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就顺手杀了的……直到此刻祖母才知,这世道早已不是从前的世道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是故人姜宓一出皇宫,刚刚坐上马车,她身边的一个护卫便轻声抱怨道:“夫人这样一来,岂不是又与玉妃家族结成死仇?”对于姜宓结仇家的速度,那护卫颇为头痛的样子。事实上,这还不止是头痛,在众护卫看来,姜宓毕竟根基浅了点,虽然说是公主身份,可她毕竟不是从小到大都受到这种公主的优良教育,如今一到汴梁城就处处结仇,显然毕竟是能力德行有限,只怕她这样下去,一个弄不好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听出那护卫的埋怨,姜宓笑了笑,她垂下眸看着自己修饰得圆润漂亮的指甲,徐徐说道:“你是想还如以前那样隐忍么?”她笑了笑,慢慢又道:“我只是想畅意而行了。”见到几个护卫还想再劝,姜宓挥了挥手,说道:“行了,事情的轻重我都心里有数,你们放心,不会导致太严重的后果的。”见到他们还是一脸紧张地看着自己,姜宓叹了一口气,又道:“你们不要忘了,如今的我,对于汴梁城里的大小消息都是一清二楚,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也是心里有数的。”陡然听到姜宓这话,几个护卫一惊,他们同时想道:是啊,夫人最擅于从细微处察觉事情真相,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种种隐情,她还没有来到汴梁里,便安排了不少人替她收罗各色消息,如今还真是对汴梁城里的大小事知之甚详。看来,她做出这些事只怕真是有算计的。看到众护卫安下心来,姜宓垂了垂眸,暗暗忖道:崔老夫人还沉浸在博陵崔氏昔日的荣耀当中,来到这后周之地多时,却连两位太后是什么性格也不知道,以后再遇到什么变故,也不知道她们处不处理得来?想到这里,姜宓暗叹一声,不过她也没有打算再管下去。今日之事她之所以插手,不过是因此她先前已经插手,索性,等管完了这件事,她也就打算不再多管了。这边,在姜宓感慨博陵崔氏没有人才的时候,前来迎接崔老夫人的崔子轩,也听到了崔老夫人向他的倾诉。崔老夫人把宫中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跟孙儿说了一遍后,她感慨地低语道:“两宫太后竟然是这样的性情,轩儿,祖母当真后悔把子月送入宫中。”崔子轩的脸色沉凝,等到崔老夫人第三次说出后悔的话后,崔子轩突然打断了她的话头,语气沉沉地问道:“两位太后是什么性情,为什么祖母来到后周这么久都一无所知?”一句话令得崔老夫人噎住了。过了好一会,崔老夫人才颤着手掏出手帕拭了拭唇角,她看着盯着自己沉默不语的孙儿,低着声音说道:“这事是祖母的错。”见她认错了,崔子轩自是不好再说什么,他低低加上一句,“今番回去后,祖母最好让家族里的其他人也警惕一下。”见到崔老夫人微有点不悦了,崔子轩暗叹一声,岔开话题道:“祖母这次见到杨氏,觉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见到孙儿不再对自己这个长辈不依不饶的,崔老夫人也暗松了一口气,她寻思了一会,蹙眉说道:“这个杨氏,有一种别样的气定神闲,好象做什么事都胸有成竹一样。”她看了孙儿一眼,又道:“这种气质与轩儿你极为相似。”转眼,崔老夫人又道:“能在那种情况向替我们解围,这杨氏是友非敌,子轩,你回去后得去谢谢她才是。”崔老夫人说到这里,原以为崔子轩会与他继续讨论,却没有想到崔子轩侧过头,双眼看着外面,明显陷入了沉思当中。直过了好一会,崔子轩低低的声音才响起,“祖母,你喜欢杨氏么?”他这话问得直接。崔老夫人不太明白崔子轩问这话的用意,她想了想,点头说道:“喜欢。”叹息一声,崔老夫人疲惫地说道:“祖母毕竟老了,可家族里的后一代,这些年也折的折损的损,剩下的已没有几个,还多是一些不堪重用的。因无人可用,祖母也就只能自己出面处理事务。杨氏这妇人虽然褒贬不一,性情为人也深不可测,可光凭她维护咱们的那种手段,祖母便是喜欢她的。”说到这里,崔老夫人再叹了一口气,又道:“我博陵崔氏,实是少了一位这样有担当有手段的当家主母啊。”当然,崔老夫人这话纯是感慨,她想都没有想过,要与杨氏结亲什么的。毕竟一个寡妇,还是声名狼藉的寡妇,那就是做外室都沾污了博陵崔氏的门楣。也就是说,崔老夫人这番话纯是就事论事的感慨了。崔子轩听到崔老夫人对杨氏的这番评价,却一时表情复杂之极,他深深地凝视了崔老夫人一眼后,低低说道:“祖母确实老了。”不但丢不开以往的荣耀,也固执得永远不知道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就在这时,崔老夫人突然问道:“轩儿,子映那天,当年被那流浪汉强行……”她还没有说完,崔子轩便打断她道:“没有的事!”极是果断地给出了这个答案后,崔子轩看着兀自有点纠结的祖母,似嘲似讽,又带了几分疲惫地强调道:“祖母如果不信,可以找到当日同行的贵女询问一二。”听到崔子轩后面一句,崔老夫人放下心来。她轻叹一声,徐徐说道:“轩儿,你当永远记得,就算性命丢了,家族的荣耀和名声也不可丢!”对于这句话,崔子轩实在听烦了,而且在这种混乱的时代,他也深刻的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不过崔子轩也不想与崔老夫人顶撞,他只是哑声说道:“祖母确实老了。”丢出这句令得崔老夫人脸色沉怒的话后,崔子轩朝外吩咐了一句,令得马车停下后,他翻身跳下,转眼,崔子轩跳上马背甩鞭振袖而去。远远看着自家孙儿离开的身影,崔老夫人蹙紧眉头,颇有点疲惫地自语道:“轩儿越来越不孝了……百善孝为先,轩儿这样的行为放在当年,只怕早被家族惩治了。”想起当年,崔老夫人又长叹一声,不由有点怔怔出神。却说崔子轩策马急驰而出。几乎是他一走,向来跟他形影不离的护卫们也连忙策马跟了上去。一时之间街道上尘土飞扬,马蹄声声。崔子轩急驰了一阵后,见到行人越来越快,便慢慢勒停了奔马,他策马缓行,不一会,便来到了姜宓在汴梁城的住处外。见他策马来到杨氏的住宅外,却又徘徊不往,阿五策马靠近了去,他低声说道:“公子?”崔子轩慢慢回头。他看了阿五一眼,低声问道:“阿五,你觉得杨氏真是夫人么?”“这怎么可能?”阿五的回答果断极了,他摇着头,认真坚定地回道:“杨氏的性情可与夫人有天壤之别,她怎么可能是夫人?”崔子轩抿着唇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崔子轩交待道:“你们就在外面侯着,我去找杨氏说说话。”这个时候,姜宓刚刚回府,几乎是她刚刚接待完一批管事,便听到护卫禀报说,崔子轩来了。当下,姜宓便提步朝着花园走去。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花园中,崔子轩正站在走廊中赏花,他负着双手,身影看起来既高大又伟岸,可姜宓还是一眼便发现,他真是瘦了。转眼,姜宓便来到了崔子轩身后,她优雅地说道:“听说崔家郎君找我?”崔子轩转过头来。他神色复杂地盯了姜宓一眼后,朝着她深深一揖,哑声说道:“舍妹之事,多谢夫人施以援手。”略顿了顿,崔子轩又道:“大恩不言谢,夫人可谓对舍妹有救命之恩,子轩实是无以为报。”姜宓笑了笑,她轻声回道:“你的妹妹我很喜欢,回报的话就不必说了。”“可夫人所做之事,却是至亲也不一定能有此担当!”崔子轩慎重地说到这里,他再次朝着姜宓一拜,却在一揖不起间,他盯着姜宓慎重地问道:“崔某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夫人为何愿意如此相助舍妹,又为何会在宫中替我祖母堂妹圆场,不知夫人可否把其中情由告知一二?”他这话这眼神这态度,却是想要姜宓坦承身份了。姜宓迎上崔子轩定定望来的眼神,半晌后,她却是神秘一笑。笑着笑着,姜宓向旁走出几步,她顺手摘下一朵花,一边扯着那花瓣,姜宓一边轻描淡写地回道:“妾身之所以相助令妹,不过是与她投缘,至于宫中之事,不过是妾身想往玉妃身上泼脏水罢了。”说到这里,她回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子轩,挑眉诧异地问道:“看崔郎刚才的口气,却仿佛妾身乃是故人?”她竟然一口否认了!她竟然这么果断地否认了!崔子轩定定地朝着姜宓盯视良久,半晌后,他轻笑了笑,低语道:“本来是有点怀疑的,既然夫人这样说了,那定然就不是了。”说到这里,崔子轩又道:“在下还有急事,只得改日再来造访夫人了。”说罢,他再次朝着姜宓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目送着崔子轩走出院落后,姜宓慢慢露出了一个笑容,她转过身去,毫不犹豫地朝着自己闺房走去,转眼便进入房中关上了房门。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问转眼,一天过去了。这一天,姜宓看到外面风和日丽,一时难得的起了游兴,这阵子以来,她一直按照杨氏的习惯盛装而行,这一天,她决定做回自己,于是,姜宓穿了一袭最普通的淡青色绣碎花的裙裳,略略易容过后,脂粉也不施便出了门。因是出来走走,她除了交待几个护卫暗中保护外,便只带了一个明面上的护卫外出。行走在车水马龙的汴梁城里,姜宓听着这些带着北方口腔的说话声,只觉得心情还算不错。走了一会,她看到了一家书店,便压了压纱帽,提步走了进去。姜宓这一进入,才发现里面儒生不少,也是,这个时代不重才学,街道上的书店少而又少,眼前这一家是汴梁城里最大的,难怪这么多儒生都跑来看书了。姜宓看了一会,随手拿出一本《中庸》翻看起来。这时,姜宓的旁边,一个中年儒生眉头微蹙,轻叹着说道:“怎么这位姑娘也不知道避闲?”姜宓直是一怔,她转头看了一会,才发现那中年儒生说的是她,也是,这一房中看书的都是儒生,陡然看到她一个做少女打扮的女子,难怪他们不舒服了。当下,姜宓笑了笑,她淡淡说道:“不好意思,本姑娘已经很久都不知道向别人避让是什么意思了!”姜宓这句话实在霸气得可以,这一下,连那些个本来心思没有放在这边的人也注意到了,好些儒生相互看了一眼,交头接耳的议论起姜宓的身份来。那儒生显然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说,他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像姑娘这样的,还真难得一见。”他显然郁气难消,又加上一句,“也不知这世上哪位公子有幸,能消受得了姑娘这样的“人物?”就在那儒生对着姜宓冷嘲热讽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转眼,阿五走了进来,见到那儒生,阿五松了一口气,他朝着其人深深一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邱公在上,在下博陵崔子轩之仆,奉公子之令寻邱公多时矣。还请邱公移驾崔府,我家公子正扫塌以迎。”没有想到这里会碰到一个被大世家招募的才子,书店里的众人全都兴奋起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中年儒生却倨傲地抬起头来,他不屑地说道:“博陵崔子轩?这是何方神圣,老夫怎地不知?”转眼他又挥了挥手,朝着阿五很不客气地说道:“既然是你家公子相找,还请他亲自前来!”邱姓儒生的这个条件,显然让阿五有点为难,他微蹙起眉,想了想就准备回话。就在这时,一侧,翻看书籍的姜宓慢腾腾地说道:“在这个时候,崔家公子要找个只擅长写宫庭诗的才子何益?”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开口,阿五腾地转过头来,待认出姜宓就是杨氏时,阿五连忙客气地笑道:“原来夫人连邱公也识得?”这时,那邱公在旁冷冰冰地喝道:“谁说老夫只会写宫庭诗?”他显然没有想到会受到姜宓这番羞辱,一时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转过头,邱公对着阿五不客气地命令道:“如果你真有诚意,那就把这个妇人赶出去,阴人在此,老夫看了眼有不适!”邱公这话一出,姜宓眯了双眼,而一侧,阿五却显得为难起来。见到阿五为难,姜宓忍不住提醒道:“天下还不曾承平,再加上后周不是南唐,如邱公那等长于富贵嬉戏的词赋,在汴梁怕是无人欣赏吧?”再次一句话说得邱公气得脸色发青后,阿五忍不住朝姜宓行了一礼,示意她跟着自己出书店。然后阿五丢下姜宓,凑近一辆马车,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后。听了阿五的话,马车中的人低声吩咐了一句。不一会功夫,阿五便过来了,他把姜宓请到了马车旁。车帘没有掀开,马车中,属于崔子轩低沉的声音温柔地传来,“夫人怎么在此?”转眼他轻叹一声,解释道:“夫人有所不知,太子柴宗训一年前听闻过邱公的诗词后,对其大加赞赏,这次崔某想找到邱公,实是想让他在太子面前为夫人美言几句。”略顿了顿,崔子轩轻声又道:“这几次要不是夫人频频伸出援手,家妹差点被毁,崔某原想到金钱对夫人无用,便有心想替夫人化解几桩恩怨。”听到这里,姜宓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