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明末汉之魂>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40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汉之魂 分节阅读 402(1 / 1)

d要面临的主要问题,红旗军为什么强大如斯因为他们深得人心。他们的口号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已经家喻户晓。他们屯田、养兵给老百姓活路众所周知。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义军的地盘很大、人口也不少,如果能够效仿红旗军的做法,不烧杀淫掠,也给每家每户分发田亩耕种,利用红旗军在辽东恶战的时间,争取民心壮大自己,未必就不能一战”高迎祥听得津津有味,他口中喃喃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说着容易要做到难上加难。”李岩坚定道:“事在人为,眼前咱们义军其实就等来了大好机会。”高迎祥讶异道:“被忽然出现的红旗军吃掉了五六万人马,军师为何还如此乐观”“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升斗小民难以为继,我义军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得到了新兵超过十万,如果闯王给他们温饱、加强训练足以弥补损失。”“这话不假,可是刚刚归附之人大多数是迫不得已,难以跟咱们一条心,跟八大王、曹操、闯塌天的人马哪有可比性。”“不然,八大王杀人如麻,名声臭不可闻,估摸着嫉恶如仇的汉江郡王不会放过他。被击溃的队伍中跑回来了不少人,至今都没有八大王的消息,想来他是凶多吉少。况且八大王从来没有真正服从闯王调遣,总是阳奉阴违自搞一套,现在少了这样的人不能看做坏事,以后闯王推行仁政,颁布新军纪会少了许多抵触”张献忠桀骜不驯众所周知,高迎祥为了顾全大局也让他三分,此时听了李岩一番话,觉得蛮有道理。闯将李自成也善于思考,跟张献忠其实一直明争暗斗不断,更加觉得李岩的话如拨云见日,他道:“军师的意图是让义军效仿红旗军,也屯田、养兵争取民心,对吗”李岩道:“然也,我义军充分利用两三年时间大发展,在这期间量力而行,不断攻伐大明城池收缴达官贵人的浮财,收罗工匠炼钢、铸炮、打制火铳,最后鹿死谁手谁能预料”踌躇满志的高迎祥提着脑袋“革命”了十几年,眼看着实力越来越强,只不过一直迷茫得很,听了李岩的高论,顿时觉得有了明确方向。他赞道:“军师果然不同凡响,本王得军师如汉高祖刘邦得张良也哈哈哈”这次会议对于流寇而言很重要,由于李岩提前一年半崭露头角,导致流寇有了政治纲领,重新制定了军纪,统一了思想。流寇东施效颦也喊出“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的口号争夺民心,纵然他们做不到,也能够迷惑大多数升斗小民。但是自从这一次会议之后,高迎祥加强了掌控军队的力度,这当然跟大头领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出局不无关系。历史上接班成为闯王的李自成跟张献忠互相算计最后分道扬镳。刘国能不仅仅投降朝廷还忠于大明,最后跟李自成血战到底兵败身亡,崇祯皇帝特诏加勉,追赠舍身成仁的刘国能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建祠祭祀。在张献忠往西南发展的情况下,李自成为了麾下能够如臂使指,火并原本排名不亚于他,还有恩与他的罗汝才部,把这个实力不容小觑的同伙干掉了。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篮打水现在历史拐了弯,个人魅力和统御力、心胸远远强于李自成的高闯王没死,依旧是流寇的总瓢把子。而张献忠意外出局使得流寇不会分化为两大阵营,更加具备凝聚力和攻击性。最值得高迎祥庆幸的应该是得到了狗头军师李岩,使得这群乌合之众有了远大目标,事实证明李岩从严治军、争夺民心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是诞生穿越而来的妖孽,有了政治纲领,还承诺耕者有其田的高迎祥完全能够争取绝大多数农民拥护,说不定能够问鼎天下。黄汉确实没准备在河南发动大规模战争,他的首要目标还是平定辽东。靳明虎、赵十三参加了流寇的高级别会议后立刻传递出情报,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流寇居然转了性,不仅仅叫嚣“均田免赋”还扬言“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黄汉哭笑不得,他们做得到吗转念一想,小冰河最恶劣的时期即将过去,以后的气候条件会越来越好。再加上前期大力推广新农作物马铃薯、玉蜀黍、甘薯,如今传播广泛,这些新品种完全能够适应陕西、河南的土壤和气候,使得粮食大量增持只是时间问题。人口相对少了,人均田亩增加不少,高迎祥如果真心实意走屯田养兵的模式,还真能够做到不会饿肚子,不靠抢劫维持大军的生存还是有可能的。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流寇里出现了李岩这个颇有能力的举人,再加上土地兼并的棘手问题被野蛮的流寇直接用刀子解决了。本来就一穷二白连半饥不饱都勉强的陕西、河南的升斗小民实在不怕再失去什么,也不会害怕上当受骗。分给他们田亩、种子和救命粮,这些人肯定感激涕零。他们为了来年的温饱肯定能够伺候好田地,有个一年半载安心发展,高迎祥的军队不愁粮草完全做得到。没关系,“红旗军”体系已经走向了工业化的历程,高迎祥至多发展农业,给他两三年时间也无济于事,面对“红旗军”,流寇注定不堪一击。况且流寇准备颁布法令不滥杀无辜,这最是让黄汉觉得安心。只要汉人的人口红利依旧在,拿下澳洲、新西南、争夺南北美洲,就不会出现如同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格兰那般,到最后殖民地纷纷独立,接近竹篮打水一场空。本来就没想着今年给予流寇毁灭性打击,接到靳明虎、赵十三传回的情报,得知以后流寇也不滥杀无辜后,黄汉更加不会发动大规模攻击。黄汉还特意指示靳明虎、赵十三,让他们不要提前暴露,也不许他们在近期内暗算高迎祥,布置他们把重点放在干掉左良玉、李自成身上。当然,如果有机会杀建奴、鞑子都不要浪费是原则。黄汉放弃短期内解决流寇问题,大明还得继续被流寇祸乱,这其实就是变相的养寇自重,大明还会越来越虚弱。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瞻前顾后,不导致大明积重难返,黄汉如何篡取大明江山社稷不取代腐朽的大明,不把多做多错的崇祯皇帝搞下台,如何推行新政如何带领亿万汉人全球殖民在鹿邑附近破袭宗族武装的寨子、庄子的左良玉、清军果然不敢跟“红旗军”交战。他们得到在曹州劫掠的八大王、闯塌天部被忽然出现的“红旗军”击溃的消息,当天就退兵一二百里。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来都来了,总不能浪费这绝佳机会宣传“红旗军”,黄汉率领人马沿着河南的边界武装大游行,准备赶去安庆府过年。秦妡怡此时应该接到了黄汉的书信,她将要带着一双儿女乘船沿江而下来安庆城跟夫君团聚。在南京公干的楚楚肯定喜滋滋沿江而上来安庆过年。这段时间秦妡怡在四川又训练出五千女兵,军官班底都是进入陆军学院培训过一年的老兵。这些女兵军官大多数是从鞑子、建奴、流寇那里解救,绝大多数人曾经饱受摧残,她们自从加入“红旗军”这个组织,真心真意以军队为家,根本不肯谈婚论嫁。曾经做牛做马食不果腹备受欺凌,现如今衣食无忧能够昂着头做人,这些已经成长为女汉子的军官近似于狂热,她们无疑是最忠于“汉江郡王”的将士。秦妡怡多次写信要求女兵参战,她自己也不想错过平辽大战,为此黄汉比较头疼,因为眼下能够集结的兵力足以打垮建奴、鞑子,只不过缺能够完成奔袭、追逐的骑兵。女兵营少量骑兵的战斗力、骑术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女汉子,绝大多数比不上鞑子、建奴,调她们上平辽战场没有什么意义。黄汉准备趁着在安庆府过年跟秦妡怡好好谈谈,让她带领两营女兵继续协防四川,重点任务还是照顾好养母秦良玉、看住兄长秦翼明、马祥麟等等。莫要让白杆兵在两年内出川,这期间只要能够做到让川民不被流寇祸害安心生产就是胜利。楚楚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大,不仅仅管理着淌金流银的金陵不夜城,在南直隶还投资了水泥厂、瓷砖厂、洁具厂、阀门厂、镀锡钢管厂等等。锦绣江南的富人何其多也,如今流行自来水和卫生间,装修金陵不夜城的工匠们受到了追捧,如今装修队伍壮大了五倍订单还是应接不暇。太祖朱元璋在南京之时高筑墙、广积粮,故而南京城规模不小,高大巍峨。中都屡次被流寇袭扰,连两淮都不稳,直接导致不少富贾豪商、达官贵人来到南京置业、定居。江南本来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又移民来了诸多富人,这些人当然要置办豪宅,楚楚的投资当然赚得盆满钵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白了就是没钱说啥都是屁话,“红旗军”体系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温和地进行工业革命。给高迎祥两三年,难道流寇就有了经济基础仅仅靠种地有什么大用至多是遏制住了饿殍满地的惨景。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十几万满清军队在自己的主场遭遇英法联军万把人,被打得满地找牙,连首都都丢了的历史教训黄汉记忆深刻。这样的典型战例就是农业国遭遇工业国无情地碾压。深刻领悟装备、武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军队无论他们是不是具备敢战勇气,或者他们精神是否强大遭遇毁灭性打击乃是铁律。当武装到牙齿的“红旗军”席卷中原之时,高迎祥注定不堪一击。黄汉没有丝毫动摇,先按部就班完成平辽计划再说,高迎祥发展得好,用不着自己头疼,崇祯皇帝应该更加寝食难安。如果没有流寇跟崇祯闹腾,使得大明每况愈下,到了逼崇祯退位让贤之时,阻力肯定要大得多。“红旗军”离开曹州后放缓了行军速度,每天不超过一百五十里,骑兵根据旗卫收集的情报顺手剿灭零星土匪武装。每天晚上宿营,黄汉总要接见许多地方官,这些受到惊吓的大明官员无一例外感谢“汉江郡王”出兵相助,都主动送来粮食、猪养、美酒。有不少文官武将明显流露出从今往后以“汉江郡王”马首是瞻的意图。要图谋大事,当然尽可能不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分化瓦解为我所用才是必由之路。黄汉表现出虚怀若谷,也显得宽宏大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使得沿途太多文官武将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而此时朝堂上又起波澜。朱大典献俘后呈奏皇帝,由于担心“红旗军”打得太狠,导致穷凶极恶的流寇杀害大明藩王、郡王泄愤。“汉江郡王”建议朝廷派人跟高迎祥谈判,用俘获的流寇大头领匪号曹操的罗汝才、匪号闯塌天的刘国能交换被俘获的宗室皇亲。一石掀起千层浪,朝堂上众说纷纭。反对者拿英宗朱祁镇说事儿,言辞凿凿土木堡事变之时,正统皇帝被瓦剌俘获,京师被敌人包围,大明都没有妥协拒绝谈判,如今怎么可以跟流寇谈判支持者认为交换俘虏有章可循,用留着无用的罗汝才、刘国能换回大明秦王、瑞王、襄王善莫大焉本来就缺乏政治智慧的崇祯一个头两个大,他的内心里当然愿意善待家人和皇室宗亲,最后一锤定音,准了“汉江郡王”所奏,并且派朱大典主持此事。左良玉很坏,但是不表示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在明末,不谈人品,他有可能是最耀眼的大将,风头不亚于吴三桂。他嗅觉灵敏,闻报“红旗军”在曹州干掉了张献忠、罗汝才等等的六七万人马,立刻收缩兵力往许昌撤退。他在许昌经营多年,虽然这里被马世秀、杜应金两个判将祸害过,但是没有被铲城,底子还在。许昌城也不小,全部包砖比较坚固,跟洛阳、开封两座大城正好形成三角,确实是个不错的屯兵之地,比荒僻寒冷的临洮府好多了。阿济格、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得知关外“红旗军”骑兵已经南渡黄河,而且是黄汉亲自领兵,兴奋之余又觉得胆战心惊。他们是因为圆满完成主子红歹是交代的任务感到兴奋,又因为担心被黄汉盯上了走不脱而担心。清军退到许昌后根本没有入城,而是继续撤退,他们目的明确,回家成功遏制住了流寇往中都、南直隶蔓延,歼灭几万流寇,活捉诸多大头领,“汉江郡王”居功至伟。年底又有不少文官武将上奏朝廷,给予黄汉加官进爵,要求皇帝给“汉王”爵位的呼声喧嚣尘上。朱大典得到皇帝首肯后返回曹州布置换俘事宜,黄汉不去管这样的小事。罗汝才、刘国能被俘获后再放还,他们在流寇中的威望会荡然无存,即便他们还能够裹挟流民从贼,遭遇“红旗军”之时恐怕只有两种可能性。望风而逃应该是首选,发现情况不妙再次举手投降肯定是第二选择。是否能够换回大明藩王换回谁换几位黄汉更加不上心,这些王爷就是大明的蛀虫而已,死活跟黄汉不相干,之所以摆出一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