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1 / 1)

钱英的这个状态,林承祖曾经也经历过,他觉得小舅么的表现比自己当初还要镇定些。林夏至端了碗热糖水给他:小舅么家里的养鸡棚做的怎么样了?夏哥儿,我们按照你给的鸡棚图纸已经搭好了一间,足可以养两百只鸡,起了两个猪圈,可以养四只猪,每个角落都撒上了生石灰。说到鸡棚钱英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过去。说起这个钱英心里还有些悬,农家的鸡都是圈一块地散养,顶多盖个棚子,遮风挡雨,从来没有人给鸡搭成阁楼式的鸡笼,这样一间屋子能养好多只鸡,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趁着好不容易来一趟林家村,钱英把这段时间做的事和遇到的问题统统和林夏至说了一遍。正月里没有农活要做,钱英和李老么就把全副精力投入到了地龙的养殖里头,还真叫他们给研究了出来,在李家的后院搭了个草棚子里边儿放着两大箱子土,土里全是地龙。家里之前养的几只母鸡本来在冬天都不下蛋了,在吃了不少地龙之后,下蛋下的比夏天还勤快。那可真是太好了,小舅么你们真厉害。宁夏至真心的感叹。钱英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哪是我们厉害呀,分明是夏哥儿你厉害,是你想出来的主意。钱英在林家吃了午饭,下午就和李秀一起在屋里做针线活,说是做针线活,他的心都快飞了时不时看看外面,衣服的针脚参差不齐,手上也被戳了好几个血窟窿。终于在申时中的样子,等到了李茂。今天他出发的早,自然回来的也更早。茂哥,你快看咱们家的驴子!听到外面有驴子的叫声,钱英把手上的针线放下就冲了出门。李茂心里也激动,从李家驴车上跳下来,浑身的疲惫都消失了,直奔钱英声音的方向:在哪呢?在哪呢?快让我看看。李茂看驴子的眼神,就跟看自己的梦中情人一样,好在钱英没吃醋,因为他也差不多,之前他就已经兴奋过一次了,现在李茂回来了,他们俩在一块又乐得不行。把自家的新驴子看了之后,李茂才反应过来,林家的驴子还被他撂在门外呢。小舅舅驴子已经被我大哥牵到后院去了,今天日头早,你们回去又可以做驴车,先进来休息一会儿再回望山村吧。行!说是进去休息一会儿,其实也就只坐下嗯喝了碗热水,李茂就忍不住想要回去了。李秀见他们夫妇俩心思都不在了,便也不留他们拿出几斤红糖和一件给李老么做好的衣裳,让他们拿回去。上次李秀回去的时候,看李老么还穿着前两年的夹袄,回来就赶工给他做了两身衣裳两双鞋子,今天这套已经是第三套了。李秀对李老么好,林家人都没意见,只有林虎子提过一下,被李秀以他自己赚的银子自己安排为由挡了回去。自从李秀开始学着林夏至教他的强硬起来之后,他才真正体会到能赚钱的好处,对头花、绣花的事儿越发上心了,有时候做出来的花样林夏至都觉得好看。秀哥,阿么上次就说过我了,这次再拿衣服回去李茂有些犹豫,上次拿衣服回去被李老么骂得狗血淋头,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拿林家的好处,他们能够借人家的驴车去郦水郡卖豆腐已经是万幸了,不能贪心。李秀知道自己阿么的性子,干脆把包袱往李茂的驴车上一放:行了,这些是我孝敬阿么的,你们拿回去,要是阿么有意见只管叫他来找我。他这是吃准了李老么不会轻易来林家村,谁曾想没过几天,李老么会亲自杀过来教训这个不省心的哥儿。谢谢秀哥。李茂真心道谢。他和二哥李勤没能让阿么过上好日子,如今靠着外嫁的哥哥帮持,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以后一定要更孝敬阿么,也要对哥哥一家好。驾着驴车回到望山村,时间早路上有不少望山村的村民三两个聚在一起聊天。望山村是个杂姓的村子,都是以前在荒年聚集在一起的,日子都过得穷苦,陡然看到李茂驾着一辆新驴车,一个个都站起来。茂小子,这驴车你们哪来的呀?一位夫郎远远地问。这是我家新买的。李茂实话实说,反正以后他每天都会驾着驴车出门,村里人总会知道。问话的夫郎瞪大了眼:你们家这是发达了呀,居然买得起驴车。别说在穷苦的望山村了,就是在稍微富裕一些的林家村,驴车也不是家家都能买得起的。运气好,跟着我哥哥家一起做生意,哥哥照顾我们赚了点钱。李茂含糊其辞。难怪最近都不怎么在村子里看得到你。什么生意啊,这么赚钱?这生意好做不,你看我们家的山娃能不能跟着一起啊?李茂脑子不糊涂,有些问题他根本就不理会,挑着回答了几个。谁知道这个生意到底是什么,来路正不正,你们这样巴巴的围过去也不怕呵呵。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心思阴暗的人就会觉得来钱快的都有问题。钱英见大家神色不太对,赶快解释:就是跟着卖豆腐,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生意!正儿八经几个字加重了音量,警告那个说酸话的年轻夫郎。原来是豆腐!豆腐如今在江宁县很出名,连望山村都知道豆腐的名声,那可不便宜,听说一斤要八文钱呢。那位年轻夫郎和钱英一直不对付,他眼珠子一转,又说:外嫁的哥儿回来帮么家,也不怕被人说闲话,怕不是你们上赶着求人家的吧!有些人就是满嘴喷粪,不会说话就回去把嘴好好洗一洗,别当谁都跟你一样。钱英那个气,好好的事到他嘴里这么一说就变味了。英哥儿别气,这是有些人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你就当没听着。大家还想听李茂他们说说做生意的事,便把那个乱说话的夫郎挤到外面,气得他直跳脚。当初那个哥儿其实看上了一表人才的李茂,但是他家里嫌李茂的阿爹早死家里穷,最后把他嫁给了村里另外一户人家,那户人家虽然没那么穷,但是人口多,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天天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争吵,他过得不怎么顺心,所以钱英嫁给李茂之后他就一直看钱英不顺眼。今天看到钱英和李茂驾着牛车回村,心里的酸水更是止不住的冒。李茂可不知道还有这件事,他和钱英同村民们寒暄几句后,赶快驾着驴车回家,阿么还在家里等着他们呢。李老么看到驴车之后喜极而泣:我的儿出息了,出息了,等以后我去地下找老头子可要好好说说咱们家的好事儿。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呸呸,阿么您长命百岁,就跟秀哥说的一样,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李茂赶紧说。钱英见李老么哭个不停,怕他伤了身子,赶紧戳一戳李茂,指了指驴车上的包袱,意思是让他把衣服拿给李老么。李茂会意:阿么你快看,这是秀哥让我拿回来给您的新衣裳。果然衣裳可以转移李老么的注意力,一看又是新做的他眉头一皱:茂儿,这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不是让你告诉你秀哥不用给我做衣裳吗?阿么,我哪里拦得住,我说是说了可也得秀哥听啊,他说你要是不满意就亲自去教训他。听到这句话,李老么没忍住笑了笑,半开心半抱怨地说:这孩子,怎么现在一点都不会过日子了,看我怎么收拾他!李茂在身后吐了吐舌头,完了,听阿么的语气似乎是真的要去林家村,秀哥你自求多福吧,弟弟可帮不了你。第097章 所谓腐竹李家那边发生的事林家村自是不知道,林家正忙着修豆腐房。林家的豆腐房林夏至一共计划修五个院子,外墙一次性砌好,内的院子四个用来做豆腐,一个用来住人,做豆腐的分四次完工,住人的院子就一次性建好。林夏至规划修三十个小单间,一排公共厕所和浴室,单间和厕所浴室都要分哥儿和汉子,另外还有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第一间砖屋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用棚子搭起来的磨浆房,面积最大,里面放着了五张大石磨,第二部分放五口大铁锅,是用来熬煮豆浆的煮浆房,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点豆腐和压制成型的压模房。正月过去,新豆腐房的第一间工程总算完工。林家为第一间豆腐房的定制的大铁锅、石磨、石板、木桶、模具也全部到位,只差买驴子回来就能开工。另一边村里的作坊也采纳了林夏至的意见,先修一间屋子把生意做起来,等名声打出去后再扩大规模。村里作坊赶在正月完工,因为不是用来住人的,就不用刻意晾干,二月初一那天把工具搬进去,二月初二就正式开工。作坊被命名为林家村豆坊,借着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兆头,大家都希望豆坊能够福星高照,财运亨通。鞭炮声在一大早响起,在里正带领下,村里有份子的人家全都进入豆坊参观了一遍,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大家参观豆坊,以后除了在豆坊上工的人,其他人就不允许再进来了。参观完豆坊后,与豆坊签了契约要干活的十五人留下,其他人全部离开,连里正也不例外。因村里人没有这方面经验,就请林承祖先帮忙管理一下豆坊,等步入正轨了之后,再找人接替林承祖。林夏至给林家村提供的方子是用豆子做腐竹,所以豆坊的布局其实和林家的豆腐房差不多,同样是有五口大石磨的磨浆房、五口大铁锅的煮浆房,只是第三间改成了烘干房。豆坊暂时没有买驴子拉石磨,所以豆坊这边全是靠人力推石磨。林家刚开始做豆腐的时候也是全靠林虎子和林承祖两父子推,后来林家有钱了才买的驴子回来,村里汉子有的是力气,倒是不怕推不动。豆坊今天要用的豆子是昨晚就泡上了的,现在都已经涨大,可以磨豆浆。磨豆浆也有讲究,转得太快不能把豆子磨碎,转得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林承祖就在一旁手把手的指导他们,一个人推一个石磨,另一个人往石磨里加豆子和水,水和豆子的比例同样要把握好,否则磨出来的浆太浓或者太稀都不好做腐竹。这些都是林承祖之前在家里练习好了的,为了让他能够顺利指导村民们做腐竹,正月之后,林夏至就和林承祖一起研究腐竹。在此之前林夏至也只知道理论,没有自己上手操作过,前面几次还做失败了,好在林承祖肯下功夫琢磨,最后还是叫他们做出来了。磨了一个时辰豆子,林承祖就让大家先把豆浆拿去煮浆房里烧开。豆浆烧开之后稍稍冷却继续加热,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温度,一个人在锅上拿着大扇子,不停的扇风,随后豆浆表面就会凝固出来一层薄膜,将这层薄膜用竹竿挑起,挂在一旁,豆浆继续恒温加热、吹风,表面又会逐渐浮起一层薄膜,依旧是用竹竿挑起来挂在一旁,挂满一排竹竿后就拿去烘干房。烘干房的墙壁上全是孔洞方便通风,四个角落放上了炭盆保持温度,做好的腐竹拿进来烘干一天就能脱水成型。林承祖上午把做腐竹的步骤全部讲了一遍,让他们自己下午琢琢磨磨,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提。今天林家还有事要忙,林承祖回到家吃过午饭就得赶去县城买驴子,这一次他要一口气买五头驴,这五头驴林承祖和林夏至商量后,决定全部买公驴。好在之前就给张大托了话,张大一直帮他们留意着交易市场的驴子,不一会儿就挑好了五头健壮的公驴。卖驴的商家担心林承祖一个人没有办法赶那么多头驴子回去,主动派人帮忙送。除了买驴子,林家的豆腐房还要找帮工。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算过一笔账,请工人一天八十文,一个月就是二千四百文,一年就要接近三十两银子,都能够买一个成年汉子了。只是林家现在手上现银不够买人了,所以他们准备先雇几个人帮忙磨豆子和煮豆浆,等下个月赚了钱就直接去买人。家里一下子多了五台石磨磨豆子,光靠林虎子一个人点豆腐肯定来不及,林夏至再三考量后,决定把点豆腐的手艺交给赵大和赵东,并且给他们两人开二两银子的月银,让他们负责新豆腐房的琐事。林家的帮工是早就选好的人,周家两个半大小子周四根和周五根,两人都十五岁,负责给石磨加豆子和水,煮浆房里也雇了两个人,都是林家的本姓,分别是林大田和林大河,都是林大山的堂兄弟,两人老实本分,在村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天上工四个时辰,看石磨给七十文工钱,熬豆浆给八十文工钱,并且林夏至告诉他们,要是这个月他们做得好,下个月如果豆坊招人,他就把他们推荐过去。对此,四个人都满意极了,没有犹豫就同林家签了一个月的契约。新豆腐房建好之后,家里的三台旧石磨林夏至旧不准备再用来做豆腐林,因为石磨从三台变成五台,林家出产豆腐的数量不减反增加,从之前的每天二千八百斤提高到现在五千斤。产量提高,自然就要找更多的人家来批发豆腐,林家村没有在村里豆坊和林家豆腐房做工的人早就翘首以盼,就等着林家放话。不过之前答应批发给李茂、林四叔、林大山、周四勇和周二根的数量不变,只多出来二千二百斤,僧多粥少,有些人差点为了抢豆腐打起来。林夏至觉得这样不行,便把差点打架的人家排除在外,另外选了二十户人家,除了刘四叔能够拿两百斤豆腐,其他人最多拿一百斤。听到只有一百斤豆腐,有些人心里自然不平衡就直接问了出来,闹着说什么不公平,林夏至根本不解释原因,直接把他们的名字从领豆腐的名单上划掉。有了这个杀鸡儆猴的行动,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造次,林家给多少豆腐他们就拿多少豆腐,每天一百斤,一天也可以赚一百文了。豆腐又卖得快,早早卖完回来还能忙活家里的事。大家的态度让林夏至满意了,过了几天才说出来林家豆腐房第二部 分正在建,以后豆腐的产量会提上去,到时候大家可别嫌多。所有在林家拿豆腐的人还要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里会注明他卖豆腐的区域不能和其他人冲突,不然就取消拿豆腐的资格,对此,大家都老老实实按照林家的要求来。林家的豆腐产量提高,需要的黄豆数量也跟着提高,林承祖和林夏至一起去了趟梁满仓,把黄豆的价格砍到四斤黄豆十一文钱后,和粮满仓签了一笔大单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