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汉军、高丽兵的主要工作是把一万几千具尸体运出城池掩埋,这个工作比较轻松,汉城最北面一段深挖的壕堑被利用了。建奴、鞑子光溜溜的无头尸体扔下去填上土就算入土为安。战死的倒戈军的待遇好一些,他们留有全尸身上也有衣服,埋葬之时排列整齐“红旗军”正规军每营都有野战医院配置,现在所有的医生、护士、医务兵都很忙,因为城里的伤患真不少,人数恐怕接近一万。两天后初步统计,拿下汉城到手粮食二十几万石,得到金银财宝以白银计超过五十万两,骡马牛驴等等大牲口一万多头其实能够使得一座城池不需要经历炮火和残酷的攻防战、巷战全须全尾收入囊中善莫大焉。汉城里的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成为重建汉时四郡的劳动者,有了大量耕地而且是撂荒不久的熟地,拿下整个朝鲜需要的屯民何其多也。减少了死于战火的军民,自然能够多出大量屯民,在黄汉领导下,每一个屯民其实都是纳税人,因为屯民们生产出的粮食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财富。不能杀俘、杀主动投降的清军是硬规定,纵然黄汉千百个不愿意看到耿仲明活着也只能作罢。吴襄善于察言观色,见黄汉和诸多“红旗军”将领一个个提不起精神,心里有数了。他得知征虏大将军准备把以耿仲明为首的降将送达京师交于皇帝处置主动要求做押解官。由于千总以上级降将有接近八十人,吴襄请令后带着身边仅有的四个家丁挑选人手凑足一个百总承担解送任务。临走之时,吴襄私下求见黄汉,言辞凿凿耿仲明貌似身体状况很糟糕,保不准会病死在船运途中也未可知。这就是多了小聪明少些大智慧的吴襄来进行试探。见吴襄如此知情识趣,黄汉没有多说什么,只不过当场表态让跟着祖大寿在军历练了三年多的吴三辅担任“红旗军”百总级镇抚官,隶属于毛承禄营。明白了,聪明的吴襄立刻跪下感谢征虏大将军提携吴三辅,随即开始挑选人手。吴襄挑选的一百余人无一例外都是有亲人在登莱罹难,百总就是恨耿仲明入骨的张庚,他们特意选择了一艘老式三桅炮船乘坐。至于在海上航行的十天耿仲明受到了什么非人虐待黄汉不得而知。反正到达天津卫之时满清怀顺王死了,满船将士们和被押送的几十个降将都言辞凿凿耿仲明是旧疾发作暴卒。第七百三十五章:赌一把汉城汉军、高丽兵倒戈奴隶暴动,使得“红旗军”兵不血刃拿下此城启发了黄汉。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已知在建奴的高压政策下,在“红旗军”武力威慑下汉军、高丽兵人心涣散,当然要利用到极致。由于一开始就没想着围歼所有的清军,击溃汉城清军防线之时外围的清军肯定有不少往开城、平壤方向逃窜,这些人一定会把“红旗军”的威名传播到平壤守军耳中。仅仅靠这些人回去传播小道消息远远不够,还得加大宣传力度。黄汉传见刘在旗耳提面命,让他物色几百倒戈的汉军、高丽兵,让这些人以被“红旗军”击溃的名义逃回平壤。至于这些未必可以信任的清军是不是回到平壤后又选择替建奴卖命,黄汉根本无所谓。黄汉相信多了几百张嘴把汉城发生的一切广而告之,仅仅是耿仲明倒戈杀了足四千满蒙骑兵就会让平壤防线所有的满蒙骑兵猜忌孔有德指挥的三四万汉军和高丽仆从军。善于保命善于选择投降时机的姜新很不幸,他再次被征虏大将军点名放归。刘在旗派人找来喝了点小酒美滋滋睡大觉的姜新,告知他需要继续回归建奴那一边把汉城发生的一切公之于众,争取更多汉军、高丽兵投诚之时,姜新顿时哭得呼天抢地。很明显这小子不敢再回去冒险,刘在旗谆谆诱导道:“姜大人,你难道不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你仅仅是投降而已不是倒戈,寸功未立,想要留住官身恐怕不容易。要得到真金白银作为赏赐也有限,最后只能作为老百姓参与屯垦,你会种地吗”这个问题很现实,关系到下半辈子如何过日子姜新收住眼泪问道:“刘大人,真是征虏大将军点名要下官带领几百人逃去平壤见机行事”刘在旗乐呵呵道:“然也,你临走之前本官可以带你去求见征虏大将军,是不是本官拿话诓你自然明了。”姜新疑惑道:“下官如果不辱使命活着回来真的能够得到官职”“哈哈,你见着征虏大将军之时可以当面询问。”姜新想了想,孔有德乃是东江镇旧将跟自己关系一般般,如今还是地位悬殊,更加高攀不起。但是平壤防线有不少当时一起被俘获选择投降建奴的将领,如一等副将张洪谟、三等副将杨华征、参将段学礼等等。这些人平时跟自己过从甚密,已然形成了一个小团体,组成部分就是崇祯四年张春援辽人马中的一百余投降建奴的将佐。“红旗军”有多么厉害姜新已经看到了,连一个面孔稚嫩的少年兵都能写会算懂兵法,自己要在这个群体里捞到一官半职谈何容易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获得官职,难道下半辈子就在朝鲜土里刨食思前想后,姜新咬咬牙决定赌一把。他道:“刘大人,下官肯带人再回归建奴那一方争取策反更多汉军、高丽兵倒戈,请求您带着下官去听征虏大将军面授机宜。”当天晚上,姜新就见到了和颜悦色的黄汉,这个软骨头老远就跪下磕头,然后一直爬行到了黄汉脚下。他厚颜无耻得很,高呼道:“微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还好原怀顺王行辕现在的征虏大将军临时官邸的议事厅内只有宋鹏飞、高有谋、郑孝文、黄昂、刘在旗等等绝对的心腹。闲不住的孙传庭带着一个总旗近卫营亲卫出城不知去哪儿看地形去了。黄汉见姜新此人如此没脸没皮,心里反而动用了收留他做事的心思。治理泱泱大国不能专用正人君子,一定要用一部分无耻小人,往往小人不在意天下人的态度,只愿意谄媚主子。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搞宣传的官员就不能选道德君子,否则那肯睁着眼睛说瞎话想当年用了极度怕死的小人刘在旗,他不辱使命一直做到跟一营主将平级的宣传队主官。如今刘在旗对于执行黄汉的命令从来不折不扣,今天刘在旗听见姜新见家主之时口呼陛下万岁,脸上还露出无比欣喜的神色就可见一斑。然而高有谋、郑孝文甚至于宋鹏飞听见了姜新的称呼都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惊得长大了嘴巴,由此可见他们此时还没有即将成为成龙之臣的觉悟。黄汉佯装怒道:“姜新休得胡言乱语,建奴的雕虫小技众所周知,你如此做派岂不是正中奴酋下怀。”姜新谄媚道:“陛下,微臣知道奴酋圣旨的内容,而且知道如果陛下肯接受奴酋的条件,奴酋立刻会去帝号向陛下称臣,并且助陛下全取大明江山登基称帝”黄汉打断姜新的谄媚道:“好了、好了,莫要谈这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记住了,以后不许僭越,说说吧,你求见本爵的目的是什么”姜新再次磕头如捣蒜,道:“大将军,卑职愿意再次去平壤联络汉军、高丽兵倒戈,如果成功卑职不求高官厚禄,只求能够在大将军帐前牵马坠蹬。”黄汉看了看姜新,再看了看刘在旗,承诺道:“你如果立功归来,本爵会给予你实授千总待遇做刘大人的副手,从今往后参与宣传和策反工作。”这几天姜新已经打听出“红旗军”的待遇,知道在“红旗军”中担任一个实授千总的前大明参将、副将大有人在,见新主子许诺给了如此官职大喜过望,再次磕头表忠心不已。第二天,姜新和刘在旗就挑选了五六百人并且统一了口径,其中就有负了伤的百总陆元华,还有姜新的老部下谢虎,鸟铳玩得好的窦快要人卖命当然要给待遇,选择回去参与策反的普通兵丁回来后能够得到“红旗军”见习正兵待遇,只要通过考试,立刻转正。军官也是如此,只不过“红旗军”的军官选拔越来越严格,没有过硬的文化基础恐怕难以过关,大多数倒戈投诚有军功的将佐即便有官职最后肯定是只能拿待遇得不到实授。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尸百万降军百总陆元华身上有三处刀伤,由于被张存仁迎面打了一拳正中鼻子,导致他鼻梁骨断了,脸肿得像猪头。本来他没有被挑选上,但是他听说立功回来有机会当上“红旗军”军官,主动要求加入。陆元华的理由很充分,被打散回去的人总应该有不少伤员,他伤得很难看但是不影响行动力,去了平壤更加容易获得信任。刘在旗见陆元华如此积极,又知道他识字,同意他参加行动,当场表态如果陆元华立功归来会作为降军典型进行宣传,会为他争取百总职位。陆元华就是想着成为“红旗军”官佐才选择赌一赌未来,他幻想着成为光荣的“红旗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呢听见了刘在旗的表态,陆元华顿时跪下磕头不已,言辞凿凿不成功肯定会慷慨成仁,再也不会做汉奸。“红旗军”花费半个月时间接管了汉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微不足道的抵抗不值一提,半个朝鲜已经纳入囊中,春耕正在进行中,海上运输移民的船舶络绎不绝。孔有德获知汉城丢了的消息不但没敢派兵前来争夺,还急急忙忙把开城军民全部撤空妄图集中朝鲜的所有清军严防死守平壤防线。清军退,“红旗军”当然跟进,兵不血刃进驻开城构筑防线,使得汉城汉江流域的水稻主产区成为大后方,更加能够让屯民安心生产。朝鲜争夺战进行了一半,缴获大量钱粮,获得百万人口和十几座还说得过去的城池,黄汉已经能够预知此战又会是名利双收。以战养战的精髓就是利用敌国资源和劳动力弥补战争中己方产生的物资、粮食损耗。明末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粮食不够吃,哪怕原本只有一两成的粮食缺口,也足以发展成太多老百姓频临饿死。因为不肯眼睁睁饿死的一群人开始烧杀抢掠直接破坏了生产,导致粮食产量越来越少饥民越来越多。“红旗军”拿下开城意味着已经越过了后世的三八线,朝鲜半岛争夺战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拿下的地盘上保守估计汉人和高丽人应该不会低于一百万,一味地进攻不可取,影响了春耕会耽误粮食生产。没有足够的粮食就会形成大量饥民导致流民遍地,出现这种情况何以长治久安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拿下一地必须稳固一方是既定战略,黄汉没有命令麾下穷追猛打,而是准备缓一缓把第一批五十万移民安置完毕,把第二批一百万移民运送到位。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忙春耕兴修水利,让二百五十余万屯民能够安心种地生产粮食。只要抢一季收成,不仅仅解决了新领地的粮食危机,还能够结余不是用作军粮。沈明、俞飞等等一直率领水师陆战队在海岸线或沿着可以通航的江河袭扰清军。他们不仅仅观察地形还抓捕了不少清军审讯,能够确认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率领三千镶白旗人马和六七千鞑子骑兵换下阿济格防守平壤防线。由于孔有德及时收缩兵力,手里有汉军足一万五千、高丽兵两三万,加上满蒙骑兵,布防平壤的人马足五万。加上多铎随军的旗丁和阿哈,再加上可以组织的青壮年男子,用于守卫平壤防线的人数肯定能够达到十万。孔有德虽然也是满清王爷,但是汉奸王拿人家八大之一豫亲王相比乃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况且多铎还是飞扬跋扈的主儿,来到平壤自然喧宾夺主成为了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满清入关前其实是个奴隶制社会,八旗贵族都是奴隶主,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汉人都是奴才,三顺王也不例外。阿济格在朝鲜之时就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换上了初来乍到的多铎依旧指挥、管理所有在朝鲜的军民。孔有德谈不上不服气,他已经习惯了,只不过多铎更加年轻,对待汉将的态度更加恶劣。以前阿济格决定一些事情还邀请孔有德和一帮汉将共同商议,多铎来了,全然没有那一套,直接入住平壤城里最好的宅子,直接命令孔有德出城驻扎。平壤地区被孔有德经营了三四年,由于是挑选好地耕种,收获的粮食不少。除了给盛京的主子们交税粮给孝敬还能够让五万人马吃得饱,屯田的高丽奴才也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只不过他们的存粮仅仅能够熬到秋收而已,如果在秋收前发生攻防战,清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食挨到过年都不可能。多铎已经嗅到了危险逼近,他当然不肯处于险地,隔三天就有一份奏疏送去盛京,内容大同小异,自己年轻难堪大任,请求派遣经验老道的大将来平壤替换自己。这样的奏疏送得太多,以至于有几次根本没有送过鸭绿江,信使中途被沈明的麾下暗算了。黄汉和赞画部高参们看到了多铎给崇祯皇帝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