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小夫郎> 第9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1 / 1)

说吧,他忍不住冷笑了声。莫安北手掌京畿安危,现在就跟瞎了眼一样,任由贺林轩带着人到侯府门前闹事,这样打虞家的脸面。这里头,还不知道这位巡防营统领占了几分功劳呢。回到侯府中,看到堂上喝茶的安平侯府,虞明博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颓势。儿子无能,请父亲责罚!眼下,追究贺林轩究竟是如何听到风声,设计了虞五,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他输了,又一次,败在了贺林轩手里。安平侯爷摆了摆手,道:你已经做的很好。虞明博苦笑一声,这贺林轩到底是怎么想的?闹得这样难看,李文武竟也不拦着,反而和他一个鼻子出气。世家行事,他莫非忘光了不成?安平侯爷摇头道:你还不没看出来贺林轩今日闹这一场,真正的目的在哪里么?虞明博愣了一下。他平静下心绪,凝眉细想片刻,有些不确定地道:他是想告诉我们,冲他做什么都好说,就是对他夫郎和儿子不行?可他们也没有真的对李文斌做什么啊?何至于此?安平侯爷放下茶杯,叹了一声,是我低估他的疯狂了。父亲,何出此言?虞明博见他满腹感慨,不由有些惊讶。安平侯爷笑了笑,你可仔细看过你五弟?他那一口牙,都没了。听镇南王家的十二少爷说,是贺林轩亲手,一拳一拳打下来的。嘶。虞明博倒吸了一口凉气!安平侯爷低声说:他说要杀人全家的话,不是玩笑。他看向面露惊色的虞明博,笑笑道:不必如此,他既然把底线放到台面上,对我们反而有好处。凭他的心胸,只要不触及他的逆鳞,作为政敌,任何手段他都能坦然接受。虞明博捏了捏拳头,忍不住道:那我们就要如此向他示弱吗?安平侯爷摇头失笑,李文斌其人,本就不是我们的目标,于我们并无损失。倒是你他看向长子,抬手给他倒了一杯茶,沉声道:这段时间陛下怕是也有要有些动作,你且受着,不要急躁。虞明博接过茶,正色道:儿子知道。另一厢,乐安侯府的马车上。李文斌的手指在贺林轩的太阳穴上按压着,看他还控制不住地想要皱眉,不由笑道:贺大人今日好大的威风,大获全胜,怎么还生闷气呢?贺林轩睁开眼看向他,好一会儿,用脸蹭了蹭夫郎的肩膀,低声道:安平侯和他那个儿子,比我想的更能忍。本来,我还想踹虞明博几脚呢,都没找到机会下手,想想还是不爽。李文斌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世人都说贺尚书唇枪舌战的功夫最是了得,却不知,这位一向觉得软刀子没有真拳头来得实在。李文斌想到这里,忍住笑,很是可惜地道:今日大人大显拳脚,以后,怕是再没有人敢来讨教了。这可真是遗憾。贺林轩煞有介事地叹气。李文斌乐得大笑起来,绚烂的光华落在他的眉眼中,感染了贺林轩,也忍不住露出真心的笑容来。第129章灵动的古筝乐声在室内徜徉, 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 摇出扣人心弦的音律。合着屋外落雪的声音,屋内烧着清酒的轻响,动人至极。蓝锦辰听得如此如醉,看着李文斌拨弦摇筝的手, 分外入神。何谚的惊艳丝毫不逊于他, 只是不好当着贺林轩的面盯着他夫郎看,索性半阖眼眸, 凝神倾听,手指随着旋律应和着,扣着膝盖。贺林轩听得也很专注, 看着李文斌享受其中的表情,嘴角一直带着笑容。李文斌在音律上的天分极高,他原本就擅琴,古筝到了手里不过半月, 只凭贺林轩粗糙地提过几个手势, 就已经摸索泰半, 已经能够完整地弹完一首曲子了。一曲终了, 李文斌还有些意犹未尽,贺林轩鼓起掌来, 称赞道:勉之, 你比昨天弹得更好了。李文斌笑起来,何谚正等不及要讨教古筝这件从未见过的乐器,就听门口传来张河爽朗的笑声。好啊你们, 我在前头给你们忙活,你们倒是先享受上了。他带着小厮走进来。早在曲过半阙的时候他就已经到了,只是不愿打扰,这才没有进来。小厮手里的托盘上烧着炭火的小炉子,正温着汤圆,若非如此,站着这么一会儿怕是要冷透了。李文斌连忙起身,嗔怪道:阿嫂好端端站在门口做什么,还下着雪呢,冻伤了怎么是好?何谚挨着壁炉坐着,见状忙让开一个位置。张河坐下来,浑不在意道:我穿得厚实着呢,不碍事。他把手从暖和的羊绒套子里拿出来,贴在李文斌手上,原本是想用事实让他自己知道不冷,倒是让他冰凉的手吓了一跳,说道:你还说我呢,你自己的手这么凉。说着就要将暖手套递给他,让他捂捂手。李文斌正要拒绝,一双温热的大手就拉住了他的手,将它包裹其中。贺林轩拉着他坐到自己身边来,跟张河说道:一到冬天,他的手脚就发凉,还是身体太虚了。等过了初三,不犯忌讳了,我请太医到府里给他看看,也不给他吃苦药,问问哪样药膳吃着更好,给他好好补补。他的体温渡在李文斌手上,温暖踏实,李文斌的笑容不自觉温柔了许多,数落了一句:不过是小事,就你爱操心。蓝锦辰道:我看林轩说的很有道理,勉之,你可不能这样轻忽。张河也是这个态度,跟着劝了两句,李文斌赶忙道:林轩当家做主,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过随口说说,自然要听他的。几人听得大笑,何谚直言道:勉之,你这话可半点不实在。不好取笑太过,他转头问张河道:恒之兄还没有回来吗?我看这个时辰,陛下要留他在宫里吃饭了吧?张河点点头,他心宽得很,说:不必管他,高兴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吧,反正也不缺他一口吃的。倒是你们,明天定要来家里坐坐。南陵城吃年夜饭,街坊邻居都要在各家蹿一蹿,各家都吃一点,是个亲热的意思。何谚和蓝锦辰已经听说了这个习俗,自然点头。聊过几句家常,何谚终于找到机会问起古筝的事情来。虽然东西是贺林轩画了图纸遣人做的,他本人对此却是门外汉,不如李文斌摸得清。话不过几句,就插不上嘴了。何谚和李文斌说得兴起,耐不住坐到古筝前,在李文斌的指点下拨动起来,兴味盎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他的手指满是毛笔磨出来的茧子,倒没什么讲究,直接上手弹,很快就学的似模似样了。蓝锦辰见状,笑道:林轩,你看他,恨不能把它抱回家去呢。贺林轩说:遣人另做了几个,兄长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蓝锦辰闻言,不由感叹:林轩做事,还是这样周到。张河瞧了一会儿,忍不住压低声音同他二人说:何大人在此道上颇有天分,不像那诗枕头,叫他睡了两年,也没枕出多少诗仙气儿来。这回,修成一个乐仙儿,应是没问题的。蓝锦辰噗嗤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可不是么。贺林轩道:看他们是没空吃东西了,阿嫂,我们先吃吧,不然汤圆要走形了。张河一拍脑袋,说的高兴,叫我忘了。他忙招呼蓝锦辰,也没让小厮动手,亲手盛了六颗汤圆递给他。蓝锦辰看着奶白滚圆的丸子,煞是喜人,好奇道:贵府上的东西样样新鲜,看来我今天是有口福了,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张河说:这叫汤圆,甜蜜团圆。林轩说他从前听人说起,有些地方上元节那日就要吃这样东西,所以又叫元宵。今天让厨房琢磨出来,准备留着上元那日吃个好意头呢,咱们先试试口味。蓝锦辰咬了一口,浓香的芝麻馅儿入口,满嘴留香。他面露欢喜,吃下一个,喝了口甜汤,点头道:很不错,甜而不腻,芝麻香得馋人得紧。张河说:锦辰喜欢,回头就带些走。这东西下水煮开,熟的很快,不费什么事。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七八颗也就差不多了。蓝锦辰自不免一番感谢,却也没同他客气什么。贺林轩端了一碗,喂给李文斌吃,李文斌瞪了他一眼,让他在人前收敛些。贺林轩故意曲解他的意思,笑道:何大人现下顾不上这口吃的,不必管他。李文斌弯了弯眼睛,见何谚连回嘴都没顾上,索性坐下来,和贺林轩分食了一碗汤圆。诺儿和他阿兄手拉手跑进来的时候,大人们堪堪吃完炉子里的汤圆。诺儿动了动鼻子,闻到香味,有些不高兴道:阿父,你们已经吃完啦。亏我还留着好东西,等着同你们一起吃呢。贺林轩把他抱到腿上,说:不是陪你阿弟玩吗?怎么有空想起你的老父亲了。诺儿皱了皱鼻子,不怎么欣赏他的幽默,阿父才不老呢。说完,他回答了贺林轩的问题,有些遗憾地道:阿弟睡着啦,阿弟真爱睡觉。蓝锦辰笑看着他,说:阿弟还小呢,多多睡觉长得快,也能快点陪诺儿玩啦。诺儿笑眯眯的,贴心地跟他说:阿么,你不用担心阿弟。他睡得可香了,被窝很暖和,有两个人在旁边守着他,不会着凉的。蓝锦辰含笑点头。从别庄回京的那天,小谨一受了点风,夜里便有些发热,一直到今天才大好了。见诺儿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是熨烫。张河问过李信,见他们没有还没有吃过汤圆,扬声让人把他们那份端来这里。李信踌躇了一下,开口道:叔父,刚才我听管家说有人在我们家门口耍赖,被他打发了。他怕搅扰你们,不过我想着,要与你说一声,免得出什么差错。贺林轩怔了一下,室内一静,就是试琴的何谚都停下来,朝李信看过来。张河奇怪道:谁啊,大过年往我们家来做什么?贺林轩猜到是什么人,和李文斌相视一眼,放下诺儿站起身道:我去看看吧。张河看他们神色有点不对,不由更是纳闷,什么人,还要林轩亲自去见。信儿,你知道吗?李信摇了摇头,他只是看管家脸色不好,所以上了点心,却也没有深究。阿么,我知道呢。诺儿忽然说。李文斌一惊,看着儿子问道:诺儿,你怎么知道?李信也很是惊讶,诺儿今天可一直和他在一起,可从没有去门口见过什么人。诺儿说:我听说有人说阿爹的坏话,就让阿年打听打听是哪个不要命的东西在使坏。何谚大乐,他可知道那叫阿年的小子,是诺儿身边的长随,很是机灵,便饶有兴致地问他道:他可打听出什么来了?诺儿有些不快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道:是六毛。他看向李文斌,阿爹,你还记得他吗?李文斌一时想不起来,倒是张河一拍手,叫道:是贺大根不是,是刘氏那被卖掉的儿子?勉之,那小子以前还带人欺负信儿和诺儿来着,被林轩吊在村口的树上抽了一顿,你肯定没忘吧?见李文斌点头,张河有些唏嘘道:没想到他让人卖到京城来,还进了安平侯府。哎,怪不得了。那小子我看着,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诺儿点了点头,稚嫩的脸上竟能看出几分沉重。他拉住阿爹的手,说道:阿年去的时候,没见到六毛,倒是看到六毛他阿爹他们了。那两个人带着他们后来生的双儿,在巷子里骂六毛丧良心。阿年装作路人,问了两句。似乎是,六毛这次有功,得了安平侯府百两赏钱,阿父教训了安平侯府,他和他家人就被打发出府了。六毛拿了银子,丢下他们偷偷跑了。诺儿沉默了一下,接着道:我听说有人在府前哭闹,虽然没有见到,不过我想,大概就是那些人了。何谚摸了摸他的脑袋,忍不住赞道:林轩还真是教养有方,瞧你聪明的,长大了怎还了得。张河正骂那一家子阴魂不散,闻言,笑道:这样正好,以后就不怕他吃亏。又对自家儿子叮嘱道:多和你叔父和诺儿学学,可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来。李信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李文斌却是有些心疼,抱起儿子道:有你阿父在呢,没人能欺负我们,诺儿不要担心。诺儿点头,说:我知道呀,是你们都不跟我说,我只好自己问了。我总要知道是谁欺负了阿爹。李文斌弯了弯眼睛,亲亲他的额头说:嗯,诺儿最乖了。蓝锦辰看着也心软,拉着何谚说以后儿子有诺儿一半的懂事孝顺,他就无憾了。汤圆送上来,诺儿和李信吃完了,才等到贺林轩回来。见他脸色不好,李文斌忙问:怎么了?贺林轩真是让贺大根一家子的极品程度弄得大开眼界了,捏捏眉心,没好气道:那两个混账东西!把还不满两岁的双儿丢在咱们家门口,自己跑了。那孩子就裹着一片旧衣裳,冻得浑身都发紫了,还好是发现得及时,不然众人大吃一惊,张河失声道:贺大根和刘氏吗?他们怎么这样狠心!何谚沉声道:可派人去找了?他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应该跑不了多远。贺林轩点了点头,眼睛里有些阴霾。李文斌叹了一声,把儿子放在贺林轩怀里,眼神示意儿子哄哄他阿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