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你熟读汉人的兵书,难道不知道围魏救赵况且我没有让大清军在宣大、太原突破强攻有红旗军驻防堡垒的意图。明国北方的边境长着呢,以前被我大清军打得逃窜几千里的林丹汗都能够在延绥镇、甘肃镇破关劫掠,我大清军也去那里破口应该不难。”阿济格道:“前车之鉴咱们要牢记,这一次破口后绝不深入,不硬撼任何坚城,以在野战中大量杀伤明军为主,咱们还可以派遣斥候去寻找大明流寇头领。我大清给那些流寇头目册封总兵官、参将之类的官职,甚至于可以承认他们的大头领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等等自封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大元帅、大王。总而言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盟友,我大清军可以通过谈判跟大明流寇结盟,甚至于可以协助他们攻取陕西自立为王。”这个提议貌似可行,不少汉官眼睛亮了起来,可是没有人敢开口侃侃而谈。以豪格、阿巴泰、杜度为首的八旗将领都大声议论起来,都认为貌似能够试一试。奴酋崇德当然感觉到这里可供操作的空间不小,抛出全取大明江山拥戴黄汉为帝试图联合“红旗军”伐明失败了,那是因为黄汉羽翼已丰的缘故。大明流寇在夹缝中生存谈何容易如果大清国给予他们帮助,再给予他们册封,划出明国的地盘让他们建立割据势力有何不可想通了的崇德目光瞧向范文程,开口询问道:“范爱卿,你对联合大明流寇之计有何见解”见主子问到自己头上,范文程立刻出班奏对,他道:“郑亲王、英亲王的计策妙不可言。大明流寇屡剿不绝如今已经跟明军打了长达十年之久,由此可见流寇的头领还是有些本事。我大清国海纳百川,用人不论出身,可以收编流寇也可以跟流寇结盟。总而言之团结一切愿意跟明国跟红旗军战斗的一切力量,臣还可以尝试派遣人手远赴明国的大西南去劝贵州、广西、云南的土司们反抗大明的统治,起兵造反。如果大明北方、西方、南方都乱了起来,黄汉那厮还能够一心一意完成五年平辽计划恐怕即便他不在意大明江山社稷任由流寇、土司祸乱,明国皇帝也不会容忍国家被打烂,调红旗军开赴大西北、大西南平叛理所当然。”济尔哈朗强调道:“陛下,臣以为大明内地的流寇早晚会因为崛起的红旗军而面临灭顶之灾,但凡脑子活络一些的流寇头领都应该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大明、“红旗军”都是流寇的敌人同样是大清国的敌人,流寇获知能够跟大清国结盟还不趋之若鹜”范文程道:“我大清原本是流寇高攀不起的存在,流寇自然想不到联合,臣愿意带上人手潜入大明山陕寻找流寇完成联盟大计。”已经失宠的宁完我见机会来了,出班请令道:“陛下,微臣恳请带队潜入关内前往明国广西、贵州联系那里的土司反叛。”派遣几百汉人潜入明国见机行事,即便不能成功也没有多大损失,崇德哪有不同意的可能性。满清一直在利用间谍,历史上几次入关都是掐准了时机,往往都是大明即将平定流寇之时,如果把这样的行为看成是巧合未免太天真。搞了许多年暗战,建奴手里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人才,再有范文程、宁完我这两个大员牵头负责,去了明国内地一定能够搞风搞雨。崇德细细问了范文程、鲍成先心里的打算,然后高调同意了他们的计划,当场下达口谕,要求满蒙汉文官武将积极配合。此去明国执行任务责任重大,范文程、鲍成先表态挑选旗丁和文官武将的家丁进行培训,满朝文武都听清楚了。八旗贵族本着无所谓的态度,家里少了几条汉狗而已,无伤大雅。济尔哈朗愿意率领一两万八旗子弟绕道延绥镇打通前往陕西的通道联络明国流寇,崇德原则上不反对。虽然红歹是已经疲惫不堪,但还是扫视群臣后眼光停留在济尔哈朗脸上强打精神叮嘱道:“唯有满蒙精诚团结才能够使得我大清立于不败之地,红旗军炮火犀利确实能够攻打我大清国城池。但是诸位别忘了,如果我大清不在意城池的得失,不再坚守城池。红旗军能奈我何我大清原本就没有这些城池,都是从明国手中夺取,当我们不肯为这些身外之物患得患失之时,我大清的骑兵又会变得无所畏惧。红旗军得了一座座城池就必须留下兵力驻守,每座城池之间的旷野都会成为我大清军袭击红旗军补给队的战场。驻防需要大量粮饷,不断被袭扰又会导致大量物资损失,此消彼长,我大清军跟红旗军游击几年,拖也得把红旗军拖垮。郑亲王要切记,此去绕道伐明的路上一定要交好蒙古诸部,万万不能肆意屠戮蒙古部落,向愿意跟随我大清军伐明的蒙古部落承诺,他们可以留下全部缴获。”以前建奴入关打草谷,跟随劫掠的鞑子要上交一半以上的好处孝敬满清主子,这一次崇德为了激励蒙古人追随给予全免优待。估摸着还真能激发不少要钱不要命鞑子的热情,鞑子抢劫根本不会考虑是不是留下后遗症,他们习惯了组团抢劫汉人,这样的做派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散朝后,得到任务的文武开始准备,祖大寿乖乖的同意了从祖家家生子中挑选五人交给范文程使用。第七百四十章:无间道范文程和宁完我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确保完成任务,挑选人手之时极度认真。潜入者的忠诚度是重中之重,所有人都是从投奔大清国的汉将家丁和各牛录的旗丁中选拔,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家庭完整。万一他们叛变投明,不仅仅家主会被问罪,他们留在盛京的儿孙都会被千刀万剐。满清物资匮乏,但是金银财宝不少,几百执行特殊任务的汉奸都领到了大量黄金和珠宝作为活动经费。六七百特务们由范文程、宁完我集中培训一段时间掌握一定的技能后跟随济尔哈朗绕道伐明的大军前往陕西,一部分人转道四川前往贵州、广西。大明已经陷入混乱,原本的路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再加上满清这些年攻破了太多大明的城池,得到了大量大明官府的文件、印章,连巡抚这一级的官印都有好几枚。给无间道一个合法的身份太简单,使用的路引都是真正的大明官方出品。这个时代相当于身份证的路引上仅仅是文字记录,不但没有照片,连简单的画像都没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估摸着即便遇见衙役、官兵检查,他们也无法分辨真伪,无间道再给检查者几分碎银子肯定能够安全过关。黄汉在布置姜新、陆元华、窦快、谢虎潜入平壤防线做无间道,没想到红歹是也即将派遣范文程、宁完我潜入大明搞事情。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相对于黄汉、红歹是,崇祯皇帝一点点都不“诡”,绝对是个老实人。此时这个老实人还在等待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带来好消息。殊不知满清又要耍花样,用不了多久,大明更加狼烟四起,需要张网已待的何止十面偏偏此时剿饷已经下派,基层农民面临的负担加重,眼看着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者会掀起一股造反的高潮,大明肯定会雪上加霜。崇祯去年从黄汉打击晋商之中分了一杯羹,手头宽裕不少,有了剿饷收上来的预期,急功近利的崇祯迫不及待了。他拨付大量钱粮给杨嗣昌用于增加兵力,期待早日完成围歼流寇的夙愿,殊不知好不容易弄来的粮饷到了下边真正用来招募青壮年成军的少之甚少。文官层层克扣,武将吃空额屡禁不止,他们都掌握了贪墨军饷的窍门,都联合起来欺骗杨嗣昌派下来负责点验人马的文官。往往通过点验的人马中超过一半都是临时拉来的流民、乞丐,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流氓、混混。这样的军队如果真拉出去跟流寇干仗,一大半人行军途中就跑了,一小半人遇见流寇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加入。崇祯朝的最后几年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剿寇的明军约等于成为了为流寇送装备、送兵源的运输队。然而大明流寇太不堪,不仅仅相互之间的联合松散,还一个个都脱不了匪气。他们目前根本没有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还是采取拿下一地就毁了一方的做派在野蛮生长,拷饷、凌辱妇女、肆意屠杀搞得天怒人怨。满清、红旗军、流寇、大明朝廷四方博弈,老实人崇祯肯定最吃亏,笑到最后的成功者肯定是最“诡”的那一个“红旗军”发动春季攻势拿下一大半朝鲜,稳住局势后紧接着发动秋季攻势夺取平壤,年底前肃清朝鲜半岛的清军实际控制鸭绿江是计划内的任务。原本没有意图全歼留在朝鲜的清军,现在探报到制造扬州十日大屠杀的元凶多铎就在平壤城,黄汉决定召开会议调整部署,争取把多铎以下一万满蒙骑兵全部留下。孙传庭、宋鹏飞、刘奋勇、孙元化、毛承禄、金声、黄龙等等文官武将得知征虏大将军的要求后,人人摩拳擦掌。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逮拿一个汉奸王,都渴望逮住老奴的儿子、正经八百的建奴亲王朝天阙。完善计划的同时还在不断修改计划,还得防止给清军的压力过大,导致多铎感觉到危险放弃平壤逃回辽东。如果是在辽东意图布置围困一万骑兵的包围圈试图全歼敌人,肯定是困难重重,因为辽东北方的天地太广阔了,多了崇山峻岭,少了鸭绿江天险。要在几百里的方圆设置能够确保不被一万骑兵冲垮的防线谈何容易,这得调动多少人投入多少劳动力朝鲜半岛的地形优势明摆着,这里三面环海,使得遭遇打击的满蒙骑兵不可能往东、南、北三个方向突围。往西是他们的必由之路,可是发动进攻的八月初正是鸭绿江水量充沛的几个月,江上来往不绝的战船进行封锁,建奴在中下游根本无法完成渡江。因地制宜给满蒙骑兵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慢慢收紧是孙传庭心中的计划,为了确保不会出现疏漏,必须身临其境。沈明、俞飞等等虽然没有参与汉城攻防战,但是他们也很忙。他们率领水师战船不间断在沿海、沿江搞偷袭,累计截获不少物资和粮食,斩杀俘获了满清军民不下于一万。水师陆战队绝大多数是知识青年,他们只要登陆就会观察地形记录数据,回到战船上立刻绘制地图、制作沙盘。利用崇山峻岭伏击骑兵,是孙传庭的主谋,他提出来之时就得到了黄汉的大力支持,因为历史上的他就是利用山地伏击了高迎祥的老营骑兵。孔有德选择重点防御平壤防线,连义州地区的清军都被调走了一大半,由于“红旗军”水师陆战队经常袭扰,留守的两三千清军如今根本不敢接近到大海和大河的五十里内。除了水师陆战队没有配置骑兵外,进行朝鲜战争的“红旗军”有十三个营拥有骑兵千总,加上近卫营的骑兵,人马也达不到一万八千。开城以南那么大的地盘刚刚纳入囊中不久,抵抗力量没有完全消除,总要留下五个千总骑兵不间断巡视新设立的州城府县。因此参加平壤争夺战的骑兵也就比满蒙骑兵骑兵多了两千,总人数一万二千左右。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凭借这一万两千骑兵完成围歼人数差不离的满蒙骑兵根本不现实。故而黄汉同意了孙传庭提出的以步兵为主打满蒙骑兵的战术构想,命令总赞画部集思广益拿出具体执行方案。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有的放矢,因为赞画部里的总赞画之一孙传庭如果不是遭遇黄汉截胡,他去年就完成了这样的大胆构想。历史上的他率领一群以步兵为主力的烂兵,在适当时期利用有利地形干掉了高迎祥苦心积攒了七八年的老营骑兵七八千,使得流寇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孙传庭这段时间意气风发,眼看着大半个朝鲜被拿下,从山陕、河南移民而来的老百姓每家每户都能够拥有五十亩旱地或者二十五亩水稻田耕种。他以前就经常在大明内地调研,深知民生的重要性。新夺取的朝鲜地盘上的田亩都是熟地,由于高丽人遭遇清军大屠杀导致人口损失一大半。有太多田亩由于无人耕种而撂荒,但是时间都不长,只不过撂荒了三四年而已。这些土地休息了两三年反而养足了地力,一旦被重新耕种,当年就能够有个好收成不成问题。由此可见今年如果有一百万人屯垦不仅仅意味着这一百万人能够吃饱肚子,生产出的粮食还足够再养活五十万人口。拿下朝鲜全境彻底解决了“红旗军”体系崇祯九年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体系内变成了地广人稀,以后解决山陕流民就容易多了。现在有了远远比内地明军战斗力强大的“红旗军”水师陆战队和山地步兵、军犬搜索队交给孙传庭指挥,有了纪律性堪称完美的部队,孙传庭当然如虎添翼。为了增强孙传庭完成构想的自信心,黄汉特意召开把总级高级军事会议,参战营伍的将佐们除了值日官都到场。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