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七天后,李自成的侄子匪号“一只虎”的李过留下守卫汉中城,这里有流寇、流民不下于二十万,囤积的粮食超过百万石。李过跟着叔叔杀官造反接近十年,在军中混出了名声,能打恶仗,在有坚城可凭、粮食充足、人手众多的情况下,确保守住汉中城不在话下。被满清册封为秦王的高迎祥、咸阳郡王的李自成和十几个总兵官率领流寇主力往西安开拔,人马浩浩荡荡无边无岸,连家属和裹挟的流民,人数恐怕超过八十万。为了方便范文程办事,满清崇德皇帝给了他不少空头圣旨,藩王、郡王、镇国将军等等一应俱全,填上名字就行。至于这些草头王能不能得到大清国的俸禄,得到册封的流寇们根本没有人提起,但是他们一个个乐得见牙不见眼,连高迎祥也不例外。毕竟建奴成了气候,已经建立了大清国,一直压着大明打,多次杀进关内如入无人之境。得到了大清国册封的王爷总要比自封的大元帅更加有意义。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这段时间满蒙骑兵的仗打得很顺,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粮食难以为继。他们必须不间断洗劫结寨自保的宗族武装抢劫粮食、牲口才能够勉强维持。高迎祥为了表示联合的诚意大大方方给了清军五万石麦子。有了这些粮食,满蒙骑兵足够饱食三个多月,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完全可以集中分散打粮的人马会攻西安城。流寇也没有吃亏,清军投桃报李把这段时间缴获的武器两万余件和两千余副皮甲、棉甲送给了他们。高迎祥手中不缺人,就是缺装备,得到了武器后立刻多出了几个新营头。明末历史舞台出现了诸多造反头头,绝大多数乃是官逼民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不得已而为之,包括李自成。而高迎祥是个另类,用现在话讲,他其实是个有追求的人。他曾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日子过得富足。崇祯元年高迎祥见诸多陕西饥民叫嚣:“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而死。”他觉得机会来了,由于高迎祥有财力,起家人马的规格就很高。当时在陕西延安府安寨揭竿而起之时就拥有战马、挽马三百余匹,能够骑战的族人、乡党超过二百人。高迎祥是个马贩子,生意做得不小,贩马为业可不是卖青菜、豆腐的小生意,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来。做这一行的不仅仅要有财力,还得拥有足够的武力,高迎祥不仅仅拥有武力还“仗义疏财”收了不少小弟,在老家可谓声名赫赫。杀官造反短短两年,高迎祥就成为了“三十六营”的大头领之一,接下来发展迅猛,高迎祥部跑赢了绝大多数流寇队伍,打出了“闯王”匪号。造反后跟明军接战高迎祥都是一身醒目的白袍白巾,身先士卒,敢打敢冲,赢得了更多流寇追随。早期的反骨仔如王嘉胤、王自用等等相继殒命,高迎祥终于力拔头筹成为了流寇公推的盟主,也就是流寇的大当家。此人城府很深,平时不苟言笑自有一股威严,心理素质也过硬,能够不被失败、胜利左右情绪,水平其实远高于猥琐男李自成。高迎祥的经典战例就是强中取强,在宁州湫头镇设伏诱杀大明名将艾万年、曹文诏。要知道在这之前闻“大小曹”之名,流寇一溃千里,一千关宁铁骑都敢追着数万流寇往死里打。湫头镇一战,使得所有的流寇增强了自信心,他们认为大明最厉害的关宁铁骑也不过如此,再也不会惧怕哪一路明军。现如今在流寇眼里“红旗军”乃是独立武装跟明军不是一回事,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因为“红旗军”纪律严明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流寇虽然杀人放火黑了心肠,但是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于最贫苦的老百姓毋庸置疑,他们恨官府、恨杀人放火的欺负老百姓的明军。虽然每一次遭遇“红旗军”,流寇都被打得很惨,可是流寇们就是无法憎恨“红旗军”,邪不压正恐怕就是如此。张献忠瞧不起李自成,因此在高迎祥死后跟得了高迎祥遗产、继承了“闯王”名号的李自成摩擦不断,还差一点宰了李自成。究其原因就是不服李自成,觉得这个猥琐男继承了高闯王的家底太不公平。但是张献忠服高迎祥,一直认这位大当家。其实看看张献忠和李自成在高迎祥死后发展的情况就能够看出端倪。李自成继承了高迎祥的遗产起步条件当然好于张献忠,而张献忠完全靠自己打天下也没比李自成差多少,一个自封大顺皇帝、一个自封大西皇帝。高迎祥能容人,太多桀骜不驯的反骨仔以他马首是瞻,这一点李自成拍马难追。李自成实力壮大之后没少干袭杀曾经的战友,吞并其他流寇大头目人马这样窝里斗的恶行。实力仅次于李自成的曹操罗汝才,实力排名前列的革里眼贺一龙就是被李自成干掉了就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内耗也折损了太多流寇主力。关键就是李自成嫩了点,威望不及高迎祥,不得不付诸武力使得其他大头领臣服。如今缺席了天敌孙传庭,高迎祥不仅仅活得好好的,原本历史上由于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计划彰显效果,使得各地流寇陷入低潮的情况,又被满蒙骑兵打入陕西破坏了。高迎祥是流寇的盟主、是所有的大头领公认的大当家,现在为了借助清军的力量接受了大清国册封的秦王爵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有理想的高迎祥跟清军联合的同时一直在防着满蒙骑兵,走独立自主的路子那是必须的。高迎祥不会傻兮兮全力以赴跟明军拼命,如何利用好跟大清国的合作期发展壮大义军队伍才是他的主要目的。现在就已经体会出了好处,由于满蒙骑兵具备奔袭能力,汉中到西安一线的安全无虞,用不着成天流窜,高迎祥终于获得时间整训人马。流寇和建奴这两股坏蛋虽然变成了盟友,但是互相不信任,都在暗自提防,完全是范文程来回跑传达两军的沟通,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同意会攻西安城,成功后分润一半缴获。满蒙骑兵当然不可能参与蚁附攻城,他们主要任务是游走内线、外线确保流寇大军不被明军突袭。消灭肯定会来增援的所有明军、消灭有可能从西安突围的明军是建奴得到的具体分工。崇祯十年腊月二十四,高迎祥守约发动几十万人把西安城团团包围,但是他根本不急于攻城,而是加大了训练强度。高迎祥会带兵,然流寇队伍往往遭遇明军攻击就会一哄而散众所周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训练不够、装备短缺。流寇自从诞生就在不断流窜,哪有时间整军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乌合之众连鼓号都听不懂更加不懂如何列阵,纵然绝大多数流寇都是烂命一条,敢于拼命也是无济于事。高迎祥包围西安城,清军负责打援,使得他有了宝贵的时间训练刚刚组建的营头。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袭这时还有一个天赐良机,那当然是由于劫掠了四川,导致以前总要为饿肚子发愁的高迎祥能够让麾下至少饱食半年。高迎祥相信哪怕得不到半年时间,只要能够集中训练三个月,麾下的整体实力翻番大有可能。此时洪承畴依旧在西安城,他真没想到流寇会跟建奴联手,没有及时作出反应就被几十万流寇包围。其实在人马多达六万余的满蒙骑兵监视下,步兵超过八成的明军离开大城开溜根本跑不掉,洪承畴坐困愁城无计可施。西安城坚固,人马足够守城,可是这里有军民超过三十万,满打满算粮食也不足以坚持三个月。只要长期围困,即便早早地杀牲口进行配给供应,至多四个月后城里就会因为断粮出现骚乱。洪承畴当机立断派遣人马突围搬救兵,要把建奴、流寇合兵一处的新情况及时向朝廷通报,请求皇帝派遣京营精锐甚至于抽调“红旗军”来救援西安。否则至多四个月后,不仅仅是他洪承畴死于非命,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以及诸多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都要死在建奴、流寇刀下。洪承畴这小子不地道,他认为西安城高墙厚又有诸多郡王和两位藩王,必须死守确保安全,因此带上了曹文诏、杨国柱、王廷臣、虎大威这四位值得信任的总兵官驻守。咸阳作为犄角可以牵制攻打西安城的敌军,陕西兵备道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率领贺人龙、马科、唐通、高杰、白广恩等等武将坚守。这时明军还是有些实力,咸阳有三万余人马,西安城内不低于六万。高迎祥打了十年仗,如今猴精,他放弃了重重包围咸阳城集中人马围死了西安城。因为他知道失陷封藩乃是大罪,西安城里现在不但有秦王还有瑞王,咸阳驻军应该不敢坐视西安被围攻,出兵救援理所当然。他这样布置也很奸猾,目的就是让清军主打咸阳守军,因为能够确认咸阳守军会出动往西安方向攻击。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这一次入关的目的明确,在陕西把动静闹大一定要迫使大明皇帝调动“红旗军”。已知西安城里有两个藩王和诸多郡王,攻击这里就是明军的必救之地,清军苦于人马不多又没有攻坚能力,故而一直在跟洪承畴的人马对峙之中。现在好了,清军用不着攻坚,只需发挥奔袭、野战的长处和大明流寇合作,就有机会夺取西安城。所有的满蒙将领都不介意打援,况且打援还真是满蒙骑兵的强项,屡试不爽。由于成功联合到了明国流寇,使得满蒙骑兵多出几十万可以做炮灰的人马,范文程这个始作俑者的计策获得了成功。这个汉奸在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等满蒙将领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济尔哈朗已经派遣一队信使火速出关回盛京向崇德报告这个惊天大喜讯,估计再次得到崇德的圣旨恐怕要到明年正月。这个秋天辽东的气氛空前紧张,无他,人心浮动。不仅仅是粮食大面积减产预计明年春天要饿死太多人,还因为半个朝鲜丢了,半个朝鲜失去了联系。携带崇德圣旨的超哈尔前往平壤至今了无音讯,想来凶多吉少。疲惫不堪的红歹是不仅仅要为战事忧心,还得应对多尔衮的质疑。由于满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崇德的威望每况愈下,在无法力挽狂澜的情况下,他也撕破脸不搞公平原则,刻意扩充长子豪格的实力。为了补充兵力,往北抓捕生女真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获得的青壮年有一大半补充给了豪格直领的镶黄旗,使得豪格今年扩充了足十五个牛录。日子难过也得天天挨红歹是能够估计到朝鲜方面不可能有好消息传回,只能期待着阿济格、济尔哈朗能够带来惊喜。一直在算计多铎和多尔衮,现如今能够确认多铎这一次恐怕在劫难逃,可是红歹是却没有一丝喜悦之情,反而多了兔死狐悲的伤感。由于感觉到了所谓的大清国开始走下坡路,不少外藩蒙古已经离心离德,不少酋长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离开辽东带着族人往北迁徙。没有了朝鲜上交粮食,辽东面临粮食危机,一部分蒙古人选择离开,红歹是只能听之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黄汉的既定方略,不让敌人牵着鼻子走是基本原则。建奴、鞑子和流寇在西安城下开打之时,“红旗军”山西方面军早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打开了。憨子、杨大年、房连栋等等山西方面军的主将忙完了秋收后继续忙秋粮入库,准备发动秋季攻势之时出现了新情况,不得已只好推迟计划。那是因为满蒙骑兵杀入陕西导致山西出现了流民潮,征虏大将军的命令是不许饿死一个汉人。接济、保护他们经过山西前往山海关或者“虎穴城”乘船去“汉江省”安置是山西方面军必须完成的任务。把几大十万秦地流民安全送出山西到达海边后,花费了两个月时间,计划中的秋季攻势变成了冬季突袭。十月底山西方面军四万人马出偏头关杀奔早就侦察过多次的鄂尔多斯蒙古人的过冬营地。两万骑兵奔袭,迅雷不及掩耳。本来孛儿只斤额磷臣就不是个雄才大略的英主,他的人马虽然有几大千但是装备精良的精锐总共不会超过三千。此时他已经派遣胞弟都哲类率领一千五百精锐跟着建奴杀入延绥镇边墙,现在更加承受不住雷霆一击。在关内大杀四方的鞑子没想到他们就要无家可归,不仅仅会失去家园还要失去绝大多数亲人。鞑子的这个过冬营地不仅仅是额磷臣的直系部落在此,还有不少大部落和中等部落,七八万人铺开了十几里方圆。在河套地区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瞧见过明军骑兵,林丹汗死后,额磷臣认了建奴主子,现如今还有一半精锐在为主子效力。因此额磷臣根本没有防范意识,营地就是一个松散的聚居区而已。第八百零三章:顺我者昌主子松懈麾下当然人浮于事,以至于“红旗军”两万铁骑从四面八方杀来之时居然直接突入,没有遭遇成建制的骑兵对冲。鞑子的过冬营地被来回冲杀,仓促应战的鞑子连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