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成了制度,产品都有可观的毛利润,工匠的收入不会差。能够当工人获得不低的收入,扩大生产之时招募成千上万学徒工轻而易举,只要大工匠在质量检验之时把好关,产品质量就差不了。很快就会有大量学徒工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工,质量逐月递增理所当然。王玉琪一直负责知识产权保护,他道:“大将军,您拥有自行车的专利,卑职请示专利费收取二块银元一辆车可否”黄汉倒是没想起来自己是设计者应该得到专利费,他笑道:“本爵认为自行车的专利不应该属于本爵一人,一半以上应该归属于整个研发团队。这样吧,专利费每辆车提取两块银币,七成归属于研发团队,你们可以拿出一部分奖励在研发中有突出贡献的研究员,剩下的作为研究基金继续进行科研攻关。”王玉琪答应道:“卑职服从命令”黄汉又对宋应星道:“不仅仅由你们投资三个车辆厂,如果也有商家缴纳专利费试图生产自行车,汉江大学可以采取收取合理费用技术转让,还可以有偿代培技术工人。总而言之不可以敝帚自珍,要引入竞争机制。届时军方的大采购就未必都给你们,公平竞争,同样质量比价格那是必须的。”沈存力笑道:“大将军放心,黄氏出品必是精品,我们有信心战胜任何竞争对手。”黄汉道:“这话本爵爱听,走精品的路子才能够走得长远,你们能否保质保量完成订单,本爵拭目以待”王玉琪还汇报了一个好消息,去年成立的“飞行军”已经达到一个千总规模,千总潘桂、镇抚官秦嘉楫干得不错。如今拥有热气球达到二百,升空时间达到五十个时辰的飞行员已经超过六百,完全可以进行实战,从天上扔燃烧瓶、万人敌袭击敌人。“红旗军”接下来会面临锦州攻防战,沈阳争夺战,能够形成空袭会起到什么效果可想而知。黄汉指示王玉琪把“飞行军”扩充成为一营,从去年秋天毕业的少年中选拔地勤人员和飞行员,能够升空作战的热气球始终保持超过五百个。临别之时,黄汉叫过沈存力布置他安排工匠制造三辆礼品自行车,要求很简单,减小尺寸即可,能够满足八岁、十岁、十二岁的孩子骑就算合格。沈存力得知这三辆自行车将要作为礼品送入紫禁城给坤兴公主作为礼物,当场表态,不但会做得巧夺天工而且会坚固实用,三个月后肯定完成。腊月底,郑秀娥带着两个儿子黄谨、黄慎经天津卫乘坐游轮来到汉城和夫君团聚过大年。为此东厂、锦衣卫还把这个情况密奏崇祯。在外领兵征战的大将军,家小在京师其实要有自觉性,不该自顾自走了,应该请旨得到恩准才能够离开京师。黄汉不管这一套,郑秀娥想夫君了,也特别想看看夫君拿下的新领地“汉江省”,黄汉给予指示想走就走,单看看谁敢捋虎须李若琏虽然掌控锦衣卫,但这个特务组织是皇上的耳目、鹰犬,他首先要对皇帝负责。况且锦衣卫知情不报有个屁用,朝廷还有监督锦衣卫的东厂。李若琏只能做到就事论事不会添油加醋,也是采取息事宁人的口气呈报天子。崇祯皇帝果然懂得妥协,得知郑秀娥前往汉城探亲,只说了一句“朕知道了。”就再也没有了下文。因此黄汉在去年腊月二十六见到了妻儿,久别胜新婚,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不在话下正月里黄汉收到了秦妡怡的书信,这才松了一口气。去年腊月二十七,秦妡怡终于如愿以偿产下一子,乳名川生,大名当然是等着夫君起。黄汉想好了,四个儿子被老丈人郑国昌“谨慎晓鑫”了,再有儿子不麻烦任何人起名字,用“真理永恒”这四个字。他给秦妡怡回了信,黄家五小的名字叫做黄真。徐妙茹也生产了得了个闺女,是黄汉的二女儿,黄汉给起的名字叫做徐帆,她没有来汉城和夫君团聚,因为她要接替大妇郑秀娥处理京师的一大堆杂事。已经高升湖广兵备道的徐明扬这几年政绩突出,以至于黄汉尝试调他前往“汉江省”担任要职都被朝廷否了。他没有儿子,如同掌上明珠般的两个闺女都是黄汉的妾室,当他得知一个外孙女姓徐后,激动得失眠了几宿。徐明扬管辖下的湖广卫所军、营兵、团练武装当然被“红旗军”渗透得很彻底,绝对拉得出打得响,人数高达两万。受制于顾准和麾下悍将,秦良玉北上足被迟缓了一个多月,几万“红旗军”、白杆兵、川军有了近四十天的时间还真稳住了成都平原的局势。由于“汉江省”的粮食足够自给自足还能够满足移民的口粮,黄勇的船队完成交易返航之时在南通州“江海堡”卸载了足八十万石精米。这一趟南洋之旅赚得不少,仅仅是歼灭英格兰人就获得了大量财货,加上卖出商品的利润,获利超过二百万两银子。黄勇没有带回银子,带回来十万两黄金和大量铜锭、铅、镍、棉花、粮食等等物资。郑芝龙一直跟着黄勇,目的当然是早早地把购买的七艘战列舰拿到手。见识到了龙武水师把英格兰人打得灰飞烟灭,郑芝龙态度更加端正,这一次跟着黄勇回到辽海还要请黄勇派遣几个擅长修筑棱堡的技术员、几十个大师傅。郑芝龙下定决心前往马六甲海峡抢地盘,黄勇高调表态届时龙武水师最起码出动十艘以上的战列舰,一营水师陆战队协助。其实以郑芝龙的实力足以在马六甲抢地盘,有了龙武水师相助无疑是上了双保险,后世的新加坡不可能出现了,是不是叫做“郑家坡”拭目以待。第八百一十三章:守稳蜀北山西形势不错,一大半城池被以憨子、杨大年为首的“红旗军”控制。一年多的时间没有遭遇兵祸,老百姓终于能够安心生产。去年春天,三四百万山西农民、屯民不仅仅种植了麦子,还种植以马铃薯、玉蜀黍为主的新农作物,平均一户都确保种田五十亩,合计有三千万亩田地得到了不错的收成。在保证当地屯民果腹的情况下能够挤出至少五十万石麦子救急。马铃薯全粉、粉丝、粉条如果折合成精粮也能够达到五十万石麦子。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京畿之地隶属于“红旗军”的屯户也有粮食结余,那是因为广种马铃薯的结果,能够长期保存的马铃薯全粉已经有了几万石的储备。辽西走廊经过这些年发展年已经没有闲田,生产的粮食也能够支援内地,也储备了十几万石马铃薯全粉。“红旗军”体系面向大海要蛋白质行之有效,这些年渔船都在倍增之中,大量海鱼产品军方都给出了最低限价,如果市场上吃不下渔民的产出,军方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有了“红旗军”给的定心丸,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想而知。因为全靠人力、风力的捕鱼业对生态的破坏极其有限,中世纪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看着不少渔民向“四方钱庄”借贷购买渔船发家致富,由一艘船发展成为几艘,更多渔民参与其中,每年从大海获得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不会少于二百万石。保质期一年的海鱼罐头如今已经远销山陕,由于长途贩运数量有限,都是供不应求,商家获利丰厚。这不奇怪,在兵灾、天灾不断的山陕、河南、中都,粮食曾经达到过一斗米一二两银子,只要是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辽西走廊和京畿之地的养殖业方兴未艾,出现了大量养猪、放养鸡鸭鹅的专业户,大量家禽在田间地头山林里吃虫子,较好地遏制了虫灾大规模爆发。有存粮才有底气,黄汉不遗余力做加法,使得末代大明多出超过两千万石粮食,多存活了接近一千万汉民。应对四川将要出现的大饥荒,面对三四百万四川饥民,“红旗军”一定会竭尽所能,也堪堪能够确保这些人的基本口粮供应。为何说四川即将而不是已经出现大饥荒那是因为顾准动用了“红旗军”的储备粮,还请秦良玉动用军粮,并且把秦家、马家庄园秋收的粮食全部征用。救民于水火之中秦良玉一点也不含糊,她眼看着顾准不管不顾用“红旗军”携带的粮食施粥,还把蜀王送来的粮食用于接济饥民,由于针锋相对带来的一些偏见也就消弭于无形。看一个人的为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顾准忙得脚不沾地,真在争取做到不让一个饥民饿死。深明大义的秦良玉还能够说什么,她当然会号召白杆兵竭力剿灭山贼争取多夺取粮食缓解粮荒。顾准之所以敢为了完成征虏大将军不许饿死一个饥民的命令用光粮食,是因为接到了六百里加急的公文。知道日月海运的粮船已经航行在大江之上,前前后后最少会有二百万石粮食运进四川送达成都附近。有了军队的干涉,成都城池内包括周边没有被流寇攻破城池内的存粮都被集中使用。这些粮食不全部是军粮、官仓的存粮,绝大多数是向地主官僚借贷的粮食,顾准没有在四川打土豪、分田地,因为在此时过早的激化矛盾得不偿失。“红旗军”出具收据证明借贷粮食的数量,明年秋收还本付息,如果商贾愿意售卖,“红旗军”以最高出价两块银元一石精米结算。如果有地主老财奸商黑了心想着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员会明目张胆告知这些人,他们不会再受到“红旗军”、白杆兵保护。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威胁,拥有粮食的官僚地主如果不借贷、售卖粮食,等待他们的就是成千上万流民来哄抢。真发展成那样,不仅仅是损失粮食,人被杀、家当被洗劫一空,房子被付之一炬那是板上钉钉。在强权之下没有不识抬举之人,况且这些人又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得不到暴利而已,“红旗军”只用了十几天就集中到手了大几十万石救命粮。维稳为主,解决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军队强取官僚、商贾的存粮进行配给供应,没有被转运的川民必须登记户口领取粮本借贷粮食度日。成都平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已经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计划利用这一次被流寇祸害了千家万户的机会移民二十万户一百万人左右前往“汉江省”。秦良玉参与剿寇接济饥民一个多月,深刻领悟了守稳四川的重要性。顾准提出当下要确保留下的川民都要有田亩耕种,而且要确保种田能够得到收成。如果明年再被流寇祸害一回,连“红旗军”体系恐怕也会无计可施,几百万人亏空一年还能够勉强撑住,连年亏空哪有这个能力秦良玉已经被消磨了不少杀敌热情,此时脾气小了许多,见到川民不至于流离失所,瞧见盗寇四起的势头被遏制,当然肯定了“红旗军”的功绩。在成都辞旧迎新后,正月初五,一个千总“红旗军”正兵、一个千总卫所军和三千乡勇推着两千辆独轮车满载一万石大米往保宁府进发。白杆兵出动了七千人其中有秦拱明的一营新军,秦良玉亲自领兵。川军侯良柱部出兵三千,领兵将领是游击将军侯采,他是已经被降级成为参将的侯良柱的养子。与此同时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也分路往川北进兵,守稳蜀北主要门户七盘关、阳平关、梨树口、剑州等等险要。征西将军行辕将要设在保宁府治所在地阆州城,这里可以居中策应守关驻军,此时流寇主力远在西安、咸阳,相信秦良玉、顾准赶在春耕之前完全可以完成部署。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楚楚太忙了,没有能够去汉城陪黄汉过年。因为去年秋天,金陵不夜城隆重开业,引得南直隶富家子趋之若鹜,使得楚楚名下郑秀娥、秦妡怡共同出资的建筑队、装修队接到了无数订单。锦绣江南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纺织业空前繁荣,海贸无比发达,明末资本主义就在这里萌芽,拥有几十万产业工人。虎穴城、山海关、天津卫各家工厂生产的抽水马桶、镍白铜管、镀锌管、水龙头、阀门等等高于成本价五倍以上的产品全部脱销,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后。新产品大卖黄汉本人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开金手指设计的产品不仅仅是自己投资生产赚取高额利润,仿制的商家都得给费用,“红旗军”体系的专利保护期是十五年。比如说抽水马桶,哪个商家敢不缴纳专利费大言不惭是他们的原创,黄汉真有可能把他们罚得倾家荡产,黄汉不仗势欺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南京城里的勋贵、财阀、地主们都以家中有自来水和卫生间为时尚,他们也确实爱上了这种生活。这就跟城市人偶尔到了极不发达的农村需要蹲坑排泄时极度难受一个道理。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上加难,用惯了抽水马桶的勋贵自然受不了臭烘烘的茅房或者是经常溅一屁股粪水的传统马桶。新的一年来到了,完成了半年实习期的学兵将要有八千人成为正兵。黄汉还是强化水师,走年轻化、知识化的路子,足四千知识青少年进入龙武水师服役。近卫营接收了一千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