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自家也要去庙里祈福,林夏至招呼李秀一起把东西都收起来,准备等会儿一家人上山。林夏至本事不信鬼神的,但他穿越之后免不得对这些有了点敬畏,他也准备去上柱香,指望大房那边能消停消停,大房的田地虽然今年收成会少很多,但是他们明年如果把田租出去一样能有足够的收入,还有自家的田地收了大豆后准备做新吃食,希望一切能够顺利。摊上的东西还没收拾完,又有一双鞋子出现在林夏至的视野中,他赶紧抬头招呼:这位客人,你慢慢话没说完林夏至就止住了,因为站在他跟前的人是聚福楼少东家程闻柳。林兄弟,夏哥儿,多日不见。程闻柳是看到了坐在一旁的林承祖才过来打招呼的。程少爷,好巧啊。这是我爹么。林夏至停下收拾东西的动作,站起来介绍,阿爹,阿么,这位就是买咱们家凉粉和菜的聚福楼少东家程少爷。第060章 再相遇程少爷。林虎子和李秀拘谨地看了眼程闻柳。要是搁在以前,他们两见到这样的大人物早就傻着了,哪会知道怎么办,好好今天早上林夏至紧急培训了一番,好歹知道要打个招呼。程闻柳见林家爹么这么紧张,也就不和他们说话,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地上摆着的东西。作为程家二代里唯一的汉子,程闻柳上面的哥哥和弟弟都是哥儿,平时没少见他们摆弄这些装饰,见林夏至卖的东西精致又新奇,想着要不给哥哥和弟弟买些回去,让他们开心开心。林夏至看程闻柳对地上摆的东西有兴趣,他把收到背篓里的也拿出来:程少爷这是给夫朗挑头花?我们家的头花样式新颖,贵夫朗绝对会喜欢,您是我们家的大主顾,您挑一个算我送您的。我没有夫朗。程闻柳下意识反驳道,他想着阿么也喜欢这些小东西,便笑着说,我是想给家里人挑一些,一个可不够。哈哈,那您家里有几个人能戴头花,我就送您几个,当然您要是要更多的,那可就要掏钱了,小本买卖没办法。林夏至也不在意程闻柳的话,他刚才就是随口问一句,人家程少爷有没有夫朗和他没有半文钱关系,您家里人大概什么年龄平时喜欢穿什么衣服,我给您推荐推荐。三个人,我阿么、哥哥和弟弟,哥哥已经嫁人了,弟弟还小,过几年才嫁人。程闻柳只说了下大概,哥儿的年龄不能随意在外面说。林夏至想着有钱人家的衣服应该不少,估计程闻柳一个汉子也不会怎么在意哥儿们的衣着搭配,他大概按照年龄拿了三朵头花出来:一朵深红色的腊梅、一朵浅红色的荷花和一串小巧精致的桂花。程闻柳见林夏至拿的头花很不错,不客气地接了过来:你们这个头花是怎么卖的?统一价五十文钱一朵,买三朵以上就四十五文一朵,手绳和络子十五文一根,搭着头花就十文一根。价格也不是什么机密,一上午都是这样卖的,林夏至边整理头花边说。我多买几朵,便宜点四十文一朵怎么样?程闻柳说道,他平时谈生意习惯了砍价,不砍下价总觉得浑身不对劲。行,您看要哪些?林夏至觉得四十文一朵也行。之前买头花的都是些普通人家,买回去之后虽然能够给自家头花传出口碑,但无法引领潮流。而程家可不一样,他们是江宁县的富户,如果能够在有钱人中掀起戴新式头花的风气,以后自家做的头花和其它装饰品可就不愁卖了,价格上也能提上来一些。懒得蹲地上挑,程闻柳直接让林夏至帮忙拿:每种花色都来三朵。程闻柳来庙会还有其它事买了头花就离开了,因为招呼程闻柳耽搁了收摊,林夏至的摊位上又来了一批客人。等这些客人走了,林家前两天做的头花卖了差不多四分之三,林夏至赶快趁着没人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剩下的东西。第061章 收获看日头差不多中午了,等会儿上山祈完福再回家做饭估计得要未时三、四刻,林夏至决定就在山上吃一顿斋饭。景国的人大部分信佛教,林夏至入乡随俗也跟着进了寺庙。捐了十文香油钱从小和尚手里拿过香点上,跪在佛祖身前虔诚地许愿。林夏至穿越来之后希望林家二房这些淳朴的人能过好,希望他赚钱顺利,一家子过上不愁吃穿的日子,顺带想了下以后不差钱了买各种食材做好吃的,林夏至馋得差点流出口水。斋饭十五文钱一顿,一个人能够打两份素菜,杂粮馒头或者糙米饭管够,价格虽然不便宜,但菜的味道还不错,炒的菜里加了蘑菇和调料吃起来比肉还香,杂粮馒头里粗粮磨得细细的,和细粮搭配起来,吃起来有杂粮的香味却不卡嗓子。这顿饭只有林夏至是享受这吃完的,其他人都吃得很肉痛,恨不得多吃一个馒头或者一碗米饭,肉都没有却要十五文一餐。家里还有很多事等着做,吃完饭稍作休息一家人就往回走了。出寺院大门的时候,林夏至看到一个老和尚在摆摊算命,他本不准备算一挂却被老和尚叫住了。大师是在叫我吗?林夏至停下来,他虽然开始敬畏鬼神,但对算命的那一套却依旧不相信,这就是心理学和概率学结合后忽悠人的东西,不可靠。小施主,大劫已过,好好珍惜日后的生活。老和尚拿出一根签放桌上,便闭眼不再管林夏至。林夏至一头雾水地拿起那根签,大劫是指夏哥儿还是他林夏至?见老和尚不想再说话只能谢道:多谢大师提点。走远了才想起拿出签文阅读:天赐机缘,切勿浪费。这签文看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谁都能对号入座那种,如果说天赐机缘的话,是不是他看作物生长的金手指?这些所谓的大师说话都神神叨叨的。原本看过之后打算把签文扔掉的,最后林夏至想了想还是把签文收好放到怀里,总觉得那个老和尚看着不一般。到家后签文的事就被放到了一边,因为林夏至首要任务是数钱!这一趟大部分人都是给的铜板和碎银子,叮叮当当一大袋,听声音就让人兴奋。把袋子里的钱倒出来,铺了满桌子,铜板和碎银分开放,一百个铜板用麻绳串一起,足足串了四十四串,还有三两二钱的碎银子,加起来就是七两六钱,还有零散的六十多文钱,除开最开始身上带的两百铜板,也就是说今天早上庙会卖了七两多银子,这个结果让家里人都恍惚了。这些首饰的成本只有三两银子的绳子费,如今卖了七两多,不算这十来天的人工,相当于赚了四两。林夏至总结道,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李秀第一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凭自己的能力赚这么多钱,他脑子都放空了,但是想到上午林夏至给他灌的鸡汤,绞尽脑汁地有什么话可以说。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第062章 头花销路沉默良久,李秀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话:我们做的头花卖得最好,头花的成本很低,以后可以多做头花卖。阿么的想法很好,手绳确实卖出去的少,以后就主要做头花吧。林夏至点点头。林夏至预料到了头花会受欢迎,但手绳滞销他确实没想到,毕竟人工编织的手绳在现代卖得不便宜,买的小姑娘还不少。不过原因在摆摊的时候就从顾客们口中得知了原因,这个朝代大家都喜欢带金银或者玉石镯子,绳子编的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家觉得不实用,而且大家穿长袖手绳编得再好看,不撩起袖子也看不着,林夏至还是靠着忽悠那些年轻夫夫,以同心结这类名义卖出去的。夏哥儿,之前那些碎布头是锦绣园送给我们的,以后要是再做头花,布料估计要自己买了。林承祖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不过我觉得我们不一定要买那些完整的布匹,我看你们做头花都是用的小块布?林夏至也想到了成本问题,这次的布料是免费送的,下次就得自己买了,所以他给头花定的价才会这么高。不仅不用买完整布匹,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买染色不合格的次品,这些次品做衣裳不行,做头花却没问题。林夏至摸着下巴,成本什么的能省则省,阿么,下次我们两一起去布庄看料子。除了成本,林夏至心里还有个担忧,他们这次能赚这么多是因为他们第一个做,下次去摆摊的时候肯定就有竞争对手了,怎么才能留住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呢?当天下午,程闻柳拿着新买的头花回家,样式新颖的头花一下抓住了程阿么和程鸾景的目光。程阿么挑了四朵颜色较深的头花,他的年龄驾驭不了那些浅色的。程鸾景仗着自己年龄小,四种花色都拿的浅色,他尤其喜欢里面的荷花。荷花的花样偏向新荷:一片微微卷边的嫩绿色荷叶,一旁立着一朵还未完全开放的荷花。喜滋滋地把荷花带头上,程鸾景今天穿的是一条简单的水蓝色外衫,配上一朵尖端透着点点粉色的荷花,似乎周身都清凉了一分:二哥,好看不?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程闻柳笑着说。哥哥真敷衍。程鸾景撅着嘴不满地嘟哝,阿么,你帮我看看好看不?好看!我的景哥儿戴什么都好看。现在夏天戴荷花,秋天了戴桂花,冬天戴腊梅,春天戴月季,一年四季不重样。闻柳,你在哪儿买的,还有没有其他花色,怎么不多给你弟弟买点回。程阿么是个爱美的,没事就买些小东西打扮自己和家里两个哥儿,夸完了小儿子,立马打听这头花的出处,他觉得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看头花,那肯定不止四种花色,他想着自己的衣服多,应该多多地买些回来。人家这是这次是第一次出来卖,就这四种花色,以后在哪里卖还不知道呢,不过做头花的就是给咱们酒楼供凉粉的那家人,您啊不用担心以后买不着。程闻柳知道自家阿么喜欢,不敢藏着掖着不告诉他。程阿么知道凉粉,最近天气热,他现在中午和晚上顿顿都要吃凉粉才能下饭,既然是做凉粉的人家他就不担心自己买不到新花样的头花了:你给他们说以后一有了新花色送到聚福楼来,价钱咱们照给。听到凉粉,程鸾景插嘴问道:是不是那道叫鱼香茄子煲的新菜也是他们家鼓捣出来的?他以前不喜欢吃茄子,但是鱼香茄子煲他非常喜欢,已经连着吃了好几天了。比起头花,小馋猫程鸾景更关心口腹之欲:二哥,他们家还有其他好吃的菜谱或者新吃食吗?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知道自家弟弟爱吃,程闻柳在他不高兴前补充,下次他们来送货的时候我帮你问问。闻言,程鸾景才高高兴兴地继续照镜子臭美,程闻柳走过去揉乱他的头发,趁他反应过来之前笑着快步离开。这样的场景还发生在很多人家,买到头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戴着新式头花走亲访友,很快就让庙会头花的名声传开了。那些个心思活络的人家拿着布开始仿制头花,打算着下次庙会也去卖头花。知道林家的人每天来的早,程闻柳早起后来到聚福楼,侗掌柜自然只能一大早就陪着自家少爷一起等。因着林夏至、李秀同林承祖一起来的县城,三人脚程慢一些,比平时给聚福楼送凉粉晚了点。程闻柳在自家酒楼的后院耐心地等着,见他们过来了,嘴角扬起一抹儒雅的笑容:林阿么,林大哥,夏哥儿,早上好。林夏至看着程闻柳风度翩翩的笑容,莫名觉得有点奸诈,心里毛毛的。这个时间最多七点,他这个大少爷怎么会起这么早,林夏至揉了揉脸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感觉忽略掉:程少爷早,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这不是昨天在你那里买了些头花吗,我阿么特别喜欢,叮嘱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说,要是有了新款式可要先拿些给我们,价格你放心,就按照你们卖的价格来。程闻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不过是买点小东西讨家里人欢心而已。想着最近聚福楼因为凉粉和鱼香茄子煲生意越来越好,程闻柳厚着脸皮开口问:夏哥儿,你那边还有什么新食谱没?林夏至瞥了眼程闻柳,这才是他今天起这么早的目的吧,食谱他脑子里多得是,但不能给程闻柳一种他有很多的错觉,他就是个穷乡僻壤没什么见识的哥儿,突然懂得这么多绝对会引人怀疑的。林夏至斟酌着要怎么拒绝,程闻柳看出了他的意图赶紧开口劝:夏哥儿,你看现在那么多瓜果蔬菜成熟,我看你们家其他蔬菜也不少,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推荐?程闻柳的话确实有道理,因为推出了鱼香茄子煲,家里的茄子不愁卖,但是还有大量南瓜,南瓜虽然好吃,但顿顿吃也不是个味儿,林夏至还想借着程家来打响自家头花的名声,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几样吃食家里也做过,说出来无妨:这样吧,我就提几个小建议,都是很简单的吃食。简单没事,只要能做出来好吃就行。程闻柳脸上一喜。我看聚福楼还要卖早餐林夏至说是建议,其实就是菜谱,一个南瓜糕,一个南瓜山药粥,一个南瓜丸子,这三个都适合加在早餐里,附加一个硬菜南瓜蒸排骨。其中南瓜蒸排骨可以借南瓜摆盘,把中等大小的南瓜掏出瓤,加入腌制好的排骨,上锅蒸至全熟就行。这道菜林夏至以前很喜欢吃,排骨里有南瓜的清香,南瓜又有肉味,非常下饭,就是费燃气,在古代是费柴火。至于南瓜糕、南瓜山药粥和南瓜丸子,这些吃食其实不算难想到,这几样林夏至只是提了一下一笔带过。景国的厨子们都一代代老老实实按照师父教的东西,偶尔还会断传承,加上大多数人被时代限制缺乏创新精神,而且粮食和香料都不便宜,也没多少人舍得用试验新吃食。也就是些大户人家愿意花几个钱满足口腹之欲,这样人家的厨子基本都是家仆,不敢把主家做菜的方子说出去。拿到了几种新吃食方子,程闻柳才心满意足地放走了林夏至,他本想给林夏至四道菜的点子费,但林夏至只收了十两银子,算南瓜蒸排骨的。离开了聚福楼,林夏至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去锦绣园买布。经过一个晚上思考,关于如何保持自家生意这个问题,林夏至最终想到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粗暴,让自家做的头花走在时尚的前沿,毕竟古代没有专利什么的,根本无法遏制抄袭,想要做得好即必须往高端靠,让那些有钱人认为自家做得好,这样的话程家这个销路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