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26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269(1 / 1)

d铁球在松软的沙滩上没有跳动几下导致伤亡不大,但是十几人的死伤也给汉奸卖国贼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没辙,不能再留在原地成为火炮的靶子,“都元帅”只得下令全军退后二里收拢高丽仆从军败兵准备再战。见识了前来增援东江镇的“红旗军”人马强大的火力优势,看到了那些海船上装备的一门门重炮,所有的汉奸都被破坏了这两年来的好心情。石廷柱、祖泽润、张存仁等等汉奸将领和绝大多数高丽将军都建议修整,不可以仓促攻击准备充分的明军港口防线。第五百九十五章:归来汉奸们集思广益,最后决定利用海边沙滩松软的便利,采取挖壕堑的办法接近明军滩头阵地。这样能够使得明军火炮的射程优势发挥不出,接近到了五十步内,就不是比鸟铳手的质量和效率,而是比绝对的数量。很明显大金军有接近两万鸟铳手可以出动,明军那里恐怕连三千人都不足。本来孔有德是准备蛊惑大家如同东江兵那样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夜袭夺取明军的滩头阵地。他认为只要陷入混战,在己方绝对兵力优势下,歼灭一大半滩头阵地的“红旗军”完全做得到。谁知事与愿违,其他将佐见到红旗飘飘就发怵,此时兵行险招不会有哪个将领肯追随,如今只能选择按部就班。没等到后金军挖掘到滩头阵地,三天后,明军主动放弃后上船走了,至此后金军全取朝鲜半岛。阿济格是军人,心底里对能战之人有好感。他验看过义州防线层层叠叠的尸体,亲眼查看了马光远、马光辉俩兄弟和几十个家丁经过激烈厮杀后阵殁的惨烈。他上书八哥很公正的阐述了义州的恶战是打得如何艰苦,为孔有德等等夸功,为马家兄弟讨要抚恤和追赠。九月初三,古北口关城方向出来的一支大概六七百人规模的骑兵队伍找到了家主。这彪人马是“红旗军”骑兵正兵,他们因为出现意外在从夔州府疾驰京师的几千里路上掉队了。他们在孙刘庄集结后得到旗卫传达的消息,然后在裴大能亲自带领下于八月底赶到已经有李若琏带着一个把总锦衣卫参与驻守的古北口。得知家主的计划是从古北口关城外的山道回师,“红旗军”骑兵哪里肯坐等,他们一致要求出关接应家主得到了李若琏的放行。没几天,他们遇上了大部队,使得跟随黄汉回家的队伍又多了两千匹战马、挽马参与托运物资,老百姓中不少实在走不动的小脚女人和体弱者骑上了战马。裴大能见到家主后把这段时间在中原经营的情况详细回禀。建奴从宣大退兵,大功在手的保安州知州阎生斗和诸多官吏投桃报李,他们举荐拥有从六品试百户虚衔的“红旗军”猛士沈思孝连升三级。判官李师圣带队,沈思孝率领他的三十六个骑兵八十步兵押着俘获的鞑子建奴五十三人赶去京师献俘。保安州官吏有守土大功还抓到了后金军俘虏几十个,举荐沈思孝成为正五品守备营千总不可能被兵部驳回。建奴退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应对流寇肆虐,负责保障中原屯田收成的谷如山在八月底带领人马离开竹帛口回到侯家庄、“忠义堡”。彰德府屯田正在进行秋收,千万要保证颗粒归仓。虽然中原屯田只达到中下年景,但是由于种植了五十万亩马铃薯、甘薯、玉蜀黍,和五十万亩麦子、黍米等等,估摸着收获的粮食能够养活百十万人。没有知识的军人是愚蠢的,要使得汉人不会被野蛮人征服,必须建立一支有文化有见解的军队。为此黄汉不遗余力强化教育,经常召集将佐学习、开会讨论当下大明形势,每一位将佐必须给麾下上课进行并且组织讨论。流寇的形成如今“红旗军”将士们人人都了解得透彻,流寇不是一次决定性大战后就能够剿灭是“红旗军”将士们的共识。只要还存在大量频临死亡边缘的饥民,流寇就会死灰复燃。经营河南彰德府“忠义堡”屯区积累的成功经验使得将士们都知道剿灭流寇的第一要素就是消灭饥饿,使得流民定居能够耕种自食其力,尽可能做到耕者有其田。旗卫河南军情处负责人裴大能知道“红旗军”沿着长江布置根据地的五年计划,已经获知长江北岸的安庆府将要经营成为堡垒城池。他主动请缨在已经如臂使指的“忠义堡”和开辟的新堡垒安庆府城之间选一地苦心经营。有粮食、地盘和十几万人口,有强大的武备支持,谷如山在“忠义堡”已经具备了实力,裴大能的旗卫也得到了发展,越过黄河联通长江势在必行。“红旗军”以后有可能不间断进入中原剿寇,那里会被流寇反复蹂躏民不聊生,官军进入中原腹地也会面临饿肚子的大问题。未雨绸缪很重要,偏离洛阳、开封、庐州这些名城、大城选择一座土地资源雄厚的城池染指,把那里经营起来囤积粮食,组织流民屯田善莫大焉。裴大能和黄汉共同商议之后看上了颍州这个隶属于中都凤阳府的州城,此地离安庆府八百余里,离彰德府一千余里,恰到好处。九月十二日,黄汉率领主力进入古北口,后面还会有老百姓陆陆续续到来,断后的憨子和杨大年不急着入关,他们总要等到没有成群的汉民依旧被发现时才会结束断后任务。高有谋如今真的很精明,他留守居庸关没几天就得到建奴人马出关的消息。后金军全部退出关外,内山关安全无虞,高有谋立刻离开居庸关赶到古北口,目的当然是等待黄汉归来也分润到一些功劳。果然,没几天主力就满载而归,高有谋这个品级最高的文官理所当然成为统计缴获上报军功的负责人。出关之战前前后后整整一个月,计斩杀后金军六七千,其中真奴一千五百,鞑子三千余,旗丁和包衣奴才接近三千。擒拿制造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缴获战马和大牲口超过三万头。这些还不足以夸功,关键是解救了十几万汉民带回关内,捷报送达京师之时,朝堂上在这之前已经吵翻了天。主要原因是黄汉率领人马进入山西抗击后金军入侵,而这彪人马特立独行,居然在保安州大胜建奴后不声不响从张家口出关了,从此以后了无音讯。哪有放着关内的建奴不打,跑出关外后无影无踪的道理大明朝堂上,文官武将一片哗然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皇帝以后仅仅具备象征意义,搞搞外交,主持一些重要仪式等等。该皇家的荣养银子给足,让崇祯以及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比皇权在握之时还要好。黄汉对于是不是能够亲自领兵其实不用苛求,摇摇欲坠的大明每况愈下,而“红旗军”体系蒸蒸日上,今年又会暴增人口几十万,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山海关影响永平府。大明接下来还会面临不请黄汉出马打建奴、灭流寇,国将不国的困境,届时为了解燃眉之急,顾头不顾腚的崇祯自然就会放黄汉出京师领兵。黄汉到达古北口的当天就得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在夔州府的步兵、卫所军、随军劳役接近两万已经回归虎穴城,如今已经集训七天,随时可以拉上战场。第二个好消息是秦妡怡顺产一个明朝市斤五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