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树得意地道:哼,就不告诉你。反正我已经知道你们接下来要演什么了,这回就不会让你那么容易赚到钱了!萧桐笑笑,又道:说到赚钱,我还真得谢谢白当家给我的《花木兰》买了几百张票呢!你白树指着萧桐,喘气也急了两急。提起这茬,他一肚子的气就无处发泄。仆人怕他又犯病,赶紧拍着他的背,劝道:白当家,冷静,冷静!白树的气逐渐顺过来,转而勾起一抹狞笑,又道:上次派了一个废物,没有重伤司清湖,让你赢得太轻松了,这回你就没那么幸运了!白树终于亲口承认是他派人去伤的司清湖了,萧桐咬着牙,那样子就像一大团怒火在心窝里熊熊燃烧着。看着她放在台面的手握成了拳,脸色赤红的样子,显然是被刺激到了,白树得逞,贱笑着走了。萧桐自从上次在相国府见过了楚国公,看着李枣以及一众新派高官也被楚国公牵着鼻子走,奈何不了他后,萧桐就明白到白树背后的势力有多强大。她深知自己在官府面前奈何不了白树,也不屑于对她动拳头,但是,在生意上她脑海忽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望着白树嚣张的背影,狡黠地笑了。她思考了一路,回到牙行后,立即与萧榛萧椅商量,打算在牙行开个戏曲项目培训班,自己做讲师,把排一出戏曲,从选剧本到上演,整个流程传授出去。萧榛思索着道:可是,大家都知道了排戏曲的流程,我们接下来的戏曲会不会就没那么受欢迎了?萧桐之前也顾虑到这个,所谓物以稀为贵,大家都会排戏曲,在勾栏上多了起来,她们的竞争力就大了。所以这段时日有人上门,出高价求她传授经验,她都拒绝了。当听说白氏已经在搞戏曲后,她忽然反应过来,既然白树这蠢货都知道跟风了,何况汴京其他的牙行老板、教坊当家?即使她不传授,也有人试着做,戏曲的流行是大势所趋,。那她何不开班授课,还可以收培训费。更重要的是,她传授出去了,勾栏的戏曲多了,观众选择多,就可以冲击到白树的《长恨歌》呀!这个白树无恶不作,还伤了司清湖,她暂时在官府那里奈何不了他,但在生意上,必须要狠狠地给他一个教训!那也会影响到我们新排的戏曲。萧椅担忧道。萧桐道:没事的,如今追捧清湖的人多,光凭他们买票我们就可以赚到钱了。这部戏曲她也没想过能有《花木兰》这么火,只不过是趁着司清湖的名气,应粉丝的要求排出来,再赚一波钱,维持知名度的作品。如此短的时间连续出两部高品质的经典之作,多少大作家、大导演都做不到,她也不敢奢求。萧榛和萧椅被说服了,颔首表示认同。萧榛道:那下一期的小报,我就把你说的培训班的消息发布出去。萧桐点头,又道:对了,再加一条征稿消息。在这个戏曲培训班的基础上,她忽然又想到了一条产业链。既然大家都热衷于拍戏曲,那一定需要许多剧本,她们刚好有小报可以连载,何不对外征稿,收集适合改成戏曲的好故事,在小报上连载,有了一定群众基础后,当作ip卖给有需要的老板。就像后世的站。当萧桐说完她的一套想法后,萧榛和萧椅对望着,目瞪口呆,叹为观止。这也太绝了吧,她怎么哪里都能挖到商机,还一滴水都漏不到别人的田里!萧榛按照萧桐的意思,在下一期小报先登了征稿启事,不到十天,一方书肆便收到了上百份稿子,每份都有简介、人物和前三回。林一方拿到萧氏牙行的编辑部,萧桐召集了萧榛、萧椅以及另一个小报编辑一起选稿,萧椅说会晕字拒绝了,萧桐就找了刚好排练结束的司清湖。司清湖爱读书,也唱过许多故事,鉴赏能力自然不差。萧桐对她们说,小报每期连载四篇,连载完继续连载下一部,所以遇到好的,适合拍成戏曲的故事,都可以初选出来。几个人,围着长桌埋头审稿,只有沙沙的翻纸声。萧桐翻到一篇,《回到汉朝开食肆》,觉得挺有意思的,心道,原来古人也有穿越梦,还会写美食种田文。文笔不错,通篇美食看得她舔了舔嘴角,但是不适合摆上戏台,萧桐便无情地把它扔到一边。《假如让我做十日的皇帝》,然后大修宫殿,广纳妃嫔,什么鬼,萧桐赶紧扔了!一连看了几篇,标题很有意思,内容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只有一部是看得上眼的。萧桐疲惫叹气,靠向了司清湖那边,你看到有好的吗?司清湖低头看着,道:这部《兰陵王》就不错。萧桐赶紧埋头看去,故事精彩,天生适合舞台,不愧是经典戏曲!那就选出它吧。萧桐道。司清湖就把这份稿子搁到了通过初审的位置里。自从听了萧桐要选稿连载,卖版权这事,司清湖心里就有个担忧,如今萧桐就在面前,她皱了皱眉,犹豫过后,还是选择说出来:不过,你就不担心这些故事在小报连载的时候就被人拿去拍了吗?这个时代版权保护没有现代有力,多少唱词、杂剧,任何人都可以翻唱,表演,更别提她连载在小报上的传奇故事了。所以司清湖的担忧不无道理。萧桐笑了笑,道:我想到办法了,去教坊司登记。虽然这个时代版权保护不给力,但并非完全没有保护。宋朝有一个专门管理所有伎艺事宜的官府机构,叫教坊司,如果她们连载在小报的传奇故事能在教坊司做登记入籍,想来是没有谁敢擅用的。难就难在,教坊司一向不做这种事,给钱也不做,除非有关系。教坊司隶属于宣徽院,专管宫里、官府宴会节庆演出事宜,娱乐之事,世人都喜爱,当今圣上也不例外,所以对这个机构也分外关注。那日在相府演出,宾客里就有教坊司的上级宣徽使,宣徽使回去后对戏曲念念不忘,觉得是个好东西,便让教坊司的长官教坊使来向萧桐取经,学习排戏曲。两日前派人下帖打过招呼,教坊使今日午后就会来。司清湖对此事有所耳闻,忍不住笑了一下,着实意想不到。萧桐真是担得起奸商这个称呼,果真物尽其用,连宫廷的教坊司也敢算计!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仆役紧张的呼声,当家的,教坊使来了!萧桐吓得差点没跳起来,说好午后来,如今才午时,她还来不及准备迎接。那教坊使好歹是五品官,众人赶紧起身迎出去,没想到教坊使却领着一个仆从和郑芸进来了。大家赶紧朝他行礼。教坊使花萼楼是个将近三十岁的男子,穿着一身绯色官袍,顶戴幞头,虽然算不上俊美,但看起来娘里娘气的,笑盈盈,随和好说话。要不是提前了解,大家恐怕以为他是个宦官!萧桐赶紧道:不知花大人提前来,草民有失远迎了。花萼楼豪爽地摆手道:不碍事,咱们都是搞艺术的,就不论这些了。今日阿芸得空,便给本官领路了!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萧桐看了一眼郑芸,郑芸冲她颔首一笑,依旧的端庄大气。据郑芸的解释,她受母亲影响,自小酷爱戏乐,所以和教坊使花萼楼相熟多年,听闻花萼楼要来找萧桐,便当起了引见人。萧当家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郑芸反问道。萧桐笑道:当然不会。寒暄了片刻,花萼楼直奔主题道:那萧当家,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讲授呢?萧桐回头看了一眼把桌子铺成黑一点、白一点的大堆稿子,抿着嘴想了想,然后开始一本正经地表演。《花木兰》是草民排出来的戏曲,此前在勾栏里、宫廷里也还没有过这种艺术,能为老百姓贡献出这份艺术,草民义不容辞,也感到十分荣幸。司清湖、林一方、萧榛看着她,一个满脑子都想着赚钱的人,被逼说出这么伟大辞藻,不由得露出了心疼的表情。装不下去就别装了!萧桐继续道:最近草民又有了个新想法,若是把戏曲推广出去,想必大家会需要很多传奇话本,所以便事先征集了一些。不如我教授花大人排戏曲,花大人日后帮我把话本登记入籍。花萼楼、郑芸先是惊愕,然后尴尬地笑了。花萼楼心道:这个萧四郎,好大的胆子,让她给教坊使传授戏曲已经是她的荣幸了,收钱还不够,竟然敢提条件!但想到上级勒令自己必须搞懂戏曲是个什么东西,在皇帝生辰节得排两部出来。萧桐掌握了他的生杀大权,他只好勉勉强强答应了。司清湖在旁看得心惊肉跳,担心再次惹怒这些当官的,直到花萼楼答应才松了口气,幸好是个好说话的。不过再好说话的也是官,不能让萧桐给他留下坏印象,她插了一嘴,道:这里有许多丰富的故事话本,若是花大人相中,和作者商量后也可以拿去用的。花萼楼去勾栏看过《花木兰》,一下子就认出了她是花木兰的扮演者,没想到还如此善解人意,顿时眉开眼笑,难掩欣赏之情,挑起兰花指,道:清湖真懂本官的心。兴龙节本官要给官家排两部戏曲,刚好缺话本。萧桐知道,宋朝皇帝的生日都是一个节日,兴龙节是当今皇帝的生日,在十二月。花萼楼来学习戏曲,也是为了这个节日做准备。只听见花萼楼又道:萧当家,你和阿芸一起给本官选两个话本吧!司清湖柳眉蹙了蹙,不知是不是她敏感过甚了,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味。萧桐从容地拿了一份稿递给花萼楼,这是他方才看的十几份稿中,唯一瞧得上眼的,故事还蛮有意思。这是什么故事?花萼楼问。萧桐道:陈世美。作者有话要说:噗!为媳妇出气。今晚这章挺肥的,所以,明天照旧不更。第43章 摘果陈世美?所有人都一脸疑惑,这是谁?萧桐始才想起,在宋朝还没有陈世美的故事。但类似的负心汉故事有许多,她交给教坊使花萼楼这部就是。名叫《张协状元》,萧桐大学修过戏剧史,对同名戏曲也有所了解,在戏剧史上还挺有名的,因为这部戏曲是唯一一部剧本完整保存到现代的宋朝戏曲,对研究宋朝戏文有极大的价值。萧桐看了看司清湖,有点顾虑,但还是向大家解释起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蜀地书生张协赶考途中,路遇匪徒,被一个贫穷的女子出手所救,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张协高中状元,贫女寻夫到京城,张协嫌弃其出身,派杀手斩杀妻子,妻子得到一高官所救,收养为义女。机缘巧合下,高官相中张协,要招他为义女的夫婿,成亲当天,张协得知新婚妻子是发妻,于是结局怎么了?花萼楼紧张地问。萧桐无语至极,夫妻和好,大团圆结局。哇靠!花萼楼怒得跳脚而起,这种人渣状元,凭什么不狠狠揍他一顿,还要和好?作者是谁?花萼楼赶紧看稿子,署名有写,出自一个浙江籍贯的作者手笔。萧桐也万万想不到还有如此巧合之事,作者是浙江人,出自以前李枣当官的地方。张协也和李枣一样,出自蜀地,真的很怀疑这部极具研究价值的戏曲是为讽刺李枣所作的!她又看向司清湖,笑嘻嘻地问:清湖,你觉得官家生辰节给花大人演这部戏曲如何?司清湖本来听着这负心状元的故事,有些触感伤情。经萧桐这么问她,她才反应过来,看着她无奈一笑。原来她是故意的,为了替她出气。虽然张协有点像李枣,但她清楚李枣只是花心无情,并没有张协狠毒,再看那荒唐的结局,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讽刺李枣而作的,只是刚好巧合。但官家生辰宴请百官,当着李枣的面来这一出,使他无地自容,也不失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她想像着那情景,嘴角忍不住扬了扬。然后她拿起稿子看,行文流畅,故事丰富,也适合改成戏曲,并不是她们为了讽刺李枣硬塞给教坊使的,是真的能拿出手。不过这大团圆结局有点膈应人。好是好,可这结局得改。萧桐赶紧附和道:对,一定得改,不能洗白坏人,让他活得太舒服。花萼楼也一本正经道:本官也是这么想的。既然清湖也认可这话本,那本官就放心拿去用了。萧当家你和作者商量商量,改一下结局,最好把负心汉写死。萧桐故作正经,连连点头:花大人放心,这事草民会办妥!干脆就把《铡美案》的结局套到张协身上!郑芸又道:花大人需要两个话本,还剩一个,就由我与萧当家再作挑选吧!花萼楼点头赞同。萧桐也表示没问题,毕竟这里征到的稿子才百多份,在里面能选中一部已是幸运。另一部还得再征集多些时日,好好发掘。谈好了话本之事,萧桐便放心将戏曲的编排流程讲授给花萼楼。可惜要讲的太多,两个时辰还未授完,花萼楼有事在身,与萧桐商量好下次再来,或者直接召萧桐入皇城的教坊司。然后,他和郑芸就辞别了。郑芸要为母亲到教坊司取近日东瀛进贡来的乐曲抄本,便随花萼楼回教坊司。二人在宽阔漫长的宫道上,边走边谈。花萼楼笑道:方才听那萧四郎的讲授,连本官也深深地折服,真是颇有才华和想法的一位女子,难怪阿芸天天把她挂在嘴边。郑芸微微一笑,花萼楼夸萧桐,仿佛在她心里撒了蜜,甜滋滋的。我没说错吧,比你们教坊司许多人都有能力。是呀,若是此人入了教坊司,我们就不必那么愁了!花萼楼说罢,长叹一声。想起每当官家、亲王公主还有许多朝廷高官举办宴会,他们教坊司都要绞尽脑汁想新鲜的节目,讨他们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