们。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打劫效率而多带战船,还因为唯有经常混迹在海上才能够让“红旗军”少年适应风浪熟悉大海。况且运回五十万石倭国精米的预期也使得黄勇必须每年按时赶去倭国。粮食太重要,去年运回来的四十余万石精米发挥了大作用,陆陆续续支持了夔州府不下于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运去京师平抑物价。大明多出四十几万石粮食大有可能使得几十上百万人渡过粮食危机而存活。永平府、顺天府、辽西走廊、辽南半岛如今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饥饿。由于有强大军事力量做保障,这些地方少有盗匪山贼,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去年已经能够使得粮食再自给自足的基础上拥有余粮。崇祯七年,七月初八,就在大明内地剿寇形势往好的方向转变之时,突发变故。后金军加蒙古鞑子十数万杀入上方堡后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沿边大明城堡大多失守,被掳掠之百姓不计其数。六百里加急如同雪片一样送到京师,崇祯再次被浇灭了平定流寇后励精图治的幻想。没辙,唯有调兵抗击后金军的大举入侵,剿寇的曹文昭叔侄、吴襄父子、祖大弼兄弟、黄维正、韩志宽等等将领被紧急调往宣大。然而打流寇很厉害的曹文诏叔侄率领人马迎战建奴偏师都不堪一击,不得已退入怀仁坚守待援。吴襄父子运气很不好,因为他们在山西属于初来乍到,遭遇了赵率教那样的命运,来到大同想入城协防之时也被拒绝了。但是这父子没有赵率教的气节,在没有城池可凭的情况下立刻火速撤退,妄图逃离战场。然而吴襄父子好不容易积攒起的三四千人马很不幸被奴酋盯上了,这当然是隐藏在山西卖国商贾之中的汉奸通风报信的结果。刚刚拿下大同左卫准备接下来增兵围攻保安州的红歹是得到吴襄这路人马的准确行踪后大喜。他暂时放弃夺取保安州的计划,派出信使抽调豪格、阿巴泰率领六千两黄旗人马参与围歼吴襄部。济尔哈朗这段时间很受重用,他被红歹是委任全权负责剿灭吴襄部,领到这个任务心领神会的济尔哈朗施礼道:“大汗放心,奴才知道如何做,那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总要尽可能活捉他。”红歹是笑道:“祖大寿、吴襄等等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我军只要成功困住吴襄的三四千人马,恐怕他们就会失去战心,选择归顺我大金十之八九。”“奴才明白,这一次的行动不求攻击犀利,只求形成包围圈渐渐地收紧,大汗放心,参与行动的人马中有两万都是八旗子弟,区区吴襄的三四千人跑不了。”吴襄擅长逃跑,长山之战扔下主将张春跑赢了诸多同伴,儿子吴三桂也是长跑健将,松山之战跑赢了六个总兵官,扔下了洪承畴。表里山河的山西名不虚传,吴襄父子的人马在要求进入大同城被拒绝后逃得很果断,然并卵,路不熟,山路不好走,影响了长腿将军的逃跑速度。后金军经过济尔哈朗统一部署后目的明确,加上蒙古轻骑兵几万人马撒开大网,他们在吴襄部逃入灵丘道之前兜住了这几千明军。刚刚开始之时吴襄和吴三桂还不知道他们就是被算计的对象,不知道参与围困他们的后金军高达三四万,发现前方有建奴堵截之时,吴三桂率领已经发展到六百余的铁甲家丁冲阵。二十出头的三桂子果然骁勇,麾下家丁也都敢打敢拼,一个突击打得堵截的多铎损失二百余骑被冲乱了阵脚,还好两黄旗六千人马及时赶到战场。豪格见居然有一支明军骑兵敢战来了精神,他大笑着率领噶布什贤超哈一千骑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对冲。建奴精选的白甲兵组建的前锋营比吴家铁甲骑兵家丁队厉害多了,一次两军交错三桂子的人马就少了一大半,而对手只有十几人落马。在后面观战的吴襄瞧得肝胆俱裂,一向目中无人的三桂子遭遇惨败看看身边的家丁已经不足二百,而建奴那支战斗力恐怖的骑兵还有一千小腿肚子不由得哆嗦起来。然而骑兵对冲的战场没有时间动脑筋,豪格率领人马重新整队再次发起冲锋。精气神完全被打掉的三桂子和剩余家丁哪敢再次对冲,他们无一例外发出“妈呀”一声惊叫,拨马就往回跑,家丁队都开始逃跑了,其他明军还会选择作战吗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两三千人一哄而散,他们都在比马术,不求跑赢后金军,只求跑赢同伴。“完了、完了”没能够再次跑出好成绩的长腿将军吴襄欲哭无泪,他拔出佩剑想抹脖子,可是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他长叹一声扔掉了宝剑。吴襄驱马迎着建奴而去,他此时手中不是拿着佩剑也不是拿着戚刀,而是挥舞着一块白色的毛巾,这东西还是黄氏织布厂的新产品。以前的大明包括整个世界都没有毛巾整个产品,黄汉在徐妙妍、徐妙茹伺候着洗脸之时想到了后世的毛巾,随即大体画出了原理图和草图寄回虎穴城大学堂科研班。第五百七十章:劝降黄汉尤其重视科技发明,注重投入、注重培养人才,为此根本不怕花银子。虎穴城大学堂的科研班重点研发民用产品,学子已经达到六七百,青泥洼大学堂的科研班主攻兵器和航海技术,研究人员多达到一千余。学子们攻读、专研的专业五花八门,医学班经常得到吴有性、李中梓等等大明医学泰斗授课参与研发,如今在黄汉开了金手指后,血型鉴定已经熟练掌握,输血救人已经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案例。钢铁厂、织布厂、钟表厂、兵器厂等等都跟坐落在虎穴城、青泥洼的大学堂有合作,诸多具备实际经验的大工匠都是科研班的导师。三个月后,毛巾这个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